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近日,美联环球联合移民机构新近调查发现,过半香港受访者表示有意移民,70%人靠储蓄或加按物业,卖楼套现作移民资金占23%。美联移民顾问联同美联环球,今年5月上旬至中旬透过网上进行「港人移民取态及置业资金调查」,成功收回近300份问卷。调查发现,有51%受访者表示有意移民,表示没有兴趣移民都受访者只有1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85%未买入海外物业的受访者中,他们移民或海外置业的主要资金来源,分别有以下几项:
约39%受访者表示是资金源自「个人储蓄」;
约28%受访者表示「加按」个人持有的本地物业;
约23%受访者的移民资金来自卖楼套现。
43%已买海外楼的买家指资金来自加按本港物业
至于现时拥有海外物业或已移民约15%的受访者中:
约43%买家指资金主要来自加按本港持有的物业
约36%买家则指资金来自储蓄
约14% 选择卖港楼套现的买家仅14%
未必会出售手持单位套现移民
美联指,数据反映本港买家倾向保留香港物业,未必会出售手持单位套现而获取移民资金。不过,虽然只有约23%受访者的移民资金来自卖楼套现,但调查未有表明是否与受访者本来就未有持有物业有关。
倾向「移民不移居」
香港本地移民机构曾表示,移民海外相关查询大增,以往查询移民的人士主要是40至50岁,可是现时20至30多岁的年轻人查询量大幅增加至四成,以往此年龄组别查询移民比例甚少。
业内人士指出,客人会询问移民国家的宜居情况,另有部分家长会询问移民国家的医疗及教育福利。值得注意是港人倾向「移民不移居」,选择不立即放弃香港生活及事业,而是增加多个国籍。
移民顾问称,虽然移民查询量急增,但只有一成是精英阶层,传统移民热门国家英国、美国、澳洲及加拿大倾向接受高端﹑高技术的申请者,而运输及清洁工种在这些国家亦较为短缺。可是,传统移民国家移民项目的申请门槛近年进一步收窄,以美国为例,当地把申请移民的较低投资额由100万美元,大幅上调至180万美元,令申请难度加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资料显示,2019年中至2020年中的按年变幅,香港居民人数录得净流出20900人,反观对上一年则是净流入23000人,两者发展完全迥异,因而有人解读为移民潮猛如洪水。
不过,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就会发现香港居民净迁移数字时高时低,不一而足。譬如2012年中至2016年中,连续4年都出现了按年净流出情况,其中两年人数亦近2万,另外一年则近一万。那么,难道这段期间又出现移民潮吗?其内共有47500人净流出。
其实,相关香港居民不纯粹指香港永久居民,这包括了「常住居民」以及逗留少至一个月的「流动居民」,即是来港公干、读书的人。因去年疫情关係,故不排除当中夹杂大量离港返国的非永久居民。
官方并无香港移民统计,因为港人离境时毋须申报外遊目的;保安局一般会根据申请「无犯罪纪录证明书」(俗称「良民证」)的数字和其他相关资料,来估算港人移居外地的数字,因为「良民证」还可用来海外升学、交换访客、申请领养小孩等。注意,移居内地不用申请「良民证」,只需一张回乡证便成。
移民人数呈降势 年涉数千人
数字反映,每年大约有6000至10000香港人移民海外,相当於整体人口的0.08%至0.15%。其中,2019年有7000人移居外地,不单处於近十年来的低位,更远远少於2008年前即金融海啸前的水平。2019年申请「良民证」的人数,虽按年急增43%至3.3万宗,但同期移民人数并无同步增加;而根据往年经验,申请者中大概有三分之一以此移民。至於2020年首3季的「良民证」申请数字,则回落至2.1万宗,按年减少6%。
来源:综合财经时报、香港商报、香港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