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握爪】
    真的,每次看到我们社会的那些不可理喻的现象,移民的想法就越强烈楼主真的是很幸运!
  • 后面几年,家里碰上了几件事,这下好了,不得不与医院,警察,法官,医疗鉴定机构,律师等社会角色打了2年交道。把我们弄得焦头烂额。虽然最后凭着我们的本事和毅力以胜利告终,却也元气大伤。以前只是耳闻的什么腐败,黑暗,糜烂,全部活生生的展现在我面前。然而除了叹气和皱眉,我们却全无能力去改变什么。有人说风凉话:你不满意受压迫你可以造反啊!。。。我生长在北京,我清楚地知道反抗的下场。我承认我没能力没胆识。我能做的只有逃避。我是幸运的。查过很多资料以后发现,我竟然够资格移民澳洲,而且是直接拿“绿卡”那种。这无疑像是天上掉个大馅饼。于老公来讲,更胜过中500万彩票。紧锣密鼓的准备材料,做各种公证,整理成绩单,当然这个过程中免不了看派出所民警,学校管理人员的脸色,不过这种小case我们经得多了,不值一提。盼过了难熬的15个月,终于一纸准签飘进我的电子邮箱,一切尘埃落定!
  • 往返票真的很实惠
  • “打冷镇茶餐厅”【图片】是空调很冷吗
  • 买吧买吧,土豪都在国外买,国内的房子不让他们买
  • GST新政策的影响: *新州州长贝尔德提议将目前10%的GST上调到15%,这意味着每年税收将额外增加$300亿。 *关于新增的$300亿GST税收,一半会用来帮助低收入家庭,一半用来填补州和领地的预算短缺,据预测,这个缺口在2030年将达到$450亿。*其中新增的$150亿GST税收将用于个人所得税的退税,家庭收入在$10万及$10万以下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标准将下降1%,家庭收入在$15万及$15万以下的个人所得税税收标准或将下调0.5%。 *福利津贴预算上涨,包括养老金和残障补贴在内,津贴总额将增加$3.6亿。 *贝尔德承诺将改革房产印花税——但这一改革估计不会受到消费税上涨的影响。不了解的可以看下这个
  • 欧洲国家,高等教育应该英国比较厉害一些。
  • 楼主多发点房产的呗
  • 中国的消费税账目上是17%,不过。。。你信吗?中国表面不向消费者直接征税,但向生产,运输,经营的收重税和费,这些直接算入商品里,还是消费者买单。所以中国除了税,还有大量的费,税率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一个字,呵呵
  • 如果增加5%的税,将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巨大的影响,总的来说就是什么都变贵了,吃的变贵了,用的变贵了,所有产品的价格都要上涨5%,甚至更多,生产成本的提高确实对于人们生活造成重大的负担。但是目前澳大利亚政府除了加税以外没有其他的办法来填补财政空缺。如果放任赤字变大,政府早晚有一天会破产,毕竟澳洲和美国不一样,背不起那么沉重的债务包袱。
  • 整体上以欧洲国家为主的高福利国家税率相对较高,而低福利的亚洲和美国税率比较低。
  • 我们先看看其他国家的GST税率吧(其他国家可能不叫GST,但是都有类似的税种)。澳大利亚: 10%日本: 8%奥地利: 20%韩国: 10%比利时 21%英国: 20%德国: 19%新西兰: 15%法国: 20%美国各州税率不同:1.69%至9.45%中国17%
  • GST的全称为Goods and Services Tax,翻译成增值税,消费与服务税。与中国征收VAT(VALUE ADDED TAX)营业加值税类似。澳洲GST,为商品售价的10%。生活中的几乎样样商品都要征收GST(各个方面的购买行为,包括公交车票之类)。但是部分日常食品,比如面包和牛奶之类不需要征收GST。可以说GST是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一个税种。科普一下~~
  • 对于澳大利亚这样一个高福利国家来说,10%的税率确实比较低,收到15%也算是和世界持平,可能还比欧洲国家更低一些。艾伯特积极的支持新州州长Mike Baird提高税率的决定,同时南澳州州长Jay Weatherill也力挺加税(可能南澳州将会是第二个调整税率的州,红茶就在南澳州,还是比较关心的)。南澳州州长Jay Weatherill【图片】如果提高GST从10%到15%,将为每年增加300亿澳元的财政收入。这些收入将会拨出一半给低收入和残疾人群,抵消他们日益增加的生活支出。另外一半将会用于填补州财政赤字。虽然加税得到了新州州长和南澳州长的支持,但是工党在维州和昆州的都不支持这项提案。他们担心提高税率会加大人们生活的压力,使得他们生活的更加艰难。南澳州州长Jay Weatherill目前只是支持重新讨论税率的问题,还没彻底的同意增税15%的提案,他表示还需要继续考虑更多的细节问题,并且要考虑其他方法增加财政收入。
