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猩球崛起:中美科学家联袂造出“人猴胚胎” 活了19天!网友:太魔幻

来自:温哥华港湾 0 0 2021-06-07

国际有名期刊《细胞》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来自中国昆明理工大学和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的科学家,首要次制造出了存活率较高的“人猴胚胎”。


这些胚胎目前已经死亡销毁,仅仅存活19天。但依旧引发了有关伦理道德的激烈争论。专家称“潘多拉魔盒或已打开”;网友则戏言:“太魔幻,简直就是现实版猩球崛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资料配图


梦魇照进现实?


报告显示,该项研究是把人类干细胞注入猴子胚胎,生出一个人猴混种,且这个胚胎最长顺利生长19天,研究人员称研究目的是“了解胚胎发展”


这个消息一经传出,无论是学界还是网界都是舆论哗然,大家的疑问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为什么要制造“半人半猴”的胚胎?


2、这些胚胎是怎么来的?它们会长大吗?


3、这项研究符合伦理规范吗?


4、这类实验需要被禁止吗?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的确,出于伦理角度考虑,大概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都会对此类实验报以担忧,业界人士本就担忧“科学有一日之内会击败人类自己”,或总有一日之内会造出“科学怪兽”。


如今“人猴胚胎”诞生,即便在美国,也有专家乃至国会议员高度担心,激烈反对,他们觉得这种人猴杂交试验,已创造出混血怪胎,而且还活了19天,简直就是梦魇照进现实。


因此,美国法律有明确规定,联邦经费不得补助类如人猴胚胎“混种”的试验。共和党籍印第安纳州国会参议员布朗(Mike Braun)说,这类研究已跨越“伦理界线”,有悖“生命的尊严与神圣”。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真是“潘多拉魔盒”?


当然,如此实验也并非全部都是反对声音,民主党参议员莫瑞(Patty Murray,华盛顿州)就拿实验对医疗方面的益处,来反驳“反对的声音”。她说此类试验可找出新的疗法,提供救命的器官移植,“就科学论科学、替病患的健康着想,应该停止对医学研究的意识形态攻击。”


的确,深入了解之后,或许这真的不是“潘多拉魔盒”。


“人猴胚胎”未来或许可应用于生物实验或器官移植,解决人类早期生长、疾病形成与老化等相关问题,最终造福于人类自己。


首先,这里我们需要知道一个概念:混合两个不同物种的胚胎称为“嵌合体”。


过去已有过人类细胞植入绵羊及猪只的经验,科学家们曾在2017年协助制造出首先人猪混合体。虽然实验团队在第20天就将胚胎摧毁,但仍引发科学界担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Dunbar 精品住宅,仅29套

本次试验的研究团队并无打算把任何混种胚胎植入猴的体内,其目标是为了进一步理解不同物种细胞在胚胎早期生长过程中如何互动。但牛津大学教授萨佛勒斯库(Julian Savulescu)认为,这个实验形同打开了潘朵拉盒子,成功研发出人-非人嵌合体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全寰球很多科学家都希望,能用这项技术来解决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器官移植。


寰球任何一个角落,都有大量的患者在等待器官移植手术,仅在中国每年就有高达 30 万例器官移植的需求。然而,现有的器官捐献远不能满足。


科学家们也正在探究一些替代方法,例如 3D 打印、移植动物器官,或是让嵌合体动物“长出”人的器官。如果能让猪长出人的心脏,那么这枚心脏用于移植时,引起的排异反应可能比直接使用猪心脏小得多


“人猴胚胎”的产生,简单来说就是将人的多能干细胞注射进体外培养的猴的胚胎中。理论上来说,多能干细胞具有和胚胎干细胞一样的分化潜能,能够分化成为所有组织和器官。在本次实验中,研究者在每一个体外受精、发育到第 6 天的猴胚胎中,注射了 25 枚人来源的多能干细胞。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嵌合体胚胎在体外培养不同阶段的图片


在注射 1 天后,全部 132 枚猴胚胎中都出现了人来源的细胞。


胚胎发育到第 10 天,仍有 111 枚嵌合体胚胎能正常生长。


第15天,存活率锐减。


第 19 天,仅有3枚嵌合体胚胎依旧存活。


第 20 天,所有胚胎死亡,体外培养结束。


各国规定各不相同 


制造“半人半动物”的胚胎,是极大的伦理挑战。为了规范这类实验,不少国家制定了相应的规范。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规定,有关人-灵长类动物嵌合体胚胎的实验无法得到他们的资金支持;2015 年,他们又宣布暂停资助人-非灵长类动物嵌合体胚胎的研究。


日本则相反,他们在 2019 年放开了管制。原本,含有人细胞的动物胚胎不能培养超过 14 天。但随着新规出台,在科学合理且必要的条件下,嵌合体胚胎不仅可以在 14 天后继续培育,而且允许被移植到代孕动物体内,但不能与人的生殖细胞进行任何结合。


当嵌合体胚胎遇到灵长类动物时,问题则变得更复杂——由于亲缘关系更近,人猴胚胎的嵌合更有可能成功;但也由于亲缘关系更近,灵长类动物可能具有更高级的智慧和情绪,涉及它们的实验伦理总是要顾及更多。


现在,人猴嵌合体胚胎真的出现了。之前,伦理要求或许只为嵌合体胚胎划了一条模糊的边线;如今,被研究推动着,伦理的这条线必须要更清晰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昆明理工大学生物学教授谭韬是本次论文的首要作者。


他表示,这项研究是按照国家法规要求来进行的。在中国嵌合体胚胎的实验没有被禁止,但需要得到伦理审批。本研究是和美国的索尔克生物研究所合作的,在研究的前期、中期和结束后,中国和美国方面都对研究的科学性和伦理进行了数轮咨询和审查。


在论文中,研究者们还附上了接受伦理审查的详细过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论文首要作者谭韬


如果以“嵌合体胚胎是否继续发育”为标准,这次的人猴胚胎没有踩到伦理的红线。这些胚胎从受精起就只在体外培养,且只存活19天。


作者之一、美国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胡安·卡洛斯·伊斯皮苏亚·贝尔蒙特(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表示,他们的目标不是制造任何怪物,他们也没有这么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Juan Carlos Izpisua Belmonte


但民众更关心的是:未来呢?


如果要利用嵌合体制造发育成熟的、可移植的器官,很可能还是躲不开嵌合体胚胎的继续发育,甚至出生。正如《细胞》的评论文章所说,生物医学越发地面临两难境地:我们需要更好的模型来了解人体生理和疾病,但要想获得与人体接近的模型,却往往是在挑战伦理。


如果希望嵌合体生物最终产生可用于移植的器官,科学家们认为最理想的情境是,技术能有办法严格控制人细胞在嵌合体中出现的位置,让它们只出现在应该出现的地方——伦理与科技的死结,或许只能寄希望于更新、更先进的技术来解开。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