2017年9 月,澳大利亚部分城市要进行议员换届。走在悉尼街头,经常会看到一些候选人的竞选标语和头像,其中不乏华人的身影。
曾几何时,中兴将相,十九湖湘?在这关乎华人政治地位的特殊时节,我想起了湖南老乡王斌,不知他是否有竞选议员的打算?碰巧的是,王斌主动给我发来信息,告诉我他决定以独立候选人身份竞选悉尼Hurstville市议员,并征询我有何建议。我听到这个消息,非常高兴。
初识王斌,是在去年10月下旬,我和老伴参加湖南同乡会举办的中国田汉民乐团悉尼名家名曲演奏会。那天晚上,在中国城的“小湖南”餐馆,有近百湖南老乡到场享受东方的不老艺术民乐曲。由于餐馆的表演场地不大,来人较多,显得有些拥挤。作为副会长的王斌,既要组织好表演,又要接待好各方人员。楼上楼下,跑来跑去,忙个不停,给我们留下了办事干练、质朴厚道的印象。交谈中,我了解到他是学计算机的,跟我同行。此后,我与王斌成了朋友,我们常通过微信聊天。
据说,寰球上最倔强的三大种群是:英国的爱尔兰人,德国的普鲁士人,中国的湖南人。有深厚湖湘文化背景的王斌竞选议员,具备很多有利因素。
他1967年出生于长沙,1992年国防科大计算机硕士毕业。随后,南下深圳,在某公司从事软件开发。1997年移居澳洲。先后在IT行业和金融业工作。现任悉尼某大银行主管,曾带领团队入围公司较高CEO奖决赛。同时,王斌担任湖南同乡会副会长多年。二十多年海内外的生活磨练和事业打拼,使他练就了强大的生存本领、宽广的视野和敢于担当的精神。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说王斌是条湖南汉子,因为他传承了湖南人“霸得蛮、耐得烦、吃得苦”的血性和刚直不阿、嫉恶如仇的品德。他漂泊海外二十年,湖南人的血性未改,担当犹在。
王斌所在的好事围(Hurstville)是新州华人比例较高的一个地区。他是当地反对不合理修建、扩建清真寺活动的主要发起者和掌舵者。从2014年反对在 Wright Street 建庙开始,他作为维护居民权益的带头人,披肝沥胆,奔走呼号。联系 Hurstville,Penshurst和 South Hurstville 的华洋居民,多次组织抗争,反对修建不合理公众祭拜场所。他牵头成立以华人为主导的行动团体----South Hurstville Action Group (SHAG),并任主席。他发起了数次维权活动,使对方的申请数次在市政受挫,申请方数次告上法庭,王斌与居民准备技术资料,与市政通力合作,并出庭作证发言。数次法庭判决,都以居民胜诉告终。这几个案子的判决具有里程碑意义,法庭的判决精神已经被Georges River市政列入进一步改进市政法规的草案中。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王斌热衷于公益事业和社区活动,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奉献精神,敢于呐喊,被人们称为维护居民权益的斗士。
2016 年底 Penshurst 区清真寺的扩建诉求重启,王斌任Penshurst Action Group (PAG) 秘书长,站在反对扩建清真寺的首要线。他在市政会议上带头发言,呼吁政府不要批准对方的要求,终得市政决定推迟审批。2017年初,王斌受 Padstow 居民邀请反对当地的清真寺申请,发起 Padstow Residents Group (PRG),结社筹款,开启抗争活动。他积极推动立法,规范有关公众祭拜场所的申请,力图从根本上解决居民和申请者之间的矛盾。
王斌率众反对不合理修(扩)建清真寺的斗争得到了华裔和其他族裔广大民众的同情与支持,SBS、澳洲中文台、澳洲新快网和“今日澳洲”等多家媒体进行了跟踪报道。通过维权活动,王斌树立了为民呐喊、敢于担当、乐于奉献的形象,得到了社区众多居民的认可,打下了良好的民意基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爱读书的王斌自幼崇拜一代儒将曾国藩,崇尚经世致用的湖湘学派,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和“达则兼济天下”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怀。他观察政治有独到的视角,参政理念非常新颖,敢于挑战陈规陋习。
王斌在接受澳洲媒体采访时公开宣称,希望可以以“换位思考”为切入点,从市议会内部推动一些改革,建立真正的以居民服务为中心的市政文化。他说:“我希望能给市议会带来一种换位思考和全新视角,挑战陈规陋习。”
