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精越_亿恒纸箱设备17733730000

精越_亿恒纸箱设备17733730000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27
    好特别!有机会去游玩!
    春暖花开的季节到了,你有没有想过尝试着去一些特别的地方,做些不太一样的事情呢?人们总是趋向于呆在自己的舒适区,做自己熟悉的事情。这样一成不变的生活中,渐渐地,我们也许会发现自己变得越来越无趣。想做出一些改变?想体验一下新鲜的事物?今天小编就带大家发掘一些少有人知的爱岛消遣好去处。相信这些全新的体验将会为你的生活带来新的活力和色彩!1. The Blind pig地下酒吧&餐吧从没听说过这个地方?那就对了!The blind pig地下酒吧位于Grafton街附近,但具体地址并不对外公开。想要去到The blind pig?请通过他们的网站http://theblindpig.ie/预定,你将会得到关于这个地下城堡般的意大利餐吧及鸡尾酒吧的更多信息。2. Ukulele Tuesday酒吧每周二晚上,尤克里里乐队都会在楼上的The Stag's Head pub演奏精彩的歌曲。这一乐队的演出曲目非常多,包括Radiohead的《Creep》,Blackstreet的《No Diggitty》,Outkast的《H
    始终如一 2400 6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27
    你没有醉!雪茄真的好难闻!佩服你仲咁抽!哈哈哈哈.......佢有无送你雪茄cutter???
    【婆在新西兰】邻居百万富翁钻石王老五家的无敌海景。【婆在新西兰】嘻嘻~昨晚在钻石王老五家喝醉酒了,今天补记。昨天雨停后帶父母逛了内皮尔市中心。下午参加了一年一度街坊邻居聚会,哇~有医生,牙医,地产商,市政人员,全国连锁大超市老板,钻石王老五,名画家,......平均年龄65岁以上。各个平易近人。恐龙夫妇在这条街居然是最年轻的。他们猜我俩只有二十几岁。晚上被邻居钻石王老五邀請去他的无敌海景百万豪宅喝酒。额滴娘呀,本婆人生首要支雪茄烟在此被点燃。嘻嘻~感覺沒想像中那么难闻。不知是醉烟还是醉酒,反正回家后吐了一马桶。【婆在新西兰】某位歪果仁正享受着中国人的待遇~花生煲鸡脚。嘻嘻~
    龍婆活著 2251 9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27
    其实做陪审员可以得到一种很不一样的经验;
    最近住在纽约的华人移民费婷婷比较郁闷,本来为了躲避麻烦,假装不会英语不去参加陪审,结果惹恼了法官,纽约法官布鲁门费尔德(Joel Blumenfeld)对她说:“在一般情况下,公民履行陪审团的义务后,在接下来的四年到六年内都不会再被传唤到庭。但你必须每年回来,直到你证明了你的英语水平。”法官对于费婷婷的愤怒时有原因的,因为声称自己不会英语的她,却在美国获得了大学学历。这显然是在向法官说谎。近日,至少有四名皇后区法官,因为个别陪审团人选声称自己英语欠佳,而威胁这些人必须去上英文课或每年重返法庭证明他们的英文水平。在美国被邀请成为陪审员该如何处理?我觉得这位费女士的做法是不值当的,想躲开点麻烦,结果反而惹来更大的麻烦。陪审员制度是美国法律的重要部分,既然已经生活在美国,就应当去尽自己的社会责任。一般在美国呆着超过一年的人,有些会受到一封所在区法庭发过来的信件,上面通知你被选为某个法庭的陪审员。问题来了,收到法庭的陪审团服务信件,一定要处理吗?是的,收到陪审团服务Jury Service 的信件一定要及时回复,不要拖。因为信件上一般会有你需要参加的庭审时间丶地点,一般都在一个月之后。所以你必
    Mr海 4274 3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25
    有点眼凸呢!!我在曼哈顿住过10年,没有楼主一个月要花那么多呢?不过那也是15年前的事了........你们应该有公司补贴住房吧,或者说跟普通长期定居在纽约的打工一族们的生活相差很远呢.......
