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有你?创造101?弱爆了!看“老祖宗”们如何C位出道

来自:欧时大参 0 0 2021-04-19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几年来,不管是“神仙打架”,还是“菜鸡互啄”,自偶像练习生开始,一茬又一茬的选秀节目,一股脑地轰炸着娱乐圈,同时震碎着观众的三观…

现在,不仅仅是选手们在节目里“明争暗斗抢C位”,各大选秀节目也依托平台,搅和着营销号,“争奇斗艳拔头筹”。不过,按照现在选秀这个内卷的架势,你们真当C位这么好抢的?轻轻松松划水就能出道?怎么可能!

要论“组团出道”,还得要看“争奇斗艳”的那群老祖宗们。到底寰球的参差,早从1千6百多年前,就有了。

是的,作为“成团出道”祖宗,五胡政权有话说。

首先,自信得有。不同史观来自于不同文明。潘岳先生在《中国五胡入华与欧洲蛮族入侵》一文中说,中国五胡弘扬了中华文明“合的逻辑”,而欧洲蛮族则放大了罗马文明“分的逻辑”。相比于同时期古日耳曼人的“自由分居”,中华各族群则始终存有“天下之志”。伦巴第人面对东罗马皇帝的讥讽时,不过回嘴说,我们不稀罕当罗马。可北魏人面对南朝的讥讽时,却回骂南朝为“岛夷”,称自己才是中华正统。因为北魏不仅据有中原,而且在文化上也有“移风易俗之典、礼乐宪章之盛”。

这不是一句虚话。这更是五胡政权的第二个出道心得,那就是“学习、融合和创造”。从东晋末年刘裕篡位开始,出现了南朝大批知识分子“北奔”的现象。北魏后期把洛阳营造为上百平方公里的“大城”,如饥似渴地吸纳南朝官制、衣冠礼乐、书画文学,并加以创新。经学上贯通南北的大儒明显多于南朝。以至于529年,南朝陈庆之打进洛阳后,与北人交游舌战后叹息道,南人总以为“长江以北尽是夷狄”,现在才知道“衣冠士族并在中原”。北朝是“礼仪富盛,人物殷阜”,自己是“目所不识,口不能传”,所以“北人安可不重?”。不仅要在军事上取得胜利,还要在文化上融合创新。五胡这样的气概,是欧洲古日耳曼人不可想象的。

总而言之,想抢C位,首先就不能像伦巴第人那样“死鸭子嘴硬”。像北魏人这样“虚心学习、大胆自信”地走起来,扛起“中华正统舍我其谁”的大旗,才是真正的“C位出道之路”。

所以,在这场C位之争,相比于罗马的“散沙式大乱斗”,五胡成功“出道”了。北朝与南朝共同塑造了之后的隋唐文化。与汉朝文艺的朴拙简约相比,隋唐文艺更雄浑博大。北魏北齐和隋唐的石窟造像融合了犍陀罗艺术、笈多艺术与魏晋风度。隋唐的七部乐、九部乐,既有中原曲调(《清商伎》《文康伎》),也有北朝盛行的异域之乐(《高丽伎》《天竺伎》《安国伎》《龟兹伎》),琵琶本诞生于西域,亦成为唐人表述心曲之物。北亚风和波斯风并没有被视为“异质”文化,而是受到了所有中华族群的热爱。

五胡是失去了自我,还是赢得了更大的自我?

不理解这样的“天下之志”,就会把“族群融合”误解为“族群同化”,就会把“文化融合”误解为“文化挪用”。如果用欧洲民族主义狭窄范式来思考,就会永远在种族认同的政治文化里打转。同样的,不把眼光放得长远些,总会被“时代淘汰”,“分分钟过气的”。



(作者:潘岳;本栏目文章为一家之言,不代表本报立场


编辑:魏惟



点按以下二维码,更多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点赞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