  • 马来西亚:对经常跑高速的车主给予“回扣”【图片】跟中国一样,马来西亚高速也会在节假日免费。从2010年春节开始,马来西亚对境内多条高速开始实行假期打折。在农历新年当天,两条主要高速实行免费通行,其他的高速则实行从5%到20%不等的打折,一直持续到正月初五。用马来西亚公共工程部长曼索尔的话说,这一政策是对回家过年的车主们的祝福,或者说,相当于给大家送了个“红包”。其实马来西亚的高速收费并不算高。如春节免费的东海岸高速,全程350公里,收费仅为21林吉特(人民币42元),平均每公里0.06林吉特(人民币0.03元)。此外,马来西亚的高速系统还对经常跑高速的车主给予“回扣”,为的是给交通运输业减轻负担。每月在高速上交费80次以上的车主,可以享受通行费20%的退款。
  • 印度收费公路很便宜 1公里只收7分钱【图片】印度的高速公路全部为国家所有,总长度只有700多公里,全部为收费公路。这些公路是印度的主要交通干道。小型车的收费为每公里0.65卢比(约人民币7分钱),客车和卡车的费率稍高,为2.2卢比(约合人民币0.25元)。据世行的数据,2010年印度人均国民收入为4.2万卢比,因此每公里0.65卢比的价格对印度人来说非常便宜。相比之下,京津高速北京段的收费为每公里人民币0.5元,远高于印度的水平。尽管收费并不算高,但是为了方便人们出行,印度政府的一个专家组还提出了对高速公路收费实施优惠的方案。方案建议,对24小时内往返旅程的车辆实行单程25%的费用减免,也就是说,一个往返下来,交费仅相当于单程的1.5倍。而对于在一个月内通行50次的车辆,通行费可以享受1/3的减免。
  • 英国:高速交通成本高昂,但周末和夜间都打折【图片】英国高速公路收费的历史还不如中国长。2003年12月,英国第一条收费公路M6正式开通。英国高速才开始收费。M6位于伯明翰北部,全长43公里,实行整个路段单一价格,但对不同车型采取不同的价格。收费价格自公路开通以来历经调整,最新的价格为轿车5.5英镑,客车和卡车则高达11英镑。以此计算,轿车在M6上的收费标准为每公里1.3英镑,收费并不低。再考虑到英国的人均年国民收入,M6的收费更显得昂贵了。M6不像中国在节假日免费,但是实行的分时优惠频率很高。周末和非高峰时段(晚11点到早6点)都有优惠。以轿车为例,周末的价格为4.8英镑,非高峰时段更是降低到3.8英镑。
  • 日本:高速收费因利益集团阻碍不了了之【图片】日本的高速公路采取类似中国的“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政策修建,但周末、节假日,会对任何车辆进出一次高速的费用实施封顶,上限为1000日元(约人民币81元)。平日里日本高速路同样有优惠。其中,各种打折方法堪称一大特色。比如,在高速公路上的行驶里程在100公里至200公里之间的,超出100公里的部分可优惠25%,如果超过200公里,则超过部分可优惠30%。日本国民对于高速收费问题也颇为不满,但由于牵扯到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虽然日本高速免费的口号喊了很多年,国民希望实现美国那样的免费高速道路,但却始终难以如愿。民主党在竞选时曾将高速免费化作为竞选口号,并且在2010年开始实验。但实验终因大地震,以及严重危及民主党票仓等原因在2011年6月被迫暂时冻结。之后日本高速道路免费制,也就此不了了之。
  • 澳大利亚:收费口前有上下口供“逃票”【图片】澳大利亚99%的高速公路不收费,全国收费站总数不超过15个,其中悉尼渡海隧道和M2、M5、M7就占了近10个,剩下的全国各地只有两三个。所有的城市之间的公路都没有收费站,收费站只是在市区范围。就算碰到收费站,收费也很便宜,也就几块钱,而且在收费站前后一般至多两三公里处都有上下口,便于你在收费站前出去走几公里普通公路再上来。到澳洲的中国网友曾这样描写自己在高速上开车的感觉:“中国人在澳洲第一次驾驶汽车,感觉是一种享受。感觉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两边的风景,公路中间的设计都陌生新奇,尤其是在中国常见的收费站。澳洲虽然也有收费站,但极少极少,收费也很少。去年从悉尼开车去首都坎培拉近400公里,只途经一收费站,收费只有11元。”
  • 德国总里程世界第四:对私家车免费 只对大卡车收费【图片】不限速、不收费是德国高速公路一直以来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德国是欧洲少数几个对轿车不收取高速公路养路费的国家之一。高速公路网络是全欧洲最大(在全球列前五位),也是最贵的,至今绝大部分的道路维修保养费用都是由政府从税收中支付。但德国高速路不收费也不是绝对的。对于12吨以上的卡车,德国从2005年开始征收平均每公里15欧分的使用费。德国位于欧洲中部,周边各国的卡车经常要通过德国,时常造成交通堵塞。因此,向卡车征收过路费,不仅可以充实国库,还可以缓解拥堵。德国人认为,论对公路损害程度,大货车远大于小汽车,理应承担公路维护费用的大头;论对环境的污染状况,排放较多的货车也应该负担较多的环保成本。而且,将费率与排放等级挂钩的做法可以刺激运输公司换用排放更少的货车,或者选择更加环保的铁路和水路运输。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