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精越_亿恒纸箱设备17733730000

精越_亿恒纸箱设备17733730000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09
    近个月家中重新装修洗手间,进出home depot 和lowes不知多少次,又累又有期待!
    最近看了很多的房子,还是要跟大家念叨一下,你保养车,保养身体,还要保养你的房子。房子的保养是长期的,爱房子的人家,保养房子,自己住着舒服,卖的时候也很容易,一进门就感到房主的爱房之心,感觉很温馨,相反,为了卖房而翻修的房子总是感到很生硬。就像一个女人,平时精致的化妆和为了上台表演的化妆的区别。那么怎么保养房子呢?房子里有一个家,老老少少都要爱惜自己的房子。整洁应该是最基本的保养了,其次是要装饰,收关要及时修修补补,还有到一定年头的部分,即使没有什么大问题很好也要换掉。整洁就是勤打扫,如果有条件的请专业人士定期打扫。有小孩子的父母要教育孩子不要在墙上乱写乱画,在自己游戏的地方玩耍。除了干净整洁,各个房间的功能有一定的体现。装饰房间,粉刷墙壁。一些装饰能体现房屋主人的品味。在卖房的时候往往能打动和房主有相同品味买主,使房子顺利卖出。还有一些非常方便实用的厨房家具也是很受欢迎。收关是真正的房屋保养,一般是门窗,卫生间和厨房。要注意窗户不用的时候,要锁好。很多窗户长期不锁,到后来不能锁上。还有漏气的问题,如果年头到了,就准备预算换窗户吧。大门的门框时间长了,在外边的地方容易被雨水腐蚀,要经常检
    三涵妈妈 3671 13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09
    正能量!
    寰球再嘈杂,这里很安静。感谢你来到大纽村~乐在其中!生活是一种自我心态的调整。来到新西兰就预示着你要耐得住寂寞、忍得了平淡。你的生活习惯、工作方式、处事态度都将会有主动或被动的改变。大实话:入乡随俗。现在信息时代的移民,已经通过各种社交渠道、海那边网站或多或少地了解知晓了新西兰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在这里只想分享我和我身边朋友的经历,我个人的工作生活婚姻中的文化撞击、观念的转变、生活习惯的适应过程。如果能对即将或刚登陆你有一些帮助,我会丰常欣慰。———空杯心态 首先,请忘掉你曾经的“才学博识”、“丰功伟绩”~他会障碍你对新环境适应和自我的认知,使你高不成低不就。刚来纽读语言学校时,同租住的朋友及朋友都曾是国内当先名牌大学毕业,技术移民登陆。可个个没工作,常常聚在一起网上下围棋、中国式的砍大山聚餐、院外草地里踢足球,消耗卡路里消耗时光,年轻力壮的才子们靠领救济金度日;找不到工作再去读书吧,顺利申请贷款还可继续享受学生救济金。书读完了似乎更不好找工作了,政府劳工部门也推荐工作(曾陪同去了解工作和Interview 面试),听说是工厂的工作,当然不接受了:还是领救济金吧。因为辛苦地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09
    去过几次Bahama Breeze Island Grille,经济实惠, 食物也很有岛的特色. 但就是没次去都要等,结果现在很少去呢....我很喜欢他们的WARM SPINACH DIP & CHIPS, YUMMMM..........
