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近疫情
9月21日,新西兰零新增,总理在发布会上宣布:本周三9月23日11:59起,奥克兰正式进入2级警戒,全国其他地区从今晚11:59开始进入一级警戒。
手机天维App正在滚动更新更多详情,
保存下方二维码图片,扫码随时看↓↓
今天在宣布降级的发布会上,新西兰总理还专门提了一句奥克兰北岸海港大桥的修复进展。
她表示:
如果通过检测,
将在本周启用临时方案,
会多开放几条车道!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座桥坏了,就连总理都要来关心,
可见北岸大桥在奥克兰人民心中的地位了……
上周五(9月18日),(戳蓝字回看)。
今天是大桥受损后的首要个工作日,果不其然,又堵得一塌糊涂!
堵到怀疑人生!
通常情况下,北岸大桥每一日之内会有17万辆车通行。今天,这17万辆车只能都挤在狭窄的四条车道上……
住在北岸Northcote的上班族称,需要比平时早出发一个小时,为了早出门连早饭也顾不上吃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一位天维读者住在Bayview,今晨8点半离开家门,在Manuka rd站点等待了半个时间之后,巴士居然取消了,无奈之下,这位读者只能转头回家,愤然申请在家办公。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另一位家住Glenfield天维读者妈妈,每天早上要带着一岁的女儿前往市区,今天她8点半就早早离开家门,但没想到从家门口就开始堵!因为一路堵车,一岁的孩子在车里已经烦躁不已,哭成泪人……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有些人并没有在家办公的机会。在南区工作的Trevor说:“我要工作啊。我管理着一个建筑工地。我觉得负责修桥的人得抓紧点,为啥周末没人在桥上干活,真是不可思议。”
甚至有人表示:他从Torbay到CBD,每10分钟移动1英寸,“今天上班消耗的时间足够开车去汉密尔顿再回来了。”
有些人更是惨,因为不知道路上到底要耽误多少时间,只能天刚亮就出发。“我要教课啊,所以一早就要准备好迎接我的学生。希望我能及时赶到,不然学生们可能得等老师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然,也有人完全没受到大桥四车道关闭的影响。一位名叫Ralph的男子称:“我每天早上都是骑着电动脚踏车(scooter),所以完全不受交通堵塞的影响,因为反正我可以在车流之间穿行。”
大家都堵成这样了,
大桥修得怎么样了呢?
总理官宣!正在努力!
本周内有望启动临时方案
今日(9月21日)发布会上,总理称NZTA(新西兰交通局)和桥梁工程师正在努力,已经制定了临时的和长期的方案。
NZTA将在9月22日开始对大桥进行修复施工,之后会进行检测,确定是否可以启用临时方案。如果通过检测,将在本周启用临时方案。
因此,9月22日夜间,北岸大桥将关闭。
所谓的临时方案也就是:
在安全的前提下,
中间四条车道中将开放
一条南向、一条北向的车道。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不过,大桥受到的损伤比很多人想象得还要严重。
工程师评估后发现,撞击导致大桥的钢梁变形、移位,根部钢栓脱落从桥身上脱离,载荷传导到其他支撑构件上。虽然桥梁依然能支撑自身重量,但工程师建议关闭内侧道路,保障桥梁的安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新西兰交通局(NZTA)今天上午表示,为了确保大桥安全,受损的北岸大桥承重钢梁必须被整体更换!在此之前将临时修补,允许轻型车辆通行。
临时修复措施有望在本周内完成,包括将损坏的钢梁切掉一半,将新的钢材通过螺栓固定在底部,维持桥梁支撑力。
不过这只能恢复部分承载力,无法完全恢复,意味着重型车辆限制通行。
要想永久修复,就得彻底更换钢梁!
网友:估计得一年以上,花费过亿
工程师表示,这根被卡车撞坏的钢梁必须从顶部和底部完全切割,取下后更换新的钢梁。
但是肯定不能说取就取,
万一塌了呢?
