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4-05
    呵呵, 这是做父母最能安慰自己的话【图片】
    随着海外移民的增多,我们下一代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CBC (Canadian Born Chinese), BBC (British Born Chinese) 们,俗称黄皮白心的“香蕉人”。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移民孩子的讨论: 你是鼓励并尊重你的孩子融入西方社会, 还是不停在他们身上烙上----你永远是中国人! 在讲到爱国的问题上, 你是希望他更爱中国还是美国/加拿大?这让我想起来加拿大不久我们全家聊起的"CANADIAN CHINESE"的话题. 喜欢飞机的儿子说他将来想当一名加拿大空军战士. 老爸听了立刻问他:"要是加拿大和中国打仗, 你会帮谁?" "...喔...这..." 单纯的儿子顿时语塞, 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想过这类问题. 正在他犹豫的时候, 我忍不住责怪老公:"你自己把他带来加拿大, 却要他去面对这个难题. 这不公平嘛!"难道不是吗? 在这个连大人自己都困惑的问题上, 为什么要逼孩子呢? 我开始同情起那些"香蕉&qu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4-05
    陷阱倒不至于, 毕竟是五大银行之一, 哪能随便公布假消息. 但问题是, 每个人的条件不同, 能否真的 那么容易得到贷款才是关键
    嗨, 这是今天的本地新闻, 又讲房产! 腻不腻呀, 可是没办法, 关心它的人太多了!我不做评论, 原样转贴给大家看看. (消息来源: 多伦多加国无忧网)---------------------------------------------------------------------------------------------------CIBC银行率先放开留学生买房贷款:随便贷自从联邦政府推出严格限制贷款政策以来,一大批不符合条件的本地人被挡在门外,但是有钱的外国人则大受银行欢迎,来自寰球各地的留学生成为加拿大房地产业的新宠。面对不断收紧的针对外国人贷款政策,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率先宣布放宽国际留学生买房政策,房贷额度不设上限,购买房产也不必登记在父母名下。目前各大银行对国际留学生借款买房的普遍政策是首付35%要求留学生出具父母的资产和收入证明购买房产必须登记在留学生和其父母的共同名下。因为饱受批评,早在去年有银行收紧留学生贷款政策,要求首付50%,而且有较高额度限制,但传说中的不给外国人贷款政策从没有一家银行真正实行。据中国网站Juwai.com与苏富比国际地产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04-05
    随着海外移民的增多,我们下一代中已经有越来越多的ABC(American Born Chinese), CBC (Canadian Born Chinese), BBC (British Born Chinese) 们,俗称黄皮白心的“香蕉人”。最近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移民孩子的讨论: 你是鼓励并尊重你的孩子融入西方社会, 还是不停在他们身上烙上----你永远是中国人! 在讲到爱国的问题上, 你是希望他更爱中国还是美国/加拿大?这让我想起来加拿大不久我们全家聊起的"CANADIAN CHINESE"的话题. 喜欢飞机的儿子说他将来想当一名加拿大空军战士. 老爸听了立刻问他:"要是加拿大和中国打仗, 你会帮谁?" "...喔...这..." 单纯的儿子顿时语塞, 因为他压根儿就没想过这类问题. 正在他犹豫的时候, 我忍不住责怪老公:"你自己把他带来加拿大, 却要他去面对这个难题. 这不公平嘛!"难道不是吗? 在这个连大人自己都困惑的问题上, 为什么要逼孩子呢? 我开始同情起那些"香蕉&qu
    3461 1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4-03
    哇, 果真是魁省教育的指南! 【图片】
    蒙特利尔2017年最适合留学的100座城市的新近发布,我们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击败去年的头名法国巴黎成为理想留学城市之首,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双语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和包容性,加拿大的这座“文化之都”在新学生观(给予学生与毕业生的全球调查)等六项指标中都表现相当强势。另外加拿大其他城市也是成绩不俗:温哥华第10位、多伦多第11位、渥太华第26位、魁北克第72位。随着国内对加拿大教育认知度的逐渐加深,继温哥华、多伦多之后,有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来到魁北克来到蒙特利尔进修学业。原因在于它的优势不仅仅是有加拿大很好的大学,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掌握英、法两门语言,同时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学生毕业之后比其他省份更容易取得加拿大永居卡(枫叶卡)。那到底您/您的孩子是否适合这里呢?我们来看看魁北克省的书总归是怎么读的!学前2年(5-6岁);小学6年(7-12岁);中学5年(13-17岁)【高中毕业时相当于国内高二】大专2年/3年【这个阶段是魁省特有的教育体系,在这个阶段完成相当于高三及大一的课程】大学&