    自从大家知道我从悉尼搬来纽约之后,都会问,到底是美国好还是澳洲好?我必须说,美国城市太多,每个州之间都有很显著的不同,所以我不能给出这样轻率的答案。但是我可以从自己的亲身体验来给大家分析一下,看看悉尼和曼哈顿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在哪里。先给一点背景资料:本人女,和先生一起育有一子,儿子3岁。在悉尼的时候我们俩都是银行工作,现在先生外派来到纽约的曼哈顿。目前我全职妈妈,儿子五天幼儿园。所有价格都按照当地货币,收关总结按当日人民币汇率比较。PS一下,有的亲可能不知道曼哈顿和纽约的关系。纽约市很大,曼哈顿是纽约最黄金的区。比如北京的东城西城,上海的静安区(据朋友的回答)。然后,悉尼不是澳大利亚的首都!!但是是澳洲最繁华的城市。--------------------------------住我们目前住在曼哈顿中城,属于很方便的地段,两室两卫,不带车位。曼哈顿:美金$6850/月悉尼:澳币$1000/周,$4333/月 (同样级别的地理位置,带车位)曼哈顿的住宅楼都很高,我们的大楼有三栋,我们这一栋51层,每层6户。三栋楼加起来大概有350条狗,没有车库。曼哈顿的人貌似养狗比养小孩还多,而且感觉
    五月台风 6359 2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25
    质素还是要从小培养........有时也真的无言呢..........
    现在共享单车几乎处处可见,它的出现,大大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出门“收关一公里”的路程不再难走。据说,很多人为此学会了骑车。共享单车的好处无须赘言,从出现到现在,不长的时间里已经楔入人们的生活,打通了收关一公里,使更多人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是对于“共享”这一新的理念和形态,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应,表面上看,毁车或者偷车是一个道德问题,但其折射出的是“公”与“私”之间的冲撞,或者说习惯了“私”,而对“公”与“共”的不适应。中国从前也曾是自行车王国,但当时的车都是私有,而共享单车的实质是大家一起使用一种工具,分享便捷和效率,这个时候,格外需要契约精神、合作精神和共享精神: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按照规则使用与停放,在没有特别回报情况下尽可能照顾他人的感受,对合作所产生的共赢深刻认同并身体力行。这些说起来简单,考验的却是城市居民的整体素质。许多人或许都有过这样的体验:跟着导航找车,找着找着就到了人家的小区或者人家的门口,可就是见不着车——被直接搬回家了。未必就是刻意的损毁或者偷盗,但强烈的“私心”似乎极难抗拒,即使不想把车据为己有,但必须先方便自己,其余不问,这样的情况不只是在使用共享单车时才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25
    25年"老移民"的我, 反而在中国有很多的不适.........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观点,可以理解........
    插图 / Malika Favre引言对于我来说,最最首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并列重要的是健康,即使老公在国内生意做的再大,一年飞来澳洲两次短聚,那“小别胜新婚”就确实是个屁话。没有“日日相对,举案齐眉,相敬如宾”的生活,我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当然如果像王健林或者马云爸爸那样,达到了无数个“小目标”的话,我倒可以再考虑考虑...我和老公在澳洲定居已经十多年了,拿的还是绿卡,因为回国频率比较高,基本2年左右一次吧,所以没有入澳洲籍。而近几年,每次回国都被中国的发展速度给惊到,拿着澳洲的漫游手机用不了滴滴打车只能干着急,和朋友同学聚会用现金买单根本抢不上槽,人家早就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搞定了.所有娱乐安排,朋友只需熟练的点开大众点评,美团就选好饭店,点好菜单,甚至直接付账,连高速口收费都可以使用微信支付。硬件设施更是不用说了,地面光滑如镜,卫生间金碧辉煌的大型综合shopping mall,商场琳琅满目进口和国产小食品,护肤美妆产品,都是澳洲买不到的货色。哥德风格,落地吊灯,舒适宽敞到令人咋舌的咖啡厅,装满滚圆新鲜脐橙的自动贩卖机,只需刷下二维码就直接流出鲜榨果汁…而这
    五月台风 4952 7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25
    50K 最好了.......值得收藏!谢谢!
