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疯涨的房价,是无数人心中的难以言说的痛。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澳洲,这几年普通人想安居乐业是越来越难了,不少人都沦为了房奴,背上了十几年的债务。
然而,就在全球房价都在疯涨的同时,有一个国家却显得非常“另类”。它在2016年被美国摩根分析公司评为全球房价最贵城市的城市之一,但生活在那里最穷的人,居然也可以买得起房。
这个国家,就是寸土寸金的新加坡,寰球上只此一个没有房奴的国家。因为新加坡有一句口号,居者有其屋。简简单单的五个字,确是很多人一辈子都梦寐以求而又得不到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年6月,李光耀的女儿李玮玲、次子李显扬,公开在各自脸书以《李光耀的价值观哪去了?》为题发表联合声明,表示对自己的哥哥、现任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和新加坡的未来感到担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李光耀到底是谁呢?李光耀的价值观又是什么呢?李光耀是新加坡前任总理,上任期间,一直都备受好评。 关于他的价值观,有人说是高速发展的经济,有人说是廉洁高效的政府,还有人说是干净美丽的城市环境。但其实,最重要的一点,还是他曾提出的那个口号,“居者有其屋”。
房子,在现今社会到底有多重要?拿中国举个例子,现在中国男女比例明显是男性占多。在这种情况下,男生在结婚前,一定要满足丈母娘提出的许多要求,其中,就包括先买一套房子。 可是,很少男生真正能做到在婚前买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因为中国的房价,尤其是北上广,最近涨的真是天理难容。一个月几千块钱的工资,根本就还不起房供。 但在新加坡,对于房子这事,人家就从来都没有担心过。
根据新加坡的组屋制度,只要是其合法公民,结婚后都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购买一套房子,而且这房子由政府进行精装修,还赠送基本家具,年轻的小夫妻们拎包入住即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同样都是寸土寸金,怎么新加坡就能做到,而中国和澳洲就做不到呢?要想建立这么好的房屋制度,新加坡也经历过很多。
首要部分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新加坡处于一场历史变革之中,这片土地刚刚摆脱了英国人的殖民统治,成立了自治机构。
与现在经济繁荣的新加坡大大不同,曾经的新加坡经济十分落后。再加上地方狭小,居民的住房大多破败不堪,甚至有很多人全家都挤在一间小房子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时的新加坡,可没有现在这么令人羡慕。1947年的时候,新加坡住房短缺问题相当严重。根据当时英国房屋委员会的报告显示,新加坡平均每人建筑密度在1947年高达18.2,高层建筑则颇为罕见。
1959年,这种情况还是没有改善。
在一份建屋发展局文件中提到,预估在1966年,30万人口将居住在棚户区,25万住在郊区或是市中心肮脏的店屋里。新加坡的200万居民中,有大概80万住在棚户区或者贫民窟。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还好,在这种情况下,李光耀出现了。他作为“新加坡国父”,这个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看到这种情况,他马上决定,应该重新建立新加坡的房屋制度。 很快,他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小编前面说过的,“居者有其屋”。1960年,新加坡的建屋发展局正式成立,开始建造新加坡特有的“组屋”制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二部分
他当时想,新加坡的住房短缺问题这么严重,最根本的问题还是,老百姓根本就买不起房子。 为了让所有人都买得起房,李光耀决定,让政府建造许多小户型的房子。
这类房子的造价低,再由政府进行大量补贴,以极低的定价卖给民众,确保低收入群体也能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慢慢的,新加坡所有人都能住上自己的房子了,可是李光耀还是不满足。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住房需求解决了,接下来就是住房质量了。 此后的一段时间,建设的组屋面积逐渐扩大,两室一厅、三室一厅、四室一厅的户型都有,和普通公寓住宅已经没什么差别,甚至更胜一筹。
以新加坡女皇镇的摩天组屋项目杜生庄为例,在网上看过这个组屋项目的外国网友都惊叹不已:这居然是便宜到不可思议的组屋?看上去就像是豪华公寓啊!