    cassie耶努斯 6619 10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04-03
    嗨, 这是今天的本地新闻, 又讲房产! 腻不腻呀, 可是没办法, 关心它的人太多了!我不做评论, 原样转贴给大家看看. (消息来源: 多伦多加国无忧网)---------------------------------------------------------------------------------------------------CIBC银行率先放开留学生买房贷款:随便贷自从联邦政府推出严格限制贷款政策以来,一大批不符合条件的本地人被挡在门外,但是有钱的外国人则大受银行欢迎,来自寰球各地的留学生成为加拿大房地产业的新宠。面对不断收紧的针对外国人贷款政策,加拿大帝国商业银行(CIBC)率先宣布放宽国际留学生买房政策,房贷额度不设上限,购买房产也不必登记在父母名下。目前各大银行对国际留学生借款买房的普遍政策是首付35%要求留学生出具父母的资产和收入证明购买房产必须登记在留学生和其父母的共同名下。因为饱受批评,早在去年有银行收紧留学生贷款政策,要求首付50%,而且有较高额度限制,但传说中的不给外国人贷款政策从没有一家银行真正实行。据中国网站Juwai.com与苏富比国际地产
    2614 4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4-03
    行业有分类, 术业有专攻. 确实, 技工吃香, 这不仅在加拿大, 在很多欧美国家都一样
    来加拿大千万别瞧不起"蓝领"!加拿大统计局的调查显示,加拿大技工的平均时薪较其他职位(21.02元)高6.2%。技工中以电工(25.26元),起重机操作员(24.61元),水喉工(24.10元)平均时薪较高;石匠(21.23元)及其他建筑业技工(19.24元)。这些"蓝领"工种的起薪和时薪远高于一般的"白领"。有分析指出,很多技术工作都面对大批员工退休,加上青少年抗拒入行,愿意提供学徒训练的雇主裹足不前等,加拿大技工(skilled trades workers)未来面临严重短缺.根据安省劳动短缺联盟(Ontario's WorkForce Shortage Coalition)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安省於2025年前,将面临36.4万名技工短缺的问题。业界普遍认为,解决劳工短缺问题,刻不容缓。但该会未能具体点出未来人手最短缺的工种。两级政府及职业训练学院一直强调技工就业机会高,任学徒时即可赚取工资,且薪金亦较一般非技术性的工作为高,但仍未能吸引太多年轻人入行。原因是一般人认为技术性工作肮脏,粗鲁,不受别人尊重,令人却步。过程迂回令年轻人犹豫加拿大学徒论坛(Canadian App
    Ticy_W 6201 4
  • cassie耶努斯 发表了帖子 2017-04-03
    蒙特利尔2017年最适合留学的100座城市的新近发布,我们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击败去年的头名法国巴黎成为理想留学城市之首,因为文化的多样性、双语环境、以学生为中心、和包容性,加拿大的这座“文化之都”在新学生观(给予学生与毕业生的全球调查)等六项指标中都表现相当强势。另外加拿大其他城市也是成绩不俗:温哥华第10位、多伦多第11位、渥太华第26位、魁北克第72位。随着国内对加拿大教育认知度的逐渐加深,继温哥华、多伦多之后,有更多的学生和家长选择来到魁北克来到蒙特利尔进修学业。原因在于它的优势不仅仅是有加拿大很好的大学,学生在毕业之后可以掌握英、法两门语言,同时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学生毕业之后比其他省份更容易取得加拿大永居卡(枫叶卡)。那到底您/您的孩子是否适合这里呢?我们来看看魁北克省的书总归是怎么读的!学前2年(5-6岁);小学6年(7-12岁);中学5年(13-17岁)【高中毕业时相当于国内高二】大专2年/3年【这个阶段是魁省特有的教育体系,在这个阶段完成相当于高三及大一的课程】大学&
    6619 10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30
    这是什么时候的文章? 现在的新西兰还有如此种种对华人不了解和不接受的现象? 第二代移民还会有这么强烈的不融入感? 放在二十年前我可能理解, 但放在今天, 我不相信. 除非家庭教育让孩子变成了左右不适的夹心层. 新西兰社会的包容性我相信也和加拿大一样吧? 我的孩子们没有作者这样的困惑, 他们是本地长大, 同学也是来自各个族裔, 大家说的是地道英语, 彼此融洽, 根本不存在身份认知问题. 会讲中文但不会写, 那并不妨碍他们做成中西混合的Canadian Chinese. 