    前两篇介绍的是我们小镇和萨莫维尔小镇的饭馆,这次我介绍一下在一号路上(3535)的MarketFair Mall。这个mall是在西温莎境内,但是普林斯顿的地址。有47个商店,11个吃饭的地方,还有一个电影院。吃海鲜的BigFish,大年初一我和三儿在那里吃的,就餐环境非常好,食物也不错,价钱不菲(参照我的新泽西的大年初一)。Bobby's Burger Palace 也经常是人满为患,因为顶着名厨Bobby Flay的名字。那里还有一个墨西哥风味的Qdaba Mexican Grill, 也有美式中餐PF Chang's China Bistro. 从来没有欲望要进这个餐馆。还有一个是Seasons 52 Fresh Grill, 去过两次,服务和食物都还不错,没有什么特点。TGI Friday's也在哪里,今天给大家推荐小国海风味的Bahama Breeze Island Grille.所有的餐馆都是连锁的,这个 mall里的餐馆基本上囊括了寰球各地的风味。前些日子和好友在Bahama Breeze Island Grille吃过一次午餐,经济实惠,念念不忘
    三涵妈妈 2980 10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04
    我记得"Tony Robbins"讲过.....尝试2017年不要给自己订制任何的新年目标和愿望....因为每年年底的你会很失望地发现,那些目标很多都没有对现....今年的我,就follow每天要想做的事,看看我的2017是否不一样?谢谢分享!
    座右铭这个东西是不断在变的,大伟小时候经常会使用一些非常酷的句子挂在各种社交工具的名字后面,但除了炫酷,在内心深处其实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直到那个词出现:“以终为始”。自从读到它的首要刻,从此这个词再也没从大伟脑海中消失。因为它真正的能让我受益,时刻提醒我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大伟一直是属于活的迷迷糊糊的那种人,不知不觉中读了大学,建立了自己的专业,买了房子,成立了家庭,有了下一代,但这一切都是我自始至终追求的么,或者是在奔着目标而努力实现的么?并不是,虽然我深深的爱着前面提到的一切,但人生故事总是没有脚本的发生,一切都是在不经意间貌似顺理成章的到来了。以前是怎么过来的,模糊;未来将要如何,未知;这辈子总归想要什么,迷茫......直到大伟读到了史蒂芬柯维的书,按照作者虚拟的场景走了一遍那个神奇的体验。体验是这样的,假设你有一日之内能够参加自己的葬礼,你就是那种无形的、透明的人,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个生前好友和亲人对你的缅。葬礼上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一位你最亲近的人发表悼词,对你的一生做出评价。这个人有可能是你的配偶、孩子、好友、领导、下属、邻居,更可以是你曾经帮助过的人,或者是任何一个你在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02
    明白,谢谢....听说有一种给老人家住的房子是他们在生时每月供房子(应该比较平宜)但到他们过世后房子就退回给房地产商,请教靓妈妈是否有这样的房子给老人们住的?
    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说抱团养老的事情,大家想着一帮好朋友都把房子买在一起,互相照应,一起玩一起疯。其实在美国这种模式早就有了。叫55岁加社区。这种社区,不允许有18岁以上的孩子居住超过三个月,没有校车,地税相对便宜些。有的社区非常严格,房主必须达到55岁。这不朋友在一年半前买好的新房,到55岁生日过后才能入住,少一日之内都不行。当然,有的社区允许有20%48岁的,没有18岁以下孩子的居民居住。今天下午和朋友去验新房,这个建筑商提供四次验房的机会。过户的前两周到一个月可以检查一次,过户那天可以看一次,住进去一个月和一年之内都要再各检查一次。因为是新房,可以检查的很细致。新房的整个框架和结构不错,但是室内的装修很多细节不尽人意,建筑商的服务部人员态度极好,有错必记下来,但是不知道改正的如何。正在建设中的55+社区检查内部贴蓝胶条的地方是瑕疵我介绍一下55+社区:这是我以前写的小段子:最近这些日子带客户看了很多活跃成人社区(Active Adult Communities),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记得和一国内朋友聊天,他说买块地建房做投资,只卖给中国人。我笑了笑说,在美国是不可能的。
    三涵妈妈 6927 18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01
    Florida~Publix~Yes!!!
