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AppleL 回答了问题 2017-02-09
    0
  • AppleL 回复了帖子 2017-02-07
    其实移民本身就是一件大事,哪有容易之说……PEQ已经是绝佳的移民方式了,为了拿到这个身份, 一个法语B2算什么,必须要努力一把啊!
    加拿大留学生转移民作为一种性价比极高的移民方式,近来备受关注和推崇。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魁省PEQ计划。高中学历以上的适龄人士通过就读魁北克认可的院校获得文凭或完成职业培训机构的1800个学时以上的课程,且达到法语B2的水平,毕业后即可快速获得永久居民身份。而近来有人问到如果毕业后学签快要到期,但法语还没有考过,该怎么办?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下PEQ的整个申请流程,如下图:在完成课程毕业后,学生可以申请一个1-3年的工作签证,如果法语没考过,完全可以在工签规定时间内继续考法语。而这个工签就是我们今天要介绍的毕业后工签。毕业后工签毕业后工签(Post-graduation Work Permit),留学生在加拿大读书毕业之后根据留学时间可以申请1-3年的毕业后工签。申请人必须是从加拿大政府认可院校毕业的国际学生,在加拿大学习时间8个月以上,毕业后工签所给的时间一般和学习的项目时间相同,但2年(或以上)的项目毕业后可以获得3年工签。申请条件1、在加拿大政府认可的院校连续就读全日制课程8个月以上;2、必须完成课程毕业并获得证明自己可以获得学位、文凭或证书的证明;3、毕业后工签必须要在学校开具确认
    bananahuang 6583 5
  • AppleL 回答了问题 2017-02-04
    0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发表了帖子 2017-01-22
    所谓不计血本的医疗投入,是指,不管你是谁,不论你持哪国护照,只要发生意外,都给予超五星级的、完全免费的、负责到底的医疗和护理服务。6月初的时候,我在新西兰的医院里呆了几乎整整两个星期。先是父亲在家清理水管时从二楼不慎跌落,导致肩膀和脚踝恶性骨折;父亲手术后伤势才刚稳定,家里14个月的小女儿,又因支气管炎被送院住了一周。按常人的想象,这样可怕的2周,所有相干人等一定过得惊心动魄、夜不能寐、疲惫不堪、劳命伤财。而事实上,除了事情刚发生时的惊吓和担忧外,病人和我这个家属都得到了及时、有效、全方位、甚至有些豪华的专业照料。并且,从事发,到治疗,到住院,到后续护理和复诊,我们没有被要求支付哪怕1分钱。14个月的小女持新西兰护照尚可理解,连持中国护照+新西兰旅游签证的父亲,也同样全程免费。如今看着父亲的伤势逐渐恢复,原先害怕捞下伤残的担心也烟消云散。心存感激之余,却不知该向谁道谢,唯有记下此文,把我们所体验到的新西兰医疗系统展示给更多感兴趣的人看到。体验一迅速、平民化的分级急救系统过去在国内的时候,我也从没坐过救护车,没想到在新西兰,这一个星期居然坐
    2487 1
  • AppleL 回复了帖子 2017-01-20
    那么多国家的移民政策一夕之间换了张脸,目前来看加拿大还挺温和。。。希望能稳定一点,不过变不变政的也难说,所以移民还是得趁早啊
    2016年可谓是历史性的一年:英国脱欧,川普获得美国大选,韩国总统朴槿惠亲信门,欧洲难以解决的难民问题……各种大事件让不少人感叹“一不小心见证了历史”。移民圈也有几件大事:美国EB-5延期,川普或推史上最严移民政策,爱尔兰投资移民一夜涨价,匈牙利国债移民叫停……美国的移民政策前途未卜,欧洲各国又是涨价又是关停搞得人心惶惶。因此,很多人逐渐把目光转向了北美的另一个移民大国——加拿大。作为寰球上福利很好的发达国家之一,加拿大的经济发展、教育水平、居民的生活品质都是位于寰球前列,最重要的是,加拿大是一个空气好、风景美的好地方,令人心生向往。而自从自由党执政后,加拿大的移民政策也有放松的趋势,从增加2017年的移民配额、调整EE快速通道打分标准到增加团聚移民配额、提高审理速度,宣布在中国设立7个新的签证中心……看起来移民前景真的很不错。那想要移民加拿大,总归有哪些方式呢?我们可以来看看下图:加拿大的主要移民类别有EE快速通道(联邦技术移民、加拿大经验类移民、加拿大技工移民)、魁北克技术移民、投资移民、自雇移民、省提名移民、亲属担保移民、创业签证、保姆(护工)类移民、难民。在这几个移
    bananahuang 9191 3
  • AppleL 回答了问题 2017-01-19
    0
