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带着YY来奥克兰已经半年,去年9月份,也就是我们登陆一个月的时候,我们把YY送入了家附近的一家公立幼儿园,很幸运,当时这家幼儿园有1个华裔的老师,4个华裔的小朋友,这对刚开始异国他乡生活的YY来讲,是件好事,化解了他对新生活的陌生感,增加了他的安全感。中午2:30接娃以后,几个华裔的小朋友常常聚在幼儿园旁边的Play Ground玩,孩子们跑跑跳跳,妈妈们聊天,有说有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幼儿园旁边的Play Ground玩耍
一切都看起来不错,小小的瑕疵就是YY的交往圈子局限在华人小朋友范围内,他甚至记不住非华裔小朋友的名字(其实我做了几次Parent Helper,我也依然记不住,对外国人脸盲哈),他的英语进步缓慢,偶尔记得我最开始教给他的幼儿园基本生活技能语言,比如Microwave(为了中午热饭),help me(需要帮助的时候和老师讲),I am thirsty(我渴了,但其实这个没用,因为小朋友都是自己想喝水就去饮水机接水好了),和非华裔的老师也讲中文,老师不得已用他的Body Language来猜他的想法,好在,YY是个外向的孩子,比划+眼神+表情。。。和老师交流互动的并无太大障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YY的幼儿园
圣诞节后,YY开始了他一个月的暑假,他在幼儿园的小伙伴们或者离开奥克兰开始了他们的春节探亲之旅,或者也是随着父母各自忙碌。新学期开学后,情况发生了变化,YY熟悉的所有华裔小朋友要陆续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了(新西兰是小朋友满5岁生日的第二天就要去小学了,而不是统一在某一个时间点,在某个日期之前出生的孩子都要去小学),特别是他最喜欢也是最熟悉的T小朋友也要去小学了,YY开学后几天没有看到T,总算相信了我之前就告诉他的话——这个学期,你要努力和非华裔的小朋友交流,要学会简单的可以用于交流的英文。而对YY来说更糟糕的是,幼儿园的华裔老师也换了工作,YY的母语环境在幼儿园彻底消失了。
和预料的一样,开学几天以后,YY的情绪很明显的变糟糕了,他扯着我不让我离开幼儿园,让我陪他玩,和他聊天。于是,我决定求助老师,我和H老师说了YY的情绪波动的情况,请教老师,如果我想帮助YY更好的融入,该做些什么,怎么才能让他能够找到新的朋友呢?
H老师非常理解我的心情,和我说,她会帮助YY的,不用担心,YY注定是要会英文和中文,这对他来说是非常好的事情。而且,老师说她会在Story Park(一个家长和老师互动的平台)上发出YY和小朋友们玩的照片,并给我标识出小朋友的名字,这样我就可以在家帮助YY“温习”每个和他游戏玩耍的小朋友的名字,而这是让YY消除孤独感的首要件事情。
H老师沟通后两天,我就在Story Park看到了专属于YY的文章(虽然“朋友”的拼音并不标准,不过老师已经非常非常的用心了),说实话,每一次看到Story Park里关于YY的小故事,我都特别感动,大概是源于那种来自陌生人的爱吧。作为新移民,我们生活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半年里接触到的人几乎都是“陌生人”。在这样一个还没有让我们建立起非常坚实的安全感的城市里,能得到老师这样的关注与爱意,真的由衷感激。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Story Park 里小故事的开始
老师在Story Park里说,YY的好朋友升入了小学,这对YY来说是一个挑战,Ivy(就是亲妈,我)同样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于是H老师就格外关注了YY一日之内都在玩什么,和谁玩。关于“玩什么”这个问题,很容易就找到答案,但是“和谁玩”就有点麻烦了,因为YY总是记不住小朋友的名字。所以老师就写了这个小故事,来帮助YY来记住他在幼儿园里亲密的小伙伴们。
然后,我就看到了YY在亭子里和几个小男孩打吊悠,和一个小男孩在水池里玩船和恐龙,和一个小姑娘在沙坑挖沙,和老师以及几个小朋友一起玩呼啦圈,和一个小女孩在玩吊床,和两个小男孩在教师里玩火车……选几个场景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YY和小朋友挖沙
YY和小朋友玩呼啦圈
有了这个“宝典”,我拉着坚决说中文的YY,和他一起认识小朋友,记住他们的名字(虽然发音好难,特别是Maori小朋友)。告诉YY,说好中文非常重要,她是你的母语;但在奥克兰,英文是你必须要掌握的交流语言,不会说英文,就不能和老师、小朋友表达自己的想法, 就没有新的朋友。两天后,突然在送园的时候,YY和一个小朋友打了招呼,还叫了名字,好吧,小伙子开窍了,我放心了。亲爱的YY,希望你有更多的朋友,在一起,自由,无忧,欢乐,enjoy你们的幼儿园时光~~~
欢迎关注公众号:KiaOra慢生活
Kia Ora是毛利语,意为“你好”。从国内的快节奏,到这里的慢生活,适应并不简单。
一不留神,我就会忙碌起来,每天提醒自己,慢下来。。。慢下来
作者:Ivy 缘游
移居奥克兰的新人一枚,
专业与文科无关,数学系毕业,IT工程师,喜欢写字和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