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
    图为平日晚10点半阿里巴巴支付宝大楼的办公场景。如果你一日之内工作8小时,而别人都一日之内工作12小时,那么毫无疑问,你的饭碗会丢,你的企业会倒,你的学业会脱节。这不再是个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选题。来新西兰之后,有意或无意,受到“慢生活”价值体系的影响:人们5点下班,没有加班文化,咖啡店不做晚市,餐厅一周打烊一日之内,周末不约公事……无独有偶,在那些描述欧洲社会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思路,大致有说:几十年前的咖啡馆还是同一张金字招牌,年轻的女招待变成了华发满头的老婆婆,研磨着同样浓郁的咖啡;几十年前被好莱坞导演相中的奶酪店,今天还是店主亲手在做奶酪,亲自跟所有走进店里的客人打招呼……他们安于现状,相比于追求卓越、扩张欲望,更重视生活的过程、更相信知足常乐,诸如此类的故事不绝于耳。10月底的时候回上海,我把这套逻辑照搬给闺蜜,不料即刻被反驳:亲爱的,你让这,管他咖啡店还是奶酪店的,开到上海来试试?要是他不每天从早开到晚,不在市场好的时候马上复制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不要说几十年,你隔个2年再来看看,他这个店到底还在不在?亲爱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知道今日中国,竞争有多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有时候就是,不要命的奋斗,那生活呢
    图为平日晚10点半阿里巴巴支付宝大楼的办公场景。如果你一日之内工作8小时,而别人都一日之内工作12小时,那么毫无疑问,你的饭碗会丢,你的企业会倒,你的学业会脱节。这不再是个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选题。来新西兰之后,有意或无意,受到“慢生活”价值体系的影响:人们5点下班,没有加班文化,咖啡店不做晚市,餐厅一周打烊一日之内,周末不约公事……无独有偶,在那些描述欧洲社会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思路,大致有说:几十年前的咖啡馆还是同一张金字招牌,年轻的女招待变成了华发满头的老婆婆,研磨着同样浓郁的咖啡;几十年前被好莱坞导演相中的奶酪店,今天还是店主亲手在做奶酪,亲自跟所有走进店里的客人打招呼……他们安于现状,相比于追求卓越、扩张欲望,更重视生活的过程、更相信知足常乐,诸如此类的故事不绝于耳。10月底的时候回上海,我把这套逻辑照搬给闺蜜,不料即刻被反驳:亲爱的,你让这,管他咖啡店还是奶酪店的,开到上海来试试?要是他不每天从早开到晚,不在市场好的时候马上复制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不要说几十年,你隔个2年再来看看,他这个店到底还在不在?亲爱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知道今日中国,竞争有多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
    图为平日晚10点半阿里巴巴支付宝大楼的办公场景。如果你一日之内工作8小时,而别人都一日之内工作12小时,那么毫无疑问,你的饭碗会丢,你的企业会倒,你的学业会脱节。这不再是个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选题。来新西兰之后,有意或无意,受到“慢生活”价值体系的影响:人们5点下班,没有加班文化,咖啡店不做晚市,餐厅一周打烊一日之内,周末不约公事……无独有偶,在那些描述欧洲社会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思路,大致有说:几十年前的咖啡馆还是同一张金字招牌,年轻的女招待变成了华发满头的老婆婆,研磨着同样浓郁的咖啡;几十年前被好莱坞导演相中的奶酪店,今天还是店主亲手在做奶酪,亲自跟所有走进店里的客人打招呼……他们安于现状,相比于追求卓越、扩张欲望,更重视生活的过程、更相信知足常乐,诸如此类的故事不绝于耳。10月底的时候回上海,我把这套逻辑照搬给闺蜜,不料即刻被反驳:亲爱的,你让这,管他咖啡店还是奶酪店的,开到上海来试试?要是他不每天从早开到晚,不在市场好的时候马上复制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不要说几十年,你隔个2年再来看看,他这个店到底还在不在?亲爱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知道今日中国,竞争有多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
