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攻克美利坚 2018-06-18  
    到美国读高中难度大吗?学费贵吗?
  • 攻克美利坚 2018-04-26  
    有时候觉得国外真的是好山好水好寂寞
  • 攻克美利坚 2018-04-02  
    来到美国最大的感触是,这里是一个相对公平的社会!
  • 攻克美利坚 2018-03-29  
    之前一直在加拿大生活,还是更喜欢老美的生活
  • 攻克美利坚 2018-03-05  
    要教育好小孩子,父母也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啊
  • 攻克美利坚 2017-12-13  
    三涵妈妈心态很棒啊!没什么大不了的。继续前进!
  • 攻克美利坚 2017-11-24  
    潜水好久了,出来冒个泡
  • 攻克美利坚 2016-03-17  
    美国房产就挺好的
    楼主还在吗?如果我有1000万人民币左右,美国有什么比较稳健的固定收益的投资吗?
    Speechless 2.1w 68
  • 攻克美利坚 2016-03-05  
    什么是签证更新电子系统 (EVUS)?签证更新电子系统是指持有十年有效B1/B2,  B1或B2(访问者)签证的中国公民所使用的个人基本信息在线定期更新系统, 以协助其赴美旅行。除了有效签证以外,上述旅客必须完成EVUS 登记,以便获得许可进入美国。旅客如何使用 EVUS?目前为止,中国旅客尚无需使用此更新系统。按照 EVUS 要求,自 2016 年 11 月起,中国旅客需要开始使用此更新系统在网上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由于系统正处于开发期,发行日期也日趋临近,美国政府将确保向公众提供有关EVUS流程的信息。届时会提供更多信息让旅客知道如何能够尽可能便捷地入境美国。其他人是否可以代表旅客在 EVUS 更新信息?可以。朋友、亲戚、旅游行业专业人士或其他第三方可代表旅客向 EVUS 提交所需的信息。第三方可代表旅客支付相关费用。但旅客本人应对代表其提交的全部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进入美国是否需要登记 EVUS?是的。自 2016 年 11 月起即需要登记。美国政府和中国政府就签发十年期旅游签证问题达成了双边互惠协议。该协议规定旅客须定期完成在线表格填写以更新个人信息。此表格的填写将有助于加快中国旅客入境美国。这一新要求何时生效?持有十年 B1/B2、B1 或 B2 有效签证的旅客将从 2016 年 11 月开始使用此系统。在此日期之前,持有十年 B1/B2、B1 或 B2 有效签证的旅客尚无需使用EVUS系统即可前往美国旅行。所有持有其他类别有效签证的旅客可正常前往美国,不会受到EVUS启用日期的影响。这是否对目前的签证持有人、新申请人或两者都有影响?两者都会受到本项新规定的影响。持有 2016 年 11 月之前签发的 十年有效期 B1/B2、B1 或 B2 签证的申请者,必须在该规定生效后登陆 EVUS登记,方可使用签证。自2016 年 11 月起获得 十年有效期 B1/B2、B1 或 B2 签证的申请者,必须在首次前往美国旅行前登记。所有申请者的登记维持两年有效,若旅客的签证或护照两者中有任何一者过期,EVUS登记的信息便失效。那么签证持有人必须在前往美国前再次登陆EVUS更新个人信息。我在几个月前刚刚收到十年有效期的 B1/B2 签证。我是否需要在 EVUS 登记后申请新签证?不需要,您的签证仍然有效。但是,如果您在 2016 年 11 月以后前往美国,必须先在 EVUS 登记。EVUS 登记和申请签证是不同的程序。哪些人需要遵守 EVUS 要求?从2016年11月开始,所有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并同时持有十年有效期 B
  • 攻克美利坚 2016-01-25  
    国内的年味也不如以前了,但还是很怀念和亲人朋友欢聚的时光~
  • 攻克美利坚 2016-01-05  
