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将一个电信中心变成“城市之窗”慕?网友:看过就是去过了!

来自:澳洲第一传媒 0 0 2021-03-10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项目立面  摄影:Stefan Müller-Naumann


在慕尼黑,有这么一个建筑让这里的人津津乐道——慕尼黑电信中心。地块毗邻德国慕尼黑的东部火车站。长期以来,地块的特质没有被认识到,“二战”中旧建筑被摧毁后就一直被闲置。实际上它的位置极其关键,衔接着郊区铁路和中环大街,市中心也在其步行范围内。直至二十世纪末,德国电信公司举办了建筑设计竞赛,要在此建造可容纳3000名员工的办公大楼。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远眺建筑  摄影:Stefan Müller-Naumann

超高层建筑在竞赛中是允许出现的。然而这类建筑将凌驾于附近的州议会大楼之上,从而破坏了马克西米利安大街上的视野。因此,设计团队将建筑高度控制在50米以内,大概12至15层,这在维尔海姆时期(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期)许多欧洲城市的中心非常盛行。其中在慕尼黑,数1926年Hermann Leitensdorfer设计的技术市政厅最负盛名。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图底关系  ©kiessler architekten GmbH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主楼与副楼  摄影:Stefan Müller-Naumann

五栋等高的塔楼沿着铁轨方向一字排开,并通过人行天桥连成一体。塔楼并非按围绕街区的正交结构去布局,而是沿着铁轨斜向展开。场地东南侧还设计了一栋六层圆形建筑,面向城市中环大街,与主体塔楼的线形结构相对应。每对塔楼交接的中间部分是交通节点,配有观景电梯和供员工休息的室外平台。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模型照片  ©kiessler architekten GmbH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主楼  摄影:Stefan Müller-Naumann

约四分之三的场地都被设计成面向公众开放的公园。园区内通过笔直的路径,将折形的街道及沿铁轨方向的人行道连接起来。除了二层的连廊,在15层还有一个称为“空中长廊”的人行天桥,它们把塔楼连为一体。此外,负一楼还有一条通道,它贯穿整个建筑,同时与地下车库相连。7层和11层也设置了人行天桥,供工作人员对空调系统设备进行检修。因此所有的塔楼都紧密地连为一体。


每座塔楼的平面尺寸均为13.5×24米,可用作大型活动、办公或者多功能的场所。大型预制混凝土外墙与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天花板相结合,形成了抗扭箱结构,因此结构上无需额外的加强。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模型照片  ©kiessler architekten GmbH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空中长廊  摄影:Stefan Müller-Naumann


六层高的圆形副楼首层外径为49米,顶层外径为57米。层高为3.56米的无柱环形办公空间,其进深可达到12.6米,同主楼一样可作为大型活动室、办公室或多功能室。入口、楼梯间和电梯塔构成了一条指向主楼入口的交通轴线。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圆形副楼  摄影:Stefan Müller-Naumann


为了顺应场地地形,负一层的地下车库直接与Dingolfinger大街接相连;负二层的健身中心则可通过一个单独的坡道由中环大街直接进入。健身房的中央多功能室直径为20米,位于内庭院的大玻璃圆形穹顶之下。院子里种植着竹子作为树篱,水从巨大的石块倾泻而下,在炎热的天气里提供自然的凉爽。流水为庭院提供了宜人的环境声,同时也屏蔽了街道上的噪音。外立面为双层玻璃幕墙。外层幕墙上下镂空,使办公室实现自然通风,同时阻止来自中环大街的噪音。内部庭院的外墙为单层玻璃,从下往上层层退进,拓宽了庭院内的视野。

从城市中环大街进入慕尼黑电信中心,这座圆形建筑是中心引人注目的入口,它可容纳600名员工, 同时也可作为独立的办公楼使用。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内庭院  摄影:Stefan Müller-Naumann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负二层  摄影:Stefan Müller-Naumann


大厅位于场地中心两条入口的交叉处,它由正面的实墙及其背后的单坡玻璃屋顶组合而成。大厅不仅作为公司餐厅使用,还可用于其他特殊活动,如大型会议和音乐会等。它通过负一层的通道与所有办公楼相连。餐厅的一侧是室外露台庭院,它可以削弱火车通行的噪音。庭院接待处还设置了一条宽敞的室外楼梯,可直接通向二层的人行道。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入口空间  摄影:Stefan Müller-Naumann


办公塔楼的外墙为双层。在固定的尺寸控制下,内侧双层隔热玻璃窗固定在预制的钢筋混凝土墙体之间。外侧玻璃作为第二层表皮可阻隔噪音、遮风挡雨,同时实现全天候的自然通风。低矮的胸墙覆有波纹铝板。总之,外立面系统可让室内所有办公位都实现自然采光和通风。通过夜间降温,使用蓄热材料,以及外墙双层表皮间可调的遮阳系统等自然方式,可把办公室温度可控制在26摄氏度内,且无需使用空调。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幕墙构造  ©kiessler architekten GmbH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建筑外表皮  摄影:Stefan Müller-Naumann

在15层,跨度为54米的人行天桥由两个钢桁梁和钢筋混凝土楼板组成,天桥所有部件在地面组装,并通过现场吊装完成。440吨重的天桥通过偏转式钢索工艺,以每小时6米的速度在8个小时内抬升:带有液压升降器的横梁安装在15层两个桥面支架的上方,用来连续升高固定桥梁两端的钢缆。其余三座人行天桥,每座跨度为20米,同样在地面上组装并抬升至15层。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 天桥安装全程  摄影:Uwe Schneider


..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素材来源:普象设计工业,每日人物,一条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喜欢 0
收藏 0
0条评论
查看更多评论

移民工具箱

海那边公众号

新时代移民内参,为您开启 海外优质生活

微信 扫一扫

海那边移民

无需下载看项目,专家答疑

微信 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