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飘在澳洲的你,还好吗?

来自:FanFan访问 0 0 2018-06-28



很多人看过英国BBC纪录片《人生七年》(7 up)。

这部开拍于1964年的纪录片,采访追踪了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14个7岁的小孩,每7年会对他们回访,记录了他们的大半生。


年过半百后,这些孩子说“如果当年如何如何,我一定怎样怎样。”

可惜人生没有如果,很多事一开始便已成定局。


你可知道,在澳洲有一位华人女制片人——陈静。十六年前,拍摄了五位青少年在澳的留学生活。

跟踪拍摄历时五年,记录了这些留学生的故事。


有的鼓舞欣慰,有的唏嘘感慨。



二十多年前(上世纪90年代),首要波青少年留学生出国潮,席卷了中国大陆尽万个家庭。


出国后,是否就能有理想的教育效果?

远离父母的孩子在异国他乡,有着怎样的生活境况?


2000年,陈静带着关注,跟踪拍摄了她的首要部纪录片《少年留学走天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0年5月20日,16岁的王典,带着少年的懵懂,独自一人来到澳洲,憧憬着未来。


最初的日子,并不像她想像的那般美好。

和她打交道的首要个外国人——她的房东太太,就和王典爆发了不可调和的矛盾。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洗澡时间被限制,接听电话时间被限制……

王典说:“现在真的有点后悔来到澳洲。”


一日之内,王典哭着给陈静打电话求助,说房东太太命令她第二天搬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二天,陈静将王典接到自己家,住了两个星期。


按照澳洲的法律,这位房东太太的做法是违法的。她用威胁的口气说:“我女婿是律师。”,傲慢的态度确实令人生气。


陈静原考虑打官司,因为类似事件已经不是只发生在一个留学生身上。(这么多年过去了,2018年的现在,希望留学生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避免再发生类似事件。)


与王典妈妈沟通之后,出于种种考虑,最终,王典没有和这位房东太太纠缠下去。


两周后,王典就读的学校,又为她找了新的房东。

搬进了新房东家的王典,开始学会从他人的角度去关心别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省去了生活琐碎的烦恼,王典把心思投入到学习当中。

3年后(2003年),她顺利地考上了维多利亚科技大学酒店管理专业。

还通过了当地一家酒店的面试,在自己喜欢的行业里做起了实习生。

 

纪录片里,陈静问王典:你觉得做这份工苦不苦,委屈不委屈?

穿着工作服,推着清洁车的王典这样回答: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年,王典平日的时薪有15元多澳币(约100元人民币),而周末两天,时薪更高。

而在华人餐馆兼职的留学生洗碗工,时薪大概是7元澳币(约不到50元人民币),甚至有5元澳币一个小时的。


在陈静同时跟拍的几位青少年留学生中(2000年到2005年)

有的已经回到国内。

有的没能考取大学,滞留澳洲,变成非法居民。

而一位名叫顾丽萍的女孩,经历尤为特殊。


时年18岁的顾丽萍来自无锡,正在墨尔本的惠灵顿中学上12年级(相当于中国的高三)

她的房东 Fiona 是一名澳洲本地人,与顾丽萍年龄相仿。

Fiona一边上学一边打工。

同时,Fiona有一个4岁的女儿,是一个单身妈妈。


谈到对Fiona的最初印象,顾丽萍这样说道: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顾丽萍曾经历三任房东,收关与Fiona住在一起,也快乐地融入了这个家庭。

然而,或许是受到了一些影响。

顾丽萍19岁那年,便在澳洲结婚,很快有了孩子。(在澳洲18岁以上便可以自主结婚)


过早的进入家庭生活,对方也是与她同龄的毛头小伙。

生活的琐碎很快将现实击得粉碎。很快,她离婚了。


为了争夺孩子的抚养权,顾丽萍找到一位律师。

律师告诉她,她可以拥有这个孩子的抚养权。

顾丽萍很开心。

开着车,载着孩子,在回家的路上,却突发意外。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05年7月12日,顾丽萍驾车与一辆大卡车相撞,当场死亡,年仅22岁。

她2岁多的孩子,因为坐在后座的儿童安全座椅里,逃过一劫。


陈静参加了顾丽萍的追悼会,悲痛万分。

“我拍了他们整整5年,看到他们来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而现在的命运却如此不同。”


镜头里,那个19岁的少女笑着说:“我来(澳大利亚)的时候呢,是跟我妈妈一起来。那我妈妈也跟我住了两三个星期。那个房东就对我们很好,吃的什么都很好。等我妈妈走了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出于对死者的尊重,在纪录片的正片中,陈静没有将她的意外身亡编入片中,而是选择让顾丽萍青春的样子,停留在那个韶华的年纪。


单纯,而美好。


拍摄完《少年留学走天涯》后,陈静投入拍摄了另一部纪录片《陈静日记》。


在这部纪录片里,有许多让人很振奋的故事。

比如,葛优的同门演艺好友李洋闯荡澳洲演艺圈的故事。

比如,靠刷盘子洗碗买了7套房的汪云飞圆梦澳洲的故事。

等等。

 

张爱玲说,生活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

在澳洲的华人,有一些打拼了出来,也有一些人的生活并不尽如人意。

《陈静日记》,为我们带来了很多海外中国人的真实写照。

其中,就有一位在做情妇的女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绿卡,是几乎每一个海外华人所梦寐以求的。

在纪录片拍摄过程中,一次澳洲文坛的澳洲华人聚会上,陈静结实了知名华人作家,陶洛诵。


1966年,文革爆发时,陶洛诵正在北京师大女附中读高中,她因积极参与中学生文革报的发行,反对血统论,并为出身论的作者遇罗克送信给陈毅而被关押了两年。


文革后,她文笔不错,在中外杂志上发表许多文学作品。

后,因为婚姻的失败,移居澳洲,去追求她理想中的自由与爱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间,年轻时的陶洛诵)


谁又能想到,为了拿到澳洲绿卡,陶洛诵再一次经历失败的婚姻。后,又做了别人十几年的情妇。

 

那个时代的留学生,几乎每个人都为出国背了一身债。

出国后,他们拼命打工——既要还债,又要不断交学费来延长签证有效期,同时还要保证学校的出勤率和自己的生存。

要结束这种生活,只有获得永久居留权。

 

陶洛诵说“有时候天使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也会变成魔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了拍摄这部纪录片,陈静一共追踪了100多位在澳华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或主流或边缘。

这部纪录片甚至讲述了飘在澳洲的“小姐”——性工作者——的生活。


这样一部历尽千辛的诚意之作,从2000年开始拍摄,历时6年制作完成。被澳大利亚国立图书馆、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收藏。


在镜头前,被访者们总希望表现出光彩的一面。

身为海外游子,谁不愿意光鲜亮丽的出现在家乡父老的面前?

但是,纪录片要呈现的是真相。


十多年过去了,这些故事,依然有代表性。

十多年过去了,人们似乎快要遗忘华人民族在上世纪末漂洋过海来到澳洲打拼的心酸历程。

十多年过去了,回看这部纪录片,它依然意义非常,值得观看。

十多年过去了,只想问一声:


嗨,飘在澳洲的你,还好吗?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