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媒:全球高科技原材料之争已经打响,中国赢定了

来自:欧时大参 0 0 2021-03-17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随着电动汽车的发展、锂电池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欧洲惊讶发现,一场全球高科技原材料之战已经展开。而中国已掌握全球大量矿源,拥有从采矿到精炼再到成品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德媒《经济周刊》报道评论称,欧洲如再不迅速做出反应,则在这场竞赛中的前景堪忧。报道全文现编译如下: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玻利维亚的乌尤尼盐沼(Salar de Uyuni)这片美丽风景下,蕴藏着约540万吨锂。这种原料被称为“白金”,没有它,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都将无法运行。在德国8个联邦和州政府部门的帮助下,巴符州机械制造企业ACISA即将迎来历史性机遇——获得为期70年的盐湖开采协议。此前双方也曾有一份协议,但于2019年底被玻利维亚在发生大规模政治抗议后撤回,从那时到现在,ACISA一克锂都没再分解出来。

 

这个例子,是显示欧洲经济在获得稀缺高科技原材料方面艰难程度的众多例子之一。欧委会已经制定了一份红色清单,都是与工业系统相关的关键原材料。自2020年以来,锂也被添加了进去,因为在许多面向未来的行业中都需要使用锂离子电池。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Wikipedia


数据公司“基准矿产情报”(Benchmark Mineral Intelligence)负责人西蒙·摩尔(Simon Moores)表示,一场真正的“军备竞赛”已在全球范围内展开。欧洲面临的较大危险,是可能输掉与中国的竞争。美国纽约大学经济学家卡兰扎科斯(Sophia Kalantzakos)预测:“关键资源的地理集中与全球竞争加剧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在21世纪破坏并重塑稳定的地缘政治。”

 

长期以来,专家一直在针对中国在高科技原材料市场上的压倒优势发出警告。弗朗霍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中心负责人洛尔曼(Henning Lorrmann)认为,北京正在非常具备战略性地以“强大力量”前进。西蒙·摩尔的观点,中国是否会赢得自然资源军备竞赛已不再是个问题,问题只在还需要多长时间。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Alexander Glandien


根据基准矿产情报的数据,2019年,中国完成了全球电池原材料生产工作的80%。从采矿到精炼再到成品电池生产,一整条产业链都是中国的,而欧洲在所有这些原材料中所能占到的份额几乎为零。

 

虽然稀土大部分是在中国境内开采的,但锂矿和钴矿实际大多位于非洲和拉丁美洲。问题在于,在那些地方掌握这些贵重金属矿的主要还是中国公司。根据经合组织的一项研究,民主刚果14个较大的钴矿中有8个在中国人手里。中国公司还参与了全寰球较大两个锂生产国澳大利亚和智利的采矿工作,同时也有自己的存量。结果是:2020年中国总共建造了38家新电池工厂,而欧盟仅建造了2,美国建造了3家。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图源:at-minerals.com


尽管全球市场上的供需目前仍相对平衡,但基准矿产情报预测,未来20年,电池生产最重要的原材料将有成百上千吨的过量需求无法被满足,而原材料的稀缺性可能会阻碍发展和创新。弗朗霍夫电动汽车研究与发展中心负责人洛尔曼也警告称,如果欧洲不能满足这日益增长的需求,则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后果。

 

中国也不太可能会大方分享这些矿床,因为雄心勃勃的“中国制造2025”经济计划需要锂离子电池和相关原材料。与欧洲的绿色协议类似,中国也希望发展绿色未来技术。到2025年,中国自己的电动汽车销量预计将从目前的每年约130万辆增加到700万辆。到2029年,全球计划建造的136间电池工厂里中国占101间。

 

在这种情况下,欧盟推动的欧洲经济绿色转型。以及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的目标,就是赌原材料能充足的冒险选择了。如果要按时完成绿色协议,那么到2050年,欧盟将需要比目前多60倍的锂和15倍的钴。欧委会的一份战略文件中称:“如果还不做出反应,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供应问题。”




(欧洲时报德国版关梦觉编译报道,转载请注明公众号GermanReport)


……………………………………………

(GermanReport)】秉持“以报道德国经典,成报道德国经典”这一宗旨,立足德国,辐射全欧,服务华人,是德国有关新闻资讯的主要微信号。



点按以下二维码,更多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