    图为平日晚10点半阿里巴巴支付宝大楼的办公场景。如果你一日之内工作8小时,而别人都一日之内工作12小时,那么毫无疑问,你的饭碗会丢,你的企业会倒,你的学业会脱节。这不再是个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选题。来新西兰之后,有意或无意,受到“慢生活”价值体系的影响:人们5点下班,没有加班文化,咖啡店不做晚市,餐厅一周打烊一日之内,周末不约公事……无独有偶,在那些描述欧洲社会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思路,大致有说:几十年前的咖啡馆还是同一张金字招牌,年轻的女招待变成了华发满头的老婆婆,研磨着同样浓郁的咖啡;几十年前被好莱坞导演相中的奶酪店,今天还是店主亲手在做奶酪,亲自跟所有走进店里的客人打招呼……他们安于现状,相比于追求卓越、扩张欲望,更重视生活的过程、更相信知足常乐,诸如此类的故事不绝于耳。10月底的时候回上海,我把这套逻辑照搬给闺蜜,不料即刻被反驳:亲爱的,你让这,管他咖啡店还是奶酪店的,开到上海来试试?要是他不每天从早开到晚,不在市场好的时候马上复制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不要说几十年,你隔个2年再来看看,他这个店到底还在不在?亲爱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知道今日中国,竞争有多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图片】是这样
    图为平日晚10点半阿里巴巴支付宝大楼的办公场景。如果你一日之内工作8小时,而别人都一日之内工作12小时,那么毫无疑问,你的饭碗会丢,你的企业会倒,你的学业会脱节。这不再是个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选题。来新西兰之后,有意或无意,受到“慢生活”价值体系的影响:人们5点下班,没有加班文化,咖啡店不做晚市,餐厅一周打烊一日之内,周末不约公事……无独有偶,在那些描述欧洲社会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思路,大致有说:几十年前的咖啡馆还是同一张金字招牌,年轻的女招待变成了华发满头的老婆婆,研磨着同样浓郁的咖啡;几十年前被好莱坞导演相中的奶酪店,今天还是店主亲手在做奶酪,亲自跟所有走进店里的客人打招呼……他们安于现状,相比于追求卓越、扩张欲望,更重视生活的过程、更相信知足常乐,诸如此类的故事不绝于耳。10月底的时候回上海,我把这套逻辑照搬给闺蜜,不料即刻被反驳:亲爱的,你让这,管他咖啡店还是奶酪店的,开到上海来试试?要是他不每天从早开到晚,不在市场好的时候马上复制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不要说几十年,你隔个2年再来看看,他这个店到底还在不在?亲爱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知道今日中国,竞争有多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只有真正去国外体验过,才知道什么是生活把
    图为平日晚10点半阿里巴巴支付宝大楼的办公场景。如果你一日之内工作8小时,而别人都一日之内工作12小时,那么毫无疑问,你的饭碗会丢,你的企业会倒,你的学业会脱节。这不再是个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选题。来新西兰之后,有意或无意,受到“慢生活”价值体系的影响:人们5点下班,没有加班文化,咖啡店不做晚市,餐厅一周打烊一日之内,周末不约公事……无独有偶,在那些描述欧洲社会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思路,大致有说:几十年前的咖啡馆还是同一张金字招牌,年轻的女招待变成了华发满头的老婆婆,研磨着同样浓郁的咖啡;几十年前被好莱坞导演相中的奶酪店,今天还是店主亲手在做奶酪,亲自跟所有走进店里的客人打招呼……他们安于现状,相比于追求卓越、扩张欲望,更重视生活的过程、更相信知足常乐,诸如此类的故事不绝于耳。10月底的时候回上海,我把这套逻辑照搬给闺蜜,不料即刻被反驳:亲爱的,你让这,管他咖啡店还是奶酪店的,开到上海来试试?要是他不每天从早开到晚,不在市场好的时候马上复制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不要说几十年,你隔个2年再来看看,他这个店到底还在不在?亲爱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知道今日中国,竞争有多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
