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扒 瑞士人的排外 今年2月, 瑞士全民公投通过了限制外国人移民的新法律,这就意味着新一轮的排外政策生效了.这次公投的票数非常险,几乎是一半同意一半反对的.一些大城市如苏黎士,日内瓦都反对这个提案,但很多德语区投了赞成票. 应该说,我还是可以比较理解瑞士人的排外,处在欧洲中间,经济又发展的不错,周围边境国家的人都涌过来工作,但又不在瑞士消费,就赚个中间差,赫赫.我一住法国边境的瑞士同事说,他们附近几个村都投的赞成,因为很多法国人过来,把附近的环境弄的很差. 但是大城市年轻人都知道,一个不开放的国家,最终会被自己的封闭而害死.只有开放交流,才能不断改进创新.但是瑞士人毕竟还是山里人思维方式,我这么多年的接触感受,真正的瑞士人并不自信,带有一些自卑和自傲的心态,所以对所有的外国人都是抱着抵触的情绪. 那他们对中国人是一种什么心态呢? 对中国他们不了解,很不了解.因为我来了瑞士这么多年,在电视上看到的对中国的描述很多都停留在80年代,要不就是负面的.真正客观评价的纪录片和新闻报道很少.(相比之下,法国台报道的要多很多) 于是中国人在瑞士人的脑子中总的印象应该和现在朝鲜社会差不多.当然有些去过中国或有商务来往的不包括其中. 举例一, 刚到瑞士留学的时候,有人问过我,是不是中国人各个都会功夫,可以一下跳过城墙...我表示无语... 举例二, 前几年遇到一瑞士客户,见面就用无比关切的语气问我,在中国是不是你们每天都要工作12.14小时.我礼貌的回答说在上海也是规定每天8个多小时的,和瑞士一样.就是带薪假期没有瑞士这么多.他当时的表情凹.... 举例三, 去年一个朋友聚会上,一老瑞士人和我说,他无法想象如何可以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生活,连绿化都没有...我礼貌的回到,在我上海家斜对面就有一个非常大的公共免费公园.他当时的表情凹... 举例四, 前段时间好几个瑞士朋友向我激动的推荐了一个瑞士人拍的电影叫,winwin.连接http://www.winwin-lefilm.ch/, 说到如何搞笑,里面的中国女孩如何漂亮.我和老公非常认真的看了电影,整个电影笑点极低,一群无比丑陋的中国选美小姐到瑞士拍活动片,另加几个泰国冒牌货色,把我和老公看的都想吐.这就是符合他们标准的中国人...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影片照片... 我无意贬低瑞士人,其实上海很多老一辈人也很排外,这和他们很少旅行,对外面世界的不了解,从而产生一种恐惧的自我保护.这样的心态是可以被理解的.但是在职场有一些和我同龄的瑞士人,同样抱有这样的心态,说真的,就会让我有的时候比较鄙视. 瑞士同事最喜欢开的中国人的玩笑就是,西藏人,山寨,和吃狗肉...其实这些玩笑我并不在意,但是如果十几年,你听到的总是同样的玩笑,不管你是否解释过,他们依然把这样的老段子拿出来,真是让人觉得可悲... 在一个奢侈品牌工作,所有人都知道中国市场给公司带来的利润.连CEO的报告中都明确指出,在好几个行业淡季中,是中国市场挽救了公司.既然赚着中国人的钱,就不要嘲笑中国的土豪,各种二代.奢侈品牌的暴利是有目共睹的,生产一些高品质的产品也是应该的,(而且很多并不高品质),所以在这个充满金钱的游戏里 ,谁都并不那么高尚.那又有什么资格站在一个高处来看到别人. 去年一个上海部门的同事来瑞士培训,刚到时候和我说,瑞士人好客气好有礼貌啊...我笑而不语...后来走的时候他对我说,感觉瑞士人好虚假啊...我说,你领悟的真快...
首要扒,瑞士的工作签证瑞士是非移民国家,在这里的中国人总体并不多,我认识的中国朋友里,留学其间的基本都回国了,留下的大部分是女的嫁当地老外的.真正的靠工作签证下来的,的确占小部分人.我在瑞士毕业后,马上进了一小公司上班,因为老板曾经跟过学校的一个项目,看到我的能力,所以毕业后就直接进他的公司了.刚开始工资不算高,但是把着学习和可以办工作证的好处,马上答应,并开始着手办工作签证.瑞士每个洲的给外国人的工作签证名额都很有限,而且我们属于第三国人,必须要证明这个职位在欧洲找不到人做,才能考虑给第三国人做.这样要提供很多证明,比如登报招聘证明等.当时老板到是非常认真的着手做这件事情,问了律师,也动用了一些关系.但是首要个决定是被拒绝的,据说当时有个日本人也被拒了.能在瑞士留到现在,很多时候真的是运气好和遇贵人.在被拒后,我的贵人又出现了,他是这个洲的前洲长,一个非常和蔼的老人,其实和他没啥交情,也是朋友介绍认识,但是在无奈之中问他能否帮忙,结果他就给现任的负责办工作签证的主任打了个电话,这人以前是他的手下.于是我的工作签证就莫名其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