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在海那边网站的微信群里分享过当时在新西兰找工作的一些经验,之后有不少朋友希望能有文字的东西,方便参考。这里就稍作整理,抛砖引玉,希望大家多多分享找工作方面的心得。
注:后文内容主要针对的是持有银蕨签证、打工度假签证、开放式工签甚至人在中国希望在新西兰境内找工作的朋友,所以对于那些已经有新西兰居民身份,或者在新西兰有留学和工作经验的朋友未必适用。
废话不多说,直接说今天的主题,为了更好更快的找到一份可以用来申请工签和移民的工作,在出发来新西兰之前,有哪些可以提前准备的。
工作经验证明材料
推荐人
面试服装
驾照
心理调适
简历(CV)和求职信(Cover Letter)
因为简历和求职信非常重要,所以接下来会单独详细写。今天主要聊聊前几个方面。
工作经验证明材料
首先要强调一下,工作经验的证明材料,并不是为了找工作本身,而已在找到工作之后申请工签或者技术移民的环节可能会需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上图移民局申请技术移民的指导文件(INZ1105)所述,提交的工作经验证明,需要能够显示以下信息:
从事的职位
就职的起始时间
工作是否为全职(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30小时即可被认定为全职)
雇主公司的名称和地址
之前工作与在新西兰找到的技术工作为什么相关(主要是通过之前工作的职责来体现)
证明之前的工作经验对于找到的技术工作提供了相关经验和技术
证明之前的工作经验与学历是相关的
为了证明以上内容,需要在国内提前准备的资料可以有:
(公司抬头的)推荐信
工资单
职位说明
缴税记录
工作提名信
工作合同
工作评估
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个人的情况,准备上边列表中三样左右的材料,尽量能覆盖到移民局要求的所有要素。这些材料并不要求公证,但如果原件不是英文的,需要找正规翻译做英文翻译件。
推荐人
新西兰就职过程中与国内有个很大的不同点在于,入职前公司会对求职者做背景调查(Reference Check),在这个环节会联系由求职者提供的1-2名推荐人,就雇主感兴趣的方面做一下调查。
调查的形式主要是电话或者邮件,一般雇主关心的问题往往是应聘者与原同事之间的关系,技术能力或者性格特点等。也可能会求证一些应聘者在简历或者面试过程中提到的方面,验证其真实性。如果推荐人英语口语不好,可以跟公司说清楚,这种情况下,公司通常会发邮件给推荐人,这样可以给推荐人足够的时间去回复公司的问题。
虽然很少有人会在背景调查阶段出问题,但还是有部分情况下,公司会在两个接近的求职者之间,根据背景调查的结论作出选择。所以提前准备好靠谱的推荐人还是有一定的必要性。
考虑推荐人的原则一般是英语,私人关系及熟悉程度,职位高低。因此在国内离职之前,很好能跟1-2位同事或者直属经理搞好关系,得到他们的支持,很好能拿到几张他们的名片,这样以后需要推荐人的时候,会可以从他们那里得到很多帮助。
面试服装
面试很多时候是看面试官和应聘者之间的感觉,而并非单纯技术和能力的考察,得体的着装可以体现出求职者对于所应聘的职位和面试官的尊重。
我本人在接到中介或者雇主发面试邀请的时候,都会问一下面试的着装要求(Dress Code),这样自己可以有针对性的准备,避免到时候面试双方尴尬。
网上找了一个对照图,大家可以自行对照脑补一下。需要注意的是,一般职场上所谓的Formal,也就是图中的Semi-formal。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用中文来说的话,以男生为例,至少要准备一套衬衫,西裤,皮鞋,皮带,如果是打算找面向客户或者管理类的工作,比如市场、销售、咨询及各类经理等,很好还是有一套得体的西装领带等,因为这类工作可能日常工作就是需要正装。
有些人可能会认为自己只是一个码农,是不是就可以不需要准备这些了?其实不是的,很多中小IT公司,会有可能把员工派到大公司客户那里现场工作,这个时候就会要求员工在客户那里以比较专业的形象出现,那么如果面试的时候着装太过随意,还是会影响雇主的印象。另外有些机构,比如大学,政府部门,银行等,本身就有比较明确的着装规定(Dress Code),面试前问清楚比较稳妥。
驾照
从日常生活的角度,在新西兰没有车的人,可能比没有双腿的人生活来的更加不容易。从找工作的角度,驾照对于一些行业也是比较重要的考量因素。因此如果可能的话,尽量在国内考好驾照再过来,并且尽可能的积累驾驶经验,学习和掌握安全驾驶知识。
一般来说,销售职位和涉及到建筑安装等领域的技术工作会比较看重驾照。多数会要求有新西兰正式驾照,或者同等的海外驾照。一些需要开工具车或者货车的职位,比如建筑行业的销售,电子、电气、通信领域的安装调试实施职位,很有可能会需要有手动车的驾驶能力。
心理调试
有部分朋友会在登陆前就开始在Seek等网站上开始申请职位,但实际上来说,效果未必满意,雇主会因为申请人未登陆,而找出各种理由婉拒。这种时候可能会对自己求职的信心造成影响,因此我并不是非常建议即将登陆的朋友在国内就开始投简历。
因为很多人对于新西兰求职的前景并不明朗,受到外界信息的干扰,容易产生两种偏差,一种是期望值过高,一种是期望值过低。无论偏向哪一面,都有可能会影响真正找工作的进度。
期望值过高的人,可能是在国内已经有一定工作经验,甚至是其他发达国家的工作经历,收入也比较可观,已经在行业内有良好的人脉和经验积累,在国内属于猎头争相追捧的对象。来之前认为新西兰行业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因此在新西兰找工作应该易如反掌。实际上因为新西兰一定程度上的固步自封,很多在其他国家经验未必能直接应用于这里,所以会造成求职过程的坎坷会大于预期。好在因为太多人在说国外找工作多么多么难,所以犯这类错误的人并不是很多。
反倒是第二种,期望值过低,对很多人的求职过程造成了很多隐性伤害,但却不容易被察觉。因为太多的信息都是新移民找工作多么多么难,所以很多人会主动的放下身段,不惜去申请一些远低于自己能力水平的工作。比如一个有十年工作经验的人,去申请一个针对毕业生的初级职位。但结果很可能是这个人会因为Over-qualified被拒绝。这样的结果往往会严重打击求职者的信心。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对于多数雇主来说,最理想的状况就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多大的坑就找多大的萝卜。找太大的萝卜填一个小坑,恐怕这个萝卜是呆不住的,会给自己的生意徒增很多风险。
所以在登陆之前和找工作的过程中,建议大家关注这样一个网站:www.careers.govt.nz,这是新西兰官方建立的网站,提供关于求职指导和职业发展的信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右上角的Search,填入求职的关键字,以Marketing为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搜索结果里选择最接近的职位名称(例如,Marketing Specialist,“|”后边是该职位名字的毛利语名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以看到这样一个简单明了的信息页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以看出,该职位入门级的收入水平年薪有4万纽币起,三年以上工作经验的年薪一般5万起。工作机会数量属于平均水平,既不会很抢手,也不会冷门。有这样一些信息作为参考,就会对自己应该重点申请的职位的薪水和要求有所了解,对比招聘广告的薪水范围和职责要求,可以有针对性的投简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职位。而且当中介或者雇主问起工资期望值的时候,也可以有清晰的回复,进而得到合理的薪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