    大家在美国留学、生活,除了学业就要解决吃。去超市,是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那么问题来了,除了Walmart、Costco,还有哪些美国连锁超市值得光临?各州当地都有哪些美国人才知道的高品质超市呢?首先,大家要区别Supermarket、Grocery Store、Neighborhood Market。翻译成笼统的中文好像都是超市,但各有千秋。Supermarket更确切讲是仓储、量贩式超市,美国人也形象统称为Big Box,比如Walmart(沃尔玛),Costco(好士多), Sam's Club(山姆)。特点是规模大、种类多,从食物到生活用品,家居电器和汽车配件等都可买到。一般分布在城市的边缘,交通方便,价格实惠。Grocery Store和Neighborhood Market小而精,侧重食物和生活用品。尽管有些是连锁,也只在某个地区才有,每个地区的store都有自己的特色、优势。比如Whole Foods、Fresh Market、Central Market以有机食品出名,Trade Joe's, Kroger以自制品牌见长。话说Whole Foods在国内都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01
    我在波士顿的亲戚家见过.....当时真有点傻掉呢……
    关好门但不必上锁美国富人区总归是个什么样子?在美国富人区生活又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我,一个极普通的中国老人,目前,和老伴一起住在美国富人区,正享受着山顶别墅的别样生活!下面,说说我们在美国富人区生活的见闻与感受。儿子新近购置的别墅,位于美国一座名叫球道山的顶端,球道山位于美国康涅狄克州与纽约州的交界处,山并不太高,海拔也就300米的样子。山的东、西、南三面覆盖着茂密的原始森林,北侧是一片偌大的坡地高尔夫球场,有18条球道,球道山由此而得名。我们家的别墅,白色,三层,四个车库。周围的花园、草地及树林,占地近3公顷(康州规定,富人区每栋别墅环境占地为2-4公顷)。从球道山到纽约市不足一小时车程。美国的住宅价值,环境是极重要的标准。富人住山顶,穷人才住在闹市区的公寓楼中。所以,住在球道山上的,可以说都是富人。这里,蓝天白云,空气清新,有花有草,有山有水,有原始森林,有野生动物,平均日照时间在11小时以上。老伴风趣地说:“住在球道山上,想接触点雾霾都成为豪华的事儿了!”住在球道山富人区好是好,开销也惊人。每户仅草坪修剪、施肥、浇水等管理费用,一年就高达近两万美元!房产税,每年交两万美元以上!
    Mr海 2056 3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3-01
    这个跟"senior living"是一样吗?
    经常看到一些文章说抱团养老的事情,大家想着一帮好朋友都把房子买在一起,互相照应,一起玩一起疯。其实在美国这种模式早就有了。叫55岁加社区。这种社区,不允许有18岁以上的孩子居住超过三个月,没有校车,地税相对便宜些。有的社区非常严格,房主必须达到55岁。这不朋友在一年半前买好的新房,到55岁生日过后才能入住,少一日之内都不行。当然,有的社区允许有20%48岁的,没有18岁以下孩子的居民居住。今天下午和朋友去验新房,这个建筑商提供四次验房的机会。过户的前两周到一个月可以检查一次,过户那天可以看一次,住进去一个月和一年之内都要再各检查一次。因为是新房,可以检查的很细致。新房的整个框架和结构不错,但是室内的装修很多细节不尽人意,建筑商的服务部人员态度极好,有错必记下来,但是不知道改正的如何。正在建设中的55+社区检查内部贴蓝胶条的地方是瑕疵我介绍一下55+社区:这是我以前写的小段子:最近这些日子带客户看了很多活跃成人社区(Active Adult Communities),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记得和一国内朋友聊天,他说买块地建房做投资,只卖给中国人。我笑了笑说,在美国是不可能的。
    三涵妈妈 6927 18
  • Emma 发表了帖子 2017-02-25