    在亚裔移民越来越多的新西兰生活,黑头发黄皮肤的我们到底会有怎样的体验呢?一位10岁起就跟随父母移民新西兰的华人男孩讲了他自己的感受。你为什么想移民国外?面对这个问题,我猜想很多人的答案是:为了孩子,为了后代。多年来,很多中国父母穷极一生做着一场移民国外的梦。“国外空气好”“国外压力小”“国外更自由”“国外更体面”……因为这些种种“优点”,他们认为孩子在国外能获得比中国更好的未来。为了这个梦,很多父母不惜一切把孩子送出国,梦想着他们在异乡能出人头地。和去年爆红的电视剧《小别离》里一样,无数父母觉得出国要趁早,年龄越小适应能力越强。但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大部分中国父母决定把年幼的子女带到国外或者在国外生孩子的时候,根本没弄清楚在他国文化中长大总归对华裔孩子到底有多么大的负面影响,对他们的归属感、认同感,搭建人脉圈子的能力,将来的职业生涯的发展,有多大的打击。“后来,我再也没有带过饺子去学校。”10岁那年,我跟着爸妈首要次踏上新西兰的土地,在那之前,我对这个国家毫无了解。从小我就随父母在国内辗转生活过几个城市,那时候的我还以为这不过是换了一个比较远的地方,然而,到了这里,我发现一切都不一样了
    岑寂 3875 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30
    就是嘛!【图片】
    移民圈里一直不乏关于未来职业的讨论. 最近讨论的话题就是看似蓝领却可比白领的技工一族: 水电管道暖气安装等自雇型技工职业.虽然我不是干这一行的, 但生活在加拿大的人对这一行都很熟悉, 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也许用不着跟大学教授打交道, 可必须得跟他们有来往!坦白讲, 国内很多人对国外的这种技工类工作很不了解, 也有不少偏见. 其实, 这一类技工是属于高薪一族, 本地很多白人都干这个, 不仅薪资足够养活全家, 而且从业人员从来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首要, 这种职业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需要学习, 进修, 实习磨练, 收关考取营业执照; 第二, 这种工作一般都是自雇型(self-employed), 即拿到牌照后自己开公司营业, 接单干活, 按件收费, 收费标准也在行业内有基本规定, 能充分体现所付出的劳动的价值; 第三, 因为是自雇, 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以鼓励更多人自立谋生, 同时也增加就业率. 和在写字楼里敲键盘的白领工作一样, 他们也都是靠自己的技术和劳动挣钱谋生的, 是应该获得尊重的职业. 所以, 整体来讲, 这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03-30
    移民圈里一直不乏关于未来职业的讨论. 最近讨论的话题就是看似蓝领却可比白领的技工一族: 水电管道暖气安装等自雇型技工职业.虽然我不是干这一行的, 但生活在加拿大的人对这一行都很熟悉, 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们也许用不着跟大学教授打交道, 可必须得跟他们有来往!坦白讲, 国内很多人对国外的这种技工类工作很不了解, 也有不少偏见. 其实, 这一类技工是属于高薪一族, 本地很多白人都干这个, 不仅薪资足够养活全家, 而且从业人员从来没有低人一等的感觉.首要, 这种职业也是有技术含量的, 需要学习, 进修, 实习磨练, 收关考取营业执照; 第二, 这种工作一般都是自雇型(self-employed), 即拿到牌照后自己开公司营业, 接单干活, 按件收费, 收费标准也在行业内有基本规定, 能充分体现所付出的劳动的价值; 第三, 因为是自雇, 政府给予税收优惠政策, 以鼓励更多人自立谋生, 同时也增加就业率. 和在写字楼里敲键盘的白领工作一样, 他们也都是靠自己的技术和劳动挣钱谋生的, 是应该获得尊重的职业. 所以, 整体来讲, 这
    3.2w 3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29
    嗯, 我还觉得某些乞讨者还蛮有素质的