  • AppleL 回复了帖子 2017-01-18
    嘉宾介绍:罗厚民律师研究生毕业于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是一名持有中国律师资格和美国纽约州律师执业资格的优秀律师,目前是全美律师协会和纽约州律师协会的会员。罗律师也曾在中国执业六年,其丰富的中国执业经历使得其能很好的理解中国投资移民客户的资金来源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罗律师已经为超过600 位EB-5 客户成功提供法律服务。 小编特邀他这次做客海那边社区移民课堂,给大家讲解-----关于EB-5排期的问题主要内容:1、什么是EB5排期?2、为什么会有排期?3、排期表(A和B)如何解读?4、排期总归有多长?5、排期的不确定性和预测。详情请大家观看视频:如果还想了解EB-5其他的问题,可以到海那边社区里面搜索相关课堂或者提问哦。
    bananahuang 3716 2
  • AppleL 回复了帖子 2017-01-17
    真是不容易,但最后拿到绿卡的时候才会发现其中的意义远超这个身份本身的价值
    聊天片刻:一个非常长的故事,希望你读完它。有些事情,也许当它最终有了好结果,人们才会选择相信它。但在这之前,我还是想用尽全力试一试。在异国为一张绿卡“奋斗”过的人都感觉过那种心酸吧。早四年前,我在一家咖啡馆打工,活得像狗一样。工资是法定工资的一半,辛苦是常人的十倍,那个开着咖啡馆的老移民,十几年游离在祖国之外,却还未褪去当初的精明。我任由这个五十岁出头的女人,在人来人往的街角,用斜着眼的目光把我的身份看穿“又一个中国人,那种没有绿卡的中国人。”无需她那一瞥,我就深知自己在这里的日子并不好过,从租房的最初房东冷冷的那句“又一个来拿绿卡的人”,从在超市做收银员时遭到的排挤,从那些来路不明的人向我兜售移民的梦想——他们把这种“梦想”明码标价出售着——三万纽币小公司帮你办工签,五万纽币帮你担保身份,十万纽币一条龙服务,人性在这里是可以用来交易的。那一年还没来得及看清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已经知道一张绿卡的重要。当咖啡馆的老板娘首要百零八次抢过我的抹布,用她无比尖利的声音指责我,“你怎么什么都不会?蠢死了!你这样怎么在我这里拿绿卡?”那一年,所有开着餐馆和咖啡馆的华人老板都以为,那些来为
    杨熹文 7402 39
  • AppleL 回答了问题 2017-01-13
    0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
    一直特别喜欢这段话:成功路上并不拥挤,因为坚持的人不多。只有坚持了,我们才知道,这一路上有多少事情需要实干,有多少东西需要学习。随着时间的推移,任何一条通往成功路上,同行者会越来越少。把“胜者为王”一词改为“剩者为王”也许更能准确地表达成功与坚持的关系。成功路上需要坚持,坚持才会成功,最终能走到终点的人其实不多。2013年10月15日是鱼头离开沈阳,离开上海,离开中国飞往新西兰的日子,10月16日一早鱼头抵达奥克兰。我一直在想象,在鱼头登陆新西兰一周年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可能全家拿到PR,但是随着时间一日之内天流逝,移民局一点消息都没有,鱼头给移民官发过好几次邮件,移民官一个都没有回,这真的不像新西兰人和新西兰政府的办事风格,但没有办法,所有等待过签证的人都知道,对于签证结果,除了等,还是等,没有别的办法,于是我又在心里安慰自己说,那就圣诞节之前吧,圣诞之前能批下来也可以。但就赶巧了,2014年10月16日一大早,移民官给鱼头打电话进行电话调查,聊了半个多小时,收关告诉鱼头,对你的回答比较满意,我们会在今明两天作出一个收关的决定。结果就在第二天一大早,也就是鱼头登陆新西兰一年零一日之内的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
    照片为家里的2个小兄弟向陌生路人兜售创可贴。文|Apple妈咪有一种爱,叫做陌生人的爱;有一种教育,叫做真实社会的教育。学期末的时候,哥哥小学里的老师布置下来个任务:在假期里面卖创可贴给学校筹款。具体来说,就是学校给全校1-6年级每个孩子发15盒创可贴,要求孩子们以每盒5纽币(约22元人民币)的价格兜售出去,筹来的款项用做学校发展的经费。不仅如此,如果孩子销售能力过人,可以去学校领取更多创可贴,销售量较高的孩子可获价值400纽币的滑板作为奖项。头疼的是家长,婆婆说,这怎么可能卖得出去;老公说,不如自己吃进,把钱筹给学校算了;我说,不行,既然别的小朋友都能卖出去,我们怎么就卖不了呢。话虽如此,事情就一直搁下了。期间,也陆续听到孩子的同学们轻松将创可贴全销了出去,我暗自疑惑,他们总归是怎么做到的,才5、6岁的小娃娃,要向陌生人去兜售价格并不怎么便宜的商品,确实困难了些。直到假期快结束的时候,避无可避,家里的一对小兄弟自信满满地带好他们的创可贴去到附近的商场,小小的人儿,感觉自己像肩负着天大的使命:“妈妈,我要给我的学校筹很多的钱!”话虽如此,在商场里兜兜转转了20分钟,2个娃娃没敢拦下哪怕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不拐走孩子就谢天谢地了
