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那边服务热线电话:
  • 深圳: 0755-86938380(客户服务)
    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819号深铁金融科技大厦19A层
  • 北京: 01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SOHO 2期C座 C3-3
  • 上海: 020-85951808(客户服务)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世纪大道1501号国华人寿大厦301室
  • 杭州: 0571-88016401(客户服务)
    地址: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教工路18号世贸丽晶城欧美中心D区1005室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7
    确切地说,应该叫养老区。哈哈......有兴趣可留意有关文章,更多图片介绍。
    【婆在新西兰】今天趁教友爱丽思和她先生拜伦的邀请,婆与几位外嫁洋老公的姐妹有幸参观了内皮尔的自助养老院,并在那享用了午餐。若知详情,请关注"龍婆活着"微信公众号。
    龍婆活著 5249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7
    哈哈......谢留痕。
    “你會游泳嗎?”“嗯~會,也不會。”“什麼意思?到底會還是不會?”“Technical speaking:就是腳能觸到池底的地方,蛙泳能浮到換氣。”“那你是會游泳呀。”“Technical speaking:不會。”…...喜欢在海邊發呆,喜欢在海边漫步,但一直对入水有恐惧症。原因不明。也許前世是淹死的;也許是隻怕水的猫。洛杉矶曾经的家的泳池。恐龙绝不允许他老婆单独下水。怕就怕淹死了,没人给他煮饭洗衣搞卫生。除非,他去中国找几个二奶三奶,這將不再是問題的問題。话说,新西蘭是个岛国,而Napier内皮尔是岛国上的一个海滨明珠。自從搬入小鎮,就聽說1931年这里曾发生过一次大地震,还有海啸。一听说“海啸”,脑子里马上驚恐地浮现出日本311大海啸席捲一空的画面。“我要学游泳!”“ If you like it. ”就这样,龍婆我顺理成章地和内皮尔的韩国好姐妹一起屁颠屁颠地去上了人生首要堂游泳课。“这~就~是~游泳池?!” 伴着惊讶,我俩相视讥笑到。一个大约几十米长,1米多深的长方形储水容器。这,就是内皮尔人学游泳的地方?!岛国就是岛国,感觉啥都与加拿大,美国,中国这些超級大国不一样。“你会游
    龍婆活著 3767 15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7
    车轮子比我还高。
    【婆在新西兰】这是玉米,谁不知道。但这是专门做爆米花的玉米,有多少人见过?哈哈~城里人入乡就是乡巴佬,见啥都新鲜。苹果任摘任吃,又甜又爽。农机任爬任拍,又高又大。新西兰全自动化系统耕种让婆大开眼界。回家还"被"送新鲜蔬果一大箱。
    龍婆活著 3249 18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7
    哈哈~试完告诉你。
    【婆在新西兰】这是玉米,谁不知道。但这是专门做爆米花的玉米,有多少人见过?哈哈~城里人入乡就是乡巴佬,见啥都新鲜。苹果任摘任吃,又甜又爽。农机任爬任拍,又高又大。新西兰全自动化系统耕种让婆大开眼界。回家还"被"送新鲜蔬果一大箱。
    龍婆活著 3249 18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7
    哈哈~内皮尔。霍克斯湾。
    【婆在新西兰】这是玉米,谁不知道。但这是专门做爆米花的玉米,有多少人见过?哈哈~城里人入乡就是乡巴佬,见啥都新鲜。苹果任摘任吃,又甜又爽。农机任爬任拍,又高又大。新西兰全自动化系统耕种让婆大开眼界。回家还"被"送新鲜蔬果一大箱。
    龍婆活著 3249 18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7
    哈哈......新西兰农业渔业林木业都丰富。
