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港府2014/15至2020/21的7个财政年度里,政府预计用于免遣返声请人的公共开支,包括法律支持、人道援助及遣返等费用,将超过63亿元;而过去6年则耗费了约51亿元公帑,难免承受一定财政压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政府6年耗逾50亿公帑助免遣返声请人
政府2020/21财政年度预算中,用于处理免遣返声请及有关的工作开支合共12.27亿元,比去年的9.51亿元多约30%,也是近6年新高。开支细节如下:
· 人道援助约7.06亿元
· 审核声请和处理有关上诉或呈请约3.55亿元
· 公费法律支持约1.2亿元
· 遣返声请被拒人士费用约4,700万元
2006年起提供人道援助 来年预算高达7亿元
自2006年,政府向免遣返声请人提供人道援助,以应付基本生活需要。同时,政府需确保有关援助不会成为诱因,产生磁石效应,吸引更多非法入境者偷渡来港和在港非法逗留。以下是自2014年起政府人道援助开支的数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20/21年的人道援助预算较去年的4.64亿元多出2.42亿元,增幅约52%,为来年众多预算开支中较高;其金额也是近6年来第2高。
6年来有179宗免遣返声请获确立
政府在2014年3月开始实施统一审核机制,根据所有适用理由来审核免遣返声请。保安局指,本年初至4月底,入境处根据统一审核机制,确立了14宗免遣返声请。而在过去的6个财政年度,入境处就17,618宗免遣返声请作出决定,当中确立了179宗免遣返声请,包括97宗上诉后获酷刑声请上诉委员会确立,总确立比率约1%,亦即有99%不被确立。数字如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免遣返声请人在港干犯罪行
保安局表示,获担保外释的非华裔人士因干犯刑事罪行而被捕,而当中绝大部分为免遣返声请人。他们的罪行包括涉及店铺盗窃、扒窃、严重赌博罪行、爆窃、伪造文件及伪钞,以及藏有攻击性武器等罪行;而2018年的数字为1,150人,下降约42%。
保安局又表示,今年首两个月有109名非华裔人士被捕,其中30人则涉及店铺盗窃,40人涉及其他罪行。
延伸阅读:
疫下香港:越来越多“麦难民”无家可归!
受新冠肺炎疫情持续的影响,香港失业率高不断攀升,逾26万人丢饭碗,创17年新高。香港社署数字显示,2019/20年度有1,423名已登记露宿者,按年上升9.7%,是97回归24年以来有纪录最多,截至去年底更增至约1,500人。由于社署只记录有登记个人资料的露宿者人数,实际数字全港露宿者应该超过2,000人,包括一批因疫情从澳门和内地回流的港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港人因内地工厂倒闭,回流香港要沦落街头;也有在疫情下回流的港人,因付担不起屋租,一度寄居麦当劳。无家者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社协透过展览把他们的困境记录下来,盼唤起社会关注,促使政府制定无家者友善政策。
政府资助宿位严重不足,民间组织资金匮乏
无家者一直在社会边缘下努力挣扎求存,疫情影响下,失业及收入锐减的情况普遍。加上在防疫措施下晚市一度禁堂食,一群「麦难民」顿时流离失所,变相流落街头。
但现时政府政策未能适切援助这群弱势人士,社署所提供的资助宿位更远追不上无家者人数。有团体举办无家者展览,冀让更多人了解他们所面对的处境和背后故事,希望政府能仿傚台湾,更友善对待及照顾无家者,亦希望藉此筹集更多资金,用以提供更多宿位予有需要人士。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社署资料显示,2016/17至2019年/20年度资助宿位一直只得222个,但同期已登记露宿者人口上升54%,直至今年3月,疫情爆发后一年,才增加多6个宿位,但露宿者已进一步增至约1,500人。社协组织干事吴衞东亦指,资助宿位住宿期太短,一般仅半年,无家者再露宿情况也趋恶化,由2013年平均2.8次上升至2019年4.16次。
除政府资助外,有些非政府机构营办自负盈亏宿位,社协是其一,3年前获凯瑟克基金资助和良心业主提供单位,至今成立了4间「友家宿舍」,约20名无家者入住。社协计划未来3年扩展至11间,宿位增至53个,但因资助期限差不多届满,需另觅资助,用作翻新、维修及营运等,涉款约700万元,故社协希望有心人能捐款支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