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西兰生活了近15年。目前而言,自己和家人每年去看家庭医生的次数很少,大概5此左右。感恩!我有一个固定的家庭医生,香港人,来纽国非常久了。选择他,一是语言沟通无障碍,二是家医资质和效果值得信任,多次看病之后,药到病除。在新西兰,日常小病,除了可以看自己的家庭医生(在此登记注册的病人,付费有政府资助,孩童16岁以下,免费;以上以及成年人,NZD28-40不等;老年人有特殊待遇),也可去社区的医生联合诊所看病(如没有在那里登记注册,收费一般会比较高,没有政府资助,价格NZD48-80不等)。日常去哪里看病,取决于时间或地点的方便。比如,如果家庭医生渡假不开门,你就需要去社区诊所看病而不是等待家庭医生度假归来了哈!遇有意外或经济情况,比如孩子跌伤,骨折,则需要直接去大的医院看急诊。至今经历过不下三次,每次都是孩子玩耍摔伤骨折。非常敬佩新西兰医生的敬业与对病人和家人的关怀与安慰,让人放松和感觉将孩子交托给可以信得过的医生之手。最后一次孩子跌伤手臂骨折,当时是新年除夕的夜晚,一位印度籍的骨科女医生,在给孩子上麻药的情况下,非常麻利迅速地给孩子接上了骨折部位!那种释然和感激,做母亲的相信都可以感同身受。新西兰的医疗体系和就医环境以及对病人的关怀,这个是国内目前的就医环境,尤其是在软环境方面,无法比拟的。国内可能医疗硬件很先进,但对待人和生命的T恤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的提升。PS我10几年前在北京协和医院生孩子和给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看病,对协和医院医生的医疗操守和技术,献上我衷心的敬佩与尊重!那是个雪花飘飘的时刻,抱着出生不到两周的孩子去协和看病,走在院子里,迎面走来一位年轻的男医生,叮嘱我和孩子他爸“将孩子包暖好了”!至今都忘不了那位医生和他的怜恤的话语!阿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