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攻克美利坚 2015-09-16  
    都是为了安全第一
    麻烦是麻烦了点,但是毕竟保证了安全啊 同意LZ!
    攻克美利坚 6778 45
  • 攻克美利坚 2015-09-16  
       美国领土广阔,人口密度不那么大,许多中小城市的道路都很宽阔。在繁华的街区的道路中间,会看到用醒目的一实一虚两条黄线,标出来一块区域,叫做“中间左转道”。这样的道路两边通常是大型的PLAZA,PLAZA里面有商业中心、娱乐服务或各色餐馆,来往进出的车会很多。中间左转道,顾名思义,是设在道路中间的用来给左转车辆提供方便的道路。  当你行进在道路上,想进入左边的PLAZA时,不需要到路口调头,不需要妨碍别人,只要进入这个黄线区等候,等候对面没有车辆通过,确认安全后,打左转灯转弯进入PLAZA就可以了。是不是很NICE很人性的设计?大着胆子尝试着走了几次,发现没什么难度就放心了。但是,突然有一次马上又迷惑了。我刚进入中间左转道,对面也进来一辆车,和我几乎面对面,这是怎么个情况呢?我当时就有点晕,我想一定有一个人走错了,是谁?是他还是我?回来又翻了翻交规才知道,其实,我俩都没错,中间黄线区是允许两个方向的车使用的。没有次序规定,谁的道路安全谁先左拐。我给自己又上了一课。
  • 攻克美利坚 2015-09-16  
       拿到驾照便合法地开车上路了,之前的几个月里,惶恐时时都在,因为总是不时地冒出新的问题。最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是STOP标志。在美国,很多没有红绿灯的路口,常常会立一个写着STOP的红色标牌。看到这个标牌,汽车必须要停下来。记住,是停下来,而不是减速。停车后,左看3秒、右看3秒、再左看3秒,确认安全后才开始继续行驶。 这样的路口很多,没有信号灯、没有摄像探头,当然 更没有警察,全靠每个人的自觉。往往这样的路口行人很少、汽车也很少,起初经过的时候,我一边停车一边疑问:“到底有没有这个必要啊?”时间久了就能体会到,这样的规定,虽然有些麻烦,但是可以把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最低,直到零。  习惯了STOP停车,接下来的问题是,如果路口四个方向都有来车,该怎么办,究竟谁先走呢? 你能想象一下初来乍到者的心情吗?担心自己出错,担心给老外留下不遵守规则的印象,担心给国家抹黑,即使这样的小事,也使我们惴惴不安。不知道自己的顺序,常常要等人家都走了,或者有人挥手示意,我们才敢走,小心翼翼到令人难以想象的程度。后来终于弄明白了。路口的顺序很简单,谁先到谁先走,完全是公平的,无论顺时针还是反时针。如今,遇到STOP标志,再也不心慌,我像个本地人一样,瞬间搞清楚自己的次序,轮到自己马上麻利地走人。美国人头脑简单、性格奔放,他们开车的动作通常都干净利落。犹豫不绝的车手,十之八九都是新居民,老外通常也很宽容,不会按喇叭或者有不耐烦的表情。  我一直觉得STOP 标志是美国道路交通当中最科学的一项,猜测发明它的人一定是个伟大的了不起的大人物。STOP标志的作用还有很多,如果某些路口红绿灯突然发生故障,那么就视同看到了STOP标志,所有方向的车辆会有次序地一次走一排,轮流经过路口,绝不会出现国内那种互不相让挤作一团的状况。而且,美国的十字路口都没有交警,这样有次序的车流运动,完全是人们自觉的行动。有幸经历过几次这样的路口,每次都要为人家的文明程度感慨万千。在中国,中国人,什么时候,能做到这样自发自愿地,在无人监督的状态下,有秩序地移动呢?我觉得这是个漫长的进化的过程,到底有多漫长,我不知道。  除了红绿灯突然发生故障的路口,当每次红灯右转弯时,也视同一个STOP标志,必须停车观察路况,确认安全才可以前行。  我太喜欢这个发明了,我也希望国内开始推广,把事故率降到最低。
  • 攻克美利坚 2015-09-16  
    中国护照在加州可以开车。但是,有时间限制,我听说最多只能开一个月。
    有中国驾照,能在美国加州开车吗?谢谢楼主
    攻克美利坚 6778 45
  • 攻克美利坚 2015-09-16  
    是的【图片】
    楼主是全家移民吗?
