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共享经济9个都凉了,它却成功了,还让王思聪丢尽颜面!

来自:Mr海 0 0 2021-05-30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近日,“共享充电宝首要股”怪兽充电,发布了自 4 月份上市以来的首份财报,营收、利润持续双增的“成绩单”成为怪兽充电逆袭故事的有力佐证。


财报显示,2021年Q1,怪兽充电的营业收入为8.469亿元人民币(约合1.293亿美元),同比增长162.5%。从此前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怪兽充电2019年Q1和2020年Q1的营业收入分别为2.62亿元人民币和3.22亿元人民币,营收规模不断扩大。财报发布后,怪兽充电盘前股价一度涨超 5%。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下,王思聪可就尴尬了,到底他曾经的豪言壮语大家可都没忘记。


2017年的时候,王思聪发过一条朋友圈说:


“共享充电宝要是能成我吃翔,立帖为证。”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王思聪看衰共享充电宝,其实也不奇怪,到底当时共享经济的颓势已经显现出来。


共享雨伞、共享汽车……都是些不靠谱的,割了投资人一波又一波韭菜。共享单车就更厉害了,不仅烧了投资人的钱,还割了用户韭菜,排队退押金的人加起来,都可以绕地球一圈了。


但是王思聪没想到,很多人也没想到,在其它共享生意衰退的大潮中,共享充电宝却独自美丽,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怪兽充电,还在今年4月成功登陆纳斯达克上市了。


共享经济十个中有九个都“凉”了,为什么共享充电宝这个赛道活了下来,怪兽充电还成功上市了?


今天鲸爷就给大家来分析一下。


01

80后优步总经理离职创业

4年做到行业首要


怪兽充电的创始人蔡光渊,是一位80后,他曾是优步上海总经理兼中国市场总监。


2017年的一日之内,蔡光渊出门办完事之后,准备用手机打车回家,却发现手机没电关机了。为此,他找了多家商户恳请对方能帮忙充会电,但都被拒绝了。收关,在一个商场的美妆柜台,他充了5%的电,才得以打车回家。


那个时候,摩拜、ofo等共享单车正疯狂跑马圈地,一笔接一笔巨额融资涌现,共享经济的欢呼声也达到了高潮。到处找人帮忙充电却被拒绝的那次尴尬经历,让蔡光渊内心萌生了一个想法:离职创业,去做共享充电宝项目。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蔡光渊有了想法就立即去行动了。2017年5月,怪兽充电在上海长宁区正式成立。


彼时,共享充电宝这个赛道早已有人先入场了。最早的共享充电宝企业——来电科技早在2013年就成立了。等到2017年蔡光渊创办怪兽充电时,街电、小电、来电这些先入局的企业早已三分天下。


后入局的怪兽充电,是怎么后来居上,4年做到行业老大的呢?


这首先要从创始人团队说起。


有了离职创业的想法之后,蔡光渊找到了曾任美团众包事业部总经理的徐培峰,两人一拍即合。随后,他又请来之前在Uber的同事张耀榆任职CMO,CTO则是前途牛通信事业部和金融研发中心总经理李晓炜,财务负责人来自阿里巴巴,供应链负责人则出身华为。


这些人都很优秀,但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是徐培峰。


为什么这么说呢?


数据显示,当时大众点评囊括3000万家商家,但街电、小电这些共享充电宝头部企业最初争夺的点位主要是餐饮场景,而对零售、娱乐、公众设施等场景,渗透率还是很低。


怪兽充电就将目光瞄准了这些还没有人开发的空白市场,徐培峰此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他曾经担任美团众包经理,在美团工作的经历,使他拥有了丰富的商户资源和地推经验,帮助怪兽充电迅速占据了这块空白市场,这也是怪兽充电能够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


