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说美国买房——说说美国房产中介的乱象 文:海纳愚夫 美国房屋交易,由于实行经纪人制度,而经纪人入门门槛低。一个经纪人执照,快则三个月可以考取,慢则一年两年。 所以,美国房产经纪人多如牛毛。而且,在美国,大多房产经纪人与工作收入不稳定划等号。由于入门门槛低,导致经纪人素质良莠不齐,差异很大。 因此,在这个行业,注定很多经纪人没有生意可做。人在饥饿状态下,会失去很多理性的行为。便会有部分经纪人为了达成交易,不择手段,诈欺就不可避免。因为当生存受到威胁时,有谁还在乎执照被吊销,有谁还在乎职业道德与操守。 而且,购房人与经纪人互相不信任,其结果就是购房人害怕被经纪人算计,经纪人害怕购房人只看不买。于是,互相算计,互相防范。致使交易成本增加,陷入恶性循环。 这种现象不仅仅存在于华人社区,在其它族裔社区同样存在。竞争与博弈,优胜与劣态,注定了社会生物链的残酷性。 在愚夫从业近三年中,有很多读者告诉愚夫,订金被没收,房屋还没有进入ESCROW,就吃官司等等。这些情况的发生,一是与购房人自身有一定关系,另外就是购房者的经纪人没有很好保护购房人利益有关系。 这中间的原因在于,经纪人过于急迫达成交易,而忽视交易过程中不成熟的一些因素,导致客人处于险境。 问题根源还是在于,经纪人与客人之间互信不够。经纪人害怕客人不忠诚,导致自己前期努力付诸东流,所以,尽快达成交易,高于一切。 客人害怕经纪人能力不足,朝三暮四,找多个经纪人同时看房,忽略经纪人的工作成本。而客人的这些行为,一旦被经纪人察觉,碰见做事有底线的经纪人,直接就将客人扔垃圾桶,不再提供服务。 遇见心机深,报复心强的经纪人,就可能被暗算,顺着客人的心思,投客人所好,不择手段,达成交易,忽视保护客人利益的条款,最后将客人装进去。 在购房前,选择经纪人,货比三家,实属正常。但是,一旦选定,通过实际接触,如果无法认可经纪人的工作能力与人品,明确告知经纪人,说声谢谢,缘分到此结束。如果客人去与经纪人玩一些心眼,其结果极可能被人玩。 美国华人社区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度,应该是美国社会所有族裔中最低的,这是全民互骗的必然结局。 而取得他人信任,是需要自己言与行的积累,不是自以为是的“我值得您信任”。只有将您的一言一行展示在他人面前,得到他人的验证与认可,才能谈信与不信。 而这就需要付出,持续不断的付出。 真诚与付出,是做人成事的关键。真诚,才能带来人脉,人脉才能带来资源;付出,才能带来回报,当还没有得到回报,那是因为付出还不够多。 而这世界上,大多数人都喜欢今天付出,明天得到回报。更有很多人,倒在了回报的前夜。所以,有恒为成功之本。但是,坚持不懈,很多人做不到。 从事这个行业将近三年,愚夫非常庆幸,能够从这个行业成长起来。愚夫能够成长,缘于众多客人的帮助与支持。所以,愚夫每天心怀感恩,工作时刻愉快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