在中国,“挑战陈规陋习”,是一个耳熟能详的提法。在澳洲,这么说有什么新的涵义?王斌笑称“我有一个很长的清单”。这个长单包括,改革和完善市政法律;要提高市政的办事效率、改进办事方法,适应多元文化的变化;议员要考“上岗证”,逐步实行专业化。
他在领导居民维权的过程中,发现很多法律法规,要么就是过时了,要么就是不够严谨,有些都有好几十年(的历史)了,执行起来非常困难。这不是市政的错误,也不能说是人为的因素。比如,在开发申请的立法方面,王斌就认为有许多地方可以改进,也有许多自己的想法。他举例称:“我们居民组织特别关心的一个就是公共祭拜场所的立法。作为我们这几年维权活动的一个直接影响,市政已经出了一个征求意见的草稿。这在以前是没有的,以前就是把公共祭拜场所的审批当成一般的开发审批,很少有具体规定。这次就要单独立一个法规,作为Development Control Plan(开发管理计划,简称DCP)的一部分。这个就很鼓舞人心,也是我想要进行推动的。”
王斌认为,现在市政文化是管理者的文化,也就是根据法律法规来提供一些咨询和服务,这种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居民的要求了。因为居民在进步、人口在增加,但他们的发展要求不能得到及时的满足。政府服务需要换位思考,凡事都要以居民为中心。提高议会工作的透明度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目前的决策过程有许多不明朗的因素。他主张,市议会每三个月必须召开会议,公开回答居民和记者的问题,而且要记录在案。
面对媒体采访,王斌破天荒地提出,每个议员要通过考试,比如法律方面的考试,要有“上岗证”。不是所有人都适应议员这个职位的。时代在变化,对市议员的要求越来越专业化和职业化。议员要完成业余到专业的转换,并建议把议员的工作从兼职转成全职,这也有利于增加透明度,减少利益冲突。
王斌竞选议员较大的心愿就是要消除种族隔阂,提高华人地位,为新移民“呐喊”。在西方国家,华人较少参政从政。澳大利亚华人超过122万,占人口比例接近5%,可从政的寥寥无几。
在澳洲生活了二十年,王斌深深体会到华人最缺少和最需要的就是政治声音。华人群体社会和政治影响力不大,他非常希望有较多的华人能进入澳洲政坛。
爱笑的王斌坦言,作为技术移民,在澳洲参政从政并不简单。如何融入当地?如何让别人认可你能为城市和社区发展献力?自己的政治理念如何为大家所接受?这都是要闯的难关。对奉行多元文化的澳洲来说,华人应积极参政。华人社会应该形成合力,一起改写华人参与澳洲政治的历史。
王斌不仅有深厚的湖湘文化背景,还兼通中西文化。他认为,澳洲推行多元文化,每个族裔的文化既要保持传统的独立性,也有接受本土文化认同的必要性。但是由于文化、语言方面的隔阂加上其他多种原因,种族歧视的现象时有存在,歧视华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他希望通过市政和警局加强联系,增加适合于多元文化的联络人员,及时反映问题,消除隔阂。华裔社区对于多语言服务、法律援助、社会福利、养老服务等资源有极大的需求及更为渴望有沟通顺畅的机制。如何在其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是他今后的目标。
喜欢交朋友的王斌告诉我,假如竞选成功,他会尽力当好一名社区服务工作者,在政府部门与社区民众之间中扮演重要的桥梁角色。
我跟他谈到,“近年来,侨居海外的华人的参政意识都有明显增长,这与过去相比是一个进步。但是这还是刚刚开始,前面的路还很长。澳洲华人一定要坚持不懈,不断改进,通过长期努力,改变自身地位。参选议会或者就任公职的华裔,一定要目光远大、心胸广阔,要为包括华裔在内的各族裔人民服务,造福当地,改善驻在国与祖籍国的关系。”他对此颇为赞赏。
已知天命之年的王斌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妻子是他大学同学,儿子学医,即将大学毕业。业余时间,他们习练和推广太极拳运动,努力向其他族裔民众宣传中华国粹。他们已经在南半球这个美好的国度里扎下根来,和成千上万个定居在这里的湖南人一样,都在努力为澳大利亚的发展,为传播中国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都在谱写着湖南人在澳洲的美好乐章。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王斌如果竞选议员成功,将是在澳洲这片辽阔土地上的首要个湘籍议员。他的当选无疑将填补湖南人在澳洲参政的历史空白!
我衷心祝愿我的老乡、湖南汉子--王斌心想事成!
(本文作于2017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