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推出跨境医疗11条措施!港人内地就医将越来越便利

来自:香港通 0 0 2021-04-16


粤港澳大湾区内居民交流日益密切,迫切需要跨境医疗服务保障能力。近日,深圳市《关于加快推动医疗服务跨境衔接的若干措施》(下称《跨境医疗措施》)正式出台,3方面共11项措施打通粤港澳跨境医疗服务“堵点”,促进优质医疗卫生资源自由跨境流通,让在深港人看香港名医、用国外新药、享用国际前沿医疗技术。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受疫情影响,病人的跨境转运虽然有所减少,但为健全港澳患者转介服务制度,《跨境医疗措施》仍提出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的协作,进一步扩大跨境医疗服务转介医疗机构服务范围,在新冠肺炎疫情解除口岸限制和人员流动隔离措施后半年内,将为香港病人提供转诊服务的深圳定点医疗机构从目前的7家增加到10家以上。

  

建立国际化临床试验平台

  

《跨境医疗措施》中不少措施已在顺利推进中。据港大深圳医院院长卢宠茂透露,广东省即将在港大深圳医院试点“港药通”计划,将临床急需、香港已上市并有成功的临床应用经验且内地无同类注册产品的药品、医疗器械,直接引进该院使用。目前,广东省药监局已审批通过首要批“港药通”国外药械,即将在该院投入使用。预计首批名单本周出炉,早发性脊柱侧弯患儿和“熊猫血”妈妈们终於等到能帮助他们的“药神”。

  

“港药通政策的主要观点是,这些国外药品可能在内地没有足够的临床试验数据,但是在港澳已经使用了,我们有相同的基因,港澳的民众能用,内地的也能用。”卢宠茂表示。“港药通”计划实施后,将逐步建立完善国际前沿药品临床应用准入申请和目录动态调整机制,制订医疗机构国际新药使用不良反应报告制度和保险赔付机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完善医疗费用跨境支付

为进一步完善医疗费用跨境支付,《跨境医疗措施》提出,加强与香港特区政府协作,推进港澳医疗保障在深圳市医疗机构跨境使用及直接结算,总结推广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已经在实施的「长者医疗券」和「在粤患者覆诊特别支持计划」,推动将更多深圳特定医疗机构纳入香港医疗服务费用异地结算单位,推动支付范围从门诊扩大到住院、家庭医生等服务。同时,将在深符合条件港资澳资医疗机构纳入深圳市医保定点单位,在程序、时限、标准等方面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

这一措施对在深的其他港资医疗机构来说也是一项利好。林顺潮受访时就表示,希望(希玛眼科)也能成为新一批的指定跨境结算单位,能帮助更多长期在深居住且患有眼疾的港人,尤其是一些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希玛眼科作为在深圳的港资医疗服务机构,一定程度也可以和港大深圳医院进行优势互补,在专科领域上发挥自己优势,服务更多居民。」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