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荞爸 发表了帖子 2017-03-22
    我获得永居签证已经好长时间了,但走过的每一步似乎还历历在目。今天我就开始回忆一下自己澳洲技术移民的整个过程,供有意向的你参考,尤其是对学会计的朋友。申请移民其实并不是一件特别复杂的事情,只是一个满足条件并提供证据的过程(能不能满足条件另当别论)。这比上高中、大学时一年学十几门课简单多了。但是回想自己能这样一步步走过来,仍然觉得不可思议。翻开雅思参考书首要页的那一刻,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能够走这么远,因为那时觉得雅思实在是一个难以逾越的屏障,澳洲花样繁多的签证类型也让我一时间理不清头绪。到后来在漫长的考雅思过程中一鳞半爪地从网络上了解澳洲移民,也整篇整篇地通读前辈的移民经验介绍,然后每一个步骤都仔细研读官网有关页面的信息,总算也一点点拨开了云雾、窥见了全貌。整个两年多其实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但由于整个过程都抱着有始有终的态度,终究还是走到了收关。其实我最初的移民意向是新西兰,照片里那种安静祥和的氛围吸引着我,没有毒蛇猛兽的自然环境也极其适合孩子成长。但是,新西兰技术移民职业清单中已经剔除了会计,而且只承认新西兰本地和大型跨国公司的工作经验,对我来讲毫无可能性。说到这里,做公务员的同学们
    4.4w 12
  • 洋大 发表了帖子 2017-03-10
    之前在海那边网站的微信群里分享过当时在新西兰找工作的一些经验,之后有不少朋友希望能有文字的东西,方便参考。这里就稍作整理,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分享找工作方面的心得。注:后文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持有银蕨签证、打工度假签证、开放式工签甚至人在中国希望在新西兰境内找工作的朋友,所以对于那些已经有新西兰居民身份,或者在新西兰有留学和工作经验的朋友未必适用。废话不多说,直接说今天的主题,为了更好更快的找到一份可以用来申请工签和移民的工作,在出发来新西兰之前,有哪些可以提前准备的。工作经验证明材料推荐人面试服装驾照心理调适简历(CV)和求职信(Cover Letter)因为简历和求职信非常重要,所以接下来会单独详细写。今天主要聊聊前几个方面。工作经验证明材料首先要强调一下,工作经验的证明材料,并不是为了找工作本身,而已在找到工作之后申请工签或者技术移民的环节可能会需要。根据上图移民局申请技术移民的指导文件(INZ1105)所述,提交的工作经验证明,需要能够显示以下信息:从事的职位就职的起始时间工作是否为全职(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30小时即可被认定为全职)雇主公司的名称和地址之前工作与在新西兰找到的技术
    3840 5
  • 洋大 回复了帖子 2017-01-01
    我不是做这个行业的,只能说说听来的情况,不一定准确。会计找工作的确比较难一些。学习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多的积累经验,哪怕是volunteer的工作,只要是会计相关的,也可以考虑去做。至于学校的话,尽量选择课程中跟实际工作更接近的,而不是学校的名头。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本期嘉宾:嘉宾介绍:张洋洋IT男,2011年持银蕨签证前往新西兰,经过求职、转长期工签、申请PR等步骤,目前定居奥克兰。活动时间:12月29日 周四 15:00分享内容1、简单的个人介绍;2011年8月银蕨签证入境,10月份找到工作开始上班,提交技术移民申请,11月份申请长期工签,2012年4月PR下签。目前定居于奥克兰,从事IT工作。2、移民的前因后果,以及移民过程;起因是曾经在美国出差,然后对国外的生活比较向往,曾经考虑过加拿大和澳洲,机缘巧合下拿到了新西兰的签证,过来找到工作。然后申请了技术移民。有兴趣的话可以介绍下申请技术移民的详细过程。3、找工作的过程,有哪些找工作的渠道?内部推荐求职网站社交媒体4、新西兰老板更看重员工哪些能力?在投递简历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新西兰当地的雇主比较注重申请
    小边 8188 18
  • 洋大 回复了帖子 2017-01-01
    我不是做这个行业的,只能说说听来的情况,不一定准确。会计找工作的确比较难一些。学习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多的积累经验,哪怕是volunteer的工作,只要是会计相关的,也可以考虑去做。至于学校的话,尽量选择课程中跟实际工作更接近的,而不是学校的名头。