    攻克美利坚 6778 45
  • 攻克美利坚 2015-09-16  
       接下来预约路考时间。没想到也太紧凑了,直接给我们排到了第二天。天哪,那时的我,自家的新车连方向盘都没有摸过一次,一直在孩子爸手里过瘾。因为我考试时间在前,孩子爸在后,孩子爸开恩让我当天下午先练他后练。而且,他还透了口风出来,“你第一次没通过也没关系,可以考第二次,我应该一次就能通过”。孩子爸的朋友Troy是个奇才,会英语、记忆力好,有条理,能抓到重点。他给我们做的路考模拟,我考完后才发现,整个顺序、过程和要求,和考官给我们的实地路考是一模一样的。他的教练水平毫无悬念地完胜洛杉矶一小时$80的华人教练。   第二天,我俩幸运地都通过了路考。这在当时,以家庭为单位的新移民考生里,我们是唯一一家同一天两个人都通过的。他们大部分都请了专职教练,大部分都要考两次以上,大部分都用了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我们只用了两天。这事的确让我们狠狠地骄傲自满了一阵子,即使现在想起来,仍然觉得十分开心。偶尔地,我们也会从感谢Troy,转到对自我的接受能力、学习能力的肯定上,继续骄傲自满。
  • 攻克美利坚 2015-09-16  
    有没有人赞同的呀?
  • 攻克美利坚 2015-09-11  
    又开学了,小朋友们都回国了……
    暑假到了一大波小朋友向美帝进发
    攻克美利坚 2976 31
  • 攻克美利坚 2015-08-11  
    组织者本身负有最大的责任
    我带过几次队,在美国最明显。常常能遇到“同行”,大队伍,特别壮观。通常五六十个学生一个导游带着。这里强调这是“导游”是因为通常这个带队的人只负责把人带到,把人领走。不具教育意义。所以那样的行为更像“旅游”。庞大的“游学”大军目前市面上最常见的做法是“拼团”。如A学校有10人,B学校有20人,出行的时候是小团,到了美国落地拼,一起入驻一个营地。这样的做法是为了节省人力。然而人力不足,在许多方面就会做不到。国人的素质我们不能说全都是有问题的。国外也有素质低下的人。不予评论。即使不走出国门,一个人出行,他在人群中的表现,代表了他自己自身的素养,代表了他的家庭对其的教育。经验丰富的带队人不应该让这种情况出现。组织者将两个行程不一样的团搞到一个车上本身就存在组织不当的情况。带队者不能及时处理突发情况,这也是组织者用人的失误。至于个人素质,嗯,涉及面太广,要聊的话需要写个论文,还是不聊了。记得有一次,在美国的一个学校的厕所里,我看到这样的一句话,翻译成中文的意思大概是:一个受人尊重的人,即使在一个人时,也会保持她的优雅。共勉。
    麦兜WM 5466 11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8  
    前两天看罗辑思维,说到美国农民种地,到底该种什么,不是整天研究全世界天气,市场等等复杂的因素。其实就是看一眼农产品期货的指数。因为一些指标是浓缩了所有经济信息,以及市场各方博弈后最后的结论。那在投资移民中,这个指数就是私募基金借给项目方的利率。利率低则商业风险低,利率高则商业风险高。利率是区域中心和项目方博弈后最终的产物。那我们再回过头来看项目资金比例。上篇说到,项目方出资比例越高越好。相应的,项目方出资比例越高,EB-5贷款利率就会越低。如果发现这两个数字背离,比如项目方出资比例高于30%的地产项目,EB-5利率还是高达6%以上,说明项目方出资是虚高的,或者存在其他风险。综上所述:我们列出几种出资比例分析下第一种情况最理想的出资比例是项目方自己掏70%,eb-5出30%。EB-5为第一顺位。因为EB-5出资30%左右是可以只用花费型就业机会就可以满足的。但我们知道,这种项目估计是不会存在的。项目方不可能出资那么多。所以这种出资比例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下。第二种种情况项目方出资30%,EB-5出资30%,银行出资40%,银行为第一顺位。那么我们引入银行做第一顺位,感觉会增加我们的商业风险。但同时银行会系统评估项目,如果银行以正常的利率(不高于7%,目前美国一般建筑贷款的利率在5%左右)发放这个贷款,我们也能从银行的评估结果和利率中侧面的了解项目的风险高低。两项对冲,其实增加的商业风险是有限的。这种项目还是可以只用花费型创造足够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我们移民风险是没有增加的。第三种情况,项目方出资30%,EB-5出资70%。EB-5以等同于银行的利率(就是说,如果项目方不跟EB-5借款而跟银行借款的利率)借给项目方,并获得第一顺位债权。这种情况相较于第二商业风险基本差不多。而移民风险大幅上升,因为EB-5出资比例高了,投资总额相同的项目,要比第二种情况所需就业机会高出1倍。这种项目一般会用花费+运营来计算就业机会。运营收经营者主观因素的影响。所以有不确定性。因此移民风险大幅上升。其实,这种出资比例也很少存在。为什么?因为之前我们说过项目方出资比例在30%以上,就可以全部使用银行贷款。银行贷款比EB-5好用不是一点两点。不用等待漫长的募集期。那么就会出现第四种情况第四种情况 项目方出资比例不足30%,或者有其他的BUG无法用银行贷款满足剩余投资,EB-5提供剩余全部或部分投资。这种情况出资比例有以下几种1 项目方资20%左右 EB-5 20% 银行60%  2 项目方出资20%左右 EB-5 出资80% 那得好好研究怎么产生就业机会3 项目方出资小于15%。基本这类项目我就不往下看了。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8  