    回想起来我们30多年来靠抢跑培养了这么多尖子学生、竞赛的获奖者、金牌得主,可我们并没有看到当初我们期望的从他们之中产生很多科学领域的大师,至少现在还没有。刚出生的孩子并没有什么区别,为何三年、六年、九年成长之后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走出了不同的道路?这个差异就是由家庭造成的。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千万不要认为上名校才是决定一生;夫妻关系永远首要重要,千万不要把孩子放在首要位,凡是把孩子放在首要位的,等待这个家庭的多半是悲剧;永远要保持沟通,家长的言行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孩子的任何缺点和优点都与家长有关,不了解孩子就没有成功的教育。别把自己的梦想附加给孩子的未来家庭教育的确是全社会都非常关注的。前两年我谈过一个观点,中国自古以来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如此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所谓的重视多多少少有一些扭曲,但是总体来说,每一次有关家庭教育这样的活动,可以看到座无虚席,这反映了我们社会的一种心态。但是,正是由于对家庭教育的高度关注,也使得今天的教育产生了许许多多过去还没有产生过的问题。每个即将当父母或者已经成为父母的人都对即将出生或者即将长成的孩子有着许许多多的要求,有着许许多多的梦想和许许多多的希望
    1606 3
  • Emma 发表了帖子 2017-02-24
    全球的百万富翁们,都在加快搬家速度。全球总共有大约1360万名百万富豪,财富合计高达69万亿美元,但他们大多并不满足于他们现居住的国家。其中,有8.2万百万富豪在2016年完成移民。相比2015年的6.4万,增长了将近30%。而得益于这些举家迁移的富翁们,澳大利亚成为较大的赢家,法国却忍不住痛哭不已。沙滩阳光是绝招,澳大利亚颇受青睐财富研究公司新寰球财富(New World Wealth),基于财富统计、物业数据、投资者签证信息和对移民专家、第二公民平台、财富管理人员和物业代理的采访,推出新近研究报告。在过去的2016年,近11,000位百万富翁移民到澳大利亚。这个数据,与2015年的8000人相比,更是大幅上升了不少。曾经,美国和英国吸引了大量的有钱人,是富翁们传统上的移民选择。但如今,澳大利亚的魅力远胜于美国、英国,成为富翁们,特别是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富翁们的首要选择。为什么他们会不约而同地选择澳大利亚呢?根据新寰球财富的研究,这些富豪们多是被澳大利亚的生活方式所吸引。慢节奏的生活,工作劳累之余,能让人在阳光沙滩好好地放松一把。同时,把家安置在澳大利亚,也能享受到它远胜于
    1915 1
  • AmyQue 回复了帖子 2017-02-22
    每个国家都有好的方面和有待改进的一面……移民美国二十多年....当你习惯了...一切都好!现在当我听着家人好友都在说空气质量指数如何差.....假冒产品.....小孩上课考试有多累....医院的急诊室里急疹病人连个位置都没有......我在这边可能少了家人朋友在身边....生活很单调....但我知道我无须担心那些大问题时,我在海这边生活的很安逸舒适...谢谢分享!~来自广州的狮子座女生
    离开中国在新西兰定居了一年了,直到现在还是有人不停的问我:为什么去新西兰了定居?中国哪里不好了?问这些话的朋友潜台词是:中国这么大,还搁不下你?我想说就是来到另外一个国家定居了,我不需要给每个人都宣布我来这里的理由,因为每个人的生活方式都不同。不是不需要,我不知道我应该通过什么方式来昭告天下我来新西兰的理由,因为我不是明星我也不是总统我无法召开记者招待会来宣告。也许通过这里可以让大家更能明白我的感受。中国人的观念就是房子,孩子,票子;这个就是中国人的一生。可是我不是这样子的,我不会让房子绑住我拴住我不会为了要有个房子而当个十几年的房奴,这个就是我。可是当我与众不同的时候当然会被很多中国人不理解。还有很多人问我是什么方式移民的?如何办理永久居住权,工作签证,旅游签证的?还有人问我移民难不难?如何在新西兰找工作?很多人想移民却不知道用什么方式移民,很多人都停留在被中介忽悠或者一头雾水的状态。很多人追问我这些,可是往往会问的我头大,因为太多人问我的时间和精力有限。更多人在心目中有个大大的问号:到底中国和新西兰有哪些不同?到底2个国家的优劣都是哪些?到底中国有多差?新西兰有多好?新西兰到底是不
    Rangitoto 6033 5
  • Emma 回复了帖子 2017-02-21
    这可不就是问到我了么