    这是今天上班的地铁上看到的一幅图景: 白领和流浪汉同座.那女孩一上车就坐在旁边了. 车厢并不拥挤, 她如果真的在意, 完全可以走开. 可她没有, 若无其事地坐下, 拿出iPad来看, 直到到站下车.我就坐在对面. 老实讲, 若不是在流浪汉之前上的车,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这么坦然地同座. 必须承认, 我心底里仍有某些情绪: 一丝害怕, 一丝嫌弃, 一丝不可言喻的抵触. 但我没有走开. 后来又上来一位女士, 一样也是坦然地坐在他旁边, 一样平静地读手中的书.是的, 在我出国之前, 我真不太懂得什么叫包容, 而那些所谓多元并存海纳百川之类的话也只是书本上的概念而已. 我是在移民之后才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加拿大人的包容的, 也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正含义: 你抱怨某些人歧视你, 别忘了自己也在歧视某些人. 是的, 我们自己仍需改造.说起流浪汉, 很多人疑问,都说加拿大是福利社会, 那怎么解释路边乞讨的现象呢? 乞讨者总归靠什么生活? 加拿大人又是怎么对待乞丐的呢? 别以为这个话题离你很远, 其实可以从这里看看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29
    呵呵, 触动你移民了? 【图片】
    这是今天上班的地铁上看到的一幅图景: 白领和流浪汉同座.那女孩一上车就坐在旁边了. 车厢并不拥挤, 她如果真的在意, 完全可以走开. 可她没有, 若无其事地坐下, 拿出iPad来看, 直到到站下车.我就坐在对面. 老实讲, 若不是在流浪汉之前上的车,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这么坦然地同座. 必须承认, 我心底里仍有某些情绪: 一丝害怕, 一丝嫌弃, 一丝不可言喻的抵触. 但我没有走开. 后来又上来一位女士, 一样也是坦然地坐在他旁边, 一样平静地读手中的书.是的, 在我出国之前, 我真不太懂得什么叫包容, 而那些所谓多元并存海纳百川之类的话也只是书本上的概念而已. 我是在移民之后才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加拿大人的包容的, 也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正含义: 你抱怨某些人歧视你, 别忘了自己也在歧视某些人. 是的, 我们自己仍需改造.说起流浪汉, 很多人疑问,都说加拿大是福利社会, 那怎么解释路边乞讨的现象呢? 乞讨者总归靠什么生活? 加拿大人又是怎么对待乞丐的呢? 别以为这个话题离你很远, 其实可以从这里看看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29
    嗯, 我也是, 而且印象很深很深
    这是今天上班的地铁上看到的一幅图景: 白领和流浪汉同座.那女孩一上车就坐在旁边了. 车厢并不拥挤, 她如果真的在意, 完全可以走开. 可她没有, 若无其事地坐下, 拿出iPad来看, 直到到站下车.我就坐在对面. 老实讲, 若不是在流浪汉之前上的车,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这么坦然地同座. 必须承认, 我心底里仍有某些情绪: 一丝害怕, 一丝嫌弃, 一丝不可言喻的抵触. 但我没有走开. 后来又上来一位女士, 一样也是坦然地坐在他旁边, 一样平静地读手中的书.是的, 在我出国之前, 我真不太懂得什么叫包容, 而那些所谓多元并存海纳百川之类的话也只是书本上的概念而已. 我是在移民之后才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加拿大人的包容的, 也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正含义: 你抱怨某些人歧视你, 别忘了自己也在歧视某些人. 是的, 我们自己仍需改造.说起流浪汉, 很多人疑问,都说加拿大是福利社会, 那怎么解释路边乞讨的现象呢? 乞讨者总归靠什么生活? 加拿大人又是怎么对待乞丐的呢? 别以为这个话题离你很远, 其实可以从这里看看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29