    图为平日晚10点半阿里巴巴支付宝大楼的办公场景。如果你一日之内工作8小时,而别人都一日之内工作12小时,那么毫无疑问,你的饭碗会丢,你的企业会倒,你的学业会脱节。这不再是个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选题。来新西兰之后,有意或无意,受到“慢生活”价值体系的影响:人们5点下班,没有加班文化,咖啡店不做晚市,餐厅一周打烊一日之内,周末不约公事……无独有偶,在那些描述欧洲社会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思路,大致有说:几十年前的咖啡馆还是同一张金字招牌,年轻的女招待变成了华发满头的老婆婆,研磨着同样浓郁的咖啡;几十年前被好莱坞导演相中的奶酪店,今天还是店主亲手在做奶酪,亲自跟所有走进店里的客人打招呼……他们安于现状,相比于追求卓越、扩张欲望,更重视生活的过程、更相信知足常乐,诸如此类的故事不绝于耳。10月底的时候回上海,我把这套逻辑照搬给闺蜜,不料即刻被反驳:亲爱的,你让这,管他咖啡店还是奶酪店的,开到上海来试试?要是他不每天从早开到晚,不在市场好的时候马上复制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不要说几十年,你隔个2年再来看看,他这个店到底还在不在?亲爱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知道今日中国,竞争有多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图片】
    图为平日晚10点半阿里巴巴支付宝大楼的办公场景。如果你一日之内工作8小时,而别人都一日之内工作12小时,那么毫无疑问,你的饭碗会丢,你的企业会倒,你的学业会脱节。这不再是个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选题。来新西兰之后,有意或无意,受到“慢生活”价值体系的影响:人们5点下班,没有加班文化,咖啡店不做晚市,餐厅一周打烊一日之内,周末不约公事……无独有偶,在那些描述欧洲社会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思路,大致有说:几十年前的咖啡馆还是同一张金字招牌,年轻的女招待变成了华发满头的老婆婆,研磨着同样浓郁的咖啡;几十年前被好莱坞导演相中的奶酪店,今天还是店主亲手在做奶酪,亲自跟所有走进店里的客人打招呼……他们安于现状,相比于追求卓越、扩张欲望,更重视生活的过程、更相信知足常乐,诸如此类的故事不绝于耳。10月底的时候回上海,我把这套逻辑照搬给闺蜜,不料即刻被反驳:亲爱的,你让这,管他咖啡店还是奶酪店的,开到上海来试试?要是他不每天从早开到晚,不在市场好的时候马上复制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不要说几十年,你隔个2年再来看看,他这个店到底还在不在?亲爱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知道今日中国,竞争有多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大家都得加班才算是认真工作的理念也是根深蒂固的
    图为平日晚10点半阿里巴巴支付宝大楼的办公场景。如果你一日之内工作8小时,而别人都一日之内工作12小时,那么毫无疑问,你的饭碗会丢,你的企业会倒,你的学业会脱节。这不再是个生活方式的选择题,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必选题。来新西兰之后,有意或无意,受到“慢生活”价值体系的影响:人们5点下班,没有加班文化,咖啡店不做晚市,餐厅一周打烊一日之内,周末不约公事……无独有偶,在那些描述欧洲社会的故事里,也有类似的思路,大致有说:几十年前的咖啡馆还是同一张金字招牌,年轻的女招待变成了华发满头的老婆婆,研磨着同样浓郁的咖啡;几十年前被好莱坞导演相中的奶酪店,今天还是店主亲手在做奶酪,亲自跟所有走进店里的客人打招呼……他们安于现状,相比于追求卓越、扩张欲望,更重视生活的过程、更相信知足常乐,诸如此类的故事不绝于耳。