    大家都知道,澳洲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目前只有学前教育和中学教育在移民清单中,所以备受留学生推崇。 必须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要成为澳洲注册教师必须满足两方面的要求:1、Qualifications:首要,要有一个受认可的教育专业学位、文凭或同等学历,如教学学士学位或教育学士学位,主修方向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或中学教育等,且这些课程必须至少是四年全日制的课程,或同等的非全日制课程;这些课程中必须提供至少1年的教师职前首期培训,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学习和至少45天的督导教学实习。第二,也可以先获得一个非教育类专业学位、文凭或同等学历(如文学士、理学士等),且这些课程必须至少是三年全日制的课程,或同等的非全日制课程。同时,再获得一个受认可的研究生课程,如教育学研究生文凭或教育学学士学位(转换课程),且这些课程必须至少是一年全日制的课程,或同等的非全日制课程;这些课程中必须提供教学方法的学习及教学实习。2、English requirement:首要,IELTS(Academic),有效期为申请注册两年内,成绩要求为总分7.5,听、说至少8分,读、写至少7分
    Emma 3874 9
  • Emma 回复了帖子 2017-02-21
    没查 可以去招聘网站看看
    大家都知道,澳洲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包括初中和高中)。目前只有学前教育和中学教育在移民清单中,所以备受留学生推崇。 必须满足这两方面的要求 要成为澳洲注册教师必须满足两方面的要求:1、Qualifications:首要,要有一个受认可的教育专业学位、文凭或同等学历,如教学学士学位或教育学士学位,主修方向包括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或中学教育等,且这些课程必须至少是四年全日制的课程,或同等的非全日制课程;这些课程中必须提供至少1年的教师职前首期培训,其中包括教学方法的学习和至少45天的督导教学实习。第二,也可以先获得一个非教育类专业学位、文凭或同等学历(如文学士、理学士等),且这些课程必须至少是三年全日制的课程,或同等的非全日制课程。同时,再获得一个受认可的研究生课程,如教育学研究生文凭或教育学学士学位(转换课程),且这些课程必须至少是一年全日制的课程,或同等的非全日制课程;这些课程中必须提供教学方法的学习及教学实习。2、English requirement:首要,IELTS(Academic),有效期为申请注册两年内,成绩要求为总分7.5,听、说至少8分,读、写至少7分
    Emma 3874 9
  • Emma 回复了帖子 2017-02-21
    【图片】 || 回复:枫林鸟*多伦多是的, 尤其是年龄增长, 自爱也要增多
    一直都听说西方女性很独立,尤其是在婚姻关系上,而真正眼见为实却是在移民加国之后。男欢女爱,合则好,不合则分,没有半点含糊,更是极少哭哭啼啼自怨自艾。相对于中国优质剩女多而不得不屈尊下嫁的现象,西方女性在对待婚姻上的某些态度还是挺让我欣赏的。都说婚姻是穿在脚上的鞋子. 那么, 如果鞋子不合脚, 你是否会坚定地甩掉它? 甩掉后你是觉得怅然若失还是痛快淋漓? 你会很快地套上另一双新鞋子吗, 还是愿意享受"赤脚"的快乐?在强调女权意识和追求自由平等的西方社会, 失婚的女性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那就是都很坚强独立. 她们认为, 既然完美的婚姻可遇不可求, 那收关的底线就是不能再失去自我.我在多伦多市议会工作期间, 我所在的市议员办公室共有四位助理. 非常凑巧, 我们四位女性分别处于四种婚姻状态: 已婚的我蜗居围城, 暂时还没有冲破它的迹象, 可我的同事们却各有各的精彩.四十二岁的玛琳与老公分居, 独自一人居住在市中心一套单身公寓里, 无牵无挂. 她是个瘦高个儿的黑人女孩, 嫁给了一位做电脑程序设计的白人男子, 结婚三年后两人就
  • Emma 回复了帖子 2017-02-21
    【图片】抱抱,现在确实开放了不少,听家人讲当初抓超生的,太可怕太残忍了
