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laoweiqq 60楼 2014-02-05 11:21:20 @colourwo 请问楼主,澳洲公民检查治疗不孕不育是免费的范围吗? 不孕不育一般在医院治疗还是专门的治疗不孕的机构? ----------------------------- Medicare报销一部分。 先看GP,GP会做一些相关检查,B超和血液。 然后把你refer去妇产科专家专做不育的。 妇产科专家给你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如果需要IVF(试管婴儿),一次自己要掏1万澳币左右。 很贵啊。
  •  @colourwo 56楼 2014-02-03 19:49:58 先要饮食调节,不是不能吃高蛋白,只是少吃。 西医治痛风,用预防药allopurinol也是pro gout 和缓解药colgout 秋水仙碱。 一般少见肩关节痛风,你确定不是肩周炎? ----------------------------- @aufreebird 58楼 2014-02-04 18:29:17 Doctor Sue, 经你一问我顿时木了。回忆了一下,30几岁肩关节首次感觉痛时,曾到省医院检查,说什么高了,然后打青霉素治疗一段时间。百度了一下,当时应该是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我自以为是痛风呢。在年轻时就是那么不在意。 我的症状是,在睡觉时向左側卧,左肩关节受压时间长了,在翻身时痛的厉害,要慢慢移动。翻过去了又不感到痛了。白天没觉得痛,也没有红肿,发热现象。可能会是肩周炎吗?需要做一些怎么样的检...... ----------------------------- 要照一张X光加B超先,看看是关节炎还是韧带问题。
  •  拨罐应该有作用,至少不会有副作用。中医养生还是沒得比的。
  •  @aufreebird 53楼 2014-02-03 18:35:23 Doctor Sue, 我有时肩关节痛风,想用拔罐治疗遭到打击,说是只有伤害没有疗效。 想知道像拔罐、刮痧,温灸疗法有科学依据吗?被现代西医认可吗? 在澳洲一般是采取什么办法治疗痛风? 谢谢。 ----------------------------- 先要饮食调节,不是不能吃高蛋白,只是少吃。 西医治痛风,用预防药allopurinol也是pro gout 和缓解药colgout 秋水仙碱。 一般少见肩关节痛风,你确立不是肩周炎? 
  •  @lvlvlv333 54楼 2014-02-03 18:53:40 给你一个我用过的方,我孩几岁时尿床,早上起床知道自己尿床了,我没说他他就要哭了,台历上写吃鹌鹑蛋治小儿尿床,好像是60天,有点多呀,25年前,当时也不知道鹌鹑蛋胆固醇特高,就给他吃,吃了多少不记得了,反正不长时间就好了,孩现在也没胆固醇高的毛病 ----------------------------- 感情是用错了蛋! 顺便说一下,吃鸡蛋下会增加胆固醇,别炸就行。多吃菜,鱼,胆固醇就不高了。
  •  十. 我在Lakes一年,临走的时候,按诊所常规,有个Party。 正好美国两口儿也要走,那个印度医生的儿子换了个镇, 他跟儿子住,也要离开。所以Party比较隆重。我让派叫上伍德医生,派说他从来不参加我们的活动,我说你试试看嘛。让他惊奇的是伍德医生很痛快的答应了。 派作为诊所的头,做了讲话,提到我的时候,说“I am amazed by her diagnosis… ” ( 我很惊讶她的诊断能力)。 我讲话的时候,特别感谢了伍德医生,我说他像我的一个导师一样。其实培训期间,我多次跟当地的机构体提起他,我觉得像他那样的人才,不充分利用他 太可惜了。 Lakes的记忆满好的,过几个星期,准备去度个周末。5年没回去了。想去跟大家说声Hello。一定要带游泳衣,水再冷也要跳下去。再去抓一次螃蟹。。。 
