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8
    看过。 国外不是这么分层的!
    现代教育没有那么大的力量,它较大的作用就是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把孩子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是到了中产阶级,“学校教育”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最主要起作用的是“素质教育”,家庭和学校联手合作,才能让这个孩子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来等待社会的挑选。而最顶层的精英教育,学校说白了,那就是提供一个基本的环境,最终起作用的是家庭本身的思想观念、社会阶层和财富地位。底层应试教育教育的内容,教育的目标,教育的使命,对各个社会阶层是完全不一样的,我们还是拿美国来说。美国社会底层接受的教育,目的是什么?就是让娃够着一个饭碗,说白了,把娃变成一个有用的社会工具就可以了。它不是在培养一个人才,只是在打造一个工具。在美国教育界那个可歌可泣的例子,是一个完全正面的典型,叫KIPP。它是一种针对贫民区孩子的公立学校。KIPP什么意思呢?就是“知识就是力量”。这个学校办得特别好。刚进来的那些底层的孩子,进来的时候水准,比其他中产家孩子的学校要低两个年级,可是经KIPP一培训之后,马上就追上了其他中产的孩子。诀窍很简单:就是跟中国一样,做应试教育。你可别觉得美国的学校都是什么素质教育,不是,对底层来说,应试教育是很
    浪漫锋 2539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8
    不奇怪, 加拿大人喜欢用信用卡。 中国的移动支付不具备信用卡功能, 是实际金额 
    你出门还带钱吗?根据市场研究机构Forex Bonuses的调查,加拿大在全球非现金交易国家中排行首要名。这项调查主要有六个标准:每人拥有的信用卡数量、每人拥有借记卡数量、非触碰卡片数量、过去五年非现金支付增长率、非现金方式进行的支付数量,以及人们对于移动支付的认知。调查显示,加拿大对非现金支付的依赖比较大,平均每人都至少拥有两张信用卡。57%的支付都通过非现金方式完成,不过它是每人拥有借记卡数量最少的国家,且借记卡中仅有26%为非触碰式。瑞典排在第二名,59%的消费都是通过非现金方式完成,47%的居民意识到可使用移动支付。在英国,41%的支付卡为非触碰式,英国消费者每人拥有1.48张借记卡。中国在这个排行榜上位居第六名。此外,根据智囊团Roubini ThoughtLab为Visa做的调查,在全球100个城市中,多伦多和温哥华在数字支付方面位居前列。该调查还显示,从现在到2032年,数字化支付可以为顾客和商家节省32亿小时。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这种交易方式。在今年初Payments Canada所做的一项调查中,只有一半的加拿大人表示准备好进入“无现金”社会。
    魄月影 2055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8
    最怕的是一旦被查, 以后永久进黑名单了!
    过海关的时候你们最担心什么?辣条!火锅底料!牛肉干!泡面!小鱼干!千万不要被机场的狗子发现!微信里面的敏感信息统统删掉,微信卸载!帮别人带的东西里面千万不要有违禁用品!……因为带了吃的被罚款,因为微信内容被遣返,因为帮别人带了东西被判刑……这些可怕的内容常常出现在华人新闻中。然而,这些都只是加拿大海关平时检查的一小部分。据新近数据显示,今年1月到4月,中国人在入境加拿大的时候就被海关没收了现金$304万加元。全年大约就被没收了$900多万,也就是4000多万人民币!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因为土豪们带了超过1万刀的现金,而没有申报!这样的话,你的现金就会被没收,还可能被关进小黑屋,被怀疑是走私贩……所以啊,土豪们长点心吧,一定要记得超过1万刀就要申报。你需要向海关说清楚这个钱的来龙去脉,除了加币现金,其他货币、珠宝、黄金和支票也都包含在内。之所以有这样的规定,就是为了防止洗钱和恐怖分子转移资金等。所以,即使是你没申报1万以上的加币,海关也没有当场没收你的这些钱。你还是可能因为不配合海关工作,被罚款,被警察带走,或者被遣返。所以,还是老老实实的申报吧。现金如何申报呢?其实非常简单,在入境排
    月光沙漠 3602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8
    没有写, 孩子快乐吗? 