杜生庄组屋外表美轮美奂,高达47层,建设有12个空中花园,组屋中还建设有历史走廊,墙壁上有精美的历史壁画,可以供孩子们随时欣赏学习。 社区的配套设施十分完善,除了大型商场和医院、学校之外,组屋的底层有专门的社区客厅,可以给老人和孩子提供专门的休闲娱乐场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甚至连CNN都惊叹:这是豪华酒店? 如此精致的组屋,要是在澳洲,估计得近百万澳元。可是,新加坡政府设立的价格居然比市场价低至少50%。
在这种情况下,现在的新加坡民众购买房屋的理想选择,当然是物美价廉的组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2015年的数据统计表明,已经有超过87%的人住进了政府修建的组屋。 可是李光耀觉得,这样还是不够。虽然房价已经很低了,可他还是担心会有人买不起房,沦为房奴。
因此,从1968年开始,新加坡政府就建立了公积金制度,所有公民都拥有一个公积金账户,每个月由雇员和雇主各缴纳工资的5%,在购房的时候可以提取出来作为首付款。
同时,为了倡导东方价值观中的孝道,如果年轻人购买离父母很近的组屋,将会享受政府的优惠;如果购买的是二手的组屋,政府还会发放几万新元不等的住房补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么丰厚的房屋福利,使人不禁会思考:会不会有人投机取巧,利用组屋搞腐败?其实根本不可能! 因为组屋这么便宜,新加坡政府为此设置了严格的规定。就是为了杜绝炒房现象的发生。
首先,一个家庭只能购买一套组屋,满足自己的居住需求就可以,不可以买好几套房浪费资源。而且买了之后必须居住使用,否则将会面临高达5000新元的罚款或半年的牢狱之灾。
组屋购买后五年之内,不得出售转让,如果五年之后想要申请更大的组屋,需要将现在拥有的组屋先退出来。 这样严谨的法律条文,外国炒房团来了之后也只能望而却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三部分
新加坡的高薪养廉制度也使公务员廉洁清正,不会为了利益铤而走险。 而拥有大量资金的外国炒房客,在新加坡更是完全没有市场可言的,因为新加坡政府对于组屋的购买有一条严格规定:购买组屋者必须是新加坡公民,且家庭月收入不超过5.8万人民币。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实现“居者有其屋”的奇迹,首先是靠政府的大力调控和补贴。放眼全寰球,没有哪个国家像新加坡政府这样肯在居民住房上下血本。
因为组屋的价格远远低于成本价,建屋发展局每年都有巨大的财政赤字,需要政府拿出资金进行填补。新加坡政府历年在这一方面的拨款,加起来折合成人民币将近一千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看了这么多,相信很多人都会提出一个问题,房子这么便宜又怎样,还不是花纳税人的钱。并不是!
新加坡政府补贴给组屋的钱,一部分来自于正常的税收,另外一大部分则来自淡马锡公司的投资收益。
淡马锡相当于新加坡的国有企业,在全寰球各地进行投资,满寰球地赚钱,年均复合回报率高达16%左右,为新加坡的老百姓赢得了丰厚的收益。 既然新加坡的组屋制度这么好,为什么寰球其他国家不效仿,反而让房价越来越难以控制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第四部分
根本原因,还是在于新加坡的土地制度实在太特殊了。从1966年开始新加坡就制定通过了强制征用土地的法律。到1985年为止,建屋发展局就已经控制了新加坡75%左右的土地资源。
因为可以强制征地,使新加坡政府只需要进行大量的建筑补贴,而不用考虑最基本的土地资源问题。与其他国家的经济适用房不同,新加坡的组屋并不是建筑在偏僻地段,而是大多数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的地方,不乏很多黄金地段。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种独特的房屋制度曾引发过争议,有人羡慕新加坡人只要结婚就能有婚房,不用被房价所困扰,有的人则指责新加坡政府大包大揽,尤其是强制征用土地,是对民众私权的一种侵犯。
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不过,在结了婚就有房子的诱惑下,谁还在乎新加坡政府是否强制征地呢?
在2016年,当寰球各国房价都一路高涨的时候,只有新加坡的房价已经连续跌落三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背后,离不开新加坡政府的大力调控,不断对房地产市场进行降温。再加上新加坡组屋都由政府进行定价,更是没有给任何炒房客钻空子的机会。
中国大陆、香港、台湾、温哥华、新西兰、澳大利亚……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年轻人,正在为一套房苦苦挣扎。
而新加坡年轻人却因为组屋,早早地拥有了一个安稳的住所,既不用担心高房价,也不愁着高房租,或者房东赶人。 安稳住所的背后是幸福。在联合国《2017年全球幸福指数报告(World Happiness Report)》中,新加坡位居亚洲第1。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居者有其屋,一个简单的口号,但却饱含着澎湃的力量。 这种的力量不在于描绘了一个诱人的图景,而在于政府真真切切地了断了通过土地、房地产,来填满自己腰包的欲望。
楼市调控很难。但天下事本无难易,为之即为易。 新加坡做出了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