10月底的时候回上海,我把这套逻辑照搬给闺蜜,不料即刻被反驳:亲爱的,你让这,管他咖啡店还是奶酪店的,开到上海来试试?要是他不每天从早开到晚,不在市场好的时候马上复制扩张,抢占市场份额,不要说几十年,你隔个2年再来看看,他这个店到底还在不在?亲爱的,你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可知道今日中国,竞争有多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其实这样是不合理的
    文|Apple妈咪13年的11月,在经过了2个月的学习和调查后,我和老公拿着旅游签证用14天的时间去奥克兰买了个房子。做出这个决定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不管是否能够移民,我都已经打算带着2个孩子离开这座城市。要说原因的话,雾霾是很重要的一个。之所以选择新西兰,有个重要的政策前提,就是新西兰5周岁的孩子就可以留学。这意味着即便我和老公最终都没拿到绿卡,同样可以陪读签证过去,然后在当地慢慢寻找机会移民,这显然比离岸瞎扑腾容易很多。那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呢?我做了2个月功课:1 、在新西兰非常流行的物业类型是Home and Income, 其实就是别墅,再附带独立出入的一室一厅专用于出租,贴补家用。租金按周计算,非常可观。2 、在新西兰,国际学生去公立学校的借读费大约在1万纽币左右,比上海的国际学校便宜很多,完全可以被租金cover。3 、新西兰的技术移民是以job offer为导向的。换句话说,只要能找到有一定规模的正规雇主愿意担保你,就可以移民。虽然offer非常不好找,但是人在那里总有机会。4、 收关就是,仔细看了新西兰的房子,性价比实在太让我喜欢了,具体来说:a) 外国人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不应该这么说
    文|Apple妈咪13年的11月,在经过了2个月的学习和调查后,我和老公拿着旅游签证用14天的时间去奥克兰买了个房子。做出这个决定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不管是否能够移民,我都已经打算带着2个孩子离开这座城市。要说原因的话,雾霾是很重要的一个。之所以选择新西兰,有个重要的政策前提,就是新西兰5周岁的孩子就可以留学。这意味着即便我和老公最终都没拿到绿卡,同样可以陪读签证过去,然后在当地慢慢寻找机会移民,这显然比离岸瞎扑腾容易很多。那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呢?我做了2个月功课:1 、在新西兰非常流行的物业类型是Home and Income, 其实就是别墅,再附带独立出入的一室一厅专用于出租,贴补家用。租金按周计算,非常可观。2 、在新西兰,国际学生去公立学校的借读费大约在1万纽币左右,比上海的国际学校便宜很多,完全可以被租金cover。3 、新西兰的技术移民是以job offer为导向的。换句话说,只要能找到有一定规模的正规雇主愿意担保你,就可以移民。虽然offer非常不好找,但是人在那里总有机会。4、 收关就是,仔细看了新西兰的房子,性价比实在太让我喜欢了,具体来说:a) 外国人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应该是为了孩子的健康,什么都愿意做吧
    文|Apple妈咪13年的11月,在经过了2个月的学习和调查后,我和老公拿着旅游签证用14天的时间去奥克兰买了个房子。做出这个决定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不管是否能够移民,我都已经打算带着2个孩子离开这座城市。要说原因的话,雾霾是很重要的一个。之所以选择新西兰,有个重要的政策前提,就是新西兰5周岁的孩子就可以留学。这意味着即便我和老公最终都没拿到绿卡,同样可以陪读签证过去,然后在当地慢慢寻找机会移民,这显然比离岸瞎扑腾容易很多。那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呢?我做了2个月功课:1 、在新西兰非常流行的物业类型是Home and Income, 其实就是别墅,再附带独立出入的一室一厅专用于出租,贴补家用。租金按周计算,非常可观。2 、在新西兰,国际学生去公立学校的借读费大约在1万纽币左右,比上海的国际学校便宜很多,完全可以被租金cover。3 、新西兰的技术移民是以job offer为导向的。换句话说,只要能找到有一定规模的正规雇主愿意担保你,就可以移民。虽然offer非常不好找,但是人在那里总有机会。4、 收关就是,仔细看了新西兰的房子,性价比实在太让我喜欢了,具体来说:a) 外国人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赞同楼上,听自己的