仅用4年开疆扩土,怪兽充电就做到了行业首要。


发展如此迅速,除了创始人团队优秀,也因为它有着非常豪华的股东阵容。


02

阿里、高瓴、小米等豪华股东阵容


鲸爷在文章前面说过,怪兽充电成立于2017年5月。


2021年3月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招股书,4月登陆纳斯达克成功上市。


从公司成立到赴美上市,怪兽充电仅用了不到4年的时间。


上市之前,怪兽充电已经经历多轮融资,总募资额超过了10亿元。


其中,怪兽充电于2017年获得小米集团、高瓴资本、顺为资本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同年7月完成亿元A轮融资;同年11月再次获得近2亿元的B轮融资;2019年4月获得3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2019年12月获得来自软银、中银国际、高盛中国、云九资本、高瓴资本、顺为资本、尚珹投资、干嘉伟的5亿元C轮融资。


就在递交上市招股书之前,怪兽充电又获得了新近一笔融资——D轮融资,由阿里巴巴、CMC领投,凯雷(CGI)、高瓴资本、软银跟投,融资金额超过2亿美元。投资完成后,阿里巴巴成为其首要大股东。


机构股东中,阿里巴巴通过淘宝中国持股16.5%,是怪兽充电首要大股东;高瓴资本持股11.7%,顺为资本持股8.8%,软银亚洲持股7.7%,小米、新天域均持股7.5%,云九和CMC分别持股5.8%、5.4%。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么豪华的股东团队,让怪兽充电获得了得天独厚的资源。


怪兽充电的早期产品,都是由小米、紫米共同设计和研发的,然后由工厂代工。在小米生态链的帮助下,短时间里就构筑起了品质壁垒。

最开始的时候,市面上流行的共享充电宝项目,大多数是一个充电宝只有一根线,要么只能给安卓充电,要么只能给苹果充电。

而蔡光渊和团队则敏锐地捕捉到了三线合一的市场机遇,就是一个充电宝拥有三条线,同时满足安卓、苹果和Type-C的充电需求。他们立马就研发出了这种产品,并迅速推向市场,这种快速的反应,主要得益于小米生态成熟的供应链体系。

这就是怪兽充电能够后来居上的另一大原因。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03

发展前景不容乐观


虽然怪兽充电4月份成功上市,成为了“共享充电宝首要股”,但它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前景不容乐观。

首先,怪兽充电的收入结构非常单一,营收中大部分来自共享充电宝收入,占比高达95%以上。未来如果不发展成收入多元化企业,那它的抗风险能力是很弱的。

其次,盈利能力欠佳。

怪兽充电的招股书数据显示:

2020年怪兽充电实现营收28.1亿元,较2019年的20.2亿元增长38.9%。

2020年净利润为7540万元,较2019年的1.666亿元大幅下滑55%。

营收在增长,利润却在下滑。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就是销售成本越来越高。


2020 年,怪兽充电销售费用为21.2 亿元,占总营收的 75.5%。其中,支付给商家的分成就高达 12 亿,同比增长 45.5%。这主要是高流量商家,提高入场费和分成比例导致的。

我们都知道,共享充电宝企业想把机柜放到商户里,商户是要收入场费和分成的,随着充电宝企业对于商户资源的竞争愈发激烈,聪明的商户也开始逐步提高入场费和分成。

销售成本提高了,怪兽充电的盈利空间自然就被压缩了。

这种情况下,企业也想通过涨价来解决成本问题,共享充电宝走出了“一元时代”。

前段时间,共享充电宝涨价的话题还登上热搜了。调查发现,每小时租借费多为3元和4元,24小时封顶价格从20元到40元不等,一些区域甚至较高10元/小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贵得离谱,一日之内40元还不如买一个。这就是在“收割抢钱”。


涨价引起消费者的抵触情绪,也给共享充电宝企业的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以上这几个问题,都是怪兽充电未来急需解决的。想要在资本市场长久立足,怪兽充电的发展任重道远。



我是鲸爷,拥有10余年的投资经验,如果你渴望财富,不甘平庸,扫码添加我微信,为您1V1定制理财方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看更多精彩内容 ▼


1、!

3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