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货--三涵妈妈的凡人小事儿今年8月底九月初在国内待了三周,天天的在餐馆里吃,虽然大部分菜都很家常,但对于我们这些洋插队的人来说,已经算是很有口福了。过去好吃懒做是一个人的较大缺点,馋是最没出息的。我小时候就好吃,所以就怕人家揭我的“短”说我馋。不过好在我很勤快,好吃不懒做。现在不一样了,吃货可吃香了,谁要是被标榜为吃货就是会生活的标志。我小时候在海边长大的,凡是海里产的,怎么做都爱吃。别人觉得很腥气的鱼,我吃的津津有味。还有各种肉类,没有我不吃的。我十几岁的时候,邻居家炖了一锅羊肉,所有的人都嫌膻气。我们村里的人习惯吃海鲜和猪肉,牛羊肉都不爱吃。一大锅的羊肉都被我一个人吃掉了,连汤都喝了。我在村里能吃肉的名声一下子就传开了。因为我学习好,又能干活,又懂事,大人有一句口头语就是“把肉都给我吃了也不心疼”。过去日子不好过,也没什么好吃的,九十年代初我就出国了,在北京的时候,最让人不能忘怀的是街上的羊肉串,还有东单的夜市,有限的工资,好像也不允许大吃大喝。后来出国到北欧瑞典,食物的品种挺少的,主要是钱也不多,消费观念和现在不一样。在那里五年多,有数的吃过几次餐馆,也不懂西餐。只是在家里变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