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要换一种姿态,再次燃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离登陆的日子越来越近了,太太后天就要先出发了;我由于工作和其他事情,带孩子坚守到春节前,再去会合;
这个春节不出意外就是我们守着租来的家具不太全的房子、看着异国的烟花(如果有的话)、呼吸着没有雾霾的空气(这个可以有)、穿着背心裤衩度过的首要个移民后的春节;来的有些快、有些突然、亦有些期待!
【心得有多大啊】
前面也写了我的移民经历故事(面朝大海,闻花而生---一个雾霾深处纠结者的移民之路),但多是描述和调侃;更确切的说,我的移民路是太太一手策划、付诸行动和一举成功的,我充其量就是吃瓜群众;
她考雅思,我上班出差打球;她准备职业评估材料,我上班出差打球;她递交EOI、查资料,我上班出差打球;她焦急等待消息未果,转战雇主担保再次准备资料,我上班出差打球;她又突然接到EOI邀请,我还是上班出差打球;她准备签证体检,我上班出差打球跟着去体检;她收到PR签证,我依然没有反应的上班出差打球;她策划短登考察,前一晚我才出差回来还打了一场球;总而言之,我截止到送别宴聚集这段日子,还没有真正思考移民之后的生活和工作,正如送别宴上一个曾经的小伙伴、现在的老伙计说的那句话“老刘,你的心得有多大!”
是啊,马上要走了,走了之后能干什么,没想好,心得有多大?
【你有什么本事,去了能做什么?】
我是从大学毕业就在一家环保公司,从最初的小职员,做到人力资源经理、行政经理、转到销售业务员、再到市场经理、销售经理、公司驻京办经理、董事长助理、副总裁,十六年,这就是我的职业生涯轨迹,都在一个公司度过;
然而,当我提出离职的那几天,我用了几个晚上再问自己、再思考,到了悉尼,我能靠什么本事生活下去?
英语能力,我是连副申雅思那4.5分都考不过的人,交几千刀的语言费;
技术技能,文科出身专业技术一窍不通;
管理能力,鬼都不相信澳洲的公司能够雇佣一个语言不通的人搞什么鬼管理;
自己做生意?从国内这些年的生涯看,我只在一个公司干过一个行业,除了这个行业其他讯息基本没进过大脑内存,我这个环保设备行当在澳洲基本上是不需要的行当了,环境太好:)
离职面谈,董事长问我的只此一句话也是“你选择这条路,考虑好了吗?你去了之后能做什么?”
我没有正面回答,因为还在思考!
那么我就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什么是你追求的主旋律?】
由于带着上面的思考,每当加入一些移民群、进入一些移民论坛,向老移友前辈们、已经移出去的朋友们问的最多的就是出去之后做什么?
千个人,千种回答,我似乎懂了,又似乎没明白!
西安的一个移友,也是春节后即将登陆阿德莱德,也是有着相同的疑惑,加了微信,时不时的互相了解情况,介绍情况,他是学机电设计的,现在已经开始准备跟着亲戚装修队开始学习装修了,除了装修,他还正在学习理发、汽车修理等技能,我很佩服他的毅力和角色的转换;
是啊,在国内这种体制和环境下,人们考虑最多的是做什么体面地工作、挣多少年薪、怎么更快的挣到钱、别人身上穿什么、屁股地下开什么车、肩膀头子上背什么包等等,而短登期间,在悉尼见到的好几个行业的相对的成功人士,他们穿的、戴的、开的、背的、吃的、喝的都跟平常人一样一样,但他们那种真诚、善良、热心、开朗是国内很难见到和品位到的;
悉尼火车上邻座的朋友,听到我和太太讨论Epping 与Pymble房子和学区,热情的给我们介绍,两个区的地理位置、发展状况、未来规划、学校情况、房价走势等等,比有些顾问还热心和专业,当我们热情的攀谈一段之后,谨慎的询问对方是做什么工作的,对方递给我们一张名片,投资公司的总裁,旗下掌管着上亿的基金;我想,在国内,这种人刻意去约见也不一定能见到吧?在悉尼,我不经意间享受了这份热情和专业;
移民亦或者人生,追求的主旋律是去做什么事业、挣多少银子吗?恰恰不就是甩掉攀比、自私、短视、狭隘,追求善良、真诚、自由、和谐吗!
【我就要换一种姿态,再次燃烧】
而离出发的日子越来越近、吃离别的宴席越来越多、见久违更久不会违的朋友越来越集中,尤其是刚刚听到消息的人们,更多的还是不解?
是,大家都不解“在国内的事业风生水起、在公司的位置一人之下、在行业的圈子一呼百应(夸张了啊)……”,而又有多少人能真正体会,风生水起后面的殚精竭虑、百般应酬,一人之下的操心费力、各种无奈,一呼百应里的人情转换、借力平衡;
十五六年的生涯,虽没有练就流利的英语,但我还保持着那份对人的热情;虽没有特殊的技能,但还保持着那份真诚;虽没有经商的头脑,但还留存着那份对生活的自由和向往!
没有的那些,都不怕!让我能够再次燃烧的基因都还在,我就是要换一种姿态,在异国他乡再次燃烧,为了真正向往的本质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