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你砸重金购入的教育资源,等同于为孩子变相购买的圈层和人脉

来自:AnnieLong 0 0 2017-11-09

导语:


每次看到我那些还在读小学的小外甥、小侄女们每周要去上的各种补习班,都会感慨现在的家长在孩子教育上的投入真的太拼命了。


用我舅舅总结的话来说,别的孩子都在上,你不去上就觉得亏了,而且往往是越有钱越厉害的人越拼。


因为他周围都是这样的人,深知实现精神自由的前提是财务自由和迁徙自由;


越不上进的人越懒,因为当一个井底之蛙,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差不多,就觉得日子过的蛮好的。


所以,这个寰球的真相,有时候蛮残酷却也蛮励志的:无论中外,无论什么时代,原来那么多比你有钱的人,都还比你努力啊。




星二代的富养教育


上个月底,王诗龄生日再次刷屏。


生日宴会半个娱乐圈露了脸儿,她清脆的牛津腔让大家看清什么才是星二代的富养。


一年足够买栋别墅的生活费,到底花到哪里去了?


曾有某节目组进行过粗略的统计,李湘一家每个月光吃就要花7万元,全部花销加起来则是65万!


李湘也曾爆料:王诗龄一年的生活费够买一栋别墅!


这不是传统意义的挥金如土,而是教育资源的不惜重金。


晒一晒王诗龄的“补习”资源,简直普通大众们让人咂舌。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王诗龄微博晒出学习滑冰的照片

由寰球奥运会头名

专业运动员陈露亲自指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钢琴家李云迪的新年音乐会上

王诗龄与其合奏《小星星》

小星星小朋友们都会弹

但是谁家的孩子能够和李云迪一起弹呢?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金马影帝张家辉陪练游泳

王诗龄微博说

“和家辉爸爸练习游泳”。


另外,宠她的那些名气大明星也更是数不胜数。

图片均来自微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王诗龄就读的是北京明星孩子扎堆的国际学校——德威国际学校,光学费每年20万元以上。


华谊老总王中磊的儿子威廉、奥运头名田亮的女儿森蝶、李亚鹏的女儿李嫣也读的这个学校。


让中产阶层受到一万点伤害的是:


李湘和我们身边的妈妈没啥两样,从画画、跳舞、弹琴到游泳、溜冰、滑雪,几乎同样的一周七天统统排满。


只是她代表的阶层能在老师的选择上更贵,更名气大,学校选择上更贵,更小众,达到中产阶层无法企及的高度。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焦虑到无法停止奔跑——每个阶层都无法避免


每当寒暑假回家的时候,我发现我阿姨几乎成了表弟的私人秘书。


每到星期五她必然接到至少三个小朋友妈妈的电话:“我家的崽崽星期天下午三点半到5点之前有空,你们有空不,一起玩啊!”


这样的约会如此准确,是因为娃们的日程实在比领导还繁忙。


从画画跳舞到游泳溜冰、奥数英语样样都有培训班,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孩子们从周六早上开始的行程,通常由妈妈带领连轴转,一个周末最多只有半天有空,作业都是周五晚上赶夜完成的。


一个月收入3万的家庭,孩子上各种补习班的费用一个月3000元左右,这是标配。


“干嘛要把孩子搞得这么累呢?”我问这个小朋友的妈妈。


“看到比自己孩子优秀的同学还要努力,看到比自己优秀的家长还要焦虑,能不努力,能不焦虑吗?”


她回了我一句鸡汤,并且给了我一个宛若智障的白眼给我。


当中产阶层的妈妈,是件体力活。


可以想象这样的画面,十年二十年后hr打开一堆简历,每个候选人的兴趣爱好这一栏都填得满满当当。


不会钢琴、不会演讲、英语没考个雅思7分的申请人简直是自绝于人。


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每一个家庭都基本都是拼了。


在这一点上,星二代和中产阶层基本没有两样,都是要拼尽全力,给孩子很好的。


只不过普通中产家庭购入的教育资源是行货,而星二代父母购买的资源是高端定制而已。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些发射到国外的孩子