    创业选择硅谷是创业和创新的圣地。和所有这里的科技精英一样,中国程序员的心里也有着创业梦想。但相对于美国本地的人才,中国科技精英还有更为现实的问题——签证和绿卡。那张薄薄的卡片,也是很多硅谷中国人的最大烦恼。什么时候才能拿到绿卡,可以自由创业或者回国,成为他们最为渴望的现实目标。回国创业是一个共同的话题。相对于十多年前,如今中国与美国的经济实力之差已经大幅缩小。对中国程序员来说,相对于在硅谷创业的天花板,回到中国创业更容易获得风投支持,也更容易打开巨大的市场。更重要的是,这里是他们原本的家园。在2010年的一份调查中,就有近八成的硅谷中国留学生考虑回国创业,而他们的年龄大部分在30岁到45岁之间。在很多立志创业的中国程序员来看,创业的机遇比绿卡更为重要。一位Facebook的中国员工对新浪科技表示,在Facebook发展没有太大的空间,自己一直都有回国创业的想法,但也在一直进行各种权衡。在硅谷生活很安逸,家庭也很幸福,而回国创业就要面临各种变化。“但有好的机会,自己肯定还是想回国发展的。”但为了未来选择和家庭考虑,也有不少中国程序员都会等到获得绿卡(永久居民卡),才会考虑跳槽或者创业等选择。如果是常规的美国硕士毕业来到硅谷工作,走EB2渠道申请绿卡,按照目前的排期也需要等待4-5年。而且回国创业或许还会面临家庭的阻力。给孩子一个较好的生活环境,也是促使他们继续留在美国的重要考虑因素。而另一位在苹果工作的中国工程师则完全没有回国的打算。“在美国已经好些年,回国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虽然我也在等待绿卡,但拿到了也没有打算回国,我有老婆孩子,要为他们打算。未来?我希望在苹果做到总监级别。苹果不是谷歌,印度人在这里没有拉帮结派的资本。”
  • 攻克美利坚 2016-01-05  
    回国乡愁虽然已经出国多年,但乡愁仍然是中国程序员们挥之不去的情节。相隔万里太平洋,每年的假期又有限,回国对中国程序员来说成为了一件奢侈的事情。几乎每个要回国休假的人都会受到周围中国好友的羡慕。苹果等一些与中国业务密切的公司,相关岗位的中国程序员会经常回国出差,更是令周边的好友羡慕不已。美食是中国程序员们最常见的思乡情结。他们会一集集的在网络上看《舌尖上的中国》,一次次刺激自己的味蕾,然后在周边寻找可能的中国餐馆。即便硅谷是美国中餐馆最为密集的地区,但也不可能为来自中国各地的程序员提供完整的家乡味道。思念家乡特色食物的他们,甚至会自己动手来学做各种风味小吃。国内上映的影视大片,他们会通过视频网站来及时收看,为相聚时的闲聊提供话资。偶尔有一两部中国电影在旧金山和Cupertino的AMC影院上映,总会吸引大量得知消息的中国程序员们。陈奕迅、五月天、曲婉婷等中国歌星来硅谷开演唱会,更是会令硅谷的中国人兴奋异常。记得去年11月陈奕迅在旧金山和圣何塞的演唱会,吸引了几乎所有硅谷中国人的关注,当天晚上,自己的微信朋友圈被一轮轮的陈奕迅演唱会刷屏。漂泊在国外的中国程序员,也同样关心着国内的各种新闻。以前他们通过论坛了解中国的动态,而现在则通过微博来获知新闻。国内发生灾难,他们也会难过心酸。国内的腐败案件,他们也会愤慨激动。但相对于国内的网友,这些人在硅谷的中国程序员通常心态更加平和,微博言论也更加理性,极少出现偏激谩骂的语言。
  • 攻克美利坚 2016-01-05  
    买房成家要在硅谷成家立业,中国程序员们也要面对这里的烦恼。硅谷的生活水平也是美国最高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住房成本。如今在硅谷,一套一室一厅的较新公寓月租金已经在2000美元-2500美元,而房价则在40-50万美元不等。拥有诸多科技公司的Palo Alto和Mountain View也成为了湾区房价最高的城市。这里的独栋房屋售价基本都在200万美元以上。但相对于北京和上海,在硅谷买房虽然价格也高,但也并非遥不可及的梦想。买不起独栋房屋,也可以住公寓;买不起南湾房子,也可以选择半小时车程外的东湾地区。一套公寓或者一栋房子,对硅谷的程序员来说,也只是几年的收入。程序员在硅谷大科技公司的起步年薪约在8万左右。工作两三年后,包括奖金与分红的年薪通常会达到20万美元左右。不过硅谷最神奇之处就是这里的造富神话。如果眼光好水平高,加入前景看好的创业公司,遇到公司被收购或者上市,或许就成为了百万富翁。硅谷的买房梦想就可以瞬间实现。Facebook和Twitter的上市,也给里面的诸多中国员工带来了丰厚的股权财富。2009年之前加入Twitter的员工,所持的股份如今都价值百万美元。相对于买房,找对象的问题则令中国程序员们更加头疼。因为在硅谷,大部分的中国男人都会找中国女孩结婚。在科技精英汇聚的硅谷,男女中国工程师比例严重失调,呈现出一派“狼多肉少”的局面。更加烦恼的是,很多中国程序员的生活圈子较小,接触的异性同胞数量也不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两颗红豆这样的相亲网站,非诚勿扰这样的活动在硅谷受到中国单身码农的广泛欢迎。
  • 攻克美利坚 2016-01-05  