    在有了孩子之后,孩子读书就变成了家长较大的心事。好学校、好班级、好老师……家长尽自己较大的力量想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也有不少家长选择移民国外直接让孩子接受最纯正的外国教育。本文的作者就是一位移民加拿大的父亲,他的儿子接受了最地道的加拿大教育,儿子成长同时父亲也是感悟颇多,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加拿大上学是一种什么体验吧!我所租住的房子距学校大约有两公里路,孩子每天上下学有免费的校车接送。儿子天生胆小又不熟悉环境,初次送孩子去学校,死活不愿意去,硬是让我连哄带骗生拉硬扯给送了过去。小孩适应很快,没多久就喜欢上了新学校,每天早上像叫鸣鸡一样自己准时起床,放学后自己坐校车回家。有一次,老婆去接儿子,可车上的孩子都走完了却还没见到自己的孩子,老婆一下子慌了。就在这时天空还下起了小雨,这要到哪里去找孩子?孩子被雨淋病了怎么办?正在老婆六神无主心烦意乱准备去学校寻找的时候,看见小家伙在濛濛细雨中向她奔来。“我上错了校车,车停在了前面的教堂门口。”儿子怯怯地说道。儿子的班上有十几个各种肤色的孩子,其中有三个中国孩子,在这里儿子交上了加拿大的首要个朋友,他俩
    侠客老狼 1710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8
    呵呵, 差那两样, 哪里都不用去啊【图片】
    加拿大,环境美好、教育先进、法治健全、福利完善、生活舒适、政局稳定,仿佛这样的国家不去走一遭就会觉得白来世间一趟!于是,有人毅然递上“辞职信”,带着老婆孩子,头也不回地加入了“移民”的大军……当然,也有人在国外兜兜转转,眼看即将打开一片天地,收关却决定踏上“归国”的航班……任何事情都是如此,有适合的,就有不适合的。加拿大不是天堂,至少不是所有人的天堂!有时候,表象的繁华却是掩藏着无聊、孤寂、失望、无助……如果看了下面几条,符合4条。那就妥妥地收心……从哪里来回哪里去吧!首要种:超级喜欢大都市生活的人来到一个新地方,都会有意无意地和自己的老家比较。我发现来自北京、上海这样的大都市的移民普遍对加拿大的认同感相对较低。确实,以城市面貌和都市活力论,多伦多、温哥华远不如时下的北京、上海。在很多移民眼里,加拿大的城市都跟农村似的。如果你超级享受国际化大都市日新月异、欣欣向荣的生活,那还是留在中国吧。第二种:藐视法律之人加拿大法律所涉及面之广之细,让人瞠目结舌。与店员发生口角,不仅要付出金钱的惩罚,还要受到警告;自行车不带头盔上路,都要接受罚款;甚至在户外与友人举杯欢庆时,都会有警察限制……国内人
    糖豆 2362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2
    是的, 你明智, 但不少父母还做不到这一点【图片】
    今天在地铁上看到一副情景: 一对母子沉默地坐着, 小男孩的座位旁边还放着一个小提琴盒。 只听母亲情绪低落地说:四个月后再考, 回家好好练习吧。 儿子有些迷惘, 但还是乖乖地点了头 ...... 看得出, 是孩子去参加小提琴考试, 结果不妙。我挺同情那小男孩的, 看来加拿大的孩子也不轻松。我想起我们曾陪儿子去考吉他的日子, 阳光阴霾, 波峰波谷, 成败哭笑, 感同身受。 而我同时也想起, 同样是面对不妙结果, 不同的父母会有怎样不同的反应......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幸亏当时我在博客里记下了这一段感受, 今天读来仍感值得分享:今天一早陪儿子去RCM(RoyalConservatory of Music, 皇家音乐学院)参加吉他评级考试. 由于大雪纷飞, 交通堵塞, 不少孩子都迟到了, 所以轮候的时间比较长. 和其他家长一样, 我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等孩子出来. 其间, 旁边的那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对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妇. 夫妻俩是那种俊男美女的组合, 穿着优雅入时. 坐在他们中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2
    理想主义, 其实也没什么不好, 但理想也是要经受磨练的。 这磨练的过程就把名牌和非名牌都淘了一遍, 能剩下的, 未必是牌子货。 