    美国法律规定只有买了最基本的汽车保险之后才能开车上路。那么汽车保险的内容总归包括哪些?Bodily Injury Liability——人身伤害责任险车祸你的过错造成的时候,如果买了这个选项,保险将赔付对方的身体伤害,比如对方的医疗费等,有的还有精神伤害,这个需要上法庭决定了。所以,在美国出了车祸,如果对方检查之后发现伤害巨大,对方很有可能会要求巨额赔偿,没有这个险万一出事,破产是很有可能的。美国绝大部分州都规定人身伤害责任险必须购买。一般推荐至少买25k/50k美元的Liability保险,这既是对自己的保护,也是对别人的负责。Bodily Injury Liability通常包括两部分:每人赔付额,单次事故赔付较高金额。比如上面的25k/50k,意思就是每次事故每人赔付较高金额是2万五,单次事故较高赔付总额是5万,所以如果对方受伤的人超过两个,保险公司也只最多赔付5万。所以25k/50k真的是最基本的选项了,一定要买。Collision——碰撞险无论是因为撞上其它车辆,或电线杆、篱笆、房屋等物体造成被保车辆损毁,保险公司都会给付超过自付额的修车费用,如果车子完全报废,保险也会依该车
    影月春花 3710 4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25
    让小孩子多些空间,也是给自己跟小孩少些距离..............
    美国灵修大师彼尚.安密裘,在刚刚落幕的上海大会上, 发表一篇精彩文章:内容大意我儿子迈克尔12岁的时候和他妈妈一起生活。有一次,他妈妈打电话给,说:你儿子成绩很糟糕,我每天都叮嘱他好好学习,认真做作业。他总是说,好吧好吧。可接着又去玩电脑了。他从来不听我,也许你可以劝劝他?我于是就去到迈克尔的房间,他坐在电脑面前,正在玩游戏。他说:你好,爸爸。我也说:你好。然后我就坐在他旁边。他问我:爸爸,你有什么事吗?我说:没事,我就想跟你呆十五分钟。然后我就跟他坐在一起,什么都没说,就和他一起看着电脑。过了十五分钟,我就站起来说:我要走了。然后亲吻了一下他的前额,就说了一句话:做你的功课。然后我就走了。第二天,他妈妈给我打电话:你昨天对他做了什么?我说:什么都没做啊,怎么了?她说:你儿子今天早上四点就起床了,连着做了四小时的作业。他从来都没有连续做作业超过15分钟以上的。我问他原因,他说,因为爸爸这么说了。我说,可是我跟你这样说过100次都有啦!他说,因为爸爸永远都不会像你谈论得那么多。原来, 欲擒故纵, 就是解决问题的理想方式! 让我们停止对一切事物的争论, 开心的过好每一日之内~~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25
    很详细! 我的是LLC......很好很简单!佛州也没有franchise tax......谢谢post!
    仅此献给计划在美国创业的小伙伴们。无论你是F-1、H-1还是绿卡身份,都可以在美国注册公司,可不要让身份成为你做霸道总裁的绊脚石!在美国可以注册的公司类型种类繁多,可操作性强、比较常见的有哪些呢?今天,小纽就为大家介绍一下LLC、C-Corp、S-Corp、Sole proprietorship以及各类Partnership公司的基本情况和优缺点。LLC有限责任公司被称为LLC,是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的缩写。这种公司类型对于很多中小型企业来说比较合适,也是很多华人伙伴在美创业比较青睐的选择。总体来说,LLC注册申请、税务方面都比较灵活。优点1所有者人数灵活:所有者人数在一人及以上即可。2管理模式灵活:可以由股东共同或者其中一人来管理。3申请手续、材料简单:一般情况下只需要申请人姓名、地址、公司名称及运营范围即可。4报税方面:LLC能够以个人收入报税、不以公司名义报税,比较灵活。公司可向国税局申报要求对公司征税。或者公司层面无税务负担,净利润按比例分摊到股东个人。5个人对公司债务责任:LLC的成立者
    baojin 4284 4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23
    总有一个过程!大胆说就没错!
