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巴黎3月24日电(鲁佳)法国从20日起在16个省份实施新的限制措施,期间必须关闭非必需品店,但由于对非必需品界定不明,这项措施引起越来越大的争议。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据《费加罗报》报道,法国总理让·卡斯泰于18日宣布这项为期一个月的新措施,次日,巴黎大区埃松省(Essonne)拥有3万人口的耶尔市(Yerres)市长奥利维耶·克鲁东(Olivier Clodong)就“公然抗法”,对法新社宣布,他发布市政法令,授权当地所有商家继续保持营业。他质疑道,政府宣布的必需品店和非必需品店之间的区别“完全不可理解”,“为什么在鞋店比在书店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法国全国贸易联盟总干事约汉·佩蒂奥特(Yohann Petiot)也指责政府对必需品店的划分标准不一,例如允许在新一轮限制期间去汽车经销店,“你可以去买车,但你不能为一个正在长个儿的孩子去买衣服。”他还指出,服装店已经积压了整整三季的库存。
法国运动和自行车联盟总代表维吉尔·凯尔特(Virgile Caillet)谈到,体育用品店不能理解,政府一方面鼓励法国人到户外活动,另一方面又关闭了可以购买体育用品的商店。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政府将理发店、修鞋店、花店、书店、音像店等等都划入必需品店,而美容店、鞋店、服装店、珠宝店属于非必需品店,这引起越来越强烈的争议,在这种背景下,不排除还将有地方官员效仿奥利维耶·克鲁东。事实上,这种情况在2020年秋季的第二轮封锁中已经发生过。当时,劳工部长伊丽莎白·博恩(Élisabeth Borne)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表示,“我听到了商家表达的困惑和愤怒,但如果你开放一切商店,就没有封锁了。”
对于抗法的市长们来说,他们也非常清楚这是一种象征式的反抗,因为国家的法令高于地方政令。与此同时,政府发言人加布里埃尔·阿塔尔(Gabriel Attal)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说,在法国各地,大约有50多项地方当局发布的类似法令,这些法令无疑会被叫停,这是置当地商家于险地,而且违规开业的商家会受到处罚。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在公共卫生利益的前提下,当局必须决定什么行业可以开放,什么行业必须关闭,这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法国市长协会(AMF)批评当局的区分标准不明,该协会主席弗朗索瓦·巴洛因(François Baroin)呼吁政府“迅速审查必需品店的定义,并在遵守卫生安全条件的情况下扩大这一范畴”。2020年11月,许多市长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允许当地非必需品店营业,这些地方政令被省行政当局一个接一个地叫停,但这些做法显示了市长们对当地商家的支持,也给行政当局带来了压力。也正因如此,当局在本次关闭16个省非必需品店时左右为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按照经济部长布鲁诺·勒梅尔(Bruno Le Maire)的说法,经济部正在研究每个行业的具体情况,希望既能保证法国人的健康安全,又能较大限度地保护经济和商业活动。负责中小企业事务的部长级代表阿兰·格里塞(Alain Griset)21日接受《费加罗报》采访时表示,将避免每天修改必需品店名单,但如果真的有偏差,将根据情况作出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