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澳洲有历史底蕴的城市,人们一般都知道悉尼肯定排首要,这没错。如果要问排第二、第三的城市呢?也许很多人就说不出了。
那年4月,我们到塔斯马尼亚旅游,首要站是朗塞斯顿(Launceston)。这是一座建于1805年,拥有200多年历史的城市,是塔斯马尼亚州第二大城市,也是澳洲第三古老的城市(首要是悉尼,第二是霍巴特),它比墨尔本建市早30年。
朗塞斯顿位于塔马尔河上源,即南、北埃斯克河汇流处。这里曾经是塔州小麦和羊毛的贸易中心,其行政级别相当于中国的地级市,面积95平方公里,人口约10万,曾被评为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之一。当地人亲切的把这里称作Lonnie。街道上随处可见爱德华和维多利亚时代的建筑,除了教堂,全城看不到高楼。塔马河穿城而过。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朗塞斯顿城市虽不大,可景点并不少。我们到达首要日之内游览了卡特奈特峡谷(Cataract Gorge)、瑞士文化村、酒庄、塔马河湿地公园、朗塞斯顿城市公园等几个景点,并游览了市容。
令人惊叹的是卡特奈特峡谷居然就镶嵌在朗塞斯顿城市之中!山川峡谷,都市野趣,不用远足,近在咫尺。进入景点,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处独特的圆形自然峡谷地貌,由盆地、山谷、河流和山林等组成。南面的首要盆地(First Basin)有咖啡厅、游泳池和一个丛林包围的开放区域,有起伏的草坪、休闲圆亭、人行悬桥,号称寰球上最长的单索椅式空中缆车(457米)高悬在盆地上空。北面的悬崖地(Cliff Grounds)是维多利亚花园,大量的蕨类植物和外来植物营造出一片野外的景象,那里有凉亭、餐馆和泳池。溪流的上游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Duck Reach 电力站,如今是一个游客解说中心。该电力站最初是 1893 年朗塞斯顿市议会委任设立,是当时较大的水利发电站。直到 1895 年,该电力站一直为城市供电。由西向东的河水出了卡塔赖特峡谷后向北由塔玛河汇入大海。
一座初建于1904 年的人行铁索桥(亚历山德拉吊桥-Alexandra Suspension Bridge)横贯峡谷。公园内设有多条线路供不同的游客选择,来体验这神奇的峡谷盆地,人们可以乘坐索道,离地数百米居高临下地欣赏绮丽的秀水青山;也可以循着原建于19世纪90年代的崎岖山路,贴着悬崖峭壁徒步欣赏山川美色。
我们登上人行铁索桥,眺望四周,悬崖高耸,河流湍急,森林茂密,山水相依,河谷中怪石嶙峋,涛声阵阵。我们选择了最短的游程逛峡谷,穿越摇摆吊桥,向北面的悬崖山地走了数百米,蜿蜒曲折的峡谷看不到尽头,再折向盆地,跨过人行浮桥,跟河谷溪流亲密接触,与野鸭戏水,然后漫步草地、园亭。景区大门附近的草坡上有多只孔雀在此活动,我们的到来也许打扰了它们安宁的生活。我看到一只开屏的孔雀便与其他游人不约而同的汇聚过去,争相恐后与其合影。孔雀好像不给我们面子,一下子就收拢了尾翼,并不断变换位置,使你难以抓拍到它的理想姿态。
游峡谷盆地,全是自然景观,不见现代城市的一丝痕迹,而一步出景区就见小城春秋,就感受城市的轮廓与氛围,虽然不是那么喧嚣,但能感觉明显不同,而且这种感觉很美妙。
我很钦佩朗塞斯顿的管理者,在城市的发展中能保留这样的原始景观,且保护得如此静谧秀丽,犹显难能可贵。从大都市悉尼飞到塔州,几个小时之间,就举步融入朗塞斯顿的原始地貌景观之中,置身于峡谷、溪流,真是一种难得的优良境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午时分,我们在朗塞斯顿市区用餐。餐后,顺便游览了市区。因为人口少,即便是市中心本应繁忙的时段也显得清静而悠闲。我们在市区转悠,这古朴优雅的小城内四处彰显着英格兰风情。我一看到好的建筑和景致立马摄入镜头,留待以后去细细的回忆和品味。我们在伊利莎白街、乡村大道、惠宁顿大道、布里斯班街、查尔斯街和步行街等几条比较繁华的街区溜达,领略郎塞斯顿不一般的魅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街道两旁有不少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初叶的建筑,具有典雅的爱德华和维多利亚时代的风格。一百多年历史的公园、花园、酒吧、咖啡馆比比皆是。壮观的教堂,华丽的酒店,安静的小巷,在这里可以领略到与悉尼不一样的古老市镇风情。步行街两旁各式风格的建筑和彩色枫树与各种灯饰、标牌交相辉映,非常漂亮而生机勃勃。音佛雷斯克文化中心、维多利亚女皇博物馆矗立街头,异常醒目,彰显了朗塞斯顿强烈的本土意识。国王桥头不远处有一栋白墙红瓦小屋,依山傍水而建,据说,周末人们常常会在此举办小型音乐会,婉转的歌声在峡谷里回荡,经久不息显得更嘹亮,更动听。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值得一提的是,在悉尼和墨尔本等大城市的街头难得一见的公共厕所,在这个小城市的每条街道几乎都有,这给游人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有人说这是澳大利亚最像英国的城市,甚至比英国本土更为英国。我想也许是。
1642年,一位名为塔斯曼的人发现塔斯马尼亚岛,命名为“范迪门斯地”。1790年左右,英国人登陆该岛;1825年,该岛成为殖民地,至1850年代以前,范迪门斯地都被用作流放地。
遥想当年,那些远渡重洋的殖民者和囚犯们,他们思念故国但又难以返乡,不得已只好在遥远而又生疏的南半球打造一个跟故乡情调近似的城市,以寄托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塔斯马尼亚岛自然风光秀丽,野生动物繁多。它处于地球人居大陆的最南端,可以远眺南极,号称“寰球的尽头”,被誉为“天然之州”、“假日之州”、“澳大利亚版的新西兰”。我热爱旅游,如此古老而美丽的地方怎能不令人心驰神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