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内容概要
财经要闻:
罢产!新州生育率降至历史新低;
澳洲七成企业反映招工难!没移民澳洲经济好不了;
抢生源大战,澳洲私立院校开出30万奖金;
逾16%的旅游出行保险理赔遭拒。
商业信息:
二手平台进阶之路,Poshmark挑战澳洲本土品牌;
假的比真的贵,澳洲代肉制品发展瓶颈;
澳航开始试行疫苗护照!国际航班复飞进程有望加快;
丢失70%在华份额后,澳洲找到了新买家:66万吨大麦卖给沙特。
1
财经要闻
罢产!新州生育率降至历史新低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新州财政部官网公布的报告,在未来40年里,当地女性生育率将急剧下降,超出此前的预期。报告建议,新州政府的生育率预期应下调为每位女性生育1.63个孩子,远低于5年前的预测,即每位女性生育1.95个孩子。
这一趋势非常重要,代表新州未来人口的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而供养老年人的年轻纳税群体将明显减少。
新州的生育率曾经在20世纪60年代初达到峰值,即每名女性生育3.5个孩子。但是,这一数字在随后的十年持续下降,并于去年达到历史较低水平1.67。正常的生育率应该维持在2.1的水平。
另外,由于新冠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许多家庭推迟生育,可能会在未来几年里进一步压低生育率。和大多数生育率下降的经济体一样,经济、社会和文化变化等多个因素综合影响了生育率的变化。
澳洲七成企业反映招工难!没移民澳洲经济好不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雇主们表示,缺乏技术人才已经成为企业扩大运营并雇佣更多澳洲人的主要障碍,而能否吸纳合格的移民将是澳洲在新冠疫情后实现复苏的关键所在。
尽管2020年下半年经济快速反弹,但经济规模仍小于大流行前,失业率也较高。社会服务部表示,1月份有超过120万澳人领取JobSeeker,而在大流行之前,有72.5万澳人在领取失业救济金。
据联邦银行(CBA)估计,本周四的失业率数据将显示,2月份净增加3万个工作岗位,使失业率从6.4%降至6.2%。
尽管失业人员数量激增,但雇主们还是找不到所需的求职者。
自由党议员李瑟(Julian Leeser)是一个研究技术移民的国会委员会主席,他说,澳洲“正面临着史上几乎前所未有的技术劳动力短缺,我们可以通过引进技术移民来解决这个问题”。
雇主团体新州商会(Business NSW)向该委员会提交的证据显示,12月有近半数的会员单位反映存在技术人才不足的问题。
该州的渔业、林业和农业部门的压力最为严重,超过70%的雇主找不到合适的员工,而由于莫里森政府的HomeBuilder计划报名人数超过预期,促成了大量的建设和装修活动,68%的建筑业雇主报告说存在技术人才短缺的问题。
新州约有六成的制造业和餐饮住宿行业的企业表示,他们正在努力填补技术空缺。
行业组织餐厅与餐饮业协会(Restaurant and Catering)的会长兰伯特(Wes Lambert)表示,缺乏有经验的厨师和餐厅经理是阻碍餐饮业重新开业或扩张的因素,因此也阻碍了招聘。在疫情开始时,约有50万临时签证持有者外流,使情况更加恶化。
兰伯特说,1.2万名外国厨师和前台经理中的许多人应该都选择了离开,只留下现在招不到人来填补的职缺。
根据国家职业教育研究中心的数据,2016年至2020年期间,开始食品行业职业培训的人数骤减了40%。
抢生源大战,澳洲私立院校开出30万奖金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澳洲高校之间争夺生源的大战已经打响,当地一些留学中介机构如果可以成功招到已经在澳洲的留学生,那么可以从代理的私立院校拿到丰厚的奖金。
据了解,在当地留学中介的招生对象中,不乏已经在公立大学注册的留学生。
一些留学中介和招生代理表示,部分私立院校的佣金比例已经高达50%,而如果能招到上百名学生,那么还可以额外拿到30万澳币的奖励。