    【华人说海外】是海那边移民社区联合海那边官方微信群共同举办的在线分享活动,邀请在海外生活多年的华人嘉宾分享教育、房产、生活、移民经历等一手海外资讯。活动分为语音分享和互动问答两个环节,覆盖数千名用户,是您了解真实海外生活的不二之选。如您有意成为我们的分享嘉宾,请添加微信xiaona-hnb报名。本期嘉宾:嘉宾介绍:张洋洋IT男,2011年持银蕨签证前往新西兰,经过求职、转长期工签、申请PR等步骤,目前定居奥克兰。活动时间:12月29日 周四 15:00分享内容1、简单的个人介绍;2011年8月银蕨签证入境,10月份找到工作开始上班,提交技术移民申请,11月份申请长期工签,2012年4月PR下签。目前定居于奥克兰,从事IT工作。2、移民的前因后果,以及移民过程;起因是曾经在美国出差,然后对国外的生活比较向往,曾经考虑过加拿大和澳洲,机缘巧合下拿到了新西兰的签证,过来找到工作。然后申请了技术移民。有兴趣的话可以介绍下申请技术移民的详细过程。3、找工作的过程,有哪些找工作的渠道?内部推荐求职网站社交媒体4、新西兰老板更看重员工哪些能力?在投递简历有哪些注意事项呢?新西兰当地的雇主比较注重申请
    小边 8188 18
  • 洋大 回复了帖子 2016-12-27
    新西兰的那个不是非常准确。新西兰的陪读签证:1.一个家庭同一时间只能有一个监护人陪读2.监护人的Visitor Visa与被监护人的学签时间一样长(但最多到被监护人年满18周岁)3.监护人如果想从事工作,可以申请条件变更(VOC),这样的话,可以在周一至周五的9:30-14:30期间从事兼职的工作或者学习
    如今留学趋向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走出国门。但是,让孩子只身在国外,父母们也不能完全放心。那么,可以选择陪读!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各国的父母陪读政策。美国:可通过旅游签证逗留如果小孩子在美国读中学,家长想去陪读或看望孩子,可以申请旅游签证,旅游签证现在有效期一般是10年,期间可以多次往返,每次入境允许停留的时间1-6个月不等。此外,现在美国部分走读学校新兴了一种托管形式,留学生可以住在国际公寓,由美国的老师统一管理,还有中国的厨师,通常是几个国际生住在一个公寓,能认识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这也是介于寄宿家庭和走读之间的一种方式。加拿大:通过访问签证陪读从严格意义上讲,加拿大没有留学陪读签证,但可以办访问签证,只是把访问目的从走亲访友变成了陪孩子读书。这类签证时间视各人的具体情况和资产情况而定,一般为2-10年的多次往返签证。家长们可以在2到10年内自由多次往返加拿大,至于每次入境可以滞留多久则取决于海关的看法。如果说明是陪读,通常海关允许申请人每次入境滞留6个月。6个月以后,申请人如不出境,则需要在加拿大境内续签滞留许可。办访问签证赴加拿大的父母,可以在加拿大工作吗?答
  • 洋大 回复了帖子 2016-12-23
    IT行业的薪酬在新西兰还是比较不错的。虽然跟国内互联网公司比起来可能还是不行,但工作压力小很多。如果想既不用很辛苦,又可以养家糊口,IT还是不错的选择。
    作者本人2011年持银蕨找工作签证(Silver Fern Job Search Visa)来新西兰,经过了求职,转长期工签,申请PR等步骤,目前已经定居新西兰。现在转发以前写过的记录,希望能给有同样需求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本人,男,20快到头了。国内非当先高校软件工程本科学历,毕业后运气好进入某知名公司,专注于商务智能(BI, Business Intelligence)开发(对IT行业不了解的同学可以理解为与数据打交道,做报表分析项目),为其效力三年后,因为一些外部原因离开。进入另外一 家欧洲公司在上海的办事处,做BI项目实施。做满一年后,因拿到银蕨签证,借公司裁员的机会离职,赋闲在家两个月后抵达奥克兰,开始了银蕨求职之路。=======================流水账分割线=======================不保留任何悬念,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经历:2010年12月底,在无任何新西兰签证的情况下,Datacom网站上申请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er的职位,与该公司负责BI开发团队的GM取得联系,对方回复会考虑我的申请,但询问何时能够
    洋大 1.2w 9
  • 洋大 回复了帖子 2016-12-23
    的确比较难,可以加一些银蕨签证的讨论群。如果有朋友在新西兰当地帮忙的话,希望还是比较大的。