    【婆在新西兰】这是玉米,谁不知道。但这是专门做爆米花的玉米,有多少人见过?哈哈~城里人入乡就是乡巴佬,见啥都新鲜。苹果任摘任吃,又甜又爽。农机任爬任拍,又高又大。新西兰全自动化系统耕种让婆大开眼界。回家还"被"送新鲜蔬果一大箱。
    龍婆活著 3249 18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7
    哈哈......孝子座
    【婆在新西兰】明天家婆就要飞来内皮尔"视查工作"了,可家里仍象走荒逃难一样地乱。哎~某位固执的龍就喜欢拖到收关一刻。婆站在一边无语得直想砸东西。
    龍婆活著 2062 5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7
    人生中的朋友是自己为自己找的亲人。
    “你为什么不留在温哥华?!”......语气中不是责备,而是一而再,再而三分离的不舍。坐在温哥华养老院的会客厅里,我知道,这次的道别不知何时才将再见。一,“Cathay,过来食饭,煲了你喜欢饮的汤。”她从厨房的窗子探出半个头,朝我住的隔壁后院喊着话。十几年前,孤身从广州来求学的我,就这样在温哥华为自己找到了“亲人”。二,“Cathay,我们星期天去教会,你想去吗?”她一边收拾着碗筷,一边用慈祥关爱的眼神期盼着我的肯定句。十几年前,随着她们的牵引,就这样让我在温哥华认识了上帝。并在她们的陪伴下,接受了上帝的洗礼。三,“Cathay,教会里的J是幼儿园老师,你实习可去咨询一下她所工作的幼儿园。”她不但递给我J的电话,星期天在教会礼拜时,还将我推荐给J。十几年前,就是在她的推荐下,我敲开了一扇扇幼儿园的实习大门。收关成为一名幼教工作者。四,“Cathay,我马上叫大仔过去接你过来。今晚就在我家客房过夜吧。”我这边仍惊慌失措地紧握着手机,门那边已听到她大仔按响了门铃,并在黑夜中叫着我的名字。十几年前,就是这样将房东喝醉酒的男朋友吓走,让我逃出了魔爪。五,“Cathay,走!我带你去附近的老街坊
    龍婆活著 4999 17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6-04-17
    【婆在新西兰】家终于整理完毕,家婆终于抵达光临。孝顺儿子带她去购物,请她吃中餐,陪她聊天。晚安!
    2632 8
  • 海纳愚夫 回复了帖子 2016-04-17
    七十说美国买房——说说美国房产中介的乱象 文:海纳愚夫 美国房屋交易,由于实行经纪人制度,而经纪人入门门槛低。一个经纪人执照,快则三个月可以考取,慢则一年两年。 所以,美国房产经纪人多如牛毛。而且,在美国,大多房产经纪人与工作收入不稳定划等号。由于入门门槛低,导致经纪人素质良莠不齐,差异很大。 因此,在这个行业,注定很多经纪人没有生意可做。人在饥饿状态下,会失去很多理性的行为。便会有部分经纪人为了达成交易,不择手段,诈欺就不可避免。因为当生存受到威胁时,有谁还在乎执照被吊销,有谁还在乎职业道德与操守。 而且,购房人与经纪人互相不信任,其结果就是购房人害怕被经纪人算计,经纪人害怕购房人只看不买。于是,互相算计,互相防范。致使交易成本增加,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华人社区,在其它族裔社区同样存在。竞争与博弈,优胜与劣态,注定了社会生物链的残酷性。 在愚夫从业近三年中,有很多读者告诉愚夫,订金被没收,房屋还没有进入ESCROW,就吃官司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是与购房人自身有一定关系,另外就是购房者的经纪人没有很好保护购房人利益有关系。 这中间的原因在于,经纪人过于急迫达成交易,而忽视交易过程中不成熟的一些因素,导致客人处于险境。 问题根源还是在于,经纪人与客人之间互信不够。经纪人害怕客人不忠诚,导致自己前期努力付诸东流,所以,尽快达成交易,高于一切。 客人害怕经纪人能力不足,朝三暮四,找多个经纪人同时看房,忽略经纪人的工作成本。而客人的这些行为,一旦被经纪人察觉,碰见做事有底线的经纪人,直接就将客人扔垃圾桶,不再提供服务。 遇见心机深,报复心强的经纪人,就可能被暗算,顺着客人的心思,投客人所好,不择手段,达成交易,忽视保护客人利益的条款,最后将客人装进去。 在购房前,选择经纪人,货比三家,实属正常。但是,一旦选定,通过实际接触,如果无法认可经纪人的工作能力与人品,明确告知经纪人,说声谢谢,缘分到此结束。如果客人去与经纪人玩一些心眼,其结果极可能被人玩。 美国华人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应该是美国社会所有族裔中最低的,这是全民互骗的必然结局。 