  •  说起中医,前段时间网上看了我的中医老奶奶的故事,很感兴趣,打印下来,想要慢慢研读。跟病人试了几个。一个是湿疹,红豆加薏仁粥,当时有个病人湿疹几年,加重几个月,“Will try everything" , 结果说实在吃不下去。最后发现是对她的眼镜架里的镍过敏。另一个是尿床,说用鸡蛋敲个孔,放几个胡椒蒸熟了吃,我的一个病人12岁了,还天天尿床,儿科专家也看不好。结果他妈妈试了一个星期,也没治好。要么中医也要上4年大学呢。不是谁都能当中医的。
  •   ----------------------------- @易初始素2011 47楼 2014-02-01 10:17:42 lz,中医针灸在澳洲肿么样,3q ----------------------------- 中医在澳洲是被认可的,他们被称作Chinese Practitioner.有协会和登记机构。可以做针灸和中药,至于有多流行我就不太淸楚了。我也偶尔推荐一下食疗给澳洲病人。但如果有人问我中药是否治病,哪个中医好,我就回答不来了。
  •  @lvlvlv333 45楼 2014-01-31 23:01:23 Lakes 人靠什么工作,生活 ----------------------------- Lakes是旅游城市,有银行,学校,无数个宾馆,邮局,都是要有人做的呀。
  •  九. Lakes的养老院 派有60多个病人分在两个养老院。他在Lakes一辈子,当然有的病人就老了,去养老院了,他呢,就继续照顾他们。不同的地方做法不同。大城市里人的流动也比较大,老人如果去养老院,不一定去家门口的,(养老院很难进去的)他的医生也不一定照顾养老院的病人。有的家庭医生对老年医学感兴趣的,可以选择包一个,那里一定的病人就都归他管了。 我在Lakes的时候,帮派管病人。他开始跟我去几趟,后来都我一个人去了。我每周去半天。护士会给我一个List单子,列着那天要看的病人。大多小毛病,耳朵堵了呀,腿肿了呀,便秘啦,换尿管了等等,最多的是开药方。每个人都吃10-20几种药,开不完的药方。我每天都接到很多药房的单子,每天都花一定时间给他们开药。尽管这样,我还是觉得管得不细。毕竟我对他们不是很了解。 住养老院的人: 第一种是头脑清楚,身体不灵了,需要人照顾。Linda 就是这样的人,她有严重心衰,走不了几步路就喘,随时都要吸氧气。她每天看报,看电视,思想前卫,不知她怎样打发她的寂寞。 第二种是糊涂了,有轻的,有重的,他们倒是腿脚灵便,上帝是公平的吗?这些人,大多很难管,不合作,有的还打照顾他们的人。太闹的,不得不给他们一些镇静剂,所以就痴呆得更厉害了。 第三种,最惨的,身体脑袋都不灵了,他们大多卧床,大多都临终治疗,大多也活不长。 第四种,都灵的,就是太老了,家里人认为她不能自理,送到养老院来了。我记得,有个老太太,96岁,还织东西呢。(手指精细运动有助于健脑)。她家在Moe, 离Lakes大概200公里,病了一场,就找养老院,Lakes有地儿,就送这儿来了。刚开始是说临时的,结果两年了,还在这。家里人嫌远,没人能来看她。老太太每次跟我说要回去,每次都哭。我怎么才能帮她呢?我给Moe的管理部门写信,跟Lakes的人谈,都说难。老太太说,我要自己回去,坐到他们办公室里,看他们解决不解决。我说你能出去吗?她说能啊,我是Lowcare ( 低级护理),我们有行动自由。(后来了解,她说得是真的),我说那你还等什么呢?结果老太太真的就走了。养老院告诉我的时候,她已经回到Moe了。平安就好。 总之,没人想去养老院,没办法才去呢。