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7
    谢谢支持呀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7
    再来818衣食住行。平心而论,就生活而言,如果你有足够的钱,还是国内过得滋润,过得习惯。具体说说楼主的感受,按照衣食住行的顺序。衣方面,楼主年纪不大,在国内一直是淘宝族,来到加拿大第一个感触就是——真难看!不仅款式老气,而且死大。我不算瘦,居然也能穿最小号,广大国内妹子该怎么活?靴子之难看,令人发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看的牌子有问题,或者萨斯卡通太破。就算是我在国内常买的only之流,这边也难看得惊天动地,实在令人费解。我常常有从淘宝代购的冲动,实在考虑到运费觉得不值。但是加拿大的衣服也有优点,什么呢?便宜!物美和价廉总得占一头,站的就是后面一队。一般的牌子,毛衣基本折过来在人民币200左右,而且是原价,逢年过节常常打折。好牌子货略贵,也在300多左右,依旧经常折。后来我发现,与其买难看的小牌,不如攒钱买大牌。如果赶上outlet打折,范思哲一类的大牌也算不上太贵,比如依旧羊毛大衣,折合人民币1500,算是可以接受的价格。大牌的样式自然不错,否则明星怎么秀?所以楼主个人感觉,加拿大买平价衣服不如国内,牌子货还不错,越大牌越划算,如果你有钱的话。换言之,年轻姑娘买得起的衣服不好看,略有经济实力的熟女可以考虑。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Kornblume 提了问题 2015-12-05
    0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4
    研究生不好申请,一般中介都知道,但是有些不明说罢了。读过本科的学生想过来,多半申请一年的研文,或者再读一个本科。但是从楼主认识的人情况来看,想重读本科也不容易。加拿大大学本科相对容易申请,此人雅思没到要求,但是也拿到了大学的录取通知。萨省大学本科要求雅思6.5,研究生三个6.5,最低不能低于6。但是考过雅思的同学知道,写作上6是很不容易的。总而言之,此人拿到了通知书,但是在申请签证的时候遇到了麻烦。移民官说你为什么有一个本科文凭还要读?可见居心不良,不是想来上学的,大笔一挥拒签了。我说他倒是想读研,经济系那么难申请,你们不让上不是么。可惜签证官不管,依旧拒签。此事让我很困惑,因为身边许许多多人留学澳大利亚和英国,似乎没有这么麻烦,加拿大抽的哪门子风?后来遇到一个人,说的话让楼主觉得很有道理。她说澳大利亚留学容易,但是想要移民,雅思需要考4个7或者4个8,基本很难达到,所以留学生花钱读了书,却很难移民。但是加拿大留学生转移民很容易,只需对口工作一到两年,没有英语要求。因此加拿大对留学审查比较严,等于提前把移民的审查提到了留学这一块。其实如果不是为了移民,加拿大的教育是不如美国的,名校也少的多。我所在的萨省地广人稀气候冷,是留学生最容易移民的省份之一。如果不是这个原因,我也不觉得有多少人回来这地方读书。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4
    因为楼主一直是个学生,就说说我在萨省大学读研的事。这所学校在全加拿大排名第八左右,是一所综合偏理的大学。之所以以它为例,是因为本人在里面混了一年,情况较为了解,其他学校没混过不敢瞎说。楼主本人中文系研究生毕业,来到萨大就没有了对口的专业,于是去很多学院问情况。其中愿意收我的有社会学、语言学和宗教学,但都要求我在本科先选上一年,四五门的课,原因是我专业背景不够。至于教育学,大概也是类似的情况,但是楼主不喜欢教书,所以没有去问。印象最深的是我去英语系问,他们明确回答说我没有受过四年的本科英语教育,不能读研。我说难道我就不能自学么?他们说当然不行。我说那我非得再读四年?一个白发老爷爷笑呵呵地说:那有什么,我爸读律师读了八年呢!于是楼主彻底无语了。其中我还不怕死地去经济系问过,管事的女人鄙夷地望了我一眼,说他们倒是没有专业的要求。“但是我们每年收到几千份申请,只录取三四十人,非专业背景很难入选。”好吧,楼主彻底郁闷了,于是去读了语言学。听说澳大利亚和英国容易换专业,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但是至少以楼主亲身体验,加拿大研究生想换专业是不容易的。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4
    【图片】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花果山下来的 提了问题 2015-12-03
    0
  • 花果山下来的 提了问题 2015-12-03
    0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3
    以我个人为例,一无关系二非名校,留在国内也就是在个不大不小的公司上班,公务员不指望,撑死当个老师,一个月5千,估计差不多。现在虽然我在一家小公司上班,但是比起国内压力无、收入略高,以后工作经验上去了,换个相对好工作还是不难的,全看我个人能不能拼了。国内的许多同胞工作其实是非常非常努力的,整天加班加点,拼上一把老命只想多挣点钱。如果同样的努力放在加拿大,能有多大空间,大家自由想象。如果你有关系有背景,那么出国不是好的选择,加拿大不像中国好吃好玩好逍遥,出了事有人替你兜着。大家都说这里好山好水好无聊,关键看你能不能转变自己。如果你想自主创业,加拿大当然比国内环境宽松,至少不用花大力气疏通关系。如果你想老老实实结婚生子,未来的压力也小得多。如果你喜欢应酬爱热闹,当然还是留在国内的好。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3