    导语:允许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但绝不允许对于职场规则的亵渎。01华为的一个新员工,北大应届毕业,刚到华为时,就公司的经营战略问题,洋洋洒洒写了一封“万言书”给任正非。原本以为自己独到的见地能够打动大boss,但结果任正非批复:“此人如果有精神病,建议送医院治疗,如果没病,建议辞退。”职场不是肥皂剧,别把自己当主角,想靠一封万言书就引起老板的重视、得到领导给予的额外机会,我们大多数人是没有这个运气的。没有脚踏实地实践的人,如果给了他发言的机会,往往会坑了一个管理者。新人没做过管理,也没有身临其境体验过企业的核心运营方式,所以也就不懂企业管理的那些规则和套路,他只会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重视这种“万言书”就等于把管理者带到坑里。每个人的位置会决定这个人的视野,从新员工的角度永远无法全盘看待企业的问题。他们对公司所处的市场环境、商业模式、管理策略一无所知,但就是觉得自己能力出众、鹤立鸡群、分分钟KO公司老板、能够解决企业问题。无论能力强不强、培养价值大不大,这种没有自知之明的人开除了也不冤。02公司培养你,辞退你,从来都不是看能力。能不能做,是能力问题;肯不肯做,是态度
    Mr海 1762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2
    今年偏暖, 枫叶红得很晚【图片】
    中国的中秋加十一长假刚刚结束,加拿大的感恩节小长假就来了,但一提起感恩节大家想的就是美国的11月的黑色星期五,今天Cassie就普及一下加拿大感恩节和美国感恩节吧。美国感恩节一提到感恩节,很多人都以为是11月份,其实那是美国的感恩节,惯常是说法是从欧洲来的清教徒到达北美新大陆以后不适应当地的农业生产环境,吃不上饱饭,终于有一年得到土著印第安人的帮助有了好的收成,于是用这个节日来感谢神,也感谢这些帮助他们的印第安人。美国的感恩节被定在11月的倒数第二个星期四,是二战期间罗斯福总统为了刺激经济加速从大萧条中复苏,让感恩节到圣诞节这个黄金购物季延长一些而设立的。加拿大感恩节而加拿大感恩节是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一,并且加拿大的感恩节起源与美国的也不完全相同。加拿大过感恩节的历史据说比美国还要早。欧洲大陆庆祝丰收的节日传统由来已久,最富盛名的就是德国的十月节(Oktoberfest),啤酒加美食。最早来到加拿大的欧洲人和到美国的欧洲人不同,他们很多并不是清教徒,也不是为了追求宗教自由来到北美。他们是为了商业目的而来,很多人从事的是皮毛等贸易。这些人过感恩节,并不是感谢主,也不是感谢印第安人教他们种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2
    怎么没有提到医生律师的职业?
    据Globe and Mail报道,根据本报获得的加拿大统计局新统计数据,加拿大薪水较高的人,薪水涨幅较大。地区和性别也造成薪水的巨大差异。加拿大经济经历过萧条后,由商品价格上升带动进入复苏。这是造成加拿大收入不平等的因素之一。2005年到2015年,收入较高的20%的人士就业收入上涨9%,而中等收入阶层同期则仅上涨6%。油价上涨使更多加拿大人收入增加。这种情况在亚省最普遍。在亚省Canmore,要进入顶层1%,男性的收入至少要达到568,852元。在the Fort McMurray/Wood Buffalo地区,近半的工人收入至少100,000元。在全国范围,2015年,要进入顶层1%,你的就业收入至少要是225,409元。下面是更多详情:顶层1%是哪些人?尽管你可能在2015年收入超过225,409元,但是地区和性别的差异仍然很大。男性在2015年要成为1%,需要薪水达到276,387元。女性则是160,552元。油价复苏带动亚省,纽芬兰省和萨省等资源省份薪水大涨。下图是2015年各省要成为顶层1%所需要达到的较低税前薪水收入。顶层20%人士的薪水收入增加了8.8%,而中层则是上
    shermant 2176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2
    该来的总会来【图片】
    炒楼的注意了,税局可是火眼金睛的!加拿大税局其实早就开始紧盯楼花转卖现象,但这次是动真格的了——拿到了法院指令(court order),地产开发商就必须上报楼花转手交易中每位客户的个人信息。联邦法院法官已经颁布了至少一个法庭指令,要求BC省地产开发商向税局上交其客户的个人信息,尤其是在地产项目完工之前进行楼花转手的客户。与此同时,法庭还在审理几个类似的案件,很有可能也颁布同样的法庭指令。这反映了联邦政府在预售市场上打击潜在的欺骗行为的努力。早前联邦政府曾要求BC省地产开发商提交楼花转卖交易参与人员的信息,但当时以Concord Pacific协平世博为代表的地产商表示客户信息属于客户隐私,地产开发商有责任保证客户隐私,除非联邦政府得到法院的法院指令,否则地产商不会随意透露。上个月(9月),联邦再次针对Westbank的Telus Garden开发项目和另外一家发展商协平世博集团(ConcordPacific)的One Pacific大楼项目,要求预售买家的信息。这些申请来自联邦国家收入部门于今年夏天寻求法院命令,强制从PCI发展和Executive Group发布相关楼花预售信息。联