而取得他人信任,是需要自己言与行的积累,不是自以为是的“我值得您信任”。只有将您的一言一行展示在他人面前,得到他人的验证与认可,才能谈信与不信。 而这就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付出。 真诚与付出,是做人成事的关键。真诚,才能带来人脉,人脉才能带来资源;付出,才能带来回报,当还没有得到回报,那是因为付出还不够多。 而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喜欢今天付出,明天得到回报。更有很多人,倒在了回报的前夜。所以,有恒为成功之本。但是,坚持不懈,很多人做不到。 从事这个行业将近三年,愚夫非常庆幸,能够从这个行业成长起来。愚夫能够成长,缘于众多客人的帮助与支持。所以,愚夫每天心怀感恩,工作时刻愉快开心。
    话说美国买房一说美国买房文:海纳愚夫最近一直陆续在帮助几个朋友看房选房买房,两个多月以来,看了不下100多套房子。房子看多了,很多时候就麻木了。因为每个人梦想中的房子,是不一样的!但是,作为一个专业的地产经纪人,不能帮助客人买到有问题的房子。这是职业道德,也是起码底线。不能简单为了成交而买房,应该为了帮助客人买到理想的房子作为首要目标。我们这样做,或许付出的劳动价值与交易成本都将更高,但是,我相信,我们的路必将越走越宽,客人也将越来越多。最近在帮助一个客人看房选房过程中,客人选中阿罕布拉(Alhambra)的一栋康斗,1370尺,报价438000美金,按均价看,此房性价比还真不错。两次查看此房,总感觉不对。室内客厅与餐厅不在一个平面,东西朝向。客人站在投资角度上对我说,这处房子,一共有三房,一厨,三厅(餐厅、客厅、休息厅),还有一地下室,两车位车库。买下后,可以改装成四房,出租其中三房,自住一间,还能收到1500美金租金,地下室还能堆放很多东西。站在投资角度,感觉非常不错。我告诉她,您这样做
    海纳愚夫 5.0w 208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6-04-16
    【婆在新西兰】明天家婆就要飞来内皮尔"视查工作"了,可家里仍象走荒逃难一样地乱。哎~某位固执的龍就喜欢拖到收关一刻。婆站在一边无语得直想砸东西。
    2062 5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6
    哈哈......蘋果一手一个,包里也被裝滿了。蘋果的种類也很多。感覺Jazz蘋果比富士蘋果好吃多了
    【婆在新西兰】这是玉米,谁不知道。但这是专门做爆米花的玉米,有多少人见过?哈哈~城里人入乡就是乡巴佬,见啥都新鲜。苹果任摘任吃,又甜又爽。农机任爬任拍,又高又大。新西兰全自动化系统耕种让婆大开眼界。回家还"被"送新鲜蔬果一大箱。
    龍婆活著 3249 18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6
    哈哈......玉米是总称,誰不知道。玉米还分很多种類的。我们城市人對這些农业学问就象"刘姥姥进大观園"一样
    【婆在新西兰】这是玉米,谁不知道。但这是专门做爆米花的玉米,有多少人见过?哈哈~城里人入乡就是乡巴佬,见啥都新鲜。苹果任摘任吃,又甜又爽。农机任爬任拍,又高又大。新西兰全自动化系统耕种让婆大开眼界。回家还"被"送新鲜蔬果一大箱。
    龍婆活著 3249 18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6
    我住的内皮尔盛產蘋果,葡萄,藍莓,玉米,等等,好象不见Kiwi果樹。嘻~
    【婆在新西兰】这是玉米,谁不知道。但这是专门做爆米花的玉米,有多少人见过?哈哈~城里人入乡就是乡巴佬,见啥都新鲜。苹果任摘任吃,又甜又爽。农机任爬任拍,又高又大。新西兰全自动化系统耕种让婆大开眼界。回家还"被"送新鲜蔬果一大箱。
    龍婆活著 3249 18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6
    嗯......從他們身上可學到許多