上周公司同事黛西去西温(加拿大有名的富人区)探访远方姑姑,回国后立即八卦的跟我们讨论着所见所闻。


黛西姑姑的住处是背山面海的一豪宅,所有的道路都是私人专属的。


听说该私校是某某的孩子,某某的孩子都在读呢,这样的有名私校,不是有钱就能上,要有圈层。


同事模仿她姑姑的吐槽跟我复述了一遍:


“搞社交才累哦,虽然没有家委会,但是大家强调一个融合。


每周一个小聚会,轮流做东,你家的娃生日要邀请全班同学,父母都西装革履地来了,端着杯咖啡聊一下午。


改天人家的娃过生日,我们两口子也必须去捧个场,穿上露背的晚礼服,站半下午。


看到人家大佬都不开董事会开娃儿的生日会,难道你好意思说忙,次次缺席?你的娃怎么融入?”



北美加的私校拼父母的金钱,更拼的是父母的时间。


再大的大佬,也是自己接送孩子上下学。


电影小说里所谓豪车开来保姆接送的娃,其实是被人同情的。


至于另外一波爷爷奶奶接送,那更是让人匪夷所思,其他人会觉得:


你家父母哪去啦?遭遇了不幸?


“较大的成功,就是有时间陪自己的娃”这句鸡汤,确实是被北美上流社会切切实实实践的:


早上必须要手牵手和孩子到学校,然后母子絮语再紧紧拥抱,才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告别仪式。


黛西姑姑家的两个娃,一个在私校一个在公校,公校是很好的公校,私校也是很好的私校,只可怜她姑姑多年来早上从来没有睡过一次懒觉。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每个阶层都卯足了劲,拼了金钱和时间的成果是什么呢?


至少外界肉眼可见的是,私校的孩子餐桌礼仪会更好。


小朋友告诉我,他们学校的午餐四十几种菜,都是organic;


每次亚麻桌布一铺,每个孩子都说话小小声、吐骨头要吐在勺子里再倾在盘子上,因为粗声大气、浪费食物是被瞧不起的。


肉眼不可见但心知肚明的是,这样从幼儿园开始一起嬉戏一起学习的发小们,家庭背景各自blingbling,难道孩子毕业后需要递简历?


哪个HR有资格来挑拣他们的兴趣爱好中有没有骑马和击剑?


他们的学校,他们的校友,已经是圈层,格局认证。


如果扎尔伯格收到的简历,一个是儿子的同学的,一个是会说七国语言外加骑马击剑的精英,你猜他会选哪一个?


黛西姑姑还有一个遗憾就是,大女儿没有进入私立学校,她说道:



“我知道有个同学的家长是开酒庄的,但是以为只是一个几十万几百万的酒庄。上周才知道这个爸爸今年卖期酒就卖了两千万。


去参观人家酒窖的时候,另外两个同学的爹妈已经在谈风投了。”


想来想去,黛西姑姑决定,一定要把大女儿也送入私校,即使每年几万加元的学费,无所谓!


因为学费的多少根本不是大头,捐款才是大头。


“好后悔上次没有给老二的私校多捐点款,我觉得就是因为捐少了,这次给大女儿报名才被婉言谢绝,说没有名额的。”


放弃公校入读私校,是因为“免得老大以后怪我们偏心。”




购入教育资源的时候,我们等同于变相购入了孩子未来的圈层、人脉,这从某种程度上是他的未来。


王菲的女儿,李湘的女儿组成的校友圈,距离星光灿烂更容易,但是,能和扎尔伯格等二代的校友圈相比吗?


城市普通家庭的教育资源投入,已经让他们孩子的技能甩了没技能的孩子几条街,所以才有《寒门再难出贵子》之叹。


星二代的教育资源投入,用人脉和技能双丰收,让普通家庭无力追平,唯有鞭策孩子快马加鞭,以便实现弯道超车。


社交媒体一直在输出焦虑,灌输各种赚钱、发财、逆袭的理念。


实际上,大部分人,一生不会有大的改变。焦虑并不会带来成功,焦虑只会让家庭更加焦虑。


人生本来是一场接力赛,我们拼尽全力,也不能将它变成短跑。


我不禁看着正在窗外嬉戏的三个邻居家小朋友们:


一个在收集庭院中的落叶,摆弄着不同的形状,运给另外两个给芭比娃娃开宴会的孩子,大雁鸣叫着从蓝天划过。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