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2011年,福岛首要核电站发生泄漏。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核电站爆炸瞬间)
10年过去了,日本人还是没想明白怎么处理核污水。
所谓的核污水,就是在冷却核反应堆后残留的废水,截至今年3月,日本已经产生了多达125万吨的核污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日本政府急了,早在去年就“未雨绸缪”地提出了要将核污水倒进海洋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后来因为遭到各界的反对,计划就被暂时搁置了,注意,是搁置,不是取消。
日方就这样“老实”了半年,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们会开动小脑筋想出其他解决办法的时候,日方突然宣布:
“基本决定”要将核污水排入大海。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好一个摊牌了,不装了。
一家来自德国的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的计算结果显示,从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就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
3年后加拿大和美国就将遭到核污染影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废水含有多种放射性元素
或可损害人类DNA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菅义伟视察核电站时得知核污水稀释后能喝,但他也不敢喝)
外媒透露,即使经过处理,污水中也含有几十种放射性物质残留,包括碳14、钴60和锶90。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CNN报道截图)
核废水中存在的氚,可经由食物链、呼吸道和皮肤等途径被人体摄入,部分可通过理化和生物作用,转化为有机结合氚。在DNA大分子中,人体组织与氚结合,代谢过程非常缓慢,氚不但能通过β粒子的电离作用产生直接生物效应,还可通过转换突变方式,使得组织靶分子致畸、致癌,产生躯体效应和遗传效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这就可以看出,日本在核废水问题上撒谎了,事实上,除了氚,废水中的其他放射性同位素更值得我们警惕。就包括了碳14、钴60和锶90等。锶90是剧毒物质,它所导致的随机性效应主要为骨组织肉瘤(骨肉瘤、软骨肉瘤、骨纤维肉瘤和骨血管肉瘤),尤其以骨肉瘤多见;其次为白血病。
日本的核事故已造成当地最少159名儿童患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可见到了今天,日本已经抱着“鱼死网破”的心态:我们不好过,全寰球也不能好过。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从公开的图片可以看到,这条鱼浑身呈乌黑色,眼球部分更是漆黑无比,两腮呈现乌黑色泽。据相关从业人士透露,这种鱼种被称为“许氏平鮋”,中国通常叫“黑石斑鱼”。但是对比传统的“黑石斑鱼”来说,辐射量严重超标的这条鱼,全身乌黑程度更加严重,背鳍出现了一定的萎缩情况,而且鱼眼睛部分也有很大差别,一眼可以看出差距。
早在2016年已影响加拿大
日本核辐射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说起来也许你不相信。就算是日本还没有将核污水排向海洋,但早在2016年,加拿大政府相关部门就曾连续在三文鱼体内检测出了铯-134。
当时,维多利亚大学的海洋学专家表示,在加拿大西海岸的三文鱼身上,首次检测到铯-134放射性元素,证明日本福岛核污染已经扩散到北美地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此前的2012年6月,UBC大学的研究报告就指出:多种北太平洋鱼类被验出核辐射指标大大超出标准!这是因为大地震之后大量核废水被倾倒到太平洋,从而造成了对水产品的污染,其中包括加拿大人喜爱的三文鱼。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香港医闻报道,2016年底,美国渔民捕获的阿拉斯加三文鱼、加拿大白鱼和太平洋鲱鱼,都被发现有肿瘤和不明溃烂。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有专家表示,这些鱼类体内布满大大小小的白色增生组织肿瘤和溃烂,这些都是辐射物质感染的结果。
天啊,我们平时在日餐吃的三文鱼,不都是从太平洋捞上来的吗?如今日本还要把125吨核废水倒入大海,温哥华乃至全球生物要面临怎样一种灭顶灾难?
声明
本文由人在温哥华编辑TC整理,图片以及信息来自INSIGHT视界、凤凰网、CNN、人民日报、搜狐、东方财富网、网易,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未经允许不得擅自转载,否则将进行法律追究。
100Mbps无限流量网络 每月只要$45
楼花急速套现,公寓低的时候买入捡漏
在家无忧 4合1只需$46.95 送摄像头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人在温哥华·闪购
BC省又双叒禁堂食怎么办?
宅家自提,超多美食5折起!
赶快扫码或抢购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