    谢谢同感【图片】
    在我们的朋友圈里, 有几对丁克夫妻. 每当我们为孩子奔忙的时候, 他们都在开心地享受生活. 他们也是上班挣钱的打工族, 但八小时之外就完全是自由人了: 滑雪, 攀岩, 钓鱼, 潜水, 射击, 打猎, 划艇, 风帆, 摄影, 写作, 练书法等等, 各种玩法不一而足, 生活一点儿不寂寞. 我当然不是鼓吹丁克一族的生活方式----我自己还是一双儿女的母亲呢, 但那也确实让我想到, 在声声”为了孩子”的呼吁背后, 是不是也藏着我们应从自身角度去考虑的东西呢? 移民, 这人生较大的跨越, 是应萌动于我们自己内心的剖析吧? ……也许, 你想改变你现有的格局? 格局是什么? 物化地说, 也是按国人如今通常的说法, 就是你生活在几线城市----你周围的人是大都市般见惯不怪的陌生邻居还是小县城里喜欢嚼舌根的长舌妇? 你所处的人文环境是目光高远天外有天的竞争氛围, 还是井底之蛙安分守己的知足状态? 反正你就想改变, 想跳出祖辈既定的框架. 跳去哪里呢? 既然是跳, 别忘了你还可以漂洋过海跳得更远! 中国有北上广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发表了帖子 2017-03-29
    这是今天上班的地铁上看到的一幅图景: 白领和流浪汉同座.那女孩一上车就坐在旁边了. 车厢并不拥挤, 她如果真的在意, 完全可以走开. 可她没有, 若无其事地坐下, 拿出iPad来看, 直到到站下车.我就坐在对面. 老实讲, 若不是在流浪汉之前上的车, 我不知道自己能否这么坦然地同座. 必须承认, 我心底里仍有某些情绪: 一丝害怕, 一丝嫌弃, 一丝不可言喻的抵触. 但我没有走开. 后来又上来一位女士, 一样也是坦然地坐在他旁边, 一样平静地读手中的书.是的, 在我出国之前, 我真不太懂得什么叫包容, 而那些所谓多元并存海纳百川之类的话也只是书本上的概念而已. 我是在移民之后才实实在在地体验到加拿大人的包容的, 也才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真正含义: 你抱怨某些人歧视你, 别忘了自己也在歧视某些人. 是的, 我们自己仍需改造.说起流浪汉, 很多人疑问,都说加拿大是福利社会, 那怎么解释路边乞讨的现象呢? 乞讨者总归靠什么生活? 加拿大人又是怎么对待乞丐的呢? 别以为这个话题离你很远, 其实可以从这里看看
    2552 6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28
    烟波林野秋意然, 我心只在山水间
    前面一连发了四篇加拿大落基山脉的游记, 希望大家喜欢这是本次游记的收关一篇, 也是风光特辑----我家摄影师镜头下的魅力雪山. 来加拿大十多年, 他的本职工作是IT, 但摄影却是"业余当作专业玩"的那种, 一不小心成了本地知名摄影师. 每次我们出门旅游时, 我拍的是人文景观, 而他专注风光摄影, 是纯粹的艺术创作. 加拿大西岸的落基山脉是他的拍摄圣地, 去了不知多少次, 我这次就选一些图片和大家分享吧. 准备来加拿大的朋友们, 别忘了来这里看看, 班芙一带可是全球公认的寰球级旅游地噢!有网友问, 你家摄影师老公拍出的图片是不是漂亮得不太真实? 现实的景色真的有那么美吗?嗯, 这么说吧, 如果天公作美, 如果你能在早上四点就起床, 或到了晚上九十点还在林中徘徊, 那你肯定能看到无限美景----但遗憾的是, 大多数人无法做到, 可摄影师能做到, 而且心甘情愿乐在其中, 所以他能把你我这些懒散的到此一游者看不到的奇妙大自然定格在图画中.(注: 图文皆原创, 转载请注明)(HERBER LAKE, BA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28
    谢谢欣赏!【图片】
    前面一连发了四篇加拿大落基山脉的游记, 希望大家喜欢这是本次游记的收关一篇, 也是风光特辑----我家摄影师镜头下的魅力雪山. 来加拿大十多年, 他的本职工作是IT, 但摄影却是"业余当作专业玩"的那种, 一不小心成了本地知名摄影师. 每次我们出门旅游时, 我拍的是人文景观, 而他专注风光摄影, 是纯粹的艺术创作. 加拿大西岸的落基山脉是他的拍摄圣地, 去了不知多少次, 我这次就选一些图片和大家分享吧. 准备来加拿大的朋友们, 别忘了来这里看看, 班芙一带可是全球公认的寰球级旅游地噢!有网友问, 你家摄影师老公拍出的图片是不是漂亮得不太真实? 现实的景色真的有那么美吗?嗯, 这么说吧, 如果天公作美, 如果你能在早上四点就起床, 或到了晚上九十点还在林中徘徊, 那你肯定能看到无限美景----但遗憾的是, 大多数人无法做到, 可摄影师能做到, 而且心甘情愿乐在其中, 所以他能把你我这些懒散的到此一游者看不到的奇妙大自然定格在图画中.(注: 图文皆原创, 转载请注明)(HERBER LAKE, BA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28
