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前言:福梅塔一直都不敢告诉年近95岁的外祖父她母亲去世的消息,她的心情万分难过,接二连三失去亲人,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伤痛。面对国破家亡的残景,福梅塔像当时所有的德国女人那样,剩下的唯有坚强。
福梅塔遥远的童年回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福梅塔父亲关于她出生的日记及出生证明】
1921年8月23日,福梅塔出生在中国上海的一座大宅子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福梅塔出生地】
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中德关系的“黄金时期”,贸易往来频繁,许多军用、军火物资得到德国方面的很多技术上的支持,而德国也从中国进口很多钨砂等矿物资和钢铁物资。
关于外祖父母和父母
福梅塔父亲和外祖父都是钢铁进出口商人,他们在中国经营一家公司和一个钢铁冶炼厂,经常往来于当时的武汉,黑龙江和天津。
在上海的幼年期,福梅塔与在中国经商的父亲卡尔、母亲玛丽和外祖父、外祖母过着相当富足的生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福梅塔外祖父和外祖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福梅塔母亲】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父亲和幼年的福梅塔(右)】
那时候,家里雇佣了中国奶妈、保姆。福梅塔回忆说:“他们三个孩子小时候在家与外祖父母和爸爸妈妈一直都是说中文的,他们的普通话都非常标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福梅塔和她的奶妈】
“是这位中国奶妈的奶水喂养了她”,福梅塔指着照片深情地说:“我因此不能忘记中国!”她和中国的这种割舍不断的情结,让她常常想回到中国,想找回95年前的影子……也因此让她与中国和中国人有了不解之缘。
然而福梅塔幸福的童年生活仅仅维持了5年就结束了。
父亲去世
1926年5月9日,年仅32岁的福梅塔的父亲因罹患肠癌在青岛(Faber Krankenhaus)意外去世,而妈妈则孤单地住在天津的医院里接受猩红热治疗。
回到德国
当时她只有5岁,两个兄弟一个6岁,一个3岁半,不得不跟随一名天主教神父带着父亲的灵柩辗转反侧回到父亲的故乡――奥地利的维也纳,三个孩子被家境并不富裕的姑姑安置在“儿童之家”(类似如今的孤儿院)。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返回德国】
母亲再婚
病愈后的母亲因外祖父母年事已高,她必须独自维持公司和工厂的运作而不得不继续留在中国。
这期间,中国一直处于军阀混战,动荡不安的年代,公司和钢铁冶炼厂的工作也越来越难以维持,生意每况愈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外祖父与母亲玛丽、继父麦克斯】
1931年,37岁的母亲在中国天津再婚,继父麦克斯是德国西门子公司派驻中国的电力工程师。迫于生计和思念三个孩子,继父与母亲一同回到维也纳接上三个孩子回到了西德,在德国北部的一个州(现在是德联邦州政府Schleswig-Holtein)Kiel安了家。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福梅塔三兄妹合影】
艰难的二战时期
之后的十几年,福梅塔与兄弟二人的青少年时期正值1933年到1945年的德国纳粹时期,他们一家度过了非常贫穷艰难的战争时期。许多家具、衣服、银器、装饰品等等几乎全部被战机炸弹炸毁,他们的房屋也毁于一旦。战争,带给所有人的都是难以忘怀的伤痛!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福梅塔说,直到今天,还有一部分银器,家具等物品仍在Kiel那个城市的博物馆里展览着,很多物品都是外祖父送给他们的礼物!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家中的银器和装饰品】
外祖父母在中国度过了金婚
而此时,年事已高一直在中国天津生活的外祖父母却再也无法回到德国了。
从外祖父1881年到中国,外祖母1893年到中国后,他们遭遇了中华大地上不同的战争和时代的变迁。
他们也经受了从富裕生活到艰苦生活的严峻考验……
一直到1949年结束国共内战,这么多年无法想像的国内外战争,根本无法让福梅塔一家与在中国的外祖父母再有相见的机会,留在中国的外祖父在近70年的日记中和寄给福梅塔母亲的信中常常提到中国的战况,并念念不忘已被迫卷入二战中的两个外孙。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43年12月18日,已有86岁高龄的外祖父与已经74岁的外祖母在北戴河庆祝了50年金婚纪念,在当时天津编撰的刊物中刊登了这则消息:
“史蒂芬先生和夫人在北戴河庆祝了罕见的金婚纪念日。夫妻二人在漫长而积极的生活中一直保持对上主的坚定信念。
史蒂芬先生将于今年圣诞节前夕庆祝他的86岁生日,他已经经历了人生中的第六场战争……
史蒂芬先生讲述了他几十年丰富的人生阅历。他怀着感恩的心回顾了上帝在他半个世纪的生命中所带来的美好见证,即使在目前的困难时期,他们仍充满信心。
这对欢乐夫妻的座右铭是:走吧!天使在途中必引导您!”
战争的伤痛、亲人的逝去
然而他们根本没有想到在此之后的第二年,年仅21岁的福梅塔弟弟在二战中阵亡。1945年战争结束时,福梅塔的哥哥因战争伤残,带着满是心灵和肉体的伤痕回到了德国,此后又遭遇婚姻的不幸,挥之不去的战争创伤,不久也离开了人世。
20年之后的一个夏天(1951年),30岁的福梅塔在德国北部吕贝克(lubeck)的一个小村子里收到外祖父写给母亲的收关一封信,得知在中国北戴河别墅的外祖母病逝的消息。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这对她来说又是一个莫大的打击,此时的外祖父根本不知道,外祖父只此的女儿已在两年前的1949年,她因无法接受、也走不出的战争阴影,在伤痛和恐惧中死于抑郁症,离开了深深爱着她的亲人们。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福梅塔一家与继父继母合影】
福梅塔跟继父一直不敢告诉近90岁的外祖父这个消息,她的心情万分难过,接二连三失去亲人,那是一种用言语都无法描述的伤痛。面对国破家亡的残景,福梅塔像当时所有的德国女人那样,剩下的唯有坚强面对。此后,福梅塔一家一直照顾着孤独的继父,直到继父再婚,他们一直保持着亲密的家人关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