    小雨林 3137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10-11
    今天在地铁上看到一副情景: 一对母子沉默地坐着, 小男孩的座位旁边还放着一个小提琴盒。 只听母亲情绪低落地说:四个月后再考, 回家好好练习吧。 儿子有些迷惘, 但还是乖乖地点了头 ...... 看得出, 是孩子去参加小提琴考试, 结果不妙。我挺同情那小男孩的, 看来加拿大的孩子也不轻松。我想起我们曾陪儿子去考吉他的日子, 阳光阴霾, 波峰波谷, 成败哭笑, 感同身受。 而我同时也想起, 同样是面对不妙结果, 不同的父母会有怎样不同的反应......那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幸亏当时我在博客里记下了这一段感受, 今天读来仍感值得分享:今天一早陪儿子去RCM(RoyalConservatory of Music, 皇家音乐学院)参加吉他评级考试. 由于大雪纷飞, 交通堵塞, 不少孩子都迟到了, 所以轮候的时间比较长. 和其他家长一样, 我坐在走廊的长椅上等孩子出来. 其间, 旁边的那个家庭让我印象深刻......那是一对四十岁左右的中年夫妇. 夫妻俩是那种俊男美女的组合, 穿着优雅入时. 坐在他们中
    1928 2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0
    遵守规矩, 别钻空子吧, 人正不怕影斜。 
    加拿大移民部最近新发布了一些统计文件,在这些数据当中,最扎眼的要数去年10月份的遣返人员报告了。在这份报告里,等待遣返的中国公民仅仅是在10月这一个月的统计里就有836人。这个数字占到了整个被遣返人群的五分之一!这些遭遇遣返的国人主要集中在住不够时间被收回永居权的新移民,和被查出移民材料造假而被取消身份的这一部分人。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的中国移民数量已经连续好几年排在移民增幅首要位,人口基数大的情况下,被遣返的人数最多也是情有可原。除了被强制遣返的人群以外,还有越来越多已经失去身份的华人选择非法滞留在加拿大。许多人为了留下,向加拿大政府报告自己没有中国护照,需要向中国大使馆申请办理相关文件。不少人能够通过这种方式争取到至少1年的时间继续留在加拿大。在被遣返的国人中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有一些身份地位比较高,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国人在被下达遣返令的时候,会和航空公司提出“只坐商务舱”的要求,令人哭笑不得。根据一些人的说法,平时在加拿大开车都是宾利、特斯拉这种级别的,上飞机当然也是要和“平民”分开来坐。最近一段时间,加拿大联邦政府对已经拥有永久居留权的这一部分新移民审查格外严格,很多拿了身份之
    萨省农夫 4569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0
    想都不敢想!【图片】
    在枪击案频发的现在,我们谁都无法保证自己什么时候会遭遇危险。那么在危险来临的时候,如何保护自己较大限度的避免遭受伤害,就需要人人都好好学习一下了。本文会先介绍一下加拿大的持枪规定,供小伙伴们了解,其次会主要来讲怎样在遇到各类枪击案的时候保护自己。一.加拿大持枪规定细则0101枪支的分类在加拿大枪支被分为了三类,为Prohibited(禁止级),Restricted(受限级),Non-restricted(非受限级)。Prohibited-禁止级,包括了大部分手枪(枪管长度小于等于105mm,或者发射.25/.32口径子弹的枪械),所有的自动武器,一部分猎枪和霰弹枪。这些武器除了特殊途径以及军方外私人几乎不可能合法持有(包括possess & carry)拉斯维加斯枪击案里这些枪在加拿大都是禁止级别Restricted-受限级,包括了不被禁止的手枪,不被禁止的其他半自动枪械并且枪管长度不超过470mm,能通过各种方式使整枪长度小于660mm的枪支,以及在列表上的一些枪。其余的枪支都算在了非限制级别的枪支。一般常见的加拿大人会持有的猎枪都属于后面这两类。温彻斯特SXP防卫者02如何
    Ticy_W 2264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0