    在還沒入住內皮爾之前,恐龍在新西蘭的妹妹就總在視頻裡勸婆:內皮爾隱居着不少藝術家,那裡20-30年代的Art Deco藝術氣氛你會喜歡的。自從搬入內皮爾之後,每次步行去市中心都會經過一座藍白相間的房子,感覺特別乾淨。(婆有潔癖,對乾淨特敏感。)門口還有一塊藍色的牌子:John Staniford Art Studio。這到底是住家還是工作室?為了探明白,幾次都想不邀自請,可每次都不是牌子上的探訪時間(星期六-星期二/10am-4pm)。有時雖然門開著,但進了院子,自己又退了出來。婆在國外生活了十幾年,深知不邀自請是不禮貌的,不守時隨便打擾更是粗魯的。今天,婆乘太陽還沒揭開雲層,日曬仍沒達到燙傷皮膚的度,步行入城為參加星期六的Art Deco午餐選購鞋子。當經過藍色牌子時,突然想到:“咦,今天是星期二,法定時間允許參觀工作室呢。”(圖一)寧靜的小巷,乾淨整齊的院子,門是開著的。正對著是一張工作台,台上擺滿了顏料和毛筆,台下堆滿了畫框。每一幅畫框邊都標著畫名。左邊和正牆上掛滿了畫家的作品。右牆靠著一個雙層畫架,收集著更多的畫作。正廳中央是一幅藍底色的畫,旁邊地上是一幅灰底色的畫。憑龍婆對藝
    龍婆活著 2220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6
    哈哈......创造美好的生活
    在還沒入住內皮爾之前,恐龍在新西蘭的妹妹就總在視頻裡勸婆:內皮爾隱居着不少藝術家,那裡20-30年代的Art Deco藝術氣氛你會喜歡的。自從搬入內皮爾之後,每次步行去市中心都會經過一座藍白相間的房子,感覺特別乾淨。(婆有潔癖,對乾淨特敏感。)門口還有一塊藍色的牌子:John Staniford Art Studio。這到底是住家還是工作室?為了探明白,幾次都想不邀自請,可每次都不是牌子上的探訪時間(星期六-星期二/10am-4pm)。有時雖然門開著,但進了院子,自己又退了出來。婆在國外生活了十幾年,深知不邀自請是不禮貌的,不守時隨便打擾更是粗魯的。今天,婆乘太陽還沒揭開雲層,日曬仍沒達到燙傷皮膚的度,步行入城為參加星期六的Art Deco午餐選購鞋子。當經過藍色牌子時,突然想到:“咦,今天是星期二,法定時間允許參觀工作室呢。”(圖一)寧靜的小巷,乾淨整齊的院子,門是開著的。正對著是一張工作台,台上擺滿了顏料和毛筆,台下堆滿了畫框。每一幅畫框邊都標著畫名。左邊和正牆上掛滿了畫家的作品。右牆靠著一個雙層畫架,收集著更多的畫作。正廳中央是一幅藍底色的畫,旁邊地上是一幅灰底色的畫。憑龍婆對藝
    龍婆活著 2220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6
    是的,内皮尔市文化气息很浓。
    在還沒入住內皮爾之前,恐龍在新西蘭的妹妹就總在視頻裡勸婆:內皮爾隱居着不少藝術家,那裡20-30年代的Art Deco藝術氣氛你會喜歡的。自從搬入內皮爾之後,每次步行去市中心都會經過一座藍白相間的房子,感覺特別乾淨。(婆有潔癖,對乾淨特敏感。)門口還有一塊藍色的牌子:John Staniford Art Studio。這到底是住家還是工作室?為了探明白,幾次都想不邀自請,可每次都不是牌子上的探訪時間(星期六-星期二/10am-4pm)。有時雖然門開著,但進了院子,自己又退了出來。婆在國外生活了十幾年,深知不邀自請是不禮貌的,不守時隨便打擾更是粗魯的。今天,婆乘太陽還沒揭開雲層,日曬仍沒達到燙傷皮膚的度,步行入城為參加星期六的Art Deco午餐選購鞋子。當經過藍色牌子時,突然想到:“咦,今天是星期二,法定時間允許參觀工作室呢。”(圖一)寧靜的小巷,乾淨整齊的院子,門是開著的。正對著是一張工作台,台上擺滿了顏料和毛筆,台下堆滿了畫框。每一幅畫框邊都標著畫名。左邊和正牆上掛滿了畫家的作品。右牆靠著一個雙層畫架,收集著更多的畫作。正廳中央是一幅藍底色的畫,旁邊地上是一幅灰底色的畫。憑龍婆對藝
    龍婆活著 2220 6
  • 龍婆活著 回复了帖子 2016-04-16
    哈哈......生活就是用来享受的呀
    【婆在新西兰】星期五晚越南歺。朋友聚聊,太开心,甜品都免了。哈哈~谢谢!
    龍婆活著 2100 2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6-04-15
    【婆在新西兰】星期五晚越南歺。朋友聚聊,太开心,甜品都免了。哈哈~谢谢!
    2100 2
  • 龍婆活著 发表了帖子 2016-04-14
    【婆在新西兰】这是玉米,谁不知道。但这是专门做爆米花的玉米,有多少人见过?哈哈~城里人入乡就是乡巴佬,见啥都新鲜。苹果任摘任吃,又甜又爽。农机任爬任拍,又高又大。新西兰全自动化系统耕种让婆大开眼界。回家还"被"送新鲜蔬果一大箱。
    3249 18
个人成就
发帖收获 0 个赞
 
����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