    移民这事有多重要?抛开资金层面少则几万、几十万,多则几百万、几千万的投资,单就影响到申请人自己、甚至子子孙孙以后若干年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惯、事业发展、子女教育等就远比在国内买一个价值几千万的房子要更为的重要。所以,这么重要的一件事,总得有个做主的人!在移民这事上,到底应该听谁的?首先,要看移民的目的:每个人移民的目的都不同,有的为子女教育、有的为生活环境、有的为资金安全、有的为事业发展,有的是出入境便利,有的纯粹就是不想在中国,去哪里都行就是不要在中国。移民的目的不同,自然就决定了移民目的地的不同,为教育,理想选择美国,但美国也不是所有的教育都强,比如孩子喜欢艺术,可能就要考虑欧洲,建筑设计理想选择西班牙;为了出入境便利,可能需要直接来本第三国护照。所以,移民之前,家庭成员要仔细分析移民的原因:不是邻居老王去了美国你也要去美国,不是同事的二舅在加拿大你也去加拿大。所以,我认为:移民目的地的选择,一定要适合自己的移民需求!第二,要看夫妻双方(尤其是主申请人)的个人喜好,有的人喜欢加拿大地大物博,有的人觉得加拿大冷的要死,有的人喜欢美国民主自由,有的人觉得美国暴恐频发缺少安全;有的人觉得塞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的确是这样没错
    来自武汉的宝爸宝妈,带着9岁儿子来新西兰微留学,1周后,他临时起意,既然如此喜爱这里,不如就此生活下去,不回国了。>>>那是个星期天的夜里,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最终睡意全无。起身,我拿出两张白纸,一张上面写“非要回国不可的理由”,另一张上写“索性在新西兰留下来的理由”。最终我发觉,所谓“非要回国不可的理由”,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般沉重,天平在心里不知觉地侧偏,翻转,最终彻底崩塌。一夜未眠,直到第二天清晨,我把太太喊起来的时候,她被我彻底吓呆了:“什么?我们不回去了?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奥克兰的冬天阴晴不定,上一秒还狂风暴雨,瞬间又万里晴空。在窗外碧蓝的海平面上,升起一道明艳而清晰的彩虹。阳光温暖地洒进屋子,反射在红色的咖啡壶柄上,闪烁出耀眼的光。来自武汉的宝爸是个70后,在国内拥有稳定而舒适的生活。宝妈拥有确实拿得出手的做菜好手艺,在家全职照顾儿子的生活和学习。在我的工作室里,两位述说起他们决定就此留下来的言辞,宝爸说,至今仍然感到,自己这突然的决定有些不可置信,意料之外,却似乎在情理之中。他的笑容烂漫得像个年轻的孩子,他说,无论这条路将来有多难,我都不怕。最坏的情况,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回复了帖子 2017-01-12
    是啊哎
    来自武汉的宝爸宝妈,带着9岁儿子来新西兰微留学,1周后,他临时起意,既然如此喜爱这里,不如就此生活下去,不回国了。>>>那是个星期天的夜里,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最终睡意全无。起身,我拿出两张白纸,一张上面写“非要回国不可的理由”,另一张上写“索性在新西兰留下来的理由”。最终我发觉,所谓“非要回国不可的理由”,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般沉重,天平在心里不知觉地侧偏,翻转,最终彻底崩塌。一夜未眠,直到第二天清晨,我把太太喊起来的时候,她被我彻底吓呆了:“什么?我们不回去了?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奥克兰的冬天阴晴不定,上一秒还狂风暴雨,瞬间又万里晴空。在窗外碧蓝的海平面上,升起一道明艳而清晰的彩虹。阳光温暖地洒进屋子,反射在红色的咖啡壶柄上,闪烁出耀眼的光。来自武汉的宝爸是个70后,在国内拥有稳定而舒适的生活。宝妈拥有确实拿得出手的做菜好手艺,在家全职照顾儿子的生活和学习。在我的工作室里,两位述说起他们决定就此留下来的言辞,宝爸说,至今仍然感到,自己这突然的决定有些不可置信,意料之外,却似乎在情理之中。他的笑容烂漫得像个年轻的孩子,他说,无论这条路将来有多难,我都不怕。最坏的情况,