    建好大城市周边的卫星城镇, 让城市人口和各类资源都扩散开去, 让人们既能生活在城市又不必拥挤在城市。 这样才是最佳方案。 
    北上广深人群迁徙图(来源:艾普大数据)城市化进程中人口迁移的规律趋势,可分两个阶段,而目前中国正处于第二个阶段。在未来中国的人口迁移格局中,一线城市和部分二线城市人口将继续集聚,城市之间、地区之间的人口集聚态势将分化明显。这个理解,将对未来人口迁移趋势和预测区域房价具有启发意义。美日人口迁移规律根据对美国日本人口流动的趋势研究,可以发现人口迁移呈两大阶段:首要阶段,人口从农村向城市迁移,一二线和三四线城市都有人口迁入,这可能跟这一阶段产业以加工贸易、中低端制造业和资源性产业为主有关。第二阶段,人口从农村和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大都市圈及卫星城迁移,三四线人口面临迁入停滞,大都市圈人口继续增加,集聚效应更加明显,这可能跟产业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升级,以及大都市圈学校医院等公共资源富集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在首要阶段到第二阶段过程中,会出现短期的大都市圈向区域中心城市回流现象,但不改变大的趋势。这也就是意味着,控制大城市人口、中小城镇化战略和大规模西部造城运动可能是不符合人口迁移规律的,而且大城市比小城市更有效率、更有活力、更节约用地、更节约资源。美国人口迁移1910-2010年,美国都市区
    无名草 3695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0
    恩, 最后一点最敏感
    我们都知道加拿大是一个崇尚自由的国度,但加拿大更是一个崇尚法治的国度。不管是出门在外还是与人交往当中,有很多准则与我们中国国内完全不一样。很多抱怨在加拿大过得不自在的华人往往都是没有适应加拿大国内方方面面的“准则”与“红线”,甚至于无意中突破了加拿大人的“底线”。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加拿大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有哪些底线不能突破。不要随便抽烟喝酒中国人在国内一般对于抽烟喝酒还是比较随意的。只要不是在刻意禁止抽烟喝酒的室内场所,大家对此基本也就没什么顾忌。走在路上抽根烟、坐在马路边喝喝酒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在加拿大,这就不正常了。加拿大每个省对于可以抽烟喝酒的年龄、地点都是有严格限制的。比如安省就规定年满19岁才可以喝酒,卖酒的店才能卖酒给你。公园野餐也不能带酒水去,除非提前向政府申请了许可。之前加拿大萨省的警方还专门借着大学新生开学聚会的机会在Facebook上面发布过一张“价格表”:感谢邀请我们参加你们周六晚上的新生趴,我们会带薯片和辣酱出席,顺带跟你们收个费,价目表如下:在公共场合喝酒——250加刀未到法定年龄饮酒——360加刀
    麻烦瓶 1813 1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10
    我也这么想! 政府是否会花钱安顿他们住酒店呢? 
    抱歉最近很忙没发贴, 今天这一新闻值得分享。周末到了, 读一读笑一笑吧(不是恶意哈)。一般来讲, 加拿大是很难做到“强拆”的, 因为房屋及其土地的所有权是业主的, 还有可能是家族上几代遗留下来的家产, 是终身拥有的, 政府根本不敢轻易拆动。 但文中这个例子有点特别, 起因于邻居的诸多抱怨以及屋主的毫无行动, 根据有关法律, 政府可以对被投诉的物业采取行动。我们只知道, 家里的草坪不剪草是会被邻居投诉而收到警察传票的, 但却没想到政府连房子都能强拆, 而且不管主人是否在场! 事件的发展还有待观察: 家人是否会状告政府? 政府是否已胜算在握? 房屋保险将如何赔偿业主可以避免却“明知故犯”而导致的损失? ......希望新闻能有后续的跟踪报道, 届时我再分享哈。------------------------------------------------------------------------------------------------------------妇女傍晚回家 发现房子已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本周三傍晚时分,当斯省(Nova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厉害!当然是鼓励!