    以后我的小孩也要送到国外去国内的填鸭式教育兼职抹灭孩子的天性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4  
    第一站:纽约1、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4  
    好在美国的租车业比较发达,机场就要好多家租车公司。这是我们租的车,是雪佛兰suburban,好大的车,开的很舒服。好在美国的高速公路很直车很少,一路狂奔(中间在华盛顿特区那迷了半小时路),15小时以后,差不多是第二天的上午10点半,我们终于到纽约的帝国大厦,与旅行团会合。【图片】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4  
    第二部分:东线之旅   第1站:纽约(第36楼)   第2站:费城(第95楼)   第3站:华盛顿特区(第107楼)   第4站:尼亚加拉大瀑布(第166楼)   第5站:波士顿(第175楼)      我们东线和西线的旅行是到了美国后联系当地的华人旅行社报团的。我这里说它是华人旅行社顾名思义主要的团友是华人,也有少数的外国游客,导游一般是美籍华人(大陆、香港、台湾的都有)。我们报的团费只包含车辆、导游、普通景点门票和住宿的那种,吃饭及许多的自费项目,则需要自己解决。我感觉美国华人旅行社的服务还是不错,基本严格按签协议的线路,也不会刻意地引导你去购物或消费,但倾向性的暗示是整个行程中都存在的。      从行程来看,东线的几个地方基本都是必去的,因此可选择的余地不大也没必要。相对西线可以根据个人偏好来定。      这里说个插曲:我们东线的团起点站是纽约,我们所住的地方到纽约大概有1500公路左右距离,需要坐飞机过去。计划第一天的行程是这样安排的:旅行社机场接机,安排夜游,然后入住酒店。但那天天公不作美,我们赶到savannah机场时,被告知纽约上空有雷暴飞机取消了,更为严重的是因为改签的人太多,第二天去纽约的航班也满了,而旅行社那边是不会因此等我们。我们商量了一下,决定租车开车连夜赶到纽约!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3  
    5、美国的时差美国分东部、西部、中部三个时区,分别差3个和2个小时,外地游客来美国,很容易被搞糊涂。但倘若你实地到美国的东部和西部走一下,你就会发现分时区是非常必要的,纽约夜晚11点半的时候,洛杉矶当地时间是晚上8点半,那时我看到的洛杉矶还完全是下午的样子。(见下图)【图片】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3  
    佛罗里达的海滩更漂亮。这是 St Augustine 的海滩【图片】【图片】【图片】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3  
    两个小男孩的垂钓表情好友意思,看上去是墨西哥一代的人。【图片】【图片】【图片】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3  
    美国是海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这是乔治亚州Savannah的海滩【图片】【图片】【图片】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3  
    美国东南部,像乔治亚州和佛罗里达州等是典型的白人区,华人很少,华人游客也不多。我有次在Savannah的海滩边上的商城逛,恰好碰到一个从四川来的女大学生,她听说我们是从中国来的,惊喜地叫出声来,觉得十分亲切。她说是联系来这里实习的,好多天都没看到一个中国人。
  • 攻克美利坚 2015-06-03  
    4、美国的自然资源和环境初到美国,印象很深的就是绿化覆盖,西部相对沙漠情况严重,但也都种着沙漠植物。东部无论是城市还是野郊公路,无论是住宅区还是街道,到处都是树木花草。从飞机往下看,整个的城市几乎都被淹没在树林中。当然纽约洛杉矶这样大都市,市区绿化就相对差一些。另外美国自然景观保护的都比较好,景区里面除了必须的餐厅、驿站等设施外,很少建有大的旅馆,更别说别墅等住宅了。美国东西两线面海,海岸线特别长,海资源非常丰富。美国沿海城市大多拥有优良的港口和海滩,因此游艇自然成为许多人生活的必备品,游艇大多停在港口,有些小区的住宅也能看到。看了下普通小游艇的价格,大致也就几万美元,和好一点的车差不多贵。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