  • AppleL 回答了问题 2017-01-12
    0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发表了帖子 2017-01-11
    来自武汉的宝爸宝妈,带着9岁儿子来新西兰微留学,1周后,他临时起意,既然如此喜爱这里,不如就此生活下去,不回国了。>>>那是个星期天的夜里,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最终睡意全无。起身,我拿出两张白纸,一张上面写“非要回国不可的理由”,另一张上写“索性在新西兰留下来的理由”。最终我发觉,所谓“非要回国不可的理由”,似乎也没有想象中那般沉重,天平在心里不知觉地侧偏,翻转,最终彻底崩塌。一夜未眠,直到第二天清晨,我把太太喊起来的时候,她被我彻底吓呆了:“什么?我们不回去了?你不是在开玩笑吧?”奥克兰的冬天阴晴不定,上一秒还狂风暴雨,瞬间又万里晴空。在窗外碧蓝的海平面上,升起一道明艳而清晰的彩虹。阳光温暖地洒进屋子,反射在红色的咖啡壶柄上,闪烁出耀眼的光。来自武汉的宝爸是个70后,在国内拥有稳定而舒适的生活。宝妈拥有确实拿得出手的做菜好手艺,在家全职照顾儿子的生活和学习。在我的工作室里,两位述说起他们决定就此留下来的言辞,宝爸说,至今仍然感到,自己这突然的决定有些不可置信,意料之外,却似乎在情理之中。他的笑容烂漫得像个年轻的孩子,他说,无论这条路将来有多难,我都不怕。最坏的情况,
    3805 12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发表了帖子 2017-01-10
    说起来,移民西方国家也算是围城的一种。城外的人都想进来看看,城里的人却不见得都像城外人看起来那样,从此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过着悠然自得的神仙日子。比方说新西兰,尽管人们乐于把这里比作天堂。但一个黑暗的现实是,新西兰人的自杀率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并不算低。官方公布2015年新西兰的自杀人数是570人,比同期死于交通事故的还要多。而这仅是官方数据,据本地媒体NZHERALD报道,真实的自杀人数可能是官方数据的三倍,因为许多看起来像是交通事故或死因不明的情况并不会被定性成自杀。似乎,所谓世间绝美的风景、绝佳的环境和适宜的气候;所谓人性化、完善的福利制度;所谓更轻松的教育,更贴心的医疗体系,在根本上,并不能直接解决幸福感的问题。朋友高中的时候就来了本地留学。他说:“知道么?刚毕业那会,我每天最恐惧的,就是下午4:30快要下班的时候。对一个年轻人来说,离晚上休息还有如此漫长的时间,我不知道要做些什么,才能填补那种无处不在的空洞感。”嗯,空洞感。夏日的奥克兰安静得连知了的叫声都没有,窗外是变幻莫测的云层,街巷一如美剧《绝望主妇》中绿草成茵、静谧美丽的紫藤街。刚来奥克兰的时候,我
    2431 2
  • AppleL 回答了问题 2017-01-10
    0
  • Apple想移民新西兰 发表了帖子 2017-01-05
    文|Apple妈咪13年的11月,在经过了2个月的学习和调查后,我和老公拿着旅游签证用14天的时间去奥克兰买了个房子。做出这个决定有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不管是否能够移民,我都已经打算带着2个孩子离开这座城市。要说原因的话,雾霾是很重要的一个。之所以选择新西兰,有个重要的政策前提,就是新西兰5周岁的孩子就可以留学。这意味着即便我和老公最终都没拿到绿卡,同样可以陪读签证过去,然后在当地慢慢寻找机会移民,这显然比离岸瞎扑腾容易很多。那这个方案是否可行呢?我做了2个月功课:1 、在新西兰非常流行的物业类型是Home and Income, 其实就是别墅,再附带独立出入的一室一厅专用于出租,贴补家用。租金按周计算,非常可观。2 、在新西兰,国际学生去公立学校的借读费大约在1万纽币左右,比上海的国际学校便宜很多,完全可以被租金cover。3 、新西兰的技术移民是以job offer为导向的。换句话说,只要能找到有一定规模的正规雇主愿意担保你,就可以移民。虽然offer非常不好找,但是人在那里总有机会。4、 收关就是,仔细看了新西兰的房子,性价比实在太让我喜欢了,具体来说:a) 外国人
    3492 8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