所以同胞们,好好照顾身体啊,要活得长,还要能自理。 作为家庭医生,我们不光看病,还做很多咨询。医生在澳洲很受尊敬,是老师级待遇的。病人听得进去我们说的。顺便说一下,国内“老师”已经被演艺圈叫烂了, “医生”也被不务正业的人搞烂了。那是对医生和老师这些受尊敬行业的不敬。我认为,近些年,国内演艺圈没几个正能量。孟飞还行。 病人看医生,不一定生病才来。 情绪低落了,也可以来聊聊。所以有人说医生特别是女医生看“Tears and Smears”. (眼泪和宫颈涂片) 看到小孩子,我给他们很多鼓励, 让他们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小孩。对青少年,要鼓励他们交正确的朋友,理解父母,要有Positive Mind(正能量)。年轻夫妇,要鼓励他们多交流。中年人,要鼓励他们锻炼身体,调节好工作和家庭。老年人,要问他们寒暖,鼓励他们Social参加社会活动,走出寂寞。 你健康快乐就是我的目标。我希望我的病人都能在自己的家里快乐的生活。老了后,越晚去养老院越好。不去最好。 
  •  @aufreebird 41楼 2014-01-31 15:50:47 祝Doctor Sue春节阖家欢乐! 我住在被昆士兰, 非常喜欢你的贴,已经一口气把旧帖看完了。你勤勉,用心,敬业,好心肠。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医生。 有几个问题向你请教,1,在澳洲有几种现存的就医机构(单位)? 2,澳洲永居者与公民之间在医疗待遇上有差异吗? 3,对五,六十岁的永居者来说,最划算的就医方法是那种? 谢谢你。 ----------------------------- 春节快乐。 你的问题 1。澳洲以Gp为中心,公立医院也好,私立专家也好,都要有GP referral, GP 给你推荐信。除了急诊。急诊也会把你的看病情况发给你的GP。 2。没区别。 3。找个GP让他/她熟悉你, 经常去看他,就会记住你。把他变成“我的医生”。当然得是你满意的GP。该换就换,但随便看医生是不好的。对你不利。
  •  八.Churchill 培训 我们Gippsland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General Practice Ltd (getGP)主治医培训中心在Churchill,离Lakes174公里,那儿有个Monash 大学分校,Monash的护校就是在Churchill。每个星期我们有一整天的学习,请内外妇儿各科的老师教授来讲课。每年培训中心选10-20个主治医进行培训。费用谁出的我都不清楚,反正不收我们的钱。各个镇的诊所都缺医生,他们很欢迎主治医。主治医可以给他们带来利润。能够有资格培训主治医,诊所也要经过严格筛选。作为导师的家庭医生们也要定期参加培训。据我所知,带主治医的诊所会收到政府补助。带医学院学生的,补助更高。真是何乐而不为呢! 在Churchill有两个主要导师,一个就是派。像我们的班主任。学习的内容非常丰富,小压力还是有的,有几个考试,急诊抢救,还有英文考试,必须过的。面临我们的还有家庭医生的专家考试,包括笔试和临床考试。一般主治医都选择第2-3年再考。因为没有书本,准备起来非常困难。好在哥儿几个久经杀场,联合起来,都顺利的一次过了。那是后话。英文考试挺难的,我记得给我的评语里,建议我多听广播,对一些疑难词,比如刮宫,Curettage, 建议我刻意去记忆。不知哪个高人给我阅的卷,对我的了解使我吃惊,我很感激他(她)。 培训一共3年,分初级,高级和专科,第三年专科是选择性的,可做可不做,有人对妇产科或麻醉科,精神病或土著人医学等等感兴趣,就可以去专科培训一年。主治医们可以选择一个地方呆半年到一年。