    那是当然. 好人居多, 不就是要这个高比例嘛 
    人生, 除了家人的幸福健康, 除了房子车子和票子, 还有什么是我们必须珍惜的? 或者问, 移民来加拿大, 这个国家最吸引我们的是什么? 作为移民, 十多年来有太多太多让我们感动和触动的事情, 久而久之似乎都习以为常, 但当我们回忆过往, 我们明白, 选择移居这块土地是对的, 这个社会所给予的也是符合我们的梦想和初衷的. 不是物质, 不是硬件, 更多的, 是那些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触动你内心和改变你观念的软性的社会本质. 我们都知道, 单讲硬件, 中国是目前寰球上少有的”发达”国家, 因为一切都是三十年之内的新设施 ---- 各大城市高楼林立, 而美加新澳等移民国家的城市都被移民们戏称为”村”或”屯”----返朴归真的乡土特色不言而喻; 中国北上广的地铁从站台到火车都是崭新的, 而巴黎伦敦纽约多伦多的地铁都是半个或一个世纪之老旧, 光鲜程度不可同日而语…… 诸如此类, 有很多原因, 让我们不能对这块生养自己的土地痛快地说走就走, 不能了断地说移就移. 是的, 孰好孰坏, 岂是三言两语可以理清? 那么, 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 “发达”之下我们还缺什么? 缺的东西去哪里能找到?
  • cassie耶努斯 回复了帖子 2017-03-28
    哈哈,各种样式的都有。还有一种是开放式的能看到火,很多人在那烤棉花糖吃
    蒙特利尔枫糖节,法语名“Cabane Panache et Bois rond”,每年3月的收关一个周末在蒙特利尔在Wellington大街举办(De l'Eglise地铁站出来就是),今年是第七个年头了。枫糖节是一个用美食与音乐来庆祝枫糖浆收获的季节,街道两旁是各色的美食,多数与枫糖有关,几个舞台交错上演音乐表演,吸引前来游玩的一大票群众随音乐起舞说起童趣,枫糖节真的是为孩子准备的节日。枫糖培根,枫糖华夫饼等各式枫糖美食,甜甜的美味正是孩子的较爱;锯木头滚铁桶滚轮胎曲棍球;拔河飞镖秋千草垛等各种孩子玩耍的小游戏,当然不能少了可爱的小动物。这么热闹的现场,骑警也前来助威,摸着骏马那柔顺的毛发,可以想象骑警们是多么认真的照料自己的做骑。累了坐在草垛上休息一下冷了在火炉旁烤烤火经过紧张而忙碌的工作日后,度过一个这样充满童趣,美食与音乐的周末,让自己重新充满活力,真是非常开心的一件事啊!(首发于公众号:加国in生活)
  • 枫林鸟*加拿大版主 回复了帖子 2017-03-28
    呵呵, 请问楼主这是您的原创吗? 想加精. 也希望您多写! 【图片】
    小外孙降生前夕,我从北京远涉重洋赶到加拿大。女儿出国十年了,我还是首要次来加国看望她,正值美丽的金秋十月,加国秋高气爽的天气,蓝天白云,红枫绿树,都让我心旷神怡。尤其是见到女儿女婿后的兴奋感充满在心中,小外孙即将问世更感到幸福之极。女儿高兴的对我说:“她的预产期还有七天,这个小宝宝 在过着中国时间,白天睡觉,晚上活动,一到晚上他左一拳右一脚的动个不停,根本不让我睡觉。”我笑着说:“噢,跟我一样,都需要倒时差呢!”体验先进的医疗技术到达加拿大的第五天,我刚刚洗去一路风尘,小外孙就迫不及待的要出世。早晨一起来,女儿告诉我:胎儿夜里动的很厉害,清晨有了“见红”的迹象。我明白这是生产前的征兆,告诉她不用着急,女儿打电话向产科医生汇报当前情况,医生也告诉她有阵痛剧烈时再到医院。医院离家很近,开车不到五分钟,所以我们大家并不着急,整整一白天我们好吃好睡,养精蓄锐等待小生命的到来。吃过晚饭,女儿腹疼慢慢加剧。我虽然生 过两个孩子,心里知道女儿现在的疼痛表现不会马上就生,但心里还是有些忐忑,到底生孩子不是开玩笑的大事,夜里万一要生了怎么办呢?于是我们还是开车去医 院让医生检查一番。到了医院直奔妇产科,
    莫莫莫舒 1863 1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