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广义上,教养亦是修养。那么,什么是教养?
我想下图这位用手给妈妈当枕头的小男孩,给了我们很好的答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片里的小男孩先是自觉给带宝宝的阿姨让座,之后他妈妈说觉得有些累想休息,小男孩就过来用手为妈妈垫着,还主动帮妈妈背包。—— 一个在成都地铁2号线上发生的真实故事。
这则新闻我随手转给了我们公司市场部的小哥哥,他看后不禁泪流满面的感慨道:太懂事了,这个就是传说中别人家的儿子吧!看着我那只会打首领荣耀的儿子,真想上去就是一巴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张暖心的照片同样感动了不少网友,大家纷纷表示“这孩子哪家的?我给我未来的女儿预订了”。
在现如今熊孩子横行的情况下,这个暖心的小男孩可以说是混世大魔王中的一股清流。但实际上教育好了哪有什么熊孩子?
教养跟年纪无关。
从照片中来看,孩子不过5、6岁,年纪并不大。不要小看孩子的模仿能力,这个懂事孩子的背后一定站着一对富有教养的父母。在家里,爸爸肯定也这么对妈妈的,妈妈也肯定是这样善待家里年迈的母亲的,在这样充满爱的家庭里长大的孩子,心里一定充满爱和暖心。
真正的的修养跟教养,是好好对待身边的每个人。
— 2 —
像上面这种会“教”的父母,生活中真的太多了。
一次上班途中,在地铁站看到一对父子,父亲一看就是很朴实的农民,身上背了个很大的编织袋。北京的高峰期大家都懂的,人群熙熙攘攘,擦一下碰一下再正常不过了。但在走过道的时候,只听13岁模样大的儿子对他爸说,‘爸爸,小心你的袋子,不要把别人撞着了’。父亲回答道,‘哎,好嘞~。’
某次冬天的早晨我跟我爸妈出去锻炼,一个拾荒老人不知怎么的进了小区,正在翻垃圾桶。有一对父子经过那里的时候正好老人的瓶瓶罐罐掉了几个出来,小男孩只有5、6岁的样子,没多想就跑过去捡起来递给他。回来后他爸摸摸他的头,赞赏的说道:小淘气越来越像个男子汉了~。小男孩当时笑得特别认真开心。
还有一次,正月里我陪我妈出门走亲戚,路上碰见一个看起来十分潦倒的年轻人蹲坐在地下通道里。北京的冬天特别冷,看的出来他应该是冻极了,整个人只能抽搐着蜷缩在角落。年轻妈妈带着5岁的女儿经过的时候,小女孩表示想给这个可怜的年轻人5块钱的帮助。看得出来,妈妈并不同意孩子的这一举动。但她没有阻止,她平静的说了一句话:这是妈妈给你的零花钱,至于这笔钱怎么用你可以自己做主。
看得出来,孩子妈妈一定是不希望孩子被骗,甚至觉得这样有手有脚而不去工作的人并不值得可怜,很多道理没有点生活阅历的人是很难懂的。但她选择了尊重孩子小小的善意,不以"过来人"的姿态对孩子指手画脚。
像这样会教的父母太多了,丛他们的身上我深刻的明白了一个道理:父母的修养便是孩子的教养。
— 3 —
这种修养跟金钱无关。
盛名演员刘诗诗有次在离开头等舱座位时就完整的诠释了''修养''二字。
坐过飞机的都知道,旅客上下飞机大都要先经过头等舱。那里是整架飞机最干净整洁的区域。但可惜的是,这个区域并没有因为接待更富裕的人而有所不同。下飞机时,无论是头等舱还是经济舱,常常留下丢得满地都是的被子和一次性拖鞋,还有报纸。
在刘诗诗乘坐的那架航班上,空姐在整理机舱时发现刘诗诗在离开前已经主动把自己使用的毯子叠好放在了位置上。而相比之下,很多乘客,都是直接团成一团放在位子上,有些人甚至丢在脚底下。
坐头等舱里的富豪也有刁蛮撒泼的,乡间的小道上也有懂得礼义廉耻的,修养跟金钱无关。
能够不因外界物质变化影响而始终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这种修养,沁人心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4 —