    照片为家里的2个小兄弟向陌生路人兜售创可贴。文|Apple妈咪有一种爱,叫做陌生人的爱;有一种教育,叫做真实社会的教育。学期末的时候,哥哥小学里的老师布置下来个任务:在假期里面卖创可贴给学校筹款。具体来说,就是学校给全校1-6年级每个孩子发15盒创可贴,要求孩子们以每盒5纽币(约22元人民币)的价格兜售出去,筹来的款项用做学校发展的经费。不仅如此,如果孩子销售能力过人,可以去学校领取更多创可贴,销售量较高的孩子可获价值400纽币的滑板作为奖项。头疼的是家长,婆婆说,这怎么可能卖得出去;老公说,不如自己吃进,把钱筹给学校算了;我说,不行,既然别的小朋友都能卖出去,我们怎么就卖不了呢。话虽如此,事情就一直搁下了。期间,也陆续听到孩子的同学们轻松将创可贴全销了出去,我暗自疑惑,他们总归是怎么做到的,才5、6岁的小娃娃,要向陌生人去兜售价格并不怎么便宜的商品,确实困难了些。直到假期快结束的时候,避无可避,家里的一对小兄弟自信满满地带好他们的创可贴去到附近的商场,小小的人儿,感觉自己像肩负着天大的使命:“妈妈,我要给我的学校筹很多的钱!”话虽如此,在商场里兜兜转转了20分钟,2个娃娃没敢拦下哪怕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任重道远
    照片为家里的2个小兄弟向陌生路人兜售创可贴。文|Apple妈咪有一种爱,叫做陌生人的爱;有一种教育,叫做真实社会的教育。学期末的时候,哥哥小学里的老师布置下来个任务:在假期里面卖创可贴给学校筹款。具体来说,就是学校给全校1-6年级每个孩子发15盒创可贴,要求孩子们以每盒5纽币(约22元人民币)的价格兜售出去,筹来的款项用做学校发展的经费。不仅如此,如果孩子销售能力过人,可以去学校领取更多创可贴,销售量较高的孩子可获价值400纽币的滑板作为奖项。头疼的是家长,婆婆说,这怎么可能卖得出去;老公说,不如自己吃进,把钱筹给学校算了;我说,不行,既然别的小朋友都能卖出去,我们怎么就卖不了呢。话虽如此,事情就一直搁下了。期间,也陆续听到孩子的同学们轻松将创可贴全销了出去,我暗自疑惑,他们总归是怎么做到的,才5、6岁的小娃娃,要向陌生人去兜售价格并不怎么便宜的商品,确实困难了些。直到假期快结束的时候,避无可避,家里的一对小兄弟自信满满地带好他们的创可贴去到附近的商场,小小的人儿,感觉自己像肩负着天大的使命:“妈妈,我要给我的学校筹很多的钱!”话虽如此,在商场里兜兜转转了20分钟,2个娃娃没敢拦下哪怕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
    乌龟的可贵之处在于:淡然看着前面飞奔的兔子,一边悠然尽览一路的风景,一边坚定有力地缓步前行。兔子一路跑下去也好,中间打个盹也罢,都是与乌龟无关的事。许多年以前,我曾是标准的“拼命三娘”:高考复习,闷头一日之内做七张物理卷子、100道应用数学题,不喊一声苦;在职念注册会计师,连续半年从早7点到晚11点,除了做题还是做题,直到拿下中国注会全科合格;四大做审计,再苦再累加班再多,一咬牙照样能一周赶出2家公司的底稿。尽管如此,在那群和我一起长大的80后“孩子”里,我一点儿也不算突出,更多的同僚,比我更拼命,比我更聪明,也比我更出色,他们中的有些人如今在一线的战略咨询、投行、500强干着中层领导的工作;他们中的另一些人创建了自己的生意,辉煌扩张的同时,也套进了几乎全部的时间和精力。而大家之所以能够站稳这竞争中的一席之地,是因为我们从来就很“拼命”,并将继续“拼命”下去。在中国,“拼命”几乎就是一种美德。古人说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一个永远僧多粥少的社会里面,要获取任何资源都必须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惨烈的优胜劣汰是不变的主题。我们习惯了不停地自己抽自己的鞭子,习惯于相信:今天的快乐是不重要的,明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谢谢