    出国后你是否有上面这种感受?如果有,we are on the same page上周,好多留学小伙伴分享了自己在刚来美国时因为英语不太好而遇到的一些尴尬场面。(图片来源:Better Than Pants)其实,几乎每个刚出国的人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到底跟美国人交流与托福是有很大区别的,听他们说话时我们没办法记笔记,更不可能回答的时候也等着他们说“Begin speaking after the beep, 哔~”不过,来美国读书,要是英语不好,还真是个很麻烦的事情。好多人都爱跟朋友吐槽留学是件多么痛苦的事情,其实万恶的根源都能归结为英语不够好。(图片来源:USA Learns)就拿最近大家很关心的入关问题来说吧。上周我们提到有个中国留学生在海关被脱光后贴身搜身,又被遣返回国,不说这个留学生本身的身份有什么问题,首先进小黑屋请翻译就是个很危险的举动,因为很多海关翻译并不专业,很容易就会把表述的意思翻译错,这种涉及到自己能否顺利踏进美国国土的问题上,还是应该自己来讲会比较好吧。由此可见,有足够好的英语表达能力是多么重要。(图片来源:US Customs and Border Pro
    snowman 3552 4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19
    当你不需要担心空气的质量,食品的安全,不再为出现在急診室时连坐的椅子都没有,孩子们读书没有太多的压力,没有人与人之间的比较!我想移民是对的!
    移民在任何国家和时代都不可避免的存在,现在的中国貌似又出现了一次移民潮,移民的理由不同于八九十年代向往发达国家的高收入,这次更多的是身为父母为孩子用脚投了票,为了更好的教育,更好的生活环境,干净水和空气等这些基本的需求。小编也有好多朋友已经移民欧洲,绝大部分原因是为了孩子的教育,今天我们来看看中国一位网友的“肺腑之言”吧!你的身边一定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生活在大都市中,每天穿梭在城市的各个地方,为生活和家庭而奔波,他们从刚刚毕业步入社会的青涩,到现在磨练后的成长,从最初的充满热情,到现在的渐渐麻木,我就是其中的一员……去年闺蜜的小聚中,我的一个闺蜜是某企业的高管,她说:她在计划办理移民,我们其他人都有些惊讶,因为在我们的印象中,她不是会冲动行事的人,冷静和谨慎一直是我们对她的评价,为什么忽然萌生了移民的想法?她看着我们惊讶的表情,反而很冷静的笑了一下说:我想慢下来生活,寻求一份安全和保障,更不想让我的孩子像我一样……我也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所以我很理解她。我们在中国应试教育之下,最多听到的就是: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成功,考上好的大学,才能一生无忧,但真的是这样吗?记得俞敏洪在谈及职场竞争时
    第六朵花 2098 2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18
    “假设这对夫妻两人同岁,H最终活到85岁,而W活到92岁。妻子W因为收入低,她可以同时领取自己的每月$600, 加上丈夫H的社保退休金的一半(Spouse Benefit)为上限,也就是W 每月总共可领取$1,100。他们在四种情况下领取的社保退休金可以差距超过20万。”~~想提问题:妻子W是否只在她自己的退休金和丈夫的退休金中, 只能选择一个? 并不是她能拿两份?或是W总共应可领取$1,700?请指教? 谢谢