    申请学校、找工作当然有技巧的成分在,但是更重要的是你本人的能力。来到加拿大的华人基本都处于同一起跑线,能不能出头全看你自己。即使找不到工作的白人也是一抓一大把,难道能说是有人故意歧视?有不少老移民诚恳地告诉我:刚来一两年,不要急,你认认真真地工作,不要轻易跳槽,五年之后一定会小有所成。我们与白人的差别主要在于英语,连话都说不清楚,怎么去做高层管理、规划,甚至连个简单的文员也不容易。对于那些多少年混不出头的移民,不妨先问问,他的英语怎么样,他对当地文化了解如何?如果你说我说的太虚,我承认。但是我也相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以我身边几个人为例,一个国内农行的高管,女,90年代月收入近万,可以算是很成功了。来到加拿大十几年,从一点英语不会开始打拼,现在自己开办保险公司,月收入过万加币。她当然很能干,有多少人像她一样能干,全看自己的努力程度。我也遇到一些四处乱逛吃福利的老移民,整天在华人圈子里混日子,英语只限于买东西的水平,天天叫嚷找不到工作。这样的人就算呆在国内,是什么货色大家也明白。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3
    你对加拿大留学,或者说西方留学会有什么看法?先让楼主问几个问题:你有没有觉得自己思维受到了应试教育的束缚?你有没有觉得为考试学了很多浪费时间的东西?至少楼主自己是这样觉得的。我在国内读到研究生,来加拿大又学了一段时间,再加上对周围学生的观察,深深感觉到创造性思维和标准答案式思维的差异。举个小小的例子,我无论写申请推荐信,还是填各项表格,总是觉得心里没底,非得上网搜个模版不可,总而言之就是习惯了凡事总有个标准答案。当然这可能是楼主个人的问题,大家见仁见智。但是加拿大的学生从高中开始,便以论文式作业为主。这个内容一点不新鲜,但是大家是否认真考虑过填写“简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三大转折”与“你对纳粹第三帝国的看法”对一个孩子思维的影响?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3
    具体说说,你的专业什么的。其实这件事,不同的人感受不同。有些人找不着工作,心里着急,当然会喷。有些人过得比国内好,当然说好。关键看你自己的情况,表纠结。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3
    哈哈,真的没有冷的太可怕啦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花果山下来的 回复了帖子 2015-12-03
    接下来818加拿大留学,我本人上了一年的学,但认识的学生实在不少,简单讲讲我个人的观察。除了每天吃喝玩乐的富二代留学生,据我本人采访,大约百分之八十的认真学习的留学生,都表示他们希望在毕业后留在加拿大,至少先留一段时间。我前后问过大约五六十人,不多也不少,算是一个值得考虑的现象。有人说加拿大学习轻松,全是玩,下午三点就放学,学到的东西与国内不可同日而语,甚至有人把孩子送回国接受小学和中学教育。但以我个人之见,从孩子长期发展来看,这样做是不明智的。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 花果山下来的 发表了帖子 2015-12-03
    看到很多移民写的加拿大的帖子,感触颇深,也来写一写自己的看法。事先声明,移民并非因为不爱国,而是为了体验一种不同的生活。过去的二十年,我一直在中国生活,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沐浴长大。但寰球之大,辽阔壮丽,有生之年即使不能走遍,也该去不同的地方看一看。机缘巧合之下,我来到了加拿大。虽然生活时间不长,但也有自己的感悟。我所在的地方是加拿大萨斯喀彻温省,一个不甚知名的、寒冷略荒凉的地方。在国内大城市住惯了的我们,初来有很多的不适应,吃住行无一不是问题。在逐渐的适应中,我却也慢慢接触到了加拿大当地的文化。加拿大地广人稀,原因很简单,一个冷字就让人受不了。但中国人往往以东北为标杆衡量加拿大的寒冷,其实是不准确的。以萨省为例,冬季多在零下十几度左右,极寒天气也会低于30度,可算是加拿大最寒冷的省之一。但萨省的广大移民和留学生,并未觉得冷得受不了,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加拿大不像国内,店铺多半临街而立独自成行,加拿大人购物以各种大型超市、商场为主。本地人开车到一个大商场,连吃带买可以逛上大半天。不用多说,类似沃尔玛的超市里当然空调恒温,车里也是一样,只需套上羽绒服从停车场走出来,不到五分钟,当然不会冷得受
    3524 32
  • 花果山下来的 提了问题 2015-12-02
    0
  • 花果山下来的 提了问题 2015-12-02
    0
  • Kornblume 回复了帖子 2015-11-26
    又要等第三轮了吧。。。
    是否想要去澳洲打工呢? 想申請簽證但是又看不懂英文嗎?網路上一堆過期的簽證申請文和現在的版本完全不一樣嗎?!沒關係,現在我幫你整理出來首要次澳洲打工度假417簽詳細圖文版解說2014年10月版首先先去澳洲移民局的網頁——澳洲移民局1. 你需要先註冊一個帳號 點選create an Immiaccount
    queenie 5062 29
  • Kornblume 回复了帖子 2015-11-26
    经理真好人,欣赏这样的人生观【图片】
    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人在Monkey Mia,当时即将进入冬天,渡假村正处淡季,每天大约只需要上4-5小时的班,但是西北澳的Exmouth正是知名的鲸鲨季,很多同事纷纷请了两三天的假去游玩,每个人回来都大赞,和鲸鲨游泳实在太值得去一次了。
    的故事 4035 16
  • Kornblume 回复了帖子 2015-11-26
    收藏!
    若有做过功课的Backpacker都应该会知道,到达澳洲首要日之内必定要申请银行卡,税号(TFN),电话卡轻轻搜寻亦会有很多网站教大家如何申请上述三宝,所以我这篇文章会以经验之谈写大部份网站都没提及的
    Lilian 4464 12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