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我认为不能只教知识,因为机器学知识更快。
的确,这代孩子现在要学习的,其实是如何面向未来的思维方式和技能。
1、
回忆起小时候,爸妈最喜欢问我们的一个问题:“你长大以后想当什么啊?”
如今,这样的问题,都不该去问孩子了。
在全球9个行业的跨国公司,1300万员工的大数据调查中,人们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
现在的小学生有65%长大后会从事,现在还未诞生的新职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很多人不相信这个数据,或者觉得这距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千万不要这样认为,科技发展的速度,比我们想象中要快,而且要快很多……
就像10年前,很多人拼命的练习五笔打字,大家都特别羡慕身边那些会背字根的人;但现在几乎没人用五笔了……
3年前,出门前大家一定会带手机、钱包、钥匙;但现在大家出门,只需要带手机...
2年前滴滴线上打车和1年前共享单车的普及,让出租车和摩的师傅也陷入了就业恐慌...
所以,等到人工智能真正普及的那天,我们应该怎么应对?
可能你会说,我都这把年纪了,手头有点资产和积蓄,人工智能对我影响不大。
那你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孩子呢?
他们长大的时候,刚好面临和人工智能的竞争,你也能觉得没关系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现代家长一定要避免的问题就是,用过去老一辈的经验去指导我们的孩子。
因为时代变得太快,孩子未来所需要的能力,很可能完全不是现在所流行的。
2、
从1959年首要台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问世至今,全球机器人发展已近60年。
如今,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发展更是给机器人产业带来了新的春天,机器人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也愈发密不可分。
全球产业规模突破200亿美元,智能化大幅提升。
去年全球机器人产业规模首次突破200亿美元,其中,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147亿美元,占比63%。
以往,提升工业机器人的灵巧性是业界的“老大难”。
在今年举办的展会现场,人们欣喜地看到,工业机器人不仅动作灵活、优雅,而且活儿干得精准。
寰球机器人大会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手术机器人、钢琴机器人、智能协作机器人、仿生水母、仿生手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余家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的新产品集中亮相,让人眼界大开。
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特种机器人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在中国投资建厂,取得较好回报。
这些越来越多的现象告诉我们:大批行业的人要失业了……
3、
办公室刚来实习的小山在抱怨自己没有在大学的时候考完驾照,现在每天都要抽下班的时间练车,每次考试都要向公司请假去考试,表示非常麻烦。
我安慰的对他说,“那你就先别考了,你有没有想过3-5年后,可以不用我们人工自己开车了?”
他惊讶的摇了摇头,“啊,不会这么快吧。”
这一日之内的到来肯定会很快的,只是我们不是首要批体验的阶层而已。
今年7月,百度CEO李彦宏,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在北京五环上开了一大圈。
目前,无人驾驶汽车还在开发和完善中,但两年后,我们很可能真正坐上无人驾驶汽车了。
不懂的人,总觉得机器开车很危险,其实人开车更危险。
因为人会犯困、会走神、会喝醉、会情绪失控、会判断失误……人有各种不稳定因素,而机器不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谷歌无人驾驶汽车
司机,将成为一个完全消失的职业,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大批驾校,教练...
4、
父母最想孩子做什么工作:教师和公务员,没人否认吧。
我的一个发小,她很听家人的话,性格也很害羞,超怕和陌生人讲话,所以顺理成章的毕业后托层层关系进了银行系统。
每次去银行上班,办业务的时候,隔着柜台,只需要跟顾客几个简单的手势就行了,再到后来,基本更爽了。
因为客户整个开户办卡全程都能在机器上搞定,完全无需咨询任何人。
而且,现在越来越多银行都出现了机器人服务,我敢断定的是——未来几年内,机器人一定会取代银行柜员。
德意志银行首席执行官John Cryan就说:当机器人接管工作后,数量庞大的银行员工将失业。
那我这位发小的这份工作铁饭碗估计到时就不保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其实,机器人的应用、无人工厂的出现,不止是单一的一个行业,而无疑会使许多领域的传统岗位消失。
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制造业,低技能工作将完全智能装备化。
5、
现在国外、香港的很多学校基本都开设了各种程序编程班,那些孩子天天玩编程、和机器人对话,简直太酷了!
那我们自己的孩子呢?
同样天天面对平板和手机,却只是在看机器人相关题材的电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们不该强迫孩子一定要去学什么,但是起码要给他们看到更大寰球的机会,要给他们选择更多学习方式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