    随着“退休的日子可能比工作的日子还要长”的时代的来临。明智的退休规划的首要步入门阶段,就是先了解美国的社会安全福利系统中的退休金制度。因为这份来自社保退休金的收入(SocialSecurity Income),往往是美国80%以上的退休人口所依靠的终身退休收入之一。而领取社保退休福利的人口中,居然有74%的提领人宁可牺牲延后提领的优惠,提前在62岁就开始提领社保退休福利金。你可以花5分钟,详细阅读一下关于社保退休福利金有关的八项要点。因为当策略对了,你可能可以合法多领取20万的社保退休金1了解社保退休福利金的来源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社保退休金的基本概念。社保退休福利金是截取你这一生在美国收入较高的35年的收入,再除以35年来平均计算的(工作不满35年的年度则以$0取代);联邦健保Medicare所采用的则是以40个工作收入季度(形同10年)作为健保福利计算的标准。只要你在美国领取工资(俗称W-2),你就需要缴纳15.3%的联邦保险FICA(Federal InsuranceContribution Act)税。这15.3%是由你的雇主和你各付一半,也就是各付7.6
    半塘东哥 2610 2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18
    管理一个国家跟经营一家公司相差不多;【图片】【图片】【图片】
    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数表白宫发言人斯派塞就亮眼的就业数据发出推文美国中文网综合报道,美国劳工部星期五表示,美国经济于2月分新增非农就业人口23.5万,远超市场预期增加20.0万人,2月失业率降至4.7%。由于经济表现强劲,几可肯定联储下周议息会议将决定加息。数据显示,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3.5万人,失业率下降至4.7%,均超出市场预期。报告还将1月非农就业人数从原先公布的增加22.7万上修为23.8万。私人部门就业人口(不包括政府机构),2月份新增22.7万个,政府部门新聘8,000人,其中联邦部门增加2,000个工作,州和地方政府增加6,000个工作。建筑业就业人数增加5.8万人,是2007年3月以来较高;制造业就业人数增加2.8万人,达到三年新高;零售业就业则减少2.6万人,降幅为2012年12月以来较大。2月份就业报告中有两个关键指标值得关注,一个是制造业就业岗位,创一年来增幅较大。另一个是薪资增速在加快。美国2月平均每小时工资同比2.8%,预期2.8%,前值2.5%修正为2.8%。美国2月平均每周工时34.4小时。2月的时薪增加6美分,来到26.09美元,较1月份增长0.2
    半个女神 1816 4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18
    一步步走来的不容易,但我相信你会更加proud of yourself.....加油!! 
    我叫如阳,现在在美国就读12年级,是在初三的时候决定出国的。英语在初中其实是我最头疼的科目,因为词汇量太差被指导老师天天追着背单词,不管是在吃饭的时候还是在休息的时候都在被老师追着跑,那是我实在是不喜欢英语。在国内,大家把我当成学习不好的孩子高一的时候,爸爸把我送到一个国际学校,但是结果并不是很好。在国际学校,老师并不是很严格,所以课上大家也不是很认真,总是在课上打打闹闹。我个人感觉在国际高中的时候大家都只是在单纯的混日子,并没有准备出国紧张感。与父母商量之后决定直接出国会更好一些。于是就这样匆匆忙忙的做了决定。当时我的英文并不是很好,但是我在去美国的路上一点都不担心,相反我特别的激动和兴奋,憧憬在美国的生活会很好。可是结果并不是这样,我到了美国之后所有的东西都不是我想象的那样。取而代之的失望,想家和孤独。我适应不了住家的生活我的住家是一个典型的美国家庭,住家有两个孩子都是女孩。刚开始来的时候我特别不能适应,因为他们家里有各种各样的规矩,比如说要什么时候可以洗衣服,几点之前要洗澡,房间里不可以吃东西,几点不可以用手机和电脑等等。然而我在中国的时候我一般想干什么就可以干什么根本就没有这么
    半塘东哥 2739 4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16
    很有同感!! 谢谢分享!妈妈们都要加油! 