    作者本人2011年持银蕨找工作签证(Silver Fern Job Search Visa)来新西兰,经过了求职,转长期工签,申请PR等步骤,目前已经定居新西兰。现在转发以前写过的记录,希望能给有同样需求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本人,男,20快到头了。国内非当先高校软件工程本科学历,毕业后运气好进入某知名公司,专注于商务智能(BI, Business Intelligence)开发(对IT行业不了解的同学可以理解为与数据打交道,做报表分析项目),为其效力三年后,因为一些外部原因离开。进入另外一 家欧洲公司在上海的办事处,做BI项目实施。做满一年后,因拿到银蕨签证,借公司裁员的机会离职,赋闲在家两个月后抵达奥克兰,开始了银蕨求职之路。=======================流水账分割线=======================不保留任何悬念,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经历:2010年12月底,在无任何新西兰签证的情况下,Datacom网站上申请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er的职位,与该公司负责BI开发团队的GM取得联系,对方回复会考虑我的申请,但询问何时能够
    洋大 1.2w 9
  • 洋大 发表了帖子 2016-12-22
    作者本人2011年持银蕨找工作签证(Silver Fern Job Search Visa)来新西兰,经过了求职,转长期工签,申请PR等步骤,目前已经定居新西兰。现在转发以前写过的记录,希望能给有同样需求的朋友提供一些参考。本人,男,20快到头了。国内非当先高校软件工程本科学历,毕业后运气好进入某知名公司,专注于商务智能(BI, Business Intelligence)开发(对IT行业不了解的同学可以理解为与数据打交道,做报表分析项目),为其效力三年后,因为一些外部原因离开。进入另外一 家欧洲公司在上海的办事处,做BI项目实施。做满一年后,因拿到银蕨签证,借公司裁员的机会离职,赋闲在家两个月后抵达奥克兰,开始了银蕨求职之路。=======================流水账分割线=======================不保留任何悬念,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经历:2010年12月底,在无任何新西兰签证的情况下,Datacom网站上申请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er的职位,与该公司负责BI开发团队的GM取得联系,对方回复会考虑我的申请,但询问何时能够
    1.2w 9
  • 洋大 回复了帖子 2016-12-03
    进出口贸易相关,或者针对中国市场相关的机会比较多
    前两天有朋友在微信里留言,希望我给讲讲在新西兰的生活感受。虽然一直觉得对生活的感受,只能自己亲身去体验。一旦他人用语言说出来,必然会变得主观,进而失去了参考的意义。可即便如此,在看过了太多对新西兰生活或褒或贬的文章后,终究抑制不住冲动,想写写自己的情况,给大家一个参考。不敢说多么客观,但我既不做移民生意,也不是爱国小粉红,所以至少不会刻意去抬高或者贬低哪一方。不过也请务必注意,这是我个人的生活体验,只能代表我自己的情况。我只会讲我知道的情况,尽量不做评判。首要篇就先写写很多人最关心的跟孩子有关的事情吧。出生前只要孩子的父母符合享受公共医疗的资格,那么从怀孕开始,公共医疗系统就承担了几乎所有的产检和分娩费用。如果想要更好的服务,可以自己找产科专家,貌似总的费用也就是2-3千纽币的样子。有在新西兰生孩子想法的朋友可以买南十字星的健康保险,其中有个套餐应该是可以报销一部分看专家的费用。如果需要咨询保险详情可以留言给我,可以介绍靠谱的保险代理给你。这边虽然分娩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医院里,但其实负责产检和接生工作的人,并不是医院的职工。这些人的职业叫做助产士(Midwife),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
    洋大 1.0w 10
  • 洋大 回复了帖子 2016-12-03
    嗯,比较适应了
    前两天有朋友在微信里留言,希望我给讲讲在新西兰的生活感受。虽然一直觉得对生活的感受,只能自己亲身去体验。一旦他人用语言说出来,必然会变得主观,进而失去了参考的意义。可即便如此,在看过了太多对新西兰生活或褒或贬的文章后,终究抑制不住冲动,想写写自己的情况,给大家一个参考。不敢说多么客观,但我既不做移民生意,也不是爱国小粉红,所以至少不会刻意去抬高或者贬低哪一方。不过也请务必注意,这是我个人的生活体验,只能代表我自己的情况。我只会讲我知道的情况,尽量不做评判。首要篇就先写写很多人最关心的跟孩子有关的事情吧。出生前只要孩子的父母符合享受公共医疗的资格,那么从怀孕开始,公共医疗系统就承担了几乎所有的产检和分娩费用。如果想要更好的服务,可以自己找产科专家,貌似总的费用也就是2-3千纽币的样子。有在新西兰生孩子想法的朋友可以买南十字星的健康保险,其中有个套餐应该是可以报销一部分看专家的费用。如果需要咨询保险详情可以留言给我,可以介绍靠谱的保险代理给你。这边虽然分娩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医院里,但其实负责产检和接生工作的人,并不是医院的职工。这些人的职业叫做助产士(Midwife),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