    也许没几个人相信:早在1878年(清朝光绪四年),德国就建立了产假制度,共3周。这便是一些西方国家态度:孩子是家庭的支柱,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资产,而不是负担。在拐角,看到一个不同的寰球春节期间,比逼婚更火的话题,恐怕就是“逼生”了。父母逼、亲戚催、邻居问,都在眼巴巴等着生了一个,生两个。政府也给力: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为大家生二孩彻底清除了政策障碍。山东菏泽一对夫妻身体力行,前段时间二胎生下4胞胎,出生10天,就花了10多万……生不起、养不起、不敢生,是中国年轻夫妻当前面临较大和最现实的问题。01残酷的老龄化,将击垮社会现实是,2016年“全面二孩”后,全国出生人口1750万,远低于预期的2000~2300万,比2015年也仅增加100万左右。2015年总和生育率中国仅为1.05,已是全球较低,而要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这个数字至少要达到2.1。其实,日本、韩国、台湾等后发国家(地区)的经验早已说明:人口生育率一旦掉头向下,是十分难以逆转的,向下也许就是只此方向。中国生育率及比较巨大的负面后果显而易见。整个国家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性别比例前所未有“夸张性”
    Emma 5106 8
  • Emma 回复了帖子 2017-02-21
    是的!
    也许没几个人相信:早在1878年(清朝光绪四年),德国就建立了产假制度,共3周。这便是一些西方国家态度:孩子是家庭的支柱,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资产,而不是负担。在拐角,看到一个不同的寰球春节期间,比逼婚更火的话题,恐怕就是“逼生”了。父母逼、亲戚催、邻居问,都在眼巴巴等着生了一个,生两个。政府也给力: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为大家生二孩彻底清除了政策障碍。山东菏泽一对夫妻身体力行,前段时间二胎生下4胞胎,出生10天,就花了10多万……生不起、养不起、不敢生,是中国年轻夫妻当前面临较大和最现实的问题。01残酷的老龄化,将击垮社会现实是,2016年“全面二孩”后,全国出生人口1750万,远低于预期的2000~2300万,比2015年也仅增加100万左右。2015年总和生育率中国仅为1.05,已是全球较低,而要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这个数字至少要达到2.1。其实,日本、韩国、台湾等后发国家(地区)的经验早已说明:人口生育率一旦掉头向下,是十分难以逆转的,向下也许就是只此方向。中国生育率及比较巨大的负面后果显而易见。整个国家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性别比例前所未有“夸张性”
    Emma 5106 8
  • Emma 回复了帖子 2017-02-21
    【图片】
    也许没几个人相信:早在1878年(清朝光绪四年),德国就建立了产假制度,共3周。这便是一些西方国家态度:孩子是家庭的支柱,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资产,而不是负担。在拐角,看到一个不同的寰球春节期间,比逼婚更火的话题,恐怕就是“逼生”了。父母逼、亲戚催、邻居问,都在眼巴巴等着生了一个,生两个。政府也给力: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为大家生二孩彻底清除了政策障碍。山东菏泽一对夫妻身体力行,前段时间二胎生下4胞胎,出生10天,就花了10多万……生不起、养不起、不敢生,是中国年轻夫妻当前面临较大和最现实的问题。01残酷的老龄化,将击垮社会现实是,2016年“全面二孩”后,全国出生人口1750万,远低于预期的2000~2300万,比2015年也仅增加100万左右。2015年总和生育率中国仅为1.05,已是全球较低,而要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这个数字至少要达到2.1。其实,日本、韩国、台湾等后发国家(地区)的经验早已说明:人口生育率一旦掉头向下,是十分难以逆转的,向下也许就是只此方向。中国生育率及比较巨大的负面后果显而易见。整个国家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性别比例前所未有“夸张性”
