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汝发:越南华裔首富“逃难记”

来自:Mr海 0 0 2018-01-02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中等偏矮的身材,讲话总是面带谦虚的微笑,说话时语速较慢,穿着得体的西装,这是赵汝发给记者的首要印象。作为美国西海岸盛名的亚裔房地产开发商,赵汝发在1998年寰球华人财富榜中排行第十四名。1996年被美国《福布斯》中文版评为第八的北美亿万富豪。

  

赵汝发的自我介绍是简练的:“祖籍广东,生于越南海防,家族为地主。1975年移民美国。”据赵汝发的助手Steve说,“1975年西贡失陷,赵汝发逃难到洛杉矶,口袋里仅有50美元。”

  

“70年代移民美国的人是最亏的。发展什么都比人家来得迟。没有房子、没有工作,也没有钱。迟来以后,不吃饭、不睡觉,只有拼命打工才有本钱和人家玩。”赵汝发曾经痛快淋漓地把他超越自卑的移民感受向记者“交代”。27年以后,赵汝发来到中国上海,刚下飞机,看到美丽迷人的夜上海,对记者说:“两个月之内,我要在上海买一套房子。”看到记者疑惑的表情,赵汝发幽默了一句:“喔,与‘移民’无关!”

  

从50美元到亿万身价,赵汝发走过的可是一条非同一般的历程。拥有着小西贡地区一半以上商业楼宇的美国房产界大亨,总归用什么样的绝技来“空手套白狼”的呢?

  

“准备走哪条路?哪个钱很好赚?下一步要走到哪里?”这3个问题一直牵引着赵汝发的行动。想来想去,赵汝发当时还是觉得房地产生意很好赚钱。

  

“那时的房子很便宜,几乎不要钱就可以租。怎么说呢?比如现在二三十万美元的四房几厅,那时的房租只要200美元的月付款就可以了。我嫌房东的地毯太脏,要换,房东就交给我1500美元去换。我们中国人都是非常勤俭的,哪里舍得花钱去换新地毯?洗一洗又用了。那些钱又多付了7个月的房租。”在小西贡的人眼里,赵汝发似乎有一种犹太人的聪明。

  

1978年,第三寰球难民蜂拥涌入美国,赵汝发看到其中商机,做了地产经纪商,并随后成立信用地产公司。1980年,赵汝发开始在加州橙县(orangecountry)收购土地,将该县博隆大道发展成华裔越南人商业区喻为“小西贡”。一时间地价由每平方米23美元飙升至82美元,赵氏也因此成为千万富豪。以“小西贡”为中心,十几年来,赵汝发在这兴建了无数商场、商业中心和办公楼。曾经荒凉、落寞的地方,如今已是加州最繁华的区县之一了。

  

生于中国,长于越南,赵汝发不能忘怀的是这两个国家深厚的文化底蕴。赵汝发将其融入到他的建筑作品中。1987年这位越南华裔首富投资1000万美元建起了在北美的亚洲花园广场。广场中间是一个拥有3000席位的茶楼以及一处舞榭歌台,环绕周围的是180个上下两层的商场,专售中国古董、手工艺品等。这里熙熙攘攘,人如潮涌。

  

1997年,小西贡文化广场的“孔子文化宫商场”落成,整个广场特别具有中国和越南文化交汇的历史韵味。商场入口安放着八仙神像,然后是一座大理石砌成的孔子雕像,高达20尺,环绕其旁的是孔子72弟子像。广场两侧依次坐落着屈原、李时珍以及越南历代圣贤的塑像,林林总总共计124尊之多,创寰球商业文化史的奇迹。在广场建成之初,整个“小西贡”刮起了“赵汝发旋风”,这使赵汝发的事业渐入极峰。

  

为什么要把文化融进房地产?赵汝发的解释极其平淡:“让人多一个理由来这里。”

  

“9·11”事件对全美的影响也波及到房地产业。在众多房地产开发商纷纷跳水之际,赵汝发却依然表现出一个稳健的开发商所应有的特质。在美国开发楼盘时,他非常习惯先造低价房———这是赵汝发对这个市场的试探性行为。通常低价房开发成功以后,他就会转向高价房。对于中端客户,赵汝发往往不会去碰。“下次在中国,我也用这种方式投资。”赵汝发说。

  

至于下一步要走到哪里?赵汝发心里已经有了明确的方向———中国的市场在新时期或许会给他带来更多的机会。编者按

  

就算东南亚有过辉煌,但也被金融风暴席卷一空。人们开始渐渐遗忘这里,甚至认为这是一个不值一提的地方。然而最近发生的几件事情,却让人们不得不再次对这个地区刮目相看。一个泰国人,一个印尼人,还有一个越南人成为了本期的主人公,他们的故事让我们震撼。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