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逛过跳蚤市场吗?(2)

来自:水畔网行 0 0 2018-09-04

跳蚤市场的英文叫Flea market,它是经营旧货的街头市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跳蚤市场”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大致有三种说法。

一种说法是来源于纽约的Fly Market。Fly Market是纽约下曼哈顿地区的一个固定市场,这一市场从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之前一直延续到大约1816年。Fly这个词来源于该市场的荷兰语名称Vly或Vlie,这个词在荷兰语的意思是“山谷”,很巧的是,它在荷兰语中的发音正好和英语中的flea一样,所以就形成了英语中的flea market。

第二种说法是flea market从法文跳蚤市场“Le Marché aux Puces”的直译而来。据说中世纪晚期,有个位于巴黎圣母院旁的大型市集,专卖王公贵族淘汰的旧衣。在一场跳蚤之灾横肆后,旧货商迁往巴黎北边的圣湍(Saint-Quen),被人称为跳蚤市场。在19世纪后半叶,巴黎市长奥斯曼对巴黎进行现代化更新,许多旧街道被拆除,因此街上的旧货商纷纷“走避”,即英文的flee与法文的fuir之意。

第三种说法是指早期的英国人经常将自己的旧衣服、旧东西在街上卖,而那些旧的东西里时常会有跳蚤、虱子等恶心的小虫子。逐渐地,人们就将这样卖旧货的地方叫做flea market(跳蚤市场)。

跳蚤市场成为一种时尚,西方是从伦敦卷起旋风,设计学院的学生自己做出的设计,因为没有名气而无处销售,只能找成本较便宜的跳蚤市场来摆摊,于是吸引了时髦人士前来挑选那些少有的衣服,逐渐成为了前卫的体现。而在东方则是从日本开始,因为时下逐渐流行“古着”,也就是所谓的旧的、设计经典的服装,时髦的年轻人只能在跳蚤市场淘到大量的旧衣服,也成为了一种风气。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实,跳蚤市场的老祖宗应该在中国。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旧货市场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货物交易市集自古有之。中国最古老的文献《周易》有“日中为市”一说。二千年前后的汉朝,出现了二手书籍与文物买卖的定期市集“槐市”。史书记载仓之北为槐市,在一列有数百棵槐树的街道上,露天无墙与无屋,每月初一及十五,书生在此聚会摆摊,各人拿出有意出让的经传书籍及笙磬乐器,大家互相选购买卖。到了宋朝和元代年间,逐渐有了旧货行当以及旧货贸易集市。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7世纪中叶,在南京的堂子街建立了旧货交易市场。南京的市井语言里,“堂子街”就是“旧货市场”的代名词。这个旧货市场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了,比19世纪的英国跳蚤市场早了200年!当时,清兵入关,北京的官宦财主纷纷逃来南京,失去财源的他们只能变卖家中的财物维生。城西堂子街就成了“旧货交易中心”。这些破落贵族为了顾及脸面,他们多半是等天黑了以后才把东西拿去入市估卖,所以南京人又称堂子街旧货市场为“黑市”。

遗憾的是,发端于中国的跳蚤市场命运不佳。在计划经济时代,是被取缔的对象。改革开放以后,一些城市逐步建立和发展跳蚤市场。但由于城市管理方面存在的缺陷和人们传统观念的影响,国内至今没有形成盛名的大规模的跳蚤市场。

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跳蚤市场是北京的潘家园旧货市场。它最初位于一片荒地上,因此得了一个“鬼市”的不雅名称。1990年代,潘家园还只是当地人光顾的地方性市场,后来各路收藏者纷至沓来,最终形成了今天的市场规模。到过这个市场的朋友告诉我,潘家园跳蚤市场很热闹,几乎每天都是人声鼎沸,商品琳琅满目。小到珠子、手镯、玉石、宝石等饰物,大到手工艺品、乐器、古玩等等,都可以淘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的网上交易的便捷性使跳蚤市场受到了强势的冲击。一些机构和商家创办了网上跳蚤市场,58同城、赶集网等生活分类网站开辟了跳蚤市场专区,淘宝、亚马逊等知名电商也有二手交易通道。这种C2C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易形式之所以十分活跃,主要是因为省掉了中介环节,降低了交易成本。

线上交易的“花样”也很多,不仅能卖家居家电,还能卖手机数码,甚至二手的品牌服装、鞋帽、箱包、钟表都能拿到网上卖。有的网站还推出了二手线上支付担保,这让买家们可以更放心地购买认证商家的产品。 据统计,2013年我国闲置物品线上交易成交额已接近千亿元,越来越多线下闲置市场的商家也盯上了这块“肥肉”,线上交易以交易成本低、交易品类多等优势,发展势头迅猛。

网络市场的迅速发展不可能完全取代实体跳蚤市场。有许多人还是喜欢逛实体跳蚤市场。亲力亲为、亲眼所见、眼见为实还是为许多人所喜好。实体跳蚤市场的文化气息、人文景观、热闹氛围和面面相对的交流是网络市场不可企及的。

      (全文完)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