所以在钢梁被取下的过程中,需要维持大桥的负载,他们将在大桥底部和顶部使用大型千斤顶支撑桥梁结构,将应力重新分配到支撑梁,保证桥梁设计强度,重新分配桥梁负载。
更换的钢梁不需要进口,新西兰已有的材料和人员就可以完成,无需外国专家帮忙。但这不是简单的事。由于这是一座使用了60年的桥,更换的钢梁必须从头制造,同时保证材料和设计与这座老桥兼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对此,天维论坛网友分析表示:
像这种古老的铆接钢结构,立柱的更换是必然结果,甚至找相同材料、铆接件、紧固件都难!甚至还不如重建整个承重结构,一次性解决北岸大桥早已存在的寿命问题。
从考量损失,到对整个桥体结构进行测量,再到安排辅助设施和人员去测试,出修复方案、实施更换、收工清场、收关到检测认证……
这位网友认为,“这种活儿,在中国这个基建狂魔手里,怕也得数月”,在新西兰就要至少一年,而整体的修复成本也会上亿!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上千万乃至上亿的修复成本?
这笔钱,不会让我们纳税人出吧……?
这次事故谁会负责?修桥的钱该谁出?
天维网记者联络了新西兰鑫安保险公司的Director Rick Hao(郝鑫),Rick从经验判断这次的事故属于一场“天灾”,责任不应由卡车公司和司机承担。
当谈及这次事故会耗资多少时,Rick称这一定是一笔“巨款”。
“光谈修桥就是一大笔资金,这还没有考虑连带的经济损失。”
Rick说,商业责任险的赔偿上限有时会达到2000-3000万纽币。
“赔偿上限根据各个公司的不同要求定制,我们一些大公司客户的保额上限达到2、3千万纽币也是正常的。”
通过这次事故,Rick也希望所有人都能警惕,要为重要资产投保,而且应当清晰地知道保单例的详细内容都是什么。
“新西兰所有的保险产品其实就是个风险转嫁,客户出一笔保费将风险转嫁给了保险公司。”
收关,Rick也聊了聊出现问题后的理赔流程,他认为即便是政府确实为奥克兰海港大桥买了保险,或者责任被归到了卡车司机身上,修桥的钱纳税人也有可能先垫付。
“定损其实是很长的一个过程,大一点的理赔流程甚至5-6年都不能走完。”
“桥需要先修好,在这个过程中,钱得有人先出呀。”
其实,北岸大桥的脆弱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西兰决定建造一条有四条车道的海港大桥,从奥克兰市区打通到当时大部分还是农村的北岸。这是前所未有的重大决定。
然而,从今天看,这却是新西兰式小思维的一个典型失败。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1959年,北岸大桥开放了,但仅仅10年不到,4个车道就不够用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60年代堵车美景
还好日本建筑师很聪明,他们为新西兰人设计了一种悬挂结构,后来被成为“Nippon Clip-ons”(日本别针),用螺栓固定,硬是在北岸大桥的两边,又加出了4个车道,变成今天的样子,一直用到现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日本人设计的加宽后的大桥
但是这就够用了吗?并不是……
2019年9月2日,一辆卡车就在海港大桥上侧翻并着火,导致交通严重拥堵。一直到了事发5个小时后,堵车依然严重。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当时奥克兰理工大学工程学教授John Tookey就认为,海港大桥必须要有备份了!修建一条海底隧道刻不容缓!
John Tookey 教授说:“解决问题的只此办法是修建另一条进出市中心的通道,大规模增加交通运力,而不是把所有鸡蛋放进一个篮子里,一旦出现事故就拥堵不堪。”
而在去年的起火事件发生后,奥克兰市长候选人John Tamihere也曾提出:若他当选,将会把北岸大桥扩建为两层结构,共18条车道。届时,桥上不仅能跑汽车,还能过行人、跑火车!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然而,此话一出,一些专家却表达了质疑。奥克兰大学土木工程高级讲师瑞克·亨利博士表示,该提案在理论上是可行的,但可能会给日常通勤带来大规模混乱,且成本非常高昂。相比之下,建造一座全新的桥梁或隧道甚至可能是更经济的选择。
现任市长Phil Goff当时认为Tamihere的提议将会破坏奥克兰这座城市,到时不仅议会没钱去善后,政府也不会买单。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了,
这位市长候选人Tamihere收关也没当选……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建造跨海隧道的声音也一直没停过。
新西兰交通部长Phil Twyford本人就很支持海底隧道方案,此前曾表示正在计划中。
但他同时还说:
该跨海通道的规划和审批过程将“不少于10年”,建设“可能需要5至7年”。也就是说,这一计划的实现,最快也要到2030s中期……
看来,北岸人民还要继续坚持下去了
所以说,北岸大桥事件告诉我们:
有份靠谱的保险是多么重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