我不爱折腾,就选择一年。呆半年的好处是,可以体验更多的不同的诊所,一年的好处是更多的了解你的病人。当然,因为最终是要走的,病人跟了你,刚熟了,你又要走了。很不忍的。 我们的收入是这样的,如果我们看的病人少,诊所给我们付工资。如果看的病人多,给诊所带来利润,诊所要给我们45-50%。第一年,学习为主,没怎么管起钱的事。经理说我是给他们挣钱的。我的前一个主治医,有3个孩子,她一个人带3个孩子住Lakes一年,要4居室的大房子,期间,她的一个孩子断了胳膊,回Melbourne治疗,她自己得了肾结石,回Melbourne住院,请了很多假。她的培训也被延期了。诊所说,带她是陪钱的。她再前面的一个,又是挣钱的。 为了鼓励年轻的医生们去乡村,政府根据你去的远近每年还给钱,越远给的越多,最多一年5万澳币,可惜是从2010年开始的,我没赶上。政府这样做,是为了吸引医生留在那里,真的有很多主治医喜欢乡村生活,买个牧场,就呆下了。 我去Lakes是全窝儿端。我老公当时有他自己的事儿,他住在Melbourne, 每两周来一趟。我带着我女儿,我爸,我姐,我外甥住Lakes。期间,我妈和另一个姐姐带她的两个儿子来度假,我的朋友也带全家来度假。我呢,专心工作,朝九晚七,从未请过假,就一工作狂。全家人都支持我,以我的工作为中心。 有一段时间早上6点起来跑步,看日出。我记得有一天早上,沿着河跑,突然看见河里有一家子三只海豚,两只大的,一只小的,往海里游。哇,我好兴奋。大的海豚很大,像一个中等餐桌,至少2-3米。 我跟着他们跑,一边使劲找人,分享我的兴奋。远远看见桥上有一个清洁工,“Look, look, did you see, Dolphins!” (快看啊,看见了吗,海豚!)不想那人不稀罕得说 “Yeah, we see that all the time” (我们经常看见这个) 
  •  @澳洲三姐夫 33楼 2014-01-29 11:49:40 超级赞!楼主加油!同住在大墨尔本,想必每个移民的人,都有很多故事。喜欢你的正能量。祝你全家生活幸福 新年快乐! 帖子收藏了 会定时跟贴 ----------------------------- 祝你全家生活幸福 新年快乐too. Thank you.
  •  Lakes 快乐的日子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  被浪费的螃蟹 【图片】 
  •  Lakes 大多是英国人。金发碧眼的多。他们喜欢海, 根本不在意大城市,小城市。大概他们没有“昔孟母,择邻处”的教育吧。华人喜欢大城市,有一年国庆节去悉尼,城里没看见几个洋人。所以Lakes很少华人,也没有华人超市。沿街的小店生意最好的是个冰激凌店。Lakes最多见的是大大小小的旅馆。从汽车旅馆到大的4-5星级宾馆。那是个旅游胜地嘛。 我去Lakes的时候,带着姐姐和她儿子。他们刚刚移民,正好赶上我去乡村。外甥上9年级,我相信,那一年,是他最有收获的一年。参加了海上救援队,还打了一份工。给一个汽车旅馆的老板拔草。我现在还记得15岁的他, 一身土,一头汗,拿着第一份工资50块钱,列着嘴笑的样子。这个老板叫Berry。他和太太继承了家里的生意,干了几十年。两个人都70多岁,老头两个膝关节都置换了,还闲不住。他们是那么朴实,热心。 顺便雇了我姐给他们搞卫生。我姐在国内是地质工程师,因为英文不够,只能干体力活了。亏她手脚麻利,勤劳肯干,人人都喜欢她,顺便教她英文了。 Lakes有些人是打鱼为生的。外甥的一个同学叫Mark, 他的爸爸是Lakes的富人,有两条渔船。他自己不打鱼,做老板和管理。我们两家成了朋友。他经常给我们搬来一箱鱼,有时还有大海螺,皇帝蟹,蜘蛛蟹。有一次干脆叫我爸在船靠岸的时候去挑鱼。我爸可开心了,就是不太好意思多拿。 