    结发夫妇,如若没了感情,如若价值观分歧,漫漫人生长路,还要不要将就着一起走下去?许多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现代女性也许会说“不”。可是如果在这个疑问句前,搭设一个前提条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答案还是“不”么?有了两个孩子呢?有了三个孩子?!还能有那个底气,有可能去接受分离么?她是否还会勇敢地坚信,依靠自己的力量,社会的扶持和包容,孩子们在单亲家庭中同样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南半球的新西兰,这居然是一点不足为奇的事。按照Elaine的说法,她8岁大儿子桐桐的朋友们,10个孩子里面有4、5个,来自单亲家庭,或者家里有继父或继母照料,或者家里有异父或异母的兄弟姐妹,因此,桐桐可以毫不避讳地跟同学说,放假要去爸爸家住一个星期,然后再回自己家(妈妈这里),对于这一点,孩子的朋友们都觉得很正常,没有人会投来哪怕一丝异样的目光。认识Elaine,起因于Apple妈咪家的两个孩子结识了桐桐。在这个8岁小男孩的身上,我看到了鲜有的珍贵品质——爱护弱小。我家弟弟两岁半,攀着凳子往高处爬,桐桐小心翼翼地扶着他;我家哥哥四岁半,发了疯在转椅上转圈,桐桐张开双臂围住椅子,一边帮忙加速,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谢谢
    结发夫妇,如若没了感情,如若价值观分歧,漫漫人生长路,还要不要将就着一起走下去?许多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现代女性也许会说“不”。可是如果在这个疑问句前,搭设一个前提条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答案还是“不”么?有了两个孩子呢?有了三个孩子?!还能有那个底气,有可能去接受分离么?她是否还会勇敢地坚信,依靠自己的力量,社会的扶持和包容,孩子们在单亲家庭中同样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南半球的新西兰,这居然是一点不足为奇的事。按照Elaine的说法,她8岁大儿子桐桐的朋友们,10个孩子里面有4、5个,来自单亲家庭,或者家里有继父或继母照料,或者家里有异父或异母的兄弟姐妹,因此,桐桐可以毫不避讳地跟同学说,放假要去爸爸家住一个星期,然后再回自己家(妈妈这里),对于这一点,孩子的朋友们都觉得很正常,没有人会投来哪怕一丝异样的目光。认识Elaine,起因于Apple妈咪家的两个孩子结识了桐桐。在这个8岁小男孩的身上,我看到了鲜有的珍贵品质——爱护弱小。我家弟弟两岁半,攀着凳子往高处爬,桐桐小心翼翼地扶着他;我家哥哥四岁半,发了疯在转椅上转圈,桐桐张开双臂围住椅子,一边帮忙加速,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
    结发夫妇,如若没了感情,如若价值观分歧,漫漫人生长路,还要不要将就着一起走下去?许多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现代女性也许会说“不”。可是如果在这个疑问句前,搭设一个前提条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答案还是“不”么?有了两个孩子呢?有了三个孩子?!还能有那个底气,有可能去接受分离么?她是否还会勇敢地坚信,依靠自己的力量,社会的扶持和包容,孩子们在单亲家庭中同样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南半球的新西兰,这居然是一点不足为奇的事。按照Elaine的说法,她8岁大儿子桐桐的朋友们,10个孩子里面有4、5个,来自单亲家庭,或者家里有继父或继母照料,或者家里有异父或异母的兄弟姐妹,因此,桐桐可以毫不避讳地跟同学说,放假要去爸爸家住一个星期,然后再回自己家(妈妈这里),对于这一点,孩子的朋友们都觉得很正常,没有人会投来哪怕一丝异样的目光。认识Elaine,起因于Apple妈咪家的两个孩子结识了桐桐。在这个8岁小男孩的身上,我看到了鲜有的珍贵品质——爱护弱小。我家弟弟两岁半,攀着凳子往高处爬,桐桐小心翼翼地扶着他;我家哥哥四岁半,发了疯在转椅上转圈,桐桐张开双臂围住椅子,一边帮忙加速,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努力生活就会变好