    Emma 5106 8
  • Emma 回复了帖子 2017-02-21
    那就去国外,想生几个生几个
    也许没几个人相信:早在1878年(清朝光绪四年),德国就建立了产假制度,共3周。这便是一些西方国家态度:孩子是家庭的支柱,更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资产,而不是负担。在拐角,看到一个不同的寰球春节期间,比逼婚更火的话题,恐怕就是“逼生”了。父母逼、亲戚催、邻居问,都在眼巴巴等着生了一个,生两个。政府也给力: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为大家生二孩彻底清除了政策障碍。山东菏泽一对夫妻身体力行,前段时间二胎生下4胞胎,出生10天,就花了10多万……生不起、养不起、不敢生,是中国年轻夫妻当前面临较大和最现实的问题。01残酷的老龄化,将击垮社会现实是,2016年“全面二孩”后,全国出生人口1750万,远低于预期的2000~2300万,比2015年也仅增加100万左右。2015年总和生育率中国仅为1.05,已是全球较低,而要保持人口规模基本稳定,这个数字至少要达到2.1。其实,日本、韩国、台湾等后发国家(地区)的经验早已说明:人口生育率一旦掉头向下,是十分难以逆转的,向下也许就是只此方向。中国生育率及比较巨大的负面后果显而易见。整个国家人口老龄化日趋严重,性别比例前所未有“夸张性”
    Emma 5106 8
  • Emma 回复了帖子 2017-02-21
    【图片】
    2017年,想必大家也在元旦那几天被央行重新规划的换汇要求给震惊了!虽然不涉及留学,旅游换汇的限额,但是在申请上需要多填写一些资料至于买房子的。。。。此处省略100字,嘿嘿。新年伊始,大家也知道人民币跌了好久了,眼看着人民币要破7的时候(两次“被”破7)的时候,又是央行,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大战华尔街精英,一路拉升2000点,一鼓作气把几个月的贬值拉了回来。一瞬间大仓位空头全部被血洗。。。但是呢,有一个特别让人无语的事情发生了,讲道理。如果在别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暴涨,兑换澳元应该成本更低。然而,这个寰球上并不是那么多道理可讲,或者说,”其他因素不变”这一种理想情景在现实中实在是罕见。人民币和澳元呢,都属于非美货币,在2016年收关两个月的美金狂飙中都十分受伤。而大家也多少了解到,澳元相对于人民币来讲,波动性往往更为剧烈,那么在特朗普上台引发的美金上涨中自然也是首当其冲的从天台跳了下来,相对于夺去了大多媒体头条的人民币来讲,澳元实际上已经成为弱势货币,导致澳元兑人民币一度跌破5.00大关。而近期呢,随着未来风险事件的增多,市场也不确定大嘴的特朗普会不会像他承诺的一样减税吸
    Emma 3497 8
  • Emma 回复了帖子 2017-02-21
    换汇啊
    2017年,想必大家也在元旦那几天被央行重新规划的换汇要求给震惊了!虽然不涉及留学,旅游换汇的限额,但是在申请上需要多填写一些资料至于买房子的。。。。此处省略100字,嘿嘿。新年伊始,大家也知道人民币跌了好久了,眼看着人民币要破7的时候(两次“被”破7)的时候,又是央行,在离岸人民币市场大战华尔街精英,一路拉升2000点,一鼓作气把几个月的贬值拉了回来。一瞬间大仓位空头全部被血洗。。。但是呢,有一个特别让人无语的事情发生了,讲道理。如果在别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人民币暴涨,兑换澳元应该成本更低。然而,这个寰球上并不是那么多道理可讲,或者说,”其他因素不变”这一种理想情景在现实中实在是罕见。人民币和澳元呢,都属于非美货币,在2016年收关两个月的美金狂飙中都十分受伤。而大家也多少了解到,澳元相对于人民币来讲,波动性往往更为剧烈,那么在特朗普上台引发的美金上涨中自然也是首当其冲的从天台跳了下来,相对于夺去了大多媒体头条的人民币来讲,澳元实际上已经成为弱势货币,导致澳元兑人民币一度跌破5.00大关。而近期呢,随着未来风险事件的增多,市场也不确定大嘴的特朗普会不会像他承诺的一样减税吸
    Emma 3497 8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