    这个寰球上越来越多的人不想给别人打工,很多人是为了生活必须去上班。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很热爱自己的工作,喜欢自己的老板。还有的人认为给别人打工,干活就给钱,是寰球上最容易的一件事。总之,人和人不一样!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所谓的“个体户”没有了偏见,相反的越来越佩服了。实际上不上班不等于不工作,就看给谁干了。我当初不想上班,是厌烦了实验室的工作,退下来就是想做销售,卖过电,卖过保健品,收关卖房子。我家老大上了三年的班,烦了,就出去看寰球,到寰球各地的有机农场去当学徒一年。回来说,比起在田野里干农活,坐在办公室上班最舒服。找了个工作,干了一年多,觉得公司的作息时间很讨厌,就决定不干了。正好老二公司需要人做软件,没有工资给他,只给股份,他算算自己的积蓄,够付房贷的,就加入了。这些决定在很传统的人看来真的是太草率了!在我不给别人打工这五年里接触到太多的自己干的人。好朋友三姐妹都没给别人打过工,一直自己在干喜欢干的事情。时间和财务都相对自由,看到她们的生活状态真的令我羡慕!年轻人有想法就要去实现。当然如果得到父母的支持那就更好了!闺蜜的女儿有个很好的工作,是做设计的。有一日之内老板退休,关了公
    三涵妈妈 3491 8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从物理角度讲, 高纬度的加拿大, 月亮确实是又大又圆又亮!中秋之夜, 看着月亮本能地就会想: 同一个月亮下, 地球那边的家人也在抬头赏月吗?如今在国外, 月饼早已不是稀罕之物, 华人超市里供过于求, 就跟我们没出国时看到的广州商场一样, 多到我们都担心卖不出去怎么办啊?【图片】
    中秋节,国外和家乡的月亮哪个圆? 中秋节又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朋友圈“阅饼”大赛也开始了,中秋节来来去去都是那几样,这次我们搞点不一样的,来一场“中秋节奇葩说辩论大赛” !这里有海那边异国他乡的朋友,也有国内的朋友,到底国外和家乡的月亮哪个圆?你们的中秋节又是怎么过的呢?有人说,中秋就该回家团圆,也有人说,跟重要的人才一起,才是中秋节。还有人说,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这个节日才是最重要的。“在地广人稀的新西兰,城市里的灯光并不璀璨,所以月亮显得非常的大而明亮。在中秋节的夜晚,一轮明月挂上梢头,邀三五好友,泡上一壶清茶,拿出月饼,坐在户外欣赏八月十五明亮的月光,简直人生的一大享受。” ——by Andrew“在我看来中秋较大的意义就是‘阖家团圆’,我们是传统的大家族,平时工作忙,大家也只有
    小边 3707 34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10-09
    是啊, 要看律师的辩护水平, 看有没有翻盘的可能(估计政府也不是省油的灯)
    抱歉最近很忙没发贴, 今天这一新闻值得分享。周末到了, 读一读笑一笑吧(不是恶意哈)。一般来讲, 加拿大是很难做到“强拆”的, 因为房屋及其土地的所有权是业主的, 还有可能是家族上几代遗留下来的家产, 是终身拥有的, 政府根本不敢轻易拆动。 但文中这个例子有点特别, 起因于邻居的诸多抱怨以及屋主的毫无行动, 根据有关法律, 政府可以对被投诉的物业采取行动。我们只知道, 家里的草坪不剪草是会被邻居投诉而收到警察传票的, 但却没想到政府连房子都能强拆, 而且不管主人是否在场! 事件的发展还有待观察: 家人是否会状告政府? 政府是否已胜算在握? 房屋保险将如何赔偿业主可以避免却“明知故犯”而导致的损失? ......希望新闻能有后续的跟踪报道, 届时我再分享哈。------------------------------------------------------------------------------------------------------------妇女傍晚回家 发现房子已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本周三傍晚时分,当斯省(Nova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10-07
    抱歉最近很忙没发贴, 今天这一新闻值得分享。周末到了, 读一读笑一笑吧(不是恶意哈)。一般来讲, 加拿大是很难做到“强拆”的, 因为房屋及其土地的所有权是业主的, 还有可能是家族上几代遗留下来的家产, 是终身拥有的, 政府根本不敢轻易拆动。 但文中这个例子有点特别, 起因于邻居的诸多抱怨以及屋主的毫无行动, 根据有关法律, 政府可以对被投诉的物业采取行动。我们只知道, 家里的草坪不剪草是会被邻居投诉而收到警察传票的, 但却没想到政府连房子都能强拆, 而且不管主人是否在场! 事件的发展还有待观察: 家人是否会状告政府? 政府是否已胜算在握? 房屋保险将如何赔偿业主可以避免却“明知故犯”而导致的损失? ......希望新闻能有后续的跟踪报道, 届时我再分享哈。------------------------------------------------------------------------------------------------------------妇女傍晚回家 发现房子已被推土机夷为平地本周三傍晚时分,当斯省(Nova
    3384 4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