    在国内计算机本科毕业的时候, 我”立志”这辈子不要再读书了! 我非常不喜欢读我不喜欢的书和专业, 当时更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欢做啥。 报考大学的时候, 就是看到什么专业热门就报什么。 高中二年级分文理科, 父母就灌输“学好数理化, 走遍全天下”的理论, 把我这个打算学文科的想法给扼杀在摇篮里。 我对计算机这些理科的学习, 没有激情, 当时就是为了一份工作儿学习。 到新西兰之后, 发现国外大学不分年龄,可以跨专业, 不是教条的讲课, 所以就“一下子”打开了视野。 不过, 我当初读MBA的想法让好多朋友“讥笑”过, 说: 你MBA毕业都快40岁了, 还可以去找什么工作? 更有的人开玩笑:你以后的墓碑上就可以写上你的MBA学位了!我也跟几个朋友推荐一起去读书, 他们听后都说: 我们可读不下来, 花这么多银子和时间, 不如躺床上睡觉和去吃饭。我非常享受去国外大学读书的快乐, 身边的年轻人给我动力,跟他们一起年轻;身边的岁数大的同学给我励志, 让我觉得自己的努力永远不晚。就这样, 经过了太多的写论文和考试, 每一课都有一大厚本资料去阅读, 每一日之内都有新的挑战去面对; 记得经常跟两个孩子说: 今晚
    迟昀螮Yundi 1.4w 12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16
    中西文化,有时会令人很纠结。 但是西方人的方式也是有它可取的地方。 就是看你敢不敢去尝试和接受了。
    中美之间的差异很多,其中让我感受比较深的就是美国人都爱喝冷饮或热咖啡。但是,就!不!爱!喝!白!开!水!。中国的机场,一定也会有热开水装置;而美国的机场,我去过的洛杉矶和西雅图机场,都是没有热开水装置的,所以想泡个面,只能厚着脸皮去到星巴克借了。另外,中国酒店,会有煮开水的壶;而美国酒店,配的肯定是煮咖啡的壶。在中国,尤其女生, 我们已经被妈妈或媒体养生板块反复要求,平时要多喝水,感冒要多喝热水,来大姨妈了也要多喝热水或热的红糖水。作为在中国土生土长的女孩纸,反正我表示已经离不开热开水。记得2016年春节首要次去美国,住朋友Zoe西雅图家里,大冬天的,他们一家三口,我怀孕中的朋友Zoe、Zoe的外国老公,Zoe的2岁儿子,都是直接喝直饮水或冷牛奶的 。我有一次实在太懒,不想煮水,选择去喝冷饮,然后浑身冷得发抖,从此就乖乖地在她家煮水自己喝了。2016年9月第二次再去这个美国还是到Zoe家玩,刚好赶上了她生孩子,她的中国妈妈和外国婆婆同时都在帮忙。外国婆婆和我的朋友Zoe无论什么时候,给他儿子都是冷水冷饮,然后Zoe的中国妈妈就急了,各种教育说这样对小孩子肠胃不好之类的,还要拉上我当说客
    2795 6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16
    当你在这个地方久了,习惯了,有感情了,不知不觉之中,它会变成你喜欢的家!~90 年代移民群的感觉!
    半昧半醒中感觉不对,窗前为什么没有树影摇曳?我的玉兰到哪里去了?突然间惊醒,看看四周,才意识到已经不是在中国的家中。来温哥华已经这么多年,却依然会在睡梦里不知身处何处。奶奶身体不好,家人问我问得最多的是“什么时候回来?”我看着怀中不足两月的小女儿,想着下个月还得搬家。2016已经迎来了秋天,不经意中已经是新工作、新生命和新住处,收获了这么多,这个秋天突然充满了寓意。今年肯定是要回去的。不知不觉已经三年。那日看到奶奶的照片,心中一惊,她居然已经老成那个样子了!而三年未见父母,不用想又是多了些白发和皱纹。而在他们的口里,日子总是很好,似乎腰腿不会痛,搬家不会累,也不曾受委屈或有任何烦心事一样。那天老弟在朋友圈发了一张照片,是马上要拆掉的老家,我看着照片里那栋承载我童年和青春时光及回忆的房子,其实已经面目大改,但真正要拆掉,感觉我的玉兰就真的是连根拔起了,归宿不再。有一日之内我再站在那个坐标上,环顾四周,我是否还能找到一丝一毫童年的模样?变的又何止是我家的老房子。老家就在河边。小时候就在河里学会游泳,会在那里捡贝壳。稍大点在那里晨跑、和朋友互诉衷肠或静静看着河水东流什么也不做。考驾照的前一夜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16
    很有感觉!记得那年父母来到纽约时,有天我们要拿一些东西去退换,車箱装
    我们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异, 确实不只是饮食习惯和文字不同, 是骨子里的“思维逻辑”都不一样的。 刚到国外我们遇到的各种尴尬, 真让人无语啊!2000年, 我和先生带着刚刚1岁的儿子和3岁的女儿来新西兰登陆, 因为我们的移民被批准快一年了, 如果再不登陆, 绿卡就作废了。我们可以说在当时新西兰一个朋友都不认识;当然, 我们就当来旅游, 也无所谓认识谁。 然而, 之前先生出过几次国, 我可是还没有到过西方国家。 虽然那时候我都双胞胎妹妹和我父母已经移民美国快十年了, 我也就是在照片上, 在书本上, 在学习中得到过这些西方文化的熏陶。 我们下飞机租了一辆车就在机场附近找了一家家庭旅馆住下。 旅馆的主人是一对退休的老人, 房间布置很美, 现在看来就是AirBnB。 当时很没有这种文化差异的概念。 早起在客厅一起吃早饭的时候, 女主人过来打招呼, 我就让孩子们说奶奶好。 老人听我们称呼她Grandma, 一脸困惑。 估计后来她实在受不了了, 她就跟她老公抱怨: 他们管我叫奶奶! 我听到了, 还以为她是在怪我们把她叫老了? 明明都快80的人, 难道还要我们称呼你阿姨? 后来, 她直接来跟我说: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16
    有一次,家庭医生跟我两小孩作年度身体检查却没叫我出外面等,结果.....
