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我来说不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问题。
自从去年9月份首要次来新西兰旅游,遇见了现在的老公,用了半年的时间充分考验了相隔一万多公里时差4小时的“缘分”后,见到他的第二面就是他回国筹备和我结婚。辞去正值事业上升期的工作,心里暗自决定他在哪儿我在哪儿,所以是因为我选了他,而他选了新西兰。
在这里居住了两个多月,和当初来旅游的那几天的感受差异巨大。
从对蓝天白云绿地大海的绝美景色不断感叹,到现在看朋友圈里在上海的小伙伴晒G20天空蓝觉得特别奇怪;
从对汉堡牛排薯条炸鱼的垂涎欲滴,到现在数着日子回国为了吃正宗的热干面小龙虾九宫格火锅;
从以为面朝大海看云卷云舒花落花开才是人生终点向往,到现在每天能够睡到自然醒推窗见海却盯着电脑屏幕搜有没有新的工作招聘信息。
从那个以为的,想象的,别人写出来说出来的新西兰生活,到现在自己切身感受的新西兰生活,这其间造成落差的原因,除了忽略了骨子里的生活习惯,父母在不远游的独生子女的责任与悲哀,社会生活圈的彻底变化,还有自我目标的遗失及自我认知的更迭。
这是一个让国内的朋友们都无比向往的地方,是一个让人来了就想留下来的地方,就像这个国家的slogan写的那样,很高pure,百分百纯净新西兰。这也是一个让我下定决心换个战场换种方式奋斗的地方,为了给自己的下一代创造一个可以选择的生活环境的机会,也是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增加一些可以与人说的故事。
如果我不来,也许现在的生活状态是继续在公司内容运营岗位上做到总监,全国各地的出差,每年两次和爸妈一起出国旅游,面对所有那些大龄未婚“剩斗士”所共有的问题。可是生活中没有那么多的如果,既然上帝是这么安排的,那么自有它的道理,能做的就是把现在每一日之内的生活过好,让每一日之内的自己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