    结发夫妇,如若没了感情,如若价值观分歧,漫漫人生长路,还要不要将就着一起走下去?许多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现代女性也许会说“不”。可是如果在这个疑问句前,搭设一个前提条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答案还是“不”么?有了两个孩子呢?有了三个孩子?!还能有那个底气,有可能去接受分离么?她是否还会勇敢地坚信,依靠自己的力量,社会的扶持和包容,孩子们在单亲家庭中同样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南半球的新西兰,这居然是一点不足为奇的事。按照Elaine的说法,她8岁大儿子桐桐的朋友们,10个孩子里面有4、5个,来自单亲家庭,或者家里有继父或继母照料,或者家里有异父或异母的兄弟姐妹,因此,桐桐可以毫不避讳地跟同学说,放假要去爸爸家住一个星期,然后再回自己家(妈妈这里),对于这一点,孩子的朋友们都觉得很正常,没有人会投来哪怕一丝异样的目光。认识Elaine,起因于Apple妈咪家的两个孩子结识了桐桐。在这个8岁小男孩的身上,我看到了鲜有的珍贵品质——爱护弱小。我家弟弟两岁半,攀着凳子往高处爬,桐桐小心翼翼地扶着他;我家哥哥四岁半,发了疯在转椅上转圈,桐桐张开双臂围住椅子,一边帮忙加速,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
    结发夫妇,如若没了感情,如若价值观分歧,漫漫人生长路,还要不要将就着一起走下去?许多经济独立、精神独立的现代女性也许会说“不”。可是如果在这个疑问句前,搭设一个前提条件: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孩子,答案还是“不”么?有了两个孩子呢?有了三个孩子?!还能有那个底气,有可能去接受分离么?她是否还会勇敢地坚信,依靠自己的力量,社会的扶持和包容,孩子们在单亲家庭中同样能够健康快乐成长?我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但是,在南半球的新西兰,这居然是一点不足为奇的事。按照Elaine的说法,她8岁大儿子桐桐的朋友们,10个孩子里面有4、5个,来自单亲家庭,或者家里有继父或继母照料,或者家里有异父或异母的兄弟姐妹,因此,桐桐可以毫不避讳地跟同学说,放假要去爸爸家住一个星期,然后再回自己家(妈妈这里),对于这一点,孩子的朋友们都觉得很正常,没有人会投来哪怕一丝异样的目光。认识Elaine,起因于Apple妈咪家的两个孩子结识了桐桐。在这个8岁小男孩的身上,我看到了鲜有的珍贵品质——爱护弱小。我家弟弟两岁半,攀着凳子往高处爬,桐桐小心翼翼地扶着他;我家哥哥四岁半,发了疯在转椅上转圈,桐桐张开双臂围住椅子,一边帮忙加速,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哈哈!
    说起来,移民西方国家也算是围城的一种。城外的人都想进来看看,城里的人却不见得都像城外人看起来那样,从此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过着悠然自得的神仙日子。比方说新西兰,尽管人们乐于把这里比作天堂。但一个黑暗的现实是,新西兰人的自杀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并不算低。官方公布2015年新西兰的自杀人数是570人,比同期死于交通事故的还要多。而这仅是官方数据,据本地媒体NZHERALD报道,真实的自杀人数可能是官方数据的三倍,因为许多看起来像是交通事故或死因不明的情况并不会被定性成自杀。似乎,所谓世间绝美的风景、绝佳的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所谓人性化、完善的福利制度;所谓更轻松的教育,更贴心的医疗体系,在根本上,并不能直接解决幸福感的问题。朋友高中的时候就来了本地留学。他说:“知道么?刚毕业那会,我每天最恐惧的,就是下午4:30快要下班的时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离晚上休息还有如此漫长的时间,我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才能填补那种无处不在的空洞感。”嗯,空洞感。夏日的奥克兰安静得连知了的叫声都没有,窗外是变幻莫测的云层,街巷一如美剧《绝望主妇》中绿草成茵、静谧美丽的紫藤街。刚来奥克兰的时候,我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