教养是家庭教育的综合体现,良好的礼仪行为受用一生。以下这21个礼仪好习惯,从简单普通的生活细节中,逐渐引导孩子们成为讲礼貌的人,同时作为父母,虽然我们不强求孩子做到“人见人爱”,但也希望他们可以成为举止得体的人。
吃饭时:
1、让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来享受每一顿饭。这种感恩包括对大自然各个季节给我们带来各种当季的美味,包括对培育这些食品的人,也包括给我们补充营养和能量的这些食物。
2、培养孩子让长辈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就要做好示范,吃饭时先请家中长辈入座,并先给长辈盛饭。
在长辈还未动筷之前,晚辈不应自顾自地先吃起来。在家长把碗递给孩子时,孩子应双手把碗接过来,表示对长辈的尊敬。
3、培养孩子正确地拿筷子。其实只要1个小时就可以教会孩子用筷子,单单是一个用筷子,就可以让一个人显得很有教养,我们老祖宗发明了筷子,一种道具可以用于各种食物,蕴含着深厚的以不变应万变、以简单应对复杂的传统文化精髓,这也是我们必须要传承的。
4、避免让孩子在盘中翻来翻去。不要为了挑自己喜欢吃的菜而用勺子或筷子在盘中翻来翻去,有的人甚至将自己喜欢的菜从盘中全部调走,而把不好吃的留给别人,这是一种很失礼的行为,并且显得比较自私。
5、要求孩子不要一边吃饭一边干别的事情。吃饭的时间是一家人聚在一起的时间,也是加强亲子沟通的理想时间,孩子也会有很多事情想与爸爸妈妈分享,请珍惜这段时间。提醒孩子,吃饭时不可以玩玩具。吃饭时也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不要让孩子边吃饭边看电视。
同时也要提醒父母,再忙也不要在吃饭时长时间接手机了,到底在这么繁忙的现代社会,一家人和和美美地、不受任何打扰地在一起吃一顿饭,其实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
6、培养孩子饭后帮助清理餐桌、收拾碗筷或者帮助洗碗。对大部分家长来说,春节期间,跟家人、客人一起进餐的机会比平时多很多,而这也是对孩子进行餐桌礼仪教育的极好机会。
每个家长都希望带孩子出去时获得朋友的赞赏,不过,家长的功课要做在前面,要从平时就开始关注孩子的餐桌礼仪,这样到了一定的场合,才不会出现一些本不应有的尴尬。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公众场合时:
1、咳嗽或打喷嚏时,尽量捂住嘴;千万不要在公众场合挖鼻子。
2、开门的时候,先环顾四周,看下是否有人也需要开门,不要立刻松开门把手。
3、入座时,在膝盖上放一块纸巾,必要时就能拿它擦嘴。
4、正确使用餐具。如果你不知道如何使用,可以询问爸爸妈妈,或者看看周围的大人是怎么使用的。
5、即使现场演出或讲座很无聊,也要安静地坐着。因为演员、演讲者在尽力做到很好。
和别人谈话时:
1、在请求别人做事的时候,要说“请”字。
2、在接受别人帮助时,要说“谢谢”。(这个人往往就会愿意再帮你一次哦!)
3、如果你需要立刻获得某人的关注,用“不好意思,打扰了”来开始谈话是最礼貌的方式。
4、如果你撞到了人,就立刻说“对不起”。
5、除非有紧急情况,不要打断大人之间的谈话。等他们谈完事情后,自然会注意到你,并且会给你相应的回应。
和朋友相处时:
1、不要随意叫他人绰号。
2、.除非是赞美别人的外貌,否则不要去评头论足。
3、不要以任何理由对他人开过分的玩笑,这对于别人来说,都会是残忍的。
4、当别人问你近况时,回答完问题后,你可以同样地反问他,以示关心。
5、当你在朋友家的时候,同样要对TA的爸爸妈妈表示感谢。(去别人家做客,都要感谢主人的招待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