    健康无聊常规意义上的硅谷包括了从旧金山南下到圣何塞,这100多公里的狭长地带。硅谷的北面是旧金山湾,南面则是蜿蜒的山脉。 这个狭长地带包括了San Mateo、Menlo Park、Palo Alto、Mountain View、Sunnyvale、Cuputino、Santa Clara、San Jose。旧金山和这些小城市几乎聚集了所有的科技公司,也吸引了硅谷所有的中国程序员和工程师们。他们每天的活动就是公司与家,奔波在硅谷的几条主要交通干道101、280、237和880上。虽然并不需要早晚打卡上班,但每天早班上下班高峰期的时候,101和237这样主要干道的拥堵程度丝毫不亚于北京的四环路。最为拥堵的上班高峰路段莫过于101高速通往谷歌总部的出口,而在下班的时刻,从Mountain View到圣何塞机场原本20分钟的路程甚至会赌上一个多小时。中国码农把这样的上下班戏称为“Fight 101”。与国内大城市生活相比,生活在硅谷无疑有着诸多吸引力。虽然硅谷PM 2.5指数常年在20-40之间徘徊,属于美国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的地区,但与近年来北京、上海等国内大城市的雾霾天相比,这里几乎每天都是阳光灿烂和蓝天白云。生活在日晒强烈的硅谷,墨镜是必不可少的装备。每年的4月到10月,硅谷几乎很少下雨,远处的山坡几乎是枯黄一片,只有到了冬天的雨季才会绿草油油,呈现出Windows XP经典桌面的景象。华人聚集的加州湾区,和纽约与洛杉矶一道是美国中餐馆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围绕着中国超市开设的诸多中餐馆,也是中国程序员们的主要活动场所。每当夕阳西下时分,成家的程序员们会赶回家中,而单身的码农们则会约在中餐馆相聚。每新开一家中餐馆,几乎都会在中国码农的生活圈内传来。因为晚上的硅谷,除了Palo Alto的斯坦福大学附近,几乎没有什么休闲娱乐,除了看电影似乎就只能健身房锻炼了。在忙碌了一周之后,中国码农们通常会在周末选择相约郊游。开车或往北开到葡萄酒产地Napa,或往南行驶至海景小镇Carmel,或往东奔至优胜美地国家公园,或往西到1号公路眺望太平洋。走进大自然,爬爬山看看海聊聊天成为主要的休闲方式。他们通常会自嘲“国外生活是好山好水好无聊,国内则是又脏又乱又逍遥”。
  • 攻克美利坚 2016-01-05  
    印度三哥在此之后,中国工程师与程序员在硅谷似乎出现了一个力量断层。虽然每年都有中国人源源不断涌入硅谷,但却再也没有中国人在硅谷重要科技公司担任高层职位。大量的中国科技精英在科技巨头公司似乎遇到了一个无形的天花板,始终卡在中层到高层的晋升道路上。虽然印度人和中国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印度人更喜欢聚居。在Sunnyvale、Cupertino等印度人聚集的地区,走进小区就可以闻到一股标志性的咖喱味。虽然印度裔占硅谷总人口的比例只有6%,但却有15%的硅谷科技公司是印度人创办。而被中国人戏称为“三哥”的印度软件工程师也成为中国科技精英绕不过去的话题。在硅谷,中国和印度是科技公司最主要的外籍员工来源地。在中国人的晋升之路遇到天花板的时候,印度人却似乎在硅谷发展的顺风顺水。伯克利大学2012年的调查显示,三分之一的硅谷科技公司都有一位印度裔高管和技术主管。安卓与Chrome联合主管桑达·皮猜(Sundar Pichai)是目前谷歌最有实权的高管,谷歌的发布会最常听到的就是印度特色的英语发音。即便不在硅谷的微软也选择了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作为新任CEO。对于强势崛起的印度同事们,硅谷的中国程序员们更多是抱着一种复杂的态度。当中国人聚会的时候,他们也会开始吐槽印度工程师的各种不良职场行为。“爱向上头抢功,在办公室拉帮结派,压制中国员工”,这些是典型的印度三哥特征。谈到中国与印度程序员的差别时,一位在硅谷呆了十多年的中国程序员直接地说,印度人拉帮结派是出名的了,往好了说这是团结;他们习惯于拱出一个人担任主管,然后会罩着团队里的所有印度人,还会招募大量的印度同胞,阻碍中国人的发展;而中国人或许习惯各自为战,缺乏印度人那样的集团作战。对于这种说法,印度程序员则另有话说。曾经效力谷歌的印度裔软件程序员马尼什・阿罗拉(Maneesh Arora)对新浪科技表示,越来越多的印度裔员工在硅谷科技公司担任要职,这或许是因为印度人更善于交际,也更有语言优势。英特尔的印度裔公关妮莎·迪奥(Nisha Deo)则认为,在英特尔内部关系中,印度裔员工和中国裔员工没有什么不同。
  • 攻克美利坚 2016-01-05  