    洋大 1.0w 10
  • 洋大 回复了帖子 2016-12-03
    我在奥克兰,华人不算少,也不是很多。
    前两天有朋友在微信里留言,希望我给讲讲在新西兰的生活感受。虽然一直觉得对生活的感受,只能自己亲身去体验。一旦他人用语言说出来,必然会变得主观,进而失去了参考的意义。可即便如此,在看过了太多对新西兰生活或褒或贬的文章后,终究抑制不住冲动,想写写自己的情况,给大家一个参考。不敢说多么客观,但我既不做移民生意,也不是爱国小粉红,所以至少不会刻意去抬高或者贬低哪一方。不过也请务必注意,这是我个人的生活体验,只能代表我自己的情况。我只会讲我知道的情况,尽量不做评判。首要篇就先写写很多人最关心的跟孩子有关的事情吧。出生前只要孩子的父母符合享受公共医疗的资格,那么从怀孕开始,公共医疗系统就承担了几乎所有的产检和分娩费用。如果想要更好的服务,可以自己找产科专家,貌似总的费用也就是2-3千纽币的样子。有在新西兰生孩子想法的朋友可以买南十字星的健康保险,其中有个套餐应该是可以报销一部分看专家的费用。如果需要咨询保险详情可以留言给我,可以介绍靠谱的保险代理给你。这边虽然分娩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医院里,但其实负责产检和接生工作的人,并不是医院的职工。这些人的职业叫做助产士(Midwife),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
    洋大 1.0w 10
  • 洋大 回复了帖子 2016-12-03
    我是做IT的
    前两天有朋友在微信里留言,希望我给讲讲在新西兰的生活感受。虽然一直觉得对生活的感受,只能自己亲身去体验。一旦他人用语言说出来,必然会变得主观,进而失去了参考的意义。可即便如此,在看过了太多对新西兰生活或褒或贬的文章后,终究抑制不住冲动,想写写自己的情况,给大家一个参考。不敢说多么客观,但我既不做移民生意,也不是爱国小粉红,所以至少不会刻意去抬高或者贬低哪一方。不过也请务必注意,这是我个人的生活体验,只能代表我自己的情况。我只会讲我知道的情况,尽量不做评判。首要篇就先写写很多人最关心的跟孩子有关的事情吧。出生前只要孩子的父母符合享受公共医疗的资格,那么从怀孕开始,公共医疗系统就承担了几乎所有的产检和分娩费用。如果想要更好的服务,可以自己找产科专家,貌似总的费用也就是2-3千纽币的样子。有在新西兰生孩子想法的朋友可以买南十字星的健康保险,其中有个套餐应该是可以报销一部分看专家的费用。如果需要咨询保险详情可以留言给我,可以介绍靠谱的保险代理给你。这边虽然分娩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医院里,但其实负责产检和接生工作的人,并不是医院的职工。这些人的职业叫做助产士(Midwife),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
    洋大 1.0w 10
  • 洋大 发表了帖子 2016-12-01
    前两天有朋友在微信里留言,希望我给讲讲在新西兰的生活感受。虽然一直觉得对生活的感受,只能自己亲身去体验。一旦他人用语言说出来,必然会变得主观,进而失去了参考的意义。可即便如此,在看过了太多对新西兰生活或褒或贬的文章后,终究抑制不住冲动,想写写自己的情况,给大家一个参考。不敢说多么客观,但我既不做移民生意,也不是爱国小粉红,所以至少不会刻意去抬高或者贬低哪一方。不过也请务必注意,这是我个人的生活体验,只能代表我自己的情况。我只会讲我知道的情况,尽量不做评判。首要篇就先写写很多人最关心的跟孩子有关的事情吧。出生前只要孩子的父母符合享受公共医疗的资格,那么从怀孕开始,公共医疗系统就承担了几乎所有的产检和分娩费用。如果想要更好的服务,可以自己找产科专家,貌似总的费用也就是2-3千纽币的样子。有在新西兰生孩子想法的朋友可以买南十字星的健康保险,其中有个套餐应该是可以报销一部分看专家的费用。如果需要咨询保险详情可以留言给我,可以介绍靠谱的保险代理给你。这边虽然分娩的时候基本都是在医院里,但其实负责产检和接生工作的人,并不是医院的职工。这些人的职业叫做助产士(Midwife),既不是医生也不是护士。
    1.0w 10
没有更多啦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