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小伙伴都搬好板凳抱着瓜,看看今年又有哪些坑值得警惕。
而大小企业的PR们(公关)估计也小心翼翼盯着CCTV2严阵以待——如果自己的企业出事,要在首要时间想出对应策略。
然而看完整场晚会,鲸爷我是有点失望的。
前半段“爆料”紧扣数字经济,客观说尚有保鲜度,所以不至于劝退。
01
谁在偷我的“脸”
随着人脸识别技术的普及,现在当你购物走入商场,走入商场中的某家门店时,有可能就被智能摄像头抓取到了人脸信息,而整个过程你完全不知情。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你可能一直知道身边有这样的情况,但你无法想象这到底有多普及。
在这次 315 晚会中,宝马 4S 店、科勒卫浴全国性门店以及江苏大剧院都被点名。
根据涉收集人脸数据的摄像头系统生产商“万店掌”介绍,目前他们平台拥有的人脸数据量累计上亿。
人脸识别的滥用主要会为大家带来两个问题。
一是信息安全。
刷脸技术的普及,确实带来了不少便利性,但是这种技术也让人脸成为了一把贯穿显示与虚拟的“钥匙”,一旦“钥匙”被盗取,那这些“房间”都存在被偷窃的可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二是大数据杀熟。
这点之前鲸爷在扒打车软件杀熟乱象的文章里,有详细聊过,传送门《》。
当商家获取你的人脸信息后,会把其他信息附着到你的脸上去,比如你到店次数、年龄、性别、消费能力等等。
总之,你所有的行为数据将变成身份标签,而商店会通过你的档案越来越了解你,收关实现 “大数据杀熟”,又称“精准化宰客”!
当你的数据被逐利的商人们收集到手以后,你不一定能享受到定制化服务,但一定能享受到定制化价格!
02
伸向个人简历的黑手
这其实依然是个人信息泄露问题。
据“3·15”晚会报道,智联招聘、前程无忧、猎聘网等多个招聘平台存在泄露求职者简历的现象,并已经形成了“黑色产业链”。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一个名叫“58智联粉”的QQ群里,记者仅花7元,便买到一份智联招聘上的求职者简历,既有姓名、年龄、照片、联系方式等身份信息,也有工作经历、教育经历。
同时记者还发现,企业账户在智联招聘上交钱即可购买信息完整的个人简历,根据求职者的学历、工作经验、薪资水平等条件,简历的下载价格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40元、60元和100元。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简单来讲,你只要利用招聘平台投过简历,那你的隐私信息,都有可能被标价几块钱到几十块钱不等出现在网络黑市上。
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警方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提及,“一个犯罪分子硬盘里有700万份个人简历。”
细思极恐。
03
将老人推向诈骗深渊
我们正常使用手机的时候,经常会被提示手机内存不足需要清理,然而越清越慢。
并且在各种提示下,下载了一个又一个的清理软件,甚至利用老年群体对手机的不熟悉,进行捆绑软件的下载。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测试发现,“内存优化大师”、“手机管家pro”等APP没有什么清理效果,相反还会获取设备上的信息。
这些APP打着安全提示的旗号,利用老年人缺乏网络安全意识的特点,诱导他们不断下载安全,骗取下载量与点击量,从而获得广告收益,甚至还有可能陷入消费陷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前段时间大火的小游戏——合成大西瓜,被爆游戏里出现的广告涉嫌钓鱼骗财,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04
互联网医疗广告乱象
这个其实和老年人手机安全陷阱本质上是一个事情:贴满手机里垃圾广告、虚假广告真的该被整治了。
UC、360搜索广告代理公司,为大客户量身定做虚假医疗广告。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比如一条指向“白背三七诺丽果粉”的医药广告,号称连续复用四个月可以稳定血糖停针停药,而真相是这仅仅是一款普通的食品。
而这样的广告,就算厂家没有资质也可以发。
广告营收是大部分互联网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这也是为什么明明法律法规在不断对互联网广告进行规范,但还是有企业屡次违规操作。
整个315晚会前半段看下来,一句话总结便是,“看完3·15删简历,蒙面出门卸360”。
05
曾经高悬的利剑,杀伤力越来越弱
虽然开篇鲸爷有讲,这场晚会前半部分还算是有新鲜度,但在看后半部分时,脑海中只有两个字——敷衍。
后面长达一个多小时曝光的羊肉添加瘦肉精、废旧钢筋翻新、名表维修猫腻、汽车变速箱故障等,都是一些老生常谈的事情,不过是新瓶装旧酒罢了,甚至这些问题都快成各大卫视中的保留节目了。
而一直被大家热议的反垄断、直播售假、APP自动续费、长租公寓暴雷,这些波及面更广,影响更深远的乱象一个都没有出现在今年“3·15”晚会。
就连近几年从“减配门”、“充电门”到“刹车门” 在大众面前频繁露脸的特拉斯,居然也榜上无名。
从首要场315晚会至今,一晃30年过去了,这把曾经高悬的利剑,杀伤力仿佛越来越弱。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曾经犀利如刀315晚会,我们看到了正义、勇敢与责任,可以说是消费者维权的一座里程碑。
然而历经2012年“比起央视我更信麦当劳”、2013年的“八点二十分发”、2017年“三星炸机事件”缺席、“无印良品的辐射问题”乌龙事件后,315晚会所曝光的问题总能完美避开当下网民维权的重灾区,离消费者也越来越远了。
现在的它,杀伤力似乎有些弱,而我们所憧憬的美好生活,依旧需要它揭露一切的勇气。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