    精英前辈就时间而言,硅谷出现大量中国计算机精英的身影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在此之前,硅谷的科技公司几乎见不到多少中国人的身影;但随着中国大陆的逐渐开放,越来越多的精英学子来到美国求学。学成之后的他们,并没有回到国内,而因为各种原因选择来到硅谷,在英特尔、思科等老牌科技公司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在这一批中国计算机精英中,涌现出了诸多在硅谷留下烙印的杰出人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他们有的硅谷创业,成就了中国人在硅谷的一段传奇;有的回国创业,成为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领军人物;有的继续奋斗,成为了科技巨头中的顶级华人高管。不管选择哪条道路,这批如今45岁以上的中国程序员,都是中国互联网及科技史上最传奇的一代人。在那一代的硅谷华人创业者中,邓峰、谢青等人无疑是最为成功的。邓峰和谢青等人创办的网络安全公司NetScreen,在2001年美国科技低潮期成功上市,又在2004年作价40亿美元被网络设备巨头Juniper收购。这个金额目前仍然是硅谷华人创业公司的一个记录。在被Juniper收购之后,拿到巨额资金的邓峰开始了投资人生涯,创办了北极光风投。北极光的投资项目包括红孩子、展讯科技、百合网、珠海炬力等公司。而谢青则早早另起炉灶,创办了自己的网络安全设备公司飞塔(Fortinet),并在2009年成功上市。目前飞塔的市值接近40亿美元。选择回国创业的人则奠定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基石。李彦宏无疑是其中最为成功的硅谷回国创业者。1999年,李彦宏在妻子的鼓励下,告别了硅谷搜索公司InfoSeek的工程师职位,回国创建了百度公司。如今的百度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搜索公司,市值高达540亿美元,李彦宏也一度成为了中国首富。而选择在科技巨头公司工作的那一代中国科技精英,他们当中的最杰出代表莫过于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陆奇。先后效力于IBM、雅虎和微软的陆奇也是美国科技巨头公司中职位最高的中国大陆人。同样曾在科技巨头公司中担任要职的还有如今新浪联席总裁许良杰,他曾是eBay和思科的首位华人全球副总裁,被美国前副总统戈尔誉为“硅谷华人的骄傲”。
  • 攻克美利坚 2016-01-05  
    加州湾区历来都是华人的主要聚集地,但老移民的通用语言都是粤语。而以中国码农为代表的新移民,则更多来自大陆其他地区。能够来到硅谷的中国码农,几乎都是最为精英的计算机人才。他们的人生经历也大同小异:在中国的一流大学毕业之后,来到美国各大名校就读硕士或者博士,毕业来到硅谷的科技公司工作,从此就留在了这里。谈到国内的大学,他们可能来自清华、北大、复旦、浙大、武大、北邮等知名院校;谈到美国的大学,他们可能毕业于斯坦福、伯克利、卡内基·梅隆、南加州大学等一流学府。这些毕业于中国顶级高校的计算机精英们,和全球的科技精英一样,都集聚到硅谷的科技公司,为科技创新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在美国生活多年之后,中国码农们拿到了绿卡,而后又熬到了入籍的年头。但无论是什么国籍,他们都代表着硅谷的中国科技人才。诸多已经成功的华人科技精英,也通过各种方式,帮助着下一代的硅谷中国科技人。
  • 攻克美利坚 2016-01-05  
    硅谷具体有多少中国码农,谁也说不清。但在各大主要科技公司中,中国程序员都已经成为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无论是谷歌、苹果、思科这样的老牌巨头,还是Twitter、Facebook和Pinterest这样的新生力量,中国员工的身影都无处不在。他们也是各大科技公司中最主要的外籍员工之一,部分公司的比例已经超过了10%。虽然人数不断增长,中国码农的生活圈子其实并不大。如果在硅谷参加中国码农的聚会,即便是初次见面的朋友,彼此聊上两句,也会发现双方可能早在Facebook和Linkedin互相关注,或者至少有数位共同好友。再聊上两句,或许彼此会发现居然还是校友,有着大致相同的生活经历。【图片】
  • 攻克美利坚 2015-12-17  
    在哪?
没有更多啦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