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的一次演讲内容引发多国对中国疫苗具体效力的关注。高福随即在媒体上公开解释称,这是“完全的误解”,他只是在提出“科学思考”。德媒《明镜》周刊亦关注此事并撰文报道,现全文编译如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周六(10日),中国疾控中心主任高福在于成都举行的一场会议上表示,有关部门应该“考虑解决现有疫苗保护率不高的路径”。他当时提出的建议是,可以考虑几款疫苗交替接种。现在,高福在中国《环球时报》上明确指出:“这(保护率不高)完全是一种误解。”
相反,他认为自己提出了一种“科学思考”,即优化接种程序、或采用不同技术路线序贯接种也可能是增加疫苗保护率的可选方案。在中国共产党媒体《人民日报》的报道中,高福强调称:“如何提高疫苗保护率是全寰球所有科学家都需要考虑的事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Paul Yeung / EPA-EFE
批评者们的意见是,中国的疫苗数据缺乏透明度,尤其需要补充第三阶段临床试验的数据。由于中国境内几乎不再有本土感染病例,因此到目前为止,研究成果绝大多数仅由其他使用了中国疫苗的国家发表。
到目前为止,已有4种新冠疫苗在中国获得了有条件的销售授权:来自科兴生物和国药集团的3种两支装灭活疫苗,以及一种来自康希诺生物的单支装腺病毒载体疫苗。中国的疫苗生产策略与欧美企业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主要依靠灭活疫苗。该技术久经考验,可以非常迅速地大量生产,但缺点在于,它带来的免疫效果通常低于其他疫苗技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tagesschau.de
在巴西的临床研究中,科兴生物疫苗针对全部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保护效力约为50%,对有明显症状且需就医的新冠病例的保护效力达到80%以上。国药两款疫苗的有效率分别为79.3%和72.5%。康希诺疫苗可保护约75%的病毒接触者。
与此相对的是,欧盟批准的新冠疫苗较高可以提供接近很高的防护。辉瑞/生物新技术和莫德纳的mRNA疫苗都拥有95%以上的保护率,阿斯利康和强生的腺病毒载体疫苗也跟中国疫苗的效力不相上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picture alliance
不过,多种疫苗补充接种以获得更好的效果,这一想法并不新鲜。英国研究人员已经在用阿斯利康和辉瑞/生物新技术疫苗交叉施打,以探寻疫苗有效性可能发生的变化。专家们希望不同的疫苗也能以略有不同的方式刺激免疫系统,从而触发更稳定的免疫反应。
自去年开展疫苗接种行动以来,中国已为其人民接种了1.61亿支疫苗,同时还向全球多国运送了数亿支。中国的目标是在6月之前使全国14亿人口的40%获得免疫。其他国家的疫苗尚未在中国获得批准,且根据高福的表态,这些疫苗在中国获得的眼光是带有批判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