可惜他只会清蒸,我老公说,皇帝蟹给你们吃简直是浪费。 顺便得说说Lakes的螃蟹,去过Lakes的华人都知道那里著名的SandCrab, 沙滩蟹。傍晚的时候,拿个网,里面绑点鸡骨头,去海边钓蟹。(别忘了买钓鱼证啊),只见那桥上全是华人。好的时候,一兜上来4-5个。一晚上可以抓一大桶,一次就吃够了。 再说Lakes的人。我们诊所有两个护士都叫Sue,一个金发,一个黑头发。他们上班都不是全职,我去了半年,还分不清她们两个谁是谁。直到有一天,两个人一起上班,站在一起,叫我看,我才记住了。金发Sue很早就是单亲妈妈,两个孩子自己带大,离开老公的原因是老公不靠谱。在澳洲,福利很好,单亲也能生存,离婚好像比较容易。不好的地方在于,我认为,女人生了孩子,自然的就蜕变了,成熟了, 男人则需要时间。问题是,带2-3个孩子, 唧唧歪歪的女人,没有耐心给他们时间。有时拖一拖,也就过去了那个坎儿。你不爱他,干嘛生那么多孩子呀。爱他,就应该一起成长。 说偏了。 记住病人的名字也很困难,能叫得都准确已经不容易了。就像老外看我们,都像,我刚开始看他们也都一样。一般看一个病人,5-6次我才能记住他。所以家庭医生不宜挪窝。在一个地儿,待的时间越长越好。来回换的,不如去做急诊专科。 
  •  @女侠范走起 29楼 2014-01-28 20:30:49 感谢楼主分享 我移民澳洲已经8年 也没有那么深刻的了解到澳洲 ----------------------------- 谢谢,需要动力呢。我老爸最近来,希望我继续,就试试看了。
  •  澳洲土著人 【图片】 
  •  七.Lakes的人。 Lakes有个土著人的村子,所以很多土著人。他们大多上普通学校,土著文化保留的不多。学习他们的文化是我们主治医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专门有一天我们被拉去Seal,一个大镇,他们的另一个中心,去了解他们。给我们做讲演的,一对老夫妻,土著人,合作很久了, 讲话的时候说My Country, 刚开始以为他排斥外来人,又觉得不像,Country 的意思在这里因该是“土地”。有个护士(半英国人,半土著人),说道医院里放一个土著人出院,交代完事项,就完事了,根本不知道那个人是个聋子。她说得很气愤地样子。殊不知,照顾土著病人是很难的。 在Lakes他们很多不工作,生一堆孩子丢给祖父母,父母不是吸毒,就是喝酒,犯罪。当然也有好的。有工作的。他们看病从来不预约,约了也不按时来,很多时候干脆不来。看得最多的是皮肤病,药膏还是用的,至于其他的,什么糖尿病, 高血压的,干脆不吃药。一个医生说,花了她2年的时间,说服一个病人吃高血压药。土著人有很多优惠,他们依然希望你给他们免费消炎药。我们诊所就专门为他们准备一些药品。派还每星期去他们的中心给他们看病。派说,花了很长时间才得到他们的信任。 所以学习的时候,有个主治医说,既然是他们的传统,(生病不看病)我们为什么还非得去干涉他们呢?那时我也不懂。现在看新疆闹事越来越凶,我才明白。西方国家厉害,为了同化他们呀。 在Melbourne城里,基本上分不出来谁是土著人了。除非他们把脸上身上画上白色,再吹个长长的号角。 
  •   ----------------------------- @柳叶刀刀vincent 24楼 2014-01-28 11:31:49 感谢楼主的悉心解答,信息非常有用!肝癌老太太这个病例如果不是楼主认真的对待和仔细的查体,直接就漏过去了,赞一个!另:马上过年了,今天下夜班回家,提前祝楼主及家人春节快乐! ----------------------------- 辛苦辛苦, 好好过年。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