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巴黎5月14日电(任宛)听到别人在电影院内嚼爆米花的声音、在餐厅内喝酒的声音……你是否因此会感到愤怒?如果是,您很有可能患有误食症。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费加罗报》报道,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忽略了一种疾病。它就是:误食症,即对声音充满“仇恨”。2000年,美国研究员玛格丽特(Margaret)、帕维尔·杰斯特布罗夫(Pawel Jastebroff)发现了这种疾病,科学界因此向前迈进了一小步。
巴黎乔治·蓬皮杜(Georges Pompidou)全科医生、耳鼻喉专家菲利普·佩格纳德(Philippe Peignard)表示,器官发出的声音,例如:喉咙的摩擦声、嘴巴发出的声音,会使人感到不舒服。但对于误食症病患来说,这是一种真正的折磨。很显然,咀嚼声、鼻子呼吸声、折断声、清脆的撞击声、关节处发出的声音都会让误食症患者感到厌恶。
截止目前,误食症相关研究很少。2013年,阿姆斯特丹的一组精神病学医生在国际学术期刊《人类神经科学前沿》中将误食症称为“轻度精神类疾病”。二月初,英国纽卡斯尔大学在《当代生物学》杂志上表示,一些噪音会使病患的大脑出现异常活动。2015年,美国西北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误食症对创造力强的人群影响较大。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自六至七岁起,误食症病患的病症逐渐加重。菲利普·佩格纳德补充道,一些病患成年后,病情仍会继续加重。在这种情况下,病患对其它类型的噪音也会非常敏感,例如:动物、家用电器发出的噪音,病患主要受心理因素影响。
事实上,误食症病患可通过心理治疗缓解不适感。佩尼亚尔(Peignard)教授表示,这是一种接受疗法。医生要求病患更关注自己,而非外界。这样可以降低病患的警惕性、敏感性。
在误食症治疗中,让病患更加关注自己是最普遍的治疗方案。在专为误食症病患创设的网站(misophonie.fr)上,病患可找到缓解病情的办法。病患凡妮(Fanny)表示,为了远离所有的噪音,她必须带上耳塞。但这样还不够,她仍需要带上播放着音乐的耳机。
目前,误食症已经逐渐被大众熟知。去年6月,杰弗里·斯科特·古尔德(Jeffrey Scott Gould)以误食症为主题的纪录片《请安静……》(Quite please...)在美国与观众见面。导演通过预告片表示,当有人请求他人降低咀嚼声音时,请保持友善。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