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今日无社区病例。4例输入病例,在隔离设施中。
明后两天是决定奥克兰能否降级的关键时刻,因为健身房的接触者明天会接受检测。如果不幸出现确诊,那说明奥克兰可能要面临更大的感染集群。
更多信息,请关注天维网即时更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比封城还难的是什么?
他们宣布:“从2021年3月25日起,打算让持临时签证入境的人增收隔离费用。”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是从2021年3月25日12:01起,单人单房隔离费用将会增至5520纽币(含GST),每增加一位成年人则多收2990纽币,每增加一位儿童则多收1610纽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最近,在英文论坛上,一位奥克兰老师发帖讲述了自己的悲伤故事。
他的外婆上周四患新冠去世,而他和母亲却完全不能陪在老人家身边。“她在一周前染上了病,本来正在恢复中,结果不到两天就病情恶化,然后就去世了。”
“我甚至不能表达,不能和她说声再见有多么的不自然。我妈妈没能陪在她身边,这简直太悲伤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作为奥克兰学校的一名老师,他立刻请假在家,待了足足一周。一开始,他拿到了阴性的检测报告,但他并不放心,告诉卫生人员说他会等一日之内,然后再接受一次测试,不过这次测试也是阴性的。他则答复道:是啊是啊,因为现在有一种全球大流行的疾病,而我正好匹配了几乎所有的症状。另外有一个小小的疑点,新西兰卫生部并没有公布上周四有新冠死亡,上一例死亡出现在2月13日左右。要么是他说错时间了,要么就是外婆不在新西兰,要么是卫生部还没注意到……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在愤怒和悲伤中,这位老师表示:经历过老人的离世,他很看不惯那些轻视新冠的人。
他写道,“奥克兰封城之后,我的教师同事们都在大声疾呼‘我们应该放任自流’,‘远程教学行不通’,‘新冠完全是政治’,‘政府应该把重点放在其他领域’。”“瞧,我要说的是,我们生活在新西兰的安全泡沫中(对此我深表感谢)。但是现在人们变得沾沾自喜了,而忘记了新冠有多糟糕。”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是的,有些人忘了,并且正在违反锁定规则(这确实不好)。其他人在自己的寰球中感觉很安全,就开始发表评论,也忘记了这件事很严重。”
“封城之后请保持健康的习惯,我们必须做出牺牲,我知道这是一种艰难的感觉。但是,如果不做出这些牺牲,那么我们的处境将会变得更糟。”
-----推广-----
-----推广-----
被批评违反了隔离规定的病例L,就是那个肯德基员工,最近站出来发言,要求总理向她和家人道歉。她在肯德基工作,确诊后影响甚广,导致不少人开始骂他们。但这一家人很委屈,表示:他们没有得到任何信息说要让他们隔离。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Jacinda表示,政府已经查看了发送的信息,病例L的家人已经收到了如何处理的信息。她说,奥克兰感染集群的大多数家庭成员都被要求接受检测,并保持隔离,直到他们收到结果。同时在今天,卫生部总干事Bloomfield公布:他们前后联系过这家人15次。“我没有公共卫生部门通讯的详细信息,但是我知道学校社区的所有成员都收到了三封信,分别是14日、17日和19日。”“我也可以说,对于这个特殊的家庭,以及在我们到上周一的时间之前尚未经过测试的所有学生的家庭,我们都曾多次尝试与该家庭和其他人进行沟通,包括电话,短信等等。”“有学校发来的电子邮件,15条短信和电话。我无法回答他们是否收到了这些。当然,你能看到我们确实在尝试了。”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病例L在此前的采访中也表示,自己的姐妹(病例I)在2月14日确实是收到了一条短信,上面写道:“……偶然接触者需要进行隔离和检测——但他们的家人不需要这样做。”“如果他们试图多次与我们联系并向我们发送信件和材料,那么这些证据在哪里?” 这场罗生门中谁说的更接近真相呢?在有更多直接证据被拿出来之前,我们只能参考卫生部当前的规定。病例L是临时+接触者的“次级接触者”(secondary contact,即与其密切接触的家庭成员)。对于普通的次级接触者,卫生部官网明确写着“不需要采取措施”(No action)。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但是,Papatoetoe高中是特例,卫生部曾明确表示:该高中学生的家人在警报级别改变之前,不应该出门上班上学等等。
卫生部总干事Bloomfield表示:“我们并不打算起诉某一个(违规者)。对于惩罚性措施,我觉得有些顾虑,因为会阻止大家站出来检测。”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如果他们弄个Bloomfield举着二维码的真人等高硬纸板,我肯定很高会记得扫码的。患者和政府争论了半天,口水满天飞,但其实也没什么意义。作为普通华人,咱们还是重视起来,平时少出门,出门记得扫码!

(点击图片,加入移民交流群)
你“在看”我吗?