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黄继光堵枪眼的故事,许多中国人都耳熟能详。我上小学时就有一课。
黄继光(1931年1月8日-1952年10月20日),四川省中江县人,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通讯员。1952年10月14日,上甘岭战役开始。10月19日夜,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奉命反击占领某高地之敌。当攻击部队受阻、伤亡较大时,黄继光挺身而出,主动请战。战斗中,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柱,面对敌人的猛烈扫射,他毫无畏惧,忍着伤痛,仍然一步不停地向敌军火力点前进。在距敌军火力点八九米的时候,他举起右手将手雷接连投向敌军,但由于火力点太大,只炸毁了半边。当部队趁势发起冲击时,残存地堡内的机枪又突然疯狂扫射,志愿军反击部队的冲锋受到阻止。这时,黄继光再次负伤倒下。天就要亮了,这时黄继光身边已无弹药,身体又多处受伤,他顽强爬向火力点,冲着敌军狂喷火舌的枪口,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用血肉身躯堵住了敌人枪眼。刹时,敌军正在喷吐的火舌熄灭,正在吼叫的机枪哑然失声。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在黄继光英雄壮举的激励下,部队高喊着"冲啊!为黄继光报仇!"踏着黄继光爬行过的道路,很快占领了阵地,全歼守军两个营。黄继光牺牲时年仅22岁,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
黄继光的事迹广为传颂,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但是近年来,有舆论质疑黄继光事迹的真实性,认为黄继光是制造出来的宣传典型,甚至有文章分析堵枪眼是不可能完成的。
我相信黄继光英雄事迹是真的。
首先,有大量人证物证。
记录这段史实的有许多人证物证。据黄继光的战友回忆,当时战士们已经摸到了离碉堡很近的地方,遇到敌人的机枪火力压制,没有办法进一步摧毁碉堡。这时候黄继光用身体挡住敌方机枪手的视线之后,敌方就需要时间清除遮挡物才能继续射击,这样就为战友争取了几十秒的时间,旁边的战友就很快地冲上去,把这个堡垒摧毁。
2007年6月6日下午,黄继光的战友、上甘岭战役志愿军45师前线指挥所秘书——年届八旬的湖北省作家谢万丁为正视听,将自己保存了55年的一组黄继光遗照孤品无偿捐赠给军事博物馆,弥补了黄继光无照片传世的缺憾。军事博物馆专家对照片的真实性和历史价值进行了认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组照片共6张,其中有俯卧式全身照和半身照各一张,照片中黄继光两手高擎,保持着扑向敌人枪口时的姿势;另有正面全身照和半身照各一张,是将烈士遗体倚靠在树上拍摄的,照片中黄继光用来封堵枪口的胸部以上部位,被大量敌人子弹击中,已难以辨认。
此后,谢万丁公布的照片引起了河南开封机关干部魏路的注意,因为谢万丁捐赠的照片他见过,他爷爷魏锡光留下的遗物中就有这些照片。
魏锡光曾和黄继光在同一个师部。上甘岭战役发生在1952年10月,黄继光牺牲后,由于战况紧迫,战友们先将其埋到雪地里,战事稳定后才将其遗体从雪地里挖出来,换上新的衣服后安葬。魏锡光当年说:“当时我一直都在现场,看着卫生员给黄继光换衣服。”
魏路同志保存的黄继光照片中大部分与谢万丁保存的相同,其中有一张是卫生员在整理黄继光遗体时的照片,与谢万丁保存的有所不同,因为能看清黄继光的脸。
第二,否认黄继光英雄事迹的一种理由说美军当时使用的是M1919型勃朗宁重机枪,这种枪弹命中人体后,子弹会在人体内形成巨大的空腔,收关从背部炸出巨大的空洞,因此人体堵不住枪眼。
其实实战中并非这样,美国曾做过一个系列片叫流言终结者,其中一集就是测试枪弹能否象电影中那样把人打飞,用各种枪近距射击仿真人体,其中也有性能很接近朝鲜战场的轻机枪。结果是子弹都直接洞穿人体,人体根本不会飞起来,那些质疑英雄事迹的人,相信子弹会把人打飞,要么是凭空想象,要么是受一些文艺作品夸张手法的影响。
第三,战场上舍生忘死、大义凛然的英雄举动合情合理,且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黄继光只是无数英雄中的一员。
古今中外,无数志士仁人为了民族解放和国家利益或者自己的坚定信仰慷慨赴死。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就有过十四名用胸口堵枪眼的英雄烈士。在舍身扑住手榴弹拯救战友,以及牺牲个人保卫国家和人民利益方面,解放军还涌现出欧阳海、苏宁等一大批英雄人物。除他们之外,还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模范人物和英雄事迹。
外军亦不乏黄继光式的英雄。
苏联英雄马特洛索夫用血肉之躯堵枪眼是当时发生的最有名的事件。他的事迹激励了大批苏联人。马特洛索夫牺牲后,苏联红军在1943年到1945年5月战争结束,共有400多人仿效了马特洛索夫堵枪眼的英勇行为,其中甚至有牺牲的女兵英雄。
在朝鲜战争期间,朝鲜人民军至少涌现了22位黄继光式的英雄。在60年代的越南战争中,越南人民军也涌现出一位黄继光式的英雄。
二战期间,美国海军陆战队在太平洋诸岛作战,就出现过用胸口堵住日军机枪火力点的战斗英雄,还出现过为避免敌军捡起手榴弹反投掷回去,手握手榴弹伸入日军碉堡射孔直接爆炸的事例。1944年9月至11月间的贝里琉岛登陆战役,是二战时期美国和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爆发的最为血腥激烈的一场战斗,美军在这个小小的珊瑚岛上伤亡高达1.5万人,作战中就有6人使用手榴弹直接炸毁敌军工事而牺牲,被追授荣誉勋章。美军在二战中有464人被授予荣誉勋章,其中大多数是烈士,而且是英勇献身的典型。
尊重历史、崇拜英雄,是每个民族最基本的价值底线。“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却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更加可悲。”如何正确看待英雄,增强全社会对英雄的价值认同,也体现着民众的文明修养与道德自觉。对于那些为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英雄来说,任何流言蜚语和企图抹黑的行为都是无济于事的。
2009年9月10日,在有关部门组织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和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评选活动中,黄继光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人物”。
黄继光永远活在人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