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时社论 | 特殊历史当口的未来宏大叙事

来自:欧时大参 0 0 2021-03-13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3月11日,举世瞩目的中国两会在北京落幕。

中国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包括“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等一系列决议,标志着在特殊历史时刻召开的本次两会,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凝聚起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力量与共识,描绘出中国未来发展与民族复兴的蓝图。中国巨轮向着“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重新起航 。

说中国处在特殊历史当口,是因为2021年的中国处在“两个百年”发展目标的交汇点;2021是中国与寰球经过一年新冠疫情“洗礼”——大浪淘沙,思想碰撞,现实互鉴,政治经济格局重新洗牌的节点;2021是中国创造奇迹、消除确实贫困的年头;2021年是对2020年中国克服疫情、经济率先复苏、GDP突破100万亿元、中国将成寰球经济复苏引擎...等等“韧性”与“成绩”看得更清晰的利好之年;2021年也是中美贸易额不降反升、特朗普政府的“脱钩论”被证明彻底破产的历史窗口;2021年是中国成为欧盟首要大贸易伙伴、中欧投资协定签署的开局之年……

毋庸讳言,2021年的“特殊”,也有诸多负面因素,也是中国巨轮会面临无数暗礁险滩、中国的确定性会遇到寰球诸多不确定性挑战的关键一年。

尽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趋势谁也无法逆转,但西方以意识形态打压中国做法有增无减;全球治理体系的竞争进一步凸显;以美国为首的部分西方国家通过疫情溯源、民主人权牌、科技封锁、干涉内政、南海、台海耀武、在中国家门口拉帮结派等等手段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空前明显;拜登政府治下的中美关系不容乐观。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发展历史,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历程就会明晰——西强中弱,而中国心无旁骛、埋头苦干的三十年,哪一年都有巨大挑战,哪一年都有险滩,但中国都能以自己不懈探索出的道路与方略,化挑战为机遇,造险滩为通途。走到2021年,寰球已经展现从“三十年河西”向“三十年河东”转寰的历史大势。

正是这种化危为机的智慧与力量,使2021中国两会,面对复杂国际形势,充满定力与自信,得以书写出2035远景规划、2049新中国百年华诞复兴未来宏大叙事。

面对疫情肆虐全球的现实,中国首先承诺了“中国疫苗为寰球公共产品”,承诺支援他国抗疫,展现既独善其身又兼济天下的良好愿望。而反观美国,换了政府,却没有换“疫苗美国优先”的政策;没有支持全球团结抗疫的措施。

两会关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落脚于以稳就业为核心的“稳中求进”的脚踏实地;着眼于“高质量与可持续性”环保预期;表现于中国咬定改革不放松,以新挑战倒逼新改革的智慧;凸显于在重点高科技领域争取新突破、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信心;也在于打通“内外循环”、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决心。

两会关于改善民生的安排,宣示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拓展于扩大就业、加持社会保障、扶贫济弱、扩大养老、教育投入等等举措。总理李克强在11日记者会上表示,“今年政府支出要更多地向量大面广的民生领域倾斜,特别是义务教育和基本医疗。这对拉动当年GDP增长可能不明显,但是对于长远发展、惠民生有支撑作用”。

惟其以民为本,故而叙事宏大。
 
此次两会也是一次传出诸多惠及华侨华人新政的两会。李克强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表示将全面贯彻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的侨务政策,维护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更大凝聚中华儿女共创辉煌的磅礴力量。而这一“宏大叙事”有坚实惠侨政策做注脚:中国将推出“春苗行动”,积极协助和争取为海外同胞接种国产疫苗,协助海外侨胞回国养老叶落归根,让华侨、归侨和侨眷在华养老问题上有法可依。

将中国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现代化、幸福和谐的国家,中国政府与人民任重道远。

抓住中国的战略机遇期,深度参与全球治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既是两会强音,也是包括海内外华侨华人在内的炎黄子孙的共同期许! 


(欧洲时报社论)



点按以下二维码,更多精彩资讯尽在掌握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