    都说在国外的孩子性早熟, 其实是因为国外的性教育很早。 记得儿子小学2-3年级就回来告诉我, 他在学校看了如何生孩子的录像。 当时吓了我一跳, 我在想学校这么早教育孩子们生育知识, 不怕孩子们自己尝试吗?我的顾虑也是很多大陆父母的顾虑, 希望孩子在上了大学再接触性。后来女儿上初中, 家里开始有几个男孩子来拜访,其中一个意大利血统的男孩子经常光顾我家;接着就是对方妈妈来拜访,她拉着他儿子和我女儿去一个讲究的意大利餐厅吃晚饭。后来我才明白这是对方发出Dating约会的邀请。再后来, 我断断续续的听女儿说初中学校有性教育课程, 有性经验的孩子上台上分享,包括追求对方的方式, 拉手接吻的感受。 这时,我已经见怪不怪了, 因为来了以后, 好多热心的老移民已经给我上过一课:如果有一日之内女儿跟你说怀孕了, 你一定不要问是谁的孩子。 因为你问了, 她也不会说;你知道了也没有用。你最重要的是赶紧跟女儿说:谢谢告诉妈妈, 妈妈会带你去医院做流产。美国的私人医生在给自己孩子例行体检的时候, 都要管把妈妈请出病房, 让孩子直接告诉他们, 是否有性接触, 并给予建议。我女儿高一的时候, 就对自己的人生有许多规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14
    一半一半, Honey说他能做一些事情,例如拆墙拆板的, 我的妈呀,弄得一头烟, 现在那些做dry wall的, 装shower的, 贴雲石的要陆陆续续分批进工,终于Honey说下个浴室要他们一齐弄!
    最近看了很多的房子,还是要跟大家念叨一下,你保养车,保养身体,还要保养你的房子。房子的保养是长期的,爱房子的人家,保养房子,自己住着舒服,卖的时候也很容易,一进门就感到房主的爱房之心,感觉很温馨,相反,为了卖房而翻修的房子总是感到很生硬。就像一个女人,平时精致的化妆和为了上台表演的化妆的区别。那么怎么保养房子呢?房子里有一个家,老老少少都要爱惜自己的房子。整洁应该是最基本的保养了,其次是要装饰,收关要及时修修补补,还有到一定年头的部分,即使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好也要换掉。整洁就是勤打扫,如果有条件的请专业人士定期打扫。有小孩子的父母要教育孩子不要在墙上乱写乱画,在自己游戏的地方玩耍。除了干净整洁,各个房间的功能有一定的体现。装饰房间,粉刷墙壁。一些装饰能体现房屋主人的品味。在卖房的时候往往能打动和房主有相同品味买主,使房子顺利卖出。还有一些非常方便实用的厨房家具也是很受欢迎。收关是真正的房屋保养,一般是门窗,卫生间和厨房。要注意窗户不用的时候,要锁好。很多窗户长期不锁,到后来不能锁上。还有漏气的问题,如果年头到了,就准备预算换窗户吧。大门的门框时间长了,在外边的地方容易被雨水腐蚀,要经常检
    三涵妈妈 3671 13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