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的中国蔬菜越种越多,华人菜农告诉你一段不凡历史

来自:发现新西兰 0 0 2021-04-16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来新西兰超过十年以上的移民知道,新西兰肉类不少——但就是蔬菜,吃来吃去总那几样。


在洋人超市里,长期就是西蓝花、芹菜、包菜等几种蔬菜,和祖国大地丰富的蔬菜品种相比,少得可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就在近几年,情况开始有所改善。


不仅华人超市里蔬菜品种越来越多,很多洋人超市里,也开始出现亚洲新品种了


这背后,其实离不开移民的努力



三代种菜

引进多个中国品种


从田头走过来的叫Allan Fong,是奥克兰南部地区的一位菜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是第三代中国移民,祖上来自于广东开平。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那是1950年代,他的家族从开平一个小村落里来到新西兰。


先是帮人家做工务农,后来逐渐在奥克兰以南的Pukekohe安顿下来。


奥克兰是火山地形,尤其是Pukekohe地区属于优质的火山土壤,非常适合耕种。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里,终于让他的家族找到了安身立命之处,从此扎了根。


就这样,近70年,一晃几代人过去了,他的家族一直没有离开这片土地。作为第三代传承,现在,他成了中国蔬菜在新西兰的积极推广者。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会向那些不太懂中国蔬菜的人一一介绍这些菜的名字和口味,这是他种的甘蓝。他说,甘蓝茎和叶子一样重要,因为在中华食材中,这种茎类的质感和口感也是不可缺少的。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而这个是大家熟悉的上海白菜(Shanghai Pak Choy)、上海青。如今,新西兰主流的洋人超市都开始售卖这种中国人最熟悉不过的青菜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种蔬菜在新西兰接受程度很高,他说,因为可以烹饪的方法很多,也很容易烧熟,口感也比较甜。


至于下面这种“菜心”,正在慢慢推广中。在广东传统的吃法中,通常煮2-3分钟,然后放一点酱油,作为一道小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的人有种误解,说菜心如果开花了,吃上去就会很老。其实这是误会,还是会很容易烹饪……”


还有这种“小白菜”。“小白菜很像上海青,不过是广东人爱吃的品种,口味和上海青接近。如果你下面条,放一点小白菜也会很好……”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为了让大众接受

亲自下厨做菜


引进一个新品种,在新西兰并不那么容易。


华人移民人口比例并不高,如果要大规模种植,就一定要让社会大众都能接受。


今天,Allan Fong和他的品牌The Fresh Grower已经种植了30种不同的蔬菜品种,包括雪豆、菜心这种小众作物。作为一个供货商,各大超市也都很认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以前,并不是这样,很多挫折,伴随一代代走来。


他们家族最早种的品种之一就是洋人的Cos lettuce生菜,结果是以失败告终。


而他接手时,那时的家族企业名称为Hop Lee,也没有今天这么成功。


“我小时候一直不想当农民。我15岁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后来,很不幸父亲生病了,只有母亲一个人管理农场。”


“当时的情况是,要么我们这一代接着干,要不然农场就没了。”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他先开始干,不久弟弟Colin也加入了他。


后来,他开始引进新的品种,但碰到的较大问题,就是大超市不接受。


“我没有办法让超市收我的蔬菜,我想,我还是要想办法。”Allan说。


他就经常去参加新西兰的Food Show(食品展),然后找独立的超市一家一家谈。


有人不知道这些菜的口味怎么样,他甚至当场做给他们吃


当这些中国菜有了一定的接受度,也正是他重新翻新他的品牌,改名为The Fresh Grower的时候。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Allan Fong也是新西兰首要个引入长梗茎西兰花(Slender Broccoli)的人,每一个新的外来品种,都有一个让本地人熟悉的时间周期。


“我还专门盯一些名厨,跑去他们的餐厅向他们推广……那个时候,真的很艰难……”

中国菜农在新西兰的秘诀
懂“四时之气”


其实,Allan Fong家族的经历在新西兰的历史上并不少见。中国移民在新西兰种菜,留下的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前,新西兰人叫他们是“Chinese market gardeners”,就是种菜的中国人。追溯历史,他们大多来自广东,祖上大多是先来新西兰淘金的。


但金子挖完了,还要立足生存,很多人选择了老本行——务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随后他们会开蔬果店,也会挑着菜去当地的集市上卖。开始,因为挖矿多在南岛的原因,他们在奥塔哥地区比较多。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再后来,就慢慢北迁,奥克兰附近也有不少人安家落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1965年的一张照片,一家中国人在开的蔬果店门口。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一种传说的说法,说中国人在新西兰之所以种菜能够立足,是因为懂“四时之气”。


他们几世都有用中国农历时间来帮助管理种菜的特点。有了农历的帮助,他们可以采用更严格的轮作模式,一年种植几种作物。


另外在早期,中国菜农也是最善于使用马粪、猪粪、羊粪的农民,他们会将其粉碎后和土壤拌在一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说到这里,没人不信了……老一辈的中国菜农有不少新西兰人不会的绝招。



一个担心:

希望房地产不要那么贪婪


当Allan Fong的爷爷在新西兰种菜的时候,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家的后代在新西兰种植中国的品种,还返销回了中国。


现在一周两次,他家种的菜会运往香港,成为那里货架上的新鲜食材。


当然,也有令他担心的一些事情。


最近两年,奥克兰发展太快,不少开发商看中了奥克兰南部平阔的土地,水泥和砖块正在侵蚀这片新西兰很好的种菜土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只有15%的土地适合粮食生产,而这些土地有可能被城市的持续扩张所吞噬。


今天公布的报告说,在过去的20年里,被吞噬的农业高产土地面积增加了近三分之一。


报告说,如果这种趋势持续下去,蔬菜的供应会越来越贵,民众也将付出经济代价。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南奥克兰,不少菜农都曾经提出过这种疑义,因为这里的火山土壤不是新西兰其他地区都有的。


新西兰不是蔬菜大国,每年既要进口一些品种,也会出口一些品种的蔬菜。


在出口的品种中,以西蓝花、包菜、胡萝卜、番茄、洋葱和生菜为主。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也希望新西兰以后有一日之内,也能出口更多华人爱吃的蔬菜。


现在,Allan Fong的家族后代,也就是移民第四代,正开始进入家族的蔬菜生意。


“对我的父母和祖上来说,务农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时间长,工作辛苦。他们认为,孩子们接受教育,在办公室里工作。但现在,观念也变了。”他的孩子学了厨师,会更理解如何推广各种不同类型的蔬菜。


仍然是每天三四点钟就起床,仍然是忙前忙后,仍然满怀期待着下一季的耕作成果……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是华人的口福,也是华人的骄傲……


参考资料:
Vegetables.co.nz 
https://nzbusiness.co.nz/article/allan-fong-man-all-seasons
https://www.ruralliving.co.nz/over-the-gate/gate-allan-fong-fresh-grower/
https://www.stuff.co.nz/life-style/homed/garden/99406808/from-gold-mines-to-green-fields-chinese-market-gardeners-in-new-zealand



- End -




/ 推荐阅读 /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