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命挣钱的年轻一族们,后来都死了。

来自:Mr海 0 0 2017-09-18

前言:


办公室里突然传来一阵笑声,原来大家在讨论新同事浅浅。


她居然小小年纪却对养生方面颇有心得,浅浅整天抱着保温杯不离手、在室内也把自己包的严严实实,晚上睡觉前也会认真泡会脚再入睡。


其实,不要嘲笑这一波年轻的“老年人”,反观她这是重视自己健康的一种优秀的表现。


而当下许多年轻人,或忙于事业,或习惯性熬夜、饮食不规律,长期透支自己的身体。年轻人猝死案例屡见媒体,拿身体健康去追求一些成就,不外乎是对自己生命的一场豪赌。

1



某次在一次小型聚会中和朋友聊起一个过去的同学。他和我关系关系一般,和朋友关系较好。


聊着聊着,朋友告诉我,那个同学今年死了。


我几乎愣了10秒钟,听见老同学的死讯,心底一阵阵凉意。


谈不上难过,或许在难过抵达之前,情绪更多地被讶异包围着。


以前总听老人家抱怨:这人好端端地,怎么走了。那时候听这句话没什么感觉。现在同样的事发生在同龄人身上,感触才深。


二十几岁的人,怎么说走就走了?


我问朋友,怎么死的。朋友说,创业创死的。


这句话逐渐在我心里勾勒出了这位同学的模样,才想起来初中那会儿,他好像就挺爱折腾的。卖盗版碟、兜售考试资料、校园零食批发... 


这都是他干过的事。想到这里,我难免把他的性格和人生联系在一起,试图总结出某种人生的必然。


上天不止眷顾努力的年轻人,还会带走他们。


尤其是那些拿命换钱的年轻人。


换着换着,可能就死了。



2


这样的例子其实不在少数。


2014年12月的某一个早上,27岁的四季青小老板因心脏骤停命悬一线,目前依旧在观察治疗。


一周前,租住在双菱路的25岁姑娘,睡梦中因心脏骤停而猝死。


一个月前,1990年出生的小伙子,在建国路吃面时因心脏骤停而猝死……


我们身边的很多打拼的年轻人一样会说:我有一颗永不停止的心。

 

在报纸上、微信朋友圈看到这些的这些年轻人心脏骤停的消息,还是让我们心里咯噔一下:害怕自己的发际线一年年往上推,害怕自己睡眠质量一年年在变差。


然而,这些新闻、讯息就像过眼云烟,就像关闭对话框那般得爽快,许多年轻人,每天都在不停地忙碌,更不曾为健康停下来片刻。


猝死年轻化,为什么会这样?


年轻人,你到底有多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我依然记得前年有一阵我胃特别不好,吃什么吐什么。


有一次我从北京的郊区往市区赶,突然忍不住想吐,找了个公厕,在隔间里吐得昏天黑地,到现在都觉得对不起车站的清洁人员。


去医院里做了个哈气测试,一查下来:急性胃炎。


回忆起来那段时间刚好在一个培训机构工作,每天忙得外焦里嫩。基本无法准时吃饭, 每天上课到到深夜。


经过好一阵的治疗和食疗,才恢复过来。后来就老实了,知道自己的胃经不起折腾。


从那以后,每天清晨一杯白开水,吃只吃温热的食物,不吃炸鸡不喝奶茶不舔奶盖,每天要锻炼身体,每天要摄入水果蔬菜。


于是我总结出了一个心得:


那些随心所欲的年轻人,被疾病操一操,就老实了。


鸡汤跟你说一百遍——什么不要熬夜,不要乱吃东西,都是假的,没用。


生过一场病,你就都懂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疾病”是很好的鸡汤,“死亡焦虑”才是很好的鸡血。



3



再来看一个80后创业者阿晋的故事。


他工作的第二年时间段——这两年,发际线推高了两三厘米。


每天收关一个离开办公室的阿晋,在公司附近匆匆用过晚饭,走进边上一家星巴克。


“这两天老婆带孩子回老家了,我这是算放假,还能咖啡厅里坐坐。”


阿晋这样说着,点了一杯“口味最重最能提神”的双倍浓缩纯咖啡,回头便在座位上打开了笔记本电脑,开始了这一日之内的第二回合工作。


阿晋,1981年生人,一家小型外贸企业的创始人兼老板,创业已经3年。


“最近美国的几个客户那里单子多。没办法,时差嘛!”为了方便和地球另一端的客户联系,晚上8点之后通常是阿晋每天工作的第二时间段。


按阿晋的话来说,空闲时间这个词,已经好久没在他生活中出现过了。


每天白天,和普通上班族一样早起上班。晚上下班,继续工作,一直到凌晨。结束了一日之内倒头就睡,还得应付半夜里女儿的哭闹。


这样的循环,让他的睡眠质量一直不高,提神的咖啡,也成了他如今每天接触最多的“主食”。


阿晋生就一副清秀的娃娃脸,加上怎么吃都不胖的身材,从外表上辨别他的年龄并不是易事。


不过这两年,朋友们总打趣他已年龄外露,“没有骗小姑娘机会”了。因为他已经多出了许多白发,额头的发际线,更是往上推高了两三厘米。


“忙点好,忙又不是坏事。”阿晋总是这么说。


创业初期就经历过外贸行业较低迷时期的他,见证过许多同行倒下,更能体会干闲着的那份绝望。也因此,对于目前这份忙碌,即便累得无奈、叹息,依旧分外珍惜。


忙到对于身体健康的要求,都只能是像“这两天台湾客户来,可千万别感冒”这样的了。



晚上11点,工作接近尾声,阿晋打开朋友圈,在朋友圈的个人签名栏中,阿晋留下的是陶渊明一句诗: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4



尤其如今奋斗在一二线城市,工作起来不要命的人,我想他们大部分都是勤奋的,也都能够意识到自己正在透支健康,但却不能停止,为什么?


一是还没到临界点,二是抱有侥幸心理。


创业的人也都清楚,创业一是拼实力,二是拼运气。


特别在健康资本这一块儿,有的人运气好,一连好几周睡4个小时,早上八点上班,凌晨亮点下班。没猝死,那是极好的,能过就过了。


有的人命不好,偏偏猝死了。这个太难说,到底身体是一个何其大的变量。大家都在拿命换钱,谁先死,谁后死,大概只有神知道。


但凡处于创业中后期的人,都会开始特别注重身体的可持续性。


方觉健康才是百年大计。


那个喝汽水的少年,终将拿起保温杯。


不是不抵抗了,不是没有激情了。不是平庸了,也不是循规蹈矩了。


只不过阶段性地调整,的确是时候换一个姿势了。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