不过,一些留学中介对此深表担忧,这么做一方面会损害他们和公立大学的关系,另一方面也会损害当地的教育质量。
一般情况下,留学生在注册后必须完成六个月的本地学习才可以办理转学。
受金钱驱使,一些代理游说留学生放弃大学课程(年收费3万甚至更多),转而注册一些职业培训和文凭课程(年收费低至6000澳币)。
澳洲国际学生理事会主席Belle Lim,由于很多留学生(主要是依靠兼职工作)在疫情期间难以支付大学费用,因此此类低成本课程“乘虚而入”。
逾16%的旅游出行保险理赔遭拒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行业监管机构的数据显示,新冠疫情导致很多澳洲居民的旅游出行计划取消,相关保险索赔需求激增,但是,过去一年,超过16%的旅游出行保险索赔遭拒。并且,即便保单持有人不服上诉,公司获胜的概率明显更大。
澳洲一般保险法治理委员会(GICGC)指出,很多公司没有在系统方面进行投入,导致客户保单理赔不仅慢,而且不公平。
整个行业在运营行为法则违反率方面“出奇的一致,且非常高”。截至6月的一年内,保险公司旅游保单拒赔率超过16%,为整体零售保险市场局赔率的三倍还多。
同期,澳洲居民总计提交了36.6万份旅游保单索赔申请,但是,遭到保险公司拒赔的保单数量就高达5.9万份。
澳洲一般保险法治理委员会指出,拒赔率激增表明,很多消费者可能根本就不了解所购买保单的承保范围,另外,保险公司的理赔流程也存在问题。
二
商业信息
二手平台进阶之路,Poshmark挑战澳洲本土品牌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澳洲千禧一代和Z世代成为了各种数字平台的“目标客户”,其中就包括上月在澳洲推出服务的全球知名时尚电商平台Poshmark。
相比其他在线市场(eBay和Gumtree等),Poshmark还融合了Instagram等社交媒体功能,卖家可以通过图片和短视频来展现二手商品。
除了展示外,Poshmark国际业务总监Alex Constantinides表示,平台可以根据算法让卖家的内容更具个性化,并便于买家快速、轻松的找到自己所需的特定商品和类别。
澳洲统计局(ABS)新近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澳洲居民用于网上非主食类商品的消费约为21亿澳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58%。
同样,德勤的研究指出,在2021年年底前,快递送货量高于疫情之前的25%。在这样的背景下,澳洲市场成为了各大电商平台争相竞争的一个市场。
假的比真的贵,澳洲代肉制品发展瓶颈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替代蛋白行业的新近报告,2020年,澳洲超市上架的植物性人造肉制品增长翻倍。同时,相关行业的雇员也增加了一倍。
过去一年,澳洲超市货架上摆放超过200种植物性代肉制品,其中42%来自本土生产商。同期,澳洲这一行业从业人员增加一倍,达到547个全职人员。
尽管澳洲居民减少肉制品,增加植物性代肉产品的意愿增强,但是,价格太贵仍然是行业发展的瓶颈。
在超市,植物性代肉产品平均比动物蛋白来源肉制品贵49%。在餐厅,这一比例更是高出50%-很高。
研究作者指出:“植物性代肉制品的价格需要降低,与动物性肉制品的价格相接近,才能成为具有竞争力的替代品。”
澳航开始试行疫苗护照!国际航班复飞进程有望加快!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澳航(Qantas)已经开始试用数字疫苗护照系统,它说这将有助于在边境重新开放时为安全的国际旅行铺平道路。
澳航希望在本周从法兰克福飞往达尔文的国际撤侨航班上试用CommonPass数字健康应用后,能够实现“无缝衔接”的流程。
存储在这款手机应用上的数字健康通行证可以让乘客在登机前证明自己已经取得了新冠检测阴性结果,这是所有撤侨航班的要求。
澳航集团首席客户官杜丽(Stephanie Tully)表示,该应用将以安全、可靠的方式加快国际航班的恢复。
“我们希望国际航班能够重新起飞,我们的员工能够重新上岗,而数字健康通行证就是其中的一个关键部分,”杜丽表示,“很多国家都要求旅客出示新冠检测结果和疫苗接种证明才能免除隔离,就像过去要求接种小儿麻痹症和黄热病疫苗一样。”
“最重要的是,我们会把注意力放在确保这个过程尽可能无缝衔接,让我们的客户能够分享这些信息,以便他们可以重新开展国际旅行。”
澳航已宣布计划从10月底重启国际航班,预测澳洲届时就将重新开放边境。
随着试行的进展,澳航正在与澳洲政府、机场和行业合作伙伴密切合作。
该应用程序将客户与经过认证的测试实验室连接起来,以便验证其新冠检测结果。
澳航还在考虑采用另一款名为IATA Travel Pass的数字通行证,其中包含乘客健康状况的准确信息。
丢失70%在华份额后,澳洲找到了新买家:66万吨大麦卖给沙特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根据中澳自贸协定,以往澳大麦对华出口都是享受“零收费”的待遇,但是澳大利亚仍然对该国大麦出口商进行补贴,以进一步扩大其在华市场的竞争力;因此为了保护中国国内大麦产业和国内种植者的利益,去年五月,中国宣布对澳大麦征收合计80.5%的“双反”关税,期限五年。随后,失去中国市场的澳大利亚,也开始另寻新家。
澳大利亚找到新买家:拿下沙特660000吨大麦订单!
据美媒报道,由于此前大范围降雨,缓解澳大利亚旷日持久的干旱,今年澳农作物产量也迎来了丰收。
澳洲农业和资源经济科学局(ABARES)2月16日发布的评估报告显示,2020-21财年预计小麦产量将增加120%,达到3330万吨,有望创下史上第二高的纪录;大麦产量也将增加45%,达到1310万吨;油菜籽产量将增加74%,达到410万吨。
报道指出,在澳粮食丰收、无缘中国市场的背景下,澳大利亚计划“进军”沙特市场。根据上周沙特阿拉伯粮食局招标结果显示,沙特将购买660000吨澳大利亚大麦。
农业专家安德鲁·怀特劳(Andrew Whitelaw)表示,这是时隔五年后,澳大利亚再次重返沙特大麦市场,在一群供应商的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就此分走了沙特大麦传统供应商欧盟和黑海的市场份额。
据了解,2015年沙特宣布中止本土粮食生产,今后所有粮食全部依赖海外进口,其中大麦年均进口约为600万吨,该国因此成为寰球上主要的大麦进口国。换而言之,澳大利亚只要抱紧沙特大腿,澳大麦就不愁没有销路。
尽管如此,从长远来看,澳大麦的出口之路还存在不少阻碍。
一方面,澳大麦还将面临阿根廷、乌克兰和巴西等实力雄厚的竞争者;另一方面,未来沙特将逐渐淘汰由政府招标粮食的规则,转向私人交易,这可能导致市场为了增加其他谷物进口,而减少大麦进口量。
今年2月初,美国农业部外国农业服务局预测,2020-21年沙特大麦进口量为620万吨,比此前估计低约23%。
需要一提的是,中国也是寰球大麦主要进口国,2015年大麦进口量还达到1073万吨的极峰。
此前,中国大麦进口来源国主要集中在澳加法三国,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进口澳大麦金额达66246.4万美元(约合43亿元人民币),进口加大麦金额达40633.9万美元,进口法大麦金额达28214万美元。
其中澳大利亚是中国较大的大麦进口来源国,自2011年起就包揽了中国大麦进口市场70%的份额。根据统计,2016年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大麦为325.18万吨,2017年为648.04万吨,2018年为417.84万吨,2019年为231.57万吨。
三
生活提示
悉尼 |
墨尔本 |
布里斯班 |
堪培拉 |
珀斯 |
阿德莱德 |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17-25℃ |
14-22℃ |
20